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戰長沙:柏輝章率102師頂住日軍6個師團,血戰9天創奇蹟

2020-12-14 兵之佳

第二次長沙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以第九戰區為主的部隊,在湖南省長沙地區對日本侵略軍進行的一次防禦戰役。

為打擊中國第9戰區主力,摧毀中國軍民的抗戰意志,日軍第11軍在湘北嶽陽以南地區集結了第3、第4、第6、第40師團和4個旅團,總兵力達12萬餘人,向中國軍隊展開攻勢。此戰從1941年9月7日開始至10月9日結束,歷時一個月,中國軍隊共殲滅日軍3萬餘人,使得日軍企圖一舉殲滅第9戰區的計劃失敗。

由於第一次長沙會戰進攻受挫,戰略意圖也沒能達到。因此,在第二次長沙會戰,日軍指揮官阿南惟幾也變得更加的謹慎。和日本軍界大多數的高級將領一樣,阿南惟幾也是畢業於日本的陸軍士官學校,作戰經驗也十分豐富,是一個非常狡猾的對手。為了洗刷自己第一次長沙會戰戰敗的恥辱,阿南惟幾在戰前制定了嚴密的計劃,勢必要一舉拿下長沙。

面對日軍的即將到來的攻勢,第9戰區也指定了反擊計劃,核心目標是誘敵深入圍而殲之,9月上旬日軍第6師團為掩護主力集結,解除渡河地帶的側後威脅,向第44軍新牆河北岸大雲山地區的前進據點展開了掃蕩作戰,與此同時,第9戰區司令長官薛嶽開始向大雲山增兵。此舉正中阿南惟幾下懷,阿南惟幾立即下達新的作戰指令,4個師團猛撲大雲山,而此時防守大雲山正面的只有國軍第102師一個師的兵力。

由於兵力、裝備懸殊過大,經過幾次交手後,102師損失慘重,師長柏輝章無奈之下,只能請求上級批准撤退。對於第9戰區而言,大雲山是長沙的門戶,大雲山的失守意味著長沙將直接暴露在日軍的槍口,而長沙的失守將會使站整個西南地區陷入危險。因此,上級給予柏輝章的回覆是:不允撤退,等待支援。

柏輝章也知道大雲山的戰略意義,但是他手頭兵力不足,日軍的進攻又十分的兇猛。無奈之下,柏輝章向部隊下達死命令,不惜一切代價守住陣地,儘可能地為增援部隊的到來贏得時間。與此同時,柏輝章下令將該地區的橋梁全部炸毀,抱著必死的決心和日寇展開殊死搏鬥,甚至開始主動進攻。

日軍對突如其來的進攻打得不知所措,還以為此時的大雲山守軍已經得到了增援,慌亂之下,阿南惟幾也派出了增援部隊。進攻部隊達到了6個師團。結果在柏輝章帶領下,102師硬是頂住了日軍6個師團連續9天的進攻。直到戰後,柏輝章才知道自己創造了奇蹟。

相關焦點

  • 二戰日軍戰鬥力最強的五個師團,其中以十四師團最強
    一九四零年三月,微操大師在陪都召開各大戰區軍以上參謀長會議上曾提到,抗戰初期國軍三個師可以對抗日軍一個師團,到了徐州會戰時五六個師才能擊敗日軍一個師團,而現在以十個師還打不過日軍一個師團。而此時全面開戰不過兩年半,微操大師已痛心地承認國軍十個師已經打不過日軍一個師團,這可不是有意誇大其詞或者潑冷水,而是事實就擺在眼前。
  • 血戰萬家嶺:日軍師團長險些被逼切腹
    第9戰區隨後指揮其他部隊展開協同行動。  薛嶽此戰的"胃口"很大,"決抽德星、南潯、瑞武3方面兵力之第66軍、第4軍、第74軍、第187師、第139師之一旅、第91師、新編第13師、新編第15師之一旅、第142師、第60師、預備第6師、第19師"共計超過10萬人,"斷行圍擊",在以第4軍正面阻擊106師團的同時,以其他部隊取四面包圍,向中心地帶分進合擊的戰法,務求一舉全殲來犯之敵。
  • 血戰贛北,最解氣的一戰在哪?萬家嶺圍殲戰消滅日寇整個師團
    由於武器裝備上的絕對劣勢,我國軍民只能依靠著血肉之軀頑強地抵抗日軍的進攻,在贛北戰場上進行節節阻擊,緩緩後退。日軍在我國軍民的抵抗下進展十分緩慢。兵分三路的日軍在我軍一個多月的頑強抵抗之下均損失慘重。為了確保能夠儘快佔據長沙切斷我軍退路,日軍第二十七師團準備強行逼迫我軍向西撤退為其在正面的主力第一零六師團打開一條通往長沙的通道。
  • 日軍1個師團,能敵國軍10個師?川軍名將打破神話
    抗日戰爭中,日軍的師團編制廣為人知。但很多人並不清楚,師團規模到底有多大。顧名思義,所謂的師團和各國通用的師級編制有些類似。但這個師團和早期中國軍隊相比,有很大區別。國軍嚴陣以待以甲種師團為例,日軍一個師團的規模很大,一般是四單位制,除了2個野戰步兵旅團分別下轄的4個步兵聯隊外,師團還直轄炮兵聯隊、騎兵聯隊、工兵聯隊、輜重聯隊。
  • 日軍為進攻四川的五號作戰為何取消?15個師團進攻,15個師團牽制及...
    華北方面軍(第12、18軍、駐蒙軍)共5個師團又1個旅團。向鄭州方向進攻,以牽制敵軍,利於對四川的進攻。 華中方面軍(第9、13軍)共9個師團。第9軍向老河口方向出擊,以利於向四川進攻的部隊作戰。第13軍執行現任務。 華南方面軍(第23軍)共1個師團。執行現任務。
  • 薛嶽與日軍一個師惡戰萬家嶺,驚動了天皇,10日殲滅一個日軍師團
    原來是老蔣讓他將1兵團74軍調去長沙休整,但是1兵團機動性很強,在狙擊日軍的同時還要大規模反擊,他拿不定主意,但是就是捨不得放走任何人,在糾結思考一番後,給老蔣回電,拒絕調回一兵一卒。被拒絕的老蔣自然是很生氣,所以再次要求薛嶽調兵回長沙,並且給了原因:74軍在岷山的傷亡非常大,所以需要補整。
  • 二戰日軍第四師團被人低估的精銳之師二戰人員損失最少
    ,日軍第四師團在二戰時期作為日本17甲級精銳師之一,可不是僅僅搞笑那麼簡單,如果日軍第四師團殺戮起來,當時中國陸軍又有那支部隊可以與之抗衡了,就好比二戰日本第六師團,所到之處皆戰無不勝。日本大阪師團沒有參加對華戰爭之前其麾下是第8(大阪),第9(京都),第10(和歌山)和第20聯隊,四個主要步兵聯隊組成,另外還有四個屬於輔助單位的連隊。
  • 王牌74軍慘敗王耀武差點被俘,長沙失守,沒有陳誠,薛嶽輸得更慘
    1941年9月7日,日軍第6師團在飛機的掩護下,分別由桃林、忠坊出發,從東、西、北三面圍攻大雲山。日軍原以為這是一次簡單的作戰,但卻遭遇了中國守軍的頑強抵抗。9月10日,我軍趁第6師團和第40師團換防之際發起進攻。58軍控制大雲山主峰,59師、60師、新編第10師合力包圍日軍第13聯隊。
  • 促使東條英機內閣倒臺的國軍悍將,率不到兩萬人血拼十萬日軍
    長沙淪陷後,日軍開始進攻衡陽,衡陽城守軍是國軍第10軍,下轄第3師、第190師、預備第十師,實際兵力七個團,加上配屬的暫編54師1個團,總兵力為8個團,1.7萬多人。第十軍軍長方先覺畢業於黃埔三期,是當時國民黨軍中頗為傑出的軍事將領。
  • 日軍師團番號變化史:不是所有叫師團的都是王牌精銳
    二戰中的日軍劇照第一級:甲類師團常設師團:在日軍的作戰序列中,甲等師團其實一直是在變的,在戰前的日軍的甲等師團是分別為的第1到第6,一共6個師團,而到了盧溝橋事變前,日軍已經將常設師團增加到了17個,分別是第
  • 「萬家嶺」日軍屍橫遍野,眼看就全殲日軍一個師團,可惜天意弄人
    日軍第一○六師團與一○一師團一四九聯隊和兵萬家嶺地區,一場殲滅戰就此開始。參加武漢會戰之前有16000人兵力,在沿南潯路一線作戰中,傷亡達到八千餘人,中、小隊長死傷過半,幾乎喪失了戰鬥能力,落的個日軍最弱師團名聲。師團長為日本陸軍中將松浦淳六郎。
  • 揭秘抗戰時期侵華日軍師團編制,中國步兵師與日本師團差距幾何
    一組驚人的數字我們先看看中日軍隊在正面戰場幾場重要會戰中雙方投入兵力對比:淞滬會戰,日軍11個師團,中國軍隊79.5個師;太原會戰,日軍6個師團,中國軍隊6個集團軍、40個師;徐州會戰,日軍8.5個師團,中國軍隊12個集團軍、64個師;武漢會戰,日軍10.5個師團,中國軍隊50個軍、129個師;第一次長沙會戰
  • 被誤解的抗日名將李天霞:率部多次與日軍作戰,戰功顯赫
    1937年8月,淞滬抗戰爆發,30歲的李天霞是51師的副師長兼153旅旅長,奉命扼守曹王廟一帶,同日軍久留米師團激戰了數月。11月中旬,他率部堅守在望亭,阻擋日寇西進,在京滬鐵路137號大橋與日軍血戰了三天,成功完成掩護友軍撤退的任務。12月,李天霞率軍參加南京保衛戰。4日,他指揮51師在淳化鎮與比自己多兩倍的日軍血戰了5個晝夜,守住了陣地。
  • 萬家嶺大捷始末:日軍師團傷亡1萬餘人,打出國軍威名
    文/王國棟在1938年9月28日至10月10日的萬家嶺戰役中,薛嶽將軍指揮中國軍隊包圍了日軍松浦淳六郎的第106師團並對其發動了毀滅性打擊。戰役的結果是日軍被殲滅1萬餘人,被俘一百多人,幾乎喪失戰鬥力。在戰役現場,滿山遍野均是日軍屍體和遺棄的武器裝備,史稱萬家嶺大捷。
  • 張自忠親率部隊,夜襲屠殺南京的日軍13師團,砍下數千名日軍頭顱
    1939年4月底,日軍集結了三個師團的兵力,對襄河地區的國軍陣地展開了進攻。當時作為日軍主力的是第13師團,這個師團也是在南京大屠殺中最狂妄的一支部隊。4月22日凌晨,日軍在飛機和大炮的掩護下,對國軍第538團負責防守的陣地展開猛攻,國軍將士奮勇殺敵,但是無奈寡不敵眾,在血戰一天一夜之後,陣地被日軍攻破,日軍衝進了長壽店。
  • 抗日戰爭桂軍猛將,曾力戰日軍最強師團,為何卻寒心離開桂系?
    九江淪陷之後,白崇禧下令將國軍第五戰區長官部所在的廣濟定為「固守區」,同時在廣西調派由第一八八師和第一八九師組建而成的第八十四軍支援廣濟。第八十四軍和桂系三個主力軍不同,是由桂南地區的民間保安團整編而成,除了發放一批裝備之外,幾乎沒有經過任何的整訓,因此戰鬥力令人堪憂。
  • 我軍萬家嶺血戰日軍16晝夜 不可戰勝神話終覆滅
    記者看到,這是一個丘陵似的山坡,高不足50米,三面高丘包圍,在地圖上找不到標註,然而就在70年前,這裡以及周邊的萬家嶺山巒與幽谷,正是痛擊日軍的主戰場。透過烈士墓的墓誌,當年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日英勇事跡重現眼前。  墓碑記載著:1938年10月,中國軍隊在抗日名將薛嶽指揮下,巧設「口袋陣」,在萬家嶺殲滅侵華日軍106師團1萬餘人,史稱「萬家嶺大捷」。
  • 血戰長沙有多慘?他獨自與200日軍激戰1小時,國家授予特等功臣
    眾所周知抗戰時期國民黨有五大主力軍,分別是新1軍、新6軍、第5軍、以及第74軍,和第18軍,在這五大主力中新1軍是裝備出來的,第5軍是練出來的,第18軍是寵出來的,新6軍是孿生出來的,而只有第74軍是真正在戰場上打出來的主力軍。
  • 抗日戰爭長沙保衛戰,國軍僅剩殘兵敗將,日軍為何卻大敗而歸?
    第三次長沙會戰時期,國軍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以「天爐戰法」誘敵深入,日軍指揮官阿南惟幾以為國軍無人敢於應戰,志得意滿率部直撲長沙而去。1942年1月1日,日本名古屋師團抵達長沙城郊,開始對長沙外圍的國軍陣地展開進攻,師團長高橋多賀二甚至下令提前慶賀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