遼寧省瀋陽市的多福社區多年前是典型的棄管難治社區,環境差、治安亂,到處都是居民搭的偏廈子和開的小塊荒地,道路上到處都坑,卻沒有一個垃圾桶,整個小區垃圾成堆、蒼蠅亂飛,天女散花、打架鬥毆、丟東西是常有的事。「多福」的名字對社區仿佛成了一種嘲弄。
2009年3月,瀋河區委、區政府開始了對多福社區的全方位改造。最直觀的是硬體方面的改變,建設了下沉式的垃圾桶,保潔人員也增加了,小區環境變得非常整潔。
在改造過程中,多福社區根據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融入「福文化」內涵,建造了「福文化」地標匯福門、迎福牆、祈福石、聚福亭、福田廣場、千福榜等「多福八景」。自從創建文化特色社區以來,豐富多彩的福文化活動使得居民整體素質得到顯著提高,對社區漠不關心的少了,大家參與社區建設的熱情空前高漲。
自2019年6月18日起,多福小區院內開始全面施工改造,對房頂進行防滲漏處理,補修外牆保溫材料,重新鋪設下水管、煤氣管、自來水管,裡裡外外煥然一新。「我從小就住這兒,過去叫多福胡同,現在叫多福社區,以前日子不好過,如今真是享了福了。」提起生活的變化,81歲的居民張大爺高興地對記者說。
匯福門上有社區「福文化」研究黨支部書記郭東輝撰寫的回文對聯,上聯是「多福人人人福多」,下聯是「順心事事事心順」,橫批是「多福順心」。今天也是如此,多福社區的「福多」不僅僅在於社區的舊貌換新顏,還在每個社區居民的臉上和心裡,正如他們的《福頌》裡說的:人在福中,福在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