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朝有名皇帝皆出於西漢,而東漢似乎總被忽視?

2020-12-26 種草陳大仙

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滅楚興漢,立210年,王莽篡漢自立,改國號為新,後光武帝劉秀繼位,中興漢朝,立國195年,歸於魏。

歷史學家為了區分這兩個漢朝,根據都城的位置,分為西漢和東漢。但東漢的知名度,遠不如西漢。我姑且分析一下,同樣是漢朝,東漢和西漢到底差在哪裡?

國策保守讓東漢對外疲軟,領土嚴重縮水

東漢的國策,比較保守,這種保守,從漢光武帝時期就出現了。漢光武帝劉秀,的確是一個好皇帝,但和漢高祖,漢武帝相比,他卻只能算是一個守成的皇帝。

東漢的國策,因此而變得比較保守。我們可以通過對西域和羌的態度,來看這種保守。西漢武帝時期,漢朝開始涉足西域,到了漢宣帝時期,正式將西域納入西漢勢力範圍。王莽時期,西域再次獨立。

東漢建立後,西域諸國,卻希望再次歸順漢朝,但他們的要求被光武帝拒絕了。在光武帝看來,國家經受戰亂,自己都管不了,何必要管西域。

從這時候開始,東漢對西域控制逐漸衰弱。一直到漢明帝時期,班超通過自己的努力,歷時31年,終於確定了漢朝在西域的統治,這也是東漢唯一一次強勢。

後來,東漢的西域都護府,三立三廢,始終沒有形成有效控制。直到中後期,西域紛紛獨立。中原王朝徹底放棄西域。

對待西羌,東漢王朝也不如西漢時期的趙充國那般強硬,一度讓河西走廊成了羌人的天下,甚至羌人還進攻到關中腹地。

東漢一共經歷四次大規模羌亂,幾乎伴隨著整個東漢王朝,史料也記載了羌亂的破壞力。自羌叛十餘年間,兵連師老,不暫寧息。軍旅之費,轉運委輸,用二百四十餘億,府帑空竭。延及內郡,邊民死者不可勝數,並涼二州遂至虛耗。

而羌亂最終沒有平息,反而讓涼州成為半獨立狀態,羌人也逐漸深入中原腹地,為五胡亂華埋下伏筆。對待西域和對待羌的勢力,東漢王朝都表現出疲軟無力,反而讓自己元氣大傷。領土逐漸縮水,只剩下漢朝全盛時期的一半而已。

皇帝毫無存在感,讓東漢風頭被三國搶去

東漢全盛時期,沒有完全控制西域,傾國之力,不能解決羌亂,而到了衰落之時,又遇到了漢王朝最大的頑疾,外戚。

漢朝從西漢開始,外戚就異常強悍,呂氏,霍氏,王氏,幾乎代表了西漢三個時期最強外戚,也擁有了主掌朝局的強大權力。

外戚問題在東漢,出現了變異,變得更加複雜,不但外戚強勢,宦官,朋黨也異常強勢,唯一不強勢的,只剩下皇帝。

而明章之治結束後,漢朝開始放飛自我。皇帝繼位時一個比一個年輕,和帝10歲,殤帝1歲,安帝13歲,順帝11歲,衝帝2歲,質帝8歲,桓帝15歲,靈帝12歲,少帝14歲,獻帝9歲。就這樣,連續10個皇帝,毫無存在感。

東漢的風頭,逐漸被三國搶走,畢竟,三國時期能人輩出,精彩紛呈,可比漢朝後期,有意思的多,就這樣,東漢變得更加沒有存在感。

在現在人說強漢,一般會說西漢,至於東漢,基本會選擇性遺忘,畢竟,東漢的表現,實在不怎麼樣。

相關焦點

  • 【歷史解密】漢朝為什麼分西漢和東漢?揭秘西漢和東漢的關係
    那麼在漢朝的時候,為什麼會有東漢和西漢之分呢?請往下看。  東漢和西漢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汗青上的漢朝為什麼會有東漢和西漢的劃分?西漢與東漢的關係是?西漢,又稱前漢,是中國古代的一個朝代,與東漢合稱漢朝,是中國第一個強大穩固的朝代。前206年漢高祖劉邦自稱漢王,前202年稱天子,成立漢朝。
  • 漢朝分西漢東漢,西漢國祚210年,東漢195年,相比哪個更強
    西漢有一代明君漢武大帝,東漢有天選之子光武皇帝,西漢有文景之治、漢武盛世、昭宣中興,東漢有光武中興、明章之治、永元之隆,總體來說,西漢顯得高調,東漢顯得低調,那麼西漢和東漢比起來,誰更強誰更弱呢?再說東漢,東漢的明君同樣是從開國皇帝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開始算起,還有漢明帝劉莊,漢章帝劉炟,漢和帝劉肇,一共就是這四位,合計執政時間是80年,東漢國祚195年,也就是說東漢只有41%的時間是在明君的統治之下,所以相對來說,東漢政治英明的時期不如政治黑暗的時間長。
  • 為何感覺一提到漢朝皇帝,第一想到西漢,而東漢給人感覺很模糊?
    在多數不熟悉歷史的人的眼中,兩漢有名的皇帝是一樣多的,西漢最為人熟知就是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和漢宣帝劉病已;東漢最為人熟知的也就是漢光武帝劉秀、漢靈帝劉宏和漢獻帝劉協。除此之外,諸如漢文帝劉恆、漢昭帝劉弗陵、漢明帝劉莊、漢章帝劉炟等兩漢皇帝並不為多數人所熟知。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總體而言,西漢十二帝的知名度在當代還是要略高於東漢十四帝的。為什麼在當代,西漢皇帝的知名度會高於東漢皇帝呢?
  • 西漢和東漢有區別嗎?東漢的宗廟會不會供奉西漢的皇帝?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講一講東漢和西漢,首先東漢時期和西漢時期的首都不一樣,西漢時期的首都在長安,而東漢則在洛陽,然後是東漢和西漢之間還有一個朝代,是王莽建立的,漢朝出現斷層,這樣就可以看出,東漢和西漢應該是兩個朝代,不過卻都被稱為是漢朝,到底是不是同一個朝代呢?
  • 西漢和東漢的區別在哪裡?同樣屬於漢朝,而兩者卻有著很大的不同
    東漢與西漢表面上沒有什麼區別,它們都屬於漢朝。而且,東漢與西漢的說法,在漢朝的時候並不存在。劉秀事實上沒有建立新的王朝,他僅僅是恢復了漢家天下。劉秀是劉邦的九世子孫,東漢王朝是後人對劉秀恢復漢朝的一個稱呼而已,僅僅是為了方便地研究漢朝的歷史。「東漢」這個詞彙是讀書人為了研究歷史的方便,而搞出來的一個概念,一個歷史學名詞。
  • 西漢和東漢到底是什麼關係?一個漢朝為啥要分東西?
    按照法理上講,漢朝只有一個,只不過中間出現了王莽篡漢事件,將漢朝一分為二,因此有了東西兩漢的區別。可是在實際歷史上,東漢的建立與西漢基本沒有啥關係,完全是一個新的朝代。在西漢末年,外戚王莽逐漸把持朝政,並最終奪代漢稱帝,建立新朝。
  • 漢朝歷代皇帝列表 西漢東漢有哪些皇帝簡介
    說到漢朝,這絕對是一個歷史上最值得讓人驕傲的朝代,現如今我們之所以叫做漢族,正是因為有漢朝的存在,此後一直都在延續這個稱呼,直到今天。
  • 兩漢26帝,導致西漢和東漢滅亡責任最大的皇帝分別是誰
    ,到公元220年曹丕代漢建魏為止,漢朝才正式滅亡,除去王莽的新朝15年和新朝末年的幾年亂世之外,西漢加東漢的國祚合計405年。但是,再強盛的王朝也不可能一直持續,事物發展的規律和王朝的興衰史都是呈拋物線狀態發展的,有上升發展期、巔峰穩定期、下落衰弱期,最終到滅亡的過程,那麼西漢和東漢的滅亡主要原因是什麼?作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哪個皇帝的責任最大?
  • 東漢和西漢是一個王朝嗎?東漢是西漢的延續還是一個獨立的王朝?
    那這樣的話首先,漢朝四百年從何說起呢?再者,劉邦建立的王朝從來也不將自己稱為「西漢」,劉秀復闢的王朝也從來不將自己的王朝稱為「東漢」,硬要說這個歷史上存在一個名叫西漢的王朝,一個名叫東漢的王朝,相類似的有什麼呢?
  • 西漢和東漢
    提起漢朝歷史,大部分人應該並不陌生。漢帝國是當時世界上和羅馬帝國並列的兩大帝國,也是亞歐大陸上東西兩端同時點亮的文明火把。漢朝有個非常特色的地方就是它的歷史被從中分成了大致相等的兩段:東漢和西漢。而東西漢兩個段落又像一幅對聯一樣,體現出許多的相似性和對應之處。今天我們就從東西兩漢的對比為大家聊聊漢代的基本樣貌。敬請收聽。
  • 西漢與東漢的由來
    關於漢朝和宋朝,我們總能在電視劇裡面和文學作品中聽見西漢和東漢、北宋和南宋這樣的叫法。這其中有什麼樣的聯繫呢?難道劉邦知道自己的朝代要滅亡,之後又要出現一個漢朝,所以劉邦就把自己的王朝叫作西漢,免得後面的朝代不好取名字?
  • 為什麼漢朝稱為東漢和西漢,而宋朝卻稱為北宋和南宋?
    在漢朝時人們自然沒有東漢西漢之分,宋朝也沒有北宋、南宋之分。不過從後世來看,漢朝前期被稱為西漢和東漢,宋朝稱為南宋和北宋。其原因首先就是兩朝建立的位置不同。西漢王朝的建立是秦末天下揭竿而起,漢高祖劉邦攻破鹹陽後被項羽分為漢中王,後來開始楚漢爭霸。擊敗項羽後定都長安,因為都城在西部所以稱之為西漢,東漢則是漢光武帝劉秀在新朝末年爆發綠林赤眉起義,以劉秀為代表的漢朝宗室趁勢而起再次建立漢朝,恢復漢室江山。
  • 西漢與東漢
    在我國歷史上,有些朝代被分為兩個部分,如晉朝分為西晉和東晉;北魏分為東魏和西魏;宋朝分為北宋和南宋;漢朝分為東漢和西漢。
  • 東漢和西漢有什麼分別?
    這種事情自漢朝開國呂后時就出現過,已經成為了漢朝皇室最為忌諱的事情,也是力爭要避免的事情。只不過,在漢武帝之前的歷代帝王缺乏漢武帝這種殺伐果斷的氣魄,才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煩惱。雖有漢武帝的事跡在前,但是西漢還是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外戚專權,這不僅是臨死前的帝王們缺乏魄力的緣故,而是受封建社會繼承規則所限,除非皇帝無子,哪怕繼位的皇帝年齡再小,也是要繼位的。
  • 西漢與東漢之間,除了王莽之外,還有二位漢朝皇帝
    西漢與東漢之間,是存在15年的王莽新朝,之後劉秀建立東漢,史稱「光武中興」。鮮為人知的是,王莽之後劉秀之前,其實還存在兩位漢朝皇帝。公元9年,王莽篡漢建立新朝,隨後開始託古改制,史稱「王莽改制」。但王莽書生意氣,出臺的政策具有濃厚的魔幻現實主義色彩,將國內各個階層幾乎都得罪了一遍又一遍,於是天下皆反,其中最大的兩股力量是綠林軍與赤眉軍。01新朝末年,天下大亂,湖北京山市的綠林山一代豪傑紛紛揭竿而起,因其駐紮在綠林山,故稱這支義軍為「綠林軍」,起義軍領袖是王匡與王鳳。
  • 西漢滅亡後,劉秀創建了東漢,西漢與東漢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
    西漢滅亡後,劉秀創建了東漢,西漢與東漢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 今人看漢末三國題材,都會覺得相比曹操、孫權來說,劉備最大的政治優勢在於有漢室血統。但是劉備的漢室血統源於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庶脈,而當時大漢王朝卻是漢光武帝劉秀建立的東漢。東漢雖名義上繼承了西漢,實際上卻是劉秀自己奮鬥開創的。
  • 西漢覆滅後,原西漢宗室遭遇如何?東漢朝廷又是如何對待他們的?
    事實上,從漢高祖時代開始,到漢武帝時代,漢朝被取消封地的諸侯不計其數,很多諸侯傳到第二代的時候,就被西漢皇帝找理由取消了封地。不過,劉邦得以稱帝,是基於秦末諸侯反秦反楚的基礎上,劉邦是功勞最大、德行最好的,因此得以被推舉為皇帝。漢武帝時代,漢武帝為了神化自己,需要重新尋找劉家掌權的合理性,最終,五德終始理論被漢武帝看中。
  • 同樣是劉氏王朝,西漢與東漢對匈奴、西域的戰略有什麼不同?
    兩漢(西漢與東漢)皆是劉氏王朝,劉氏江山,而匈奴邊患,貫穿著兩漢歷史全過程,雙方恩怨日久,你來我往的衝突持續時間之長,歷史少有。西漢初年,承秦末的天下戰爭虛耗,國力不足,只能採取守勢,進行屈辱和親。維繫了六十年被動的狀態,漢武帝時代,改「和親」為進攻,經二十餘年戰爭,損耗了國力,也重創了匈奴,使匈奴勢力被壓縮到西域一帶。
  • 漢朝皇帝列表
    漢朝皇帝列表和東漢( 又稱後漢,公元25年六月-220年十一月)兩個時期,西漢與東漢合稱兩漢,共歷二十九帝,享國四百零五年。公元8年,王莽篡漢,西漢滅亡,不久爆發綠林赤眉起義。公元25年,劉秀稱帝建立東漢,定都洛陽,統一天下後息兵養民,史稱「光武中興」;漢明帝、漢章帝沿襲輕徭薄賦,開創「明章之治」;漢和帝繼位後大破北匈奴、收復西域,開創「永元之隆」,東漢國力達到極盛。公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雖剿滅民亂卻導致地方擁兵自重,董卓之亂後東漢名存實亡。
  • 西漢有文景之治,東漢有明章之治,為什麼東漢出不了漢武帝式皇帝 ?
    西漢自漢武帝時期開始,全面對外用兵,大破匈奴,遠徵大宛,降服西域,收復南越,吞併朝鮮,設置西域使者校尉,正式將西域納入中華版圖(一說漢宣帝設置西域都護才正式將西域納入版圖)。至此,西漢版圖東抵日本海、南吞交趾、西逾蔥嶺、北達陰山,奠定了漢朝疆域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