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場,第一排士兵明明知道必死,為啥還搶著衝鋒?換你也會

2021-01-14 迷彩前沿

導語:古代戰場,第一排士兵明明知道必死,為啥還搶著衝鋒?換你也會

在冷兵器時代,雙方依靠刀槍劍戟等武器展開貼身廝殺,而這種作戰方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戰爭的主要方式。那麼在這種廝殺搏命的時代,很多人認為第一排的士兵就是最為危險的,因此認為說打仗一定要越靠後越遠離戰場才最好,但是事實上,冷兵器時代第一排卻是士兵們搶著幹的活,那士兵明知第一排危險必死無疑,為什麼還要搶著去呢?說了你可能不信,如果換你,你也會往上衝的。

這就要涉及到一些常識問題了,事實上古人作戰並不是一股腦的全都衝上去打成一團,而是在軍官的帶領下結成一個個的小陣,再依靠陣型來統一移動、作戰,而很多這樣的小隊聯合起來就是一支巨大的軍隊作戰體系,只要作戰的陣型不被打亂,那麼軍隊就不會出現很多的騷動,而這時起到關鍵作用的,就是最前面的那一排士兵了。

一般來說,第一排的士兵都是軍隊中的老兵或者精銳部隊,這些人戰鬥經驗比較豐富,因此在這個位置上可以發揮出巨大的威力,但是激勵著士兵們爭搶第一排位置的,還是來自其他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就是保命的原因了,冷兵器對戰最重要的就是防護了,而第一排乃至前幾排的士兵都有機會身穿重甲作戰,而比較靠後的士兵就只能穿皮甲或者乾脆沒有鎧甲,因此在真實的戰場上,第一排士兵的傷亡率要遠小於後面的士兵。

再就是獎勵刺激的原因了,第一排雖然危險,但是因為裝備防護也比較好,加之作戰任務比較重要,因此在上陣前受到的待遇也比一般的士兵要好很多,要是戰鬥打贏了的話,前排士兵也更容易獲得軍功,這也就代表著前排的士兵可以得到更多的獎勵,因此前排位置通常是士兵們爭奪的對象。

最後,也是因為前排士兵可以得到更多的擢升機會,除了在前排作戰容易積累軍功,容易得到賞賜以外,前排的士兵作戰表現更容易被將領們所看到,因此其中作戰特別英勇的士兵會在戰後得到升遷的機會。

而在攻城戰中,這種機會更加明顯,因為攻城作戰難度更大,而這時率先衝上去的前排士兵會被稱為「先登」,要知道我國很多著名的悍將都是通過先登陷陣這些途徑積累軍功而成名的。所以,如果你在古代戰場上,你也會衝到第一排去作戰的。

相關焦點

  • 古代戰場,第一排衝鋒陷陣的士兵必死,為何還搶著上?換你也會衝
    文/行走天涯古代戰場,第一排衝鋒陷陣的士兵必死,為何還搶著上?換你也會衝在我國歷史上所經歷的每一個朝代幾乎都戰亂不斷,無論是和平年代還是戰亂時期,每一個朝代的皇帝君王如果想要開拓自己的土地,想要獲得更多的權利以及財富的話就會不斷地向其他國家發動戰爭,也正因為如此,我國才擁有了如此遼闊的土地。
  • 古代軍隊作戰,第一排士兵明知必死還要站著,原因是這樣的
    古代軍隊作戰,第一排士兵明知必死還要站著,原因是這樣的古代戰場基本都是以冷兵器為主,近戰武器如刀、劍、戟,中程弓箭,遠程投石機,威力沒有現代熱兵器那麼誇張,但傷亡人數卻差不多。大伙兒可以看看整個三國戰爭,犧牲了幾千上萬口人,百姓流離失所,所以冷兵器戰場對於士兵來說也是非常危險的,穿上鎧甲也不能保證絕對安全。通常古代作戰,打的就是士氣,一旦士氣崩潰,那麼軍隊就如同一盤散沙,所以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是非常關鍵的,隨時掌控局勢,時刻給士兵信心,那麼軍隊的整體戰鬥力就能發揮到最大。最讓人不解的是,第一排的士兵明知道會死,為什麼還站在前面?
  • 古代打仗,站在第一排的士兵是什麼心情?真的必死無疑嗎?
    導語:古代打仗,站在第一排的士兵是什麼心情?真的必死無疑嗎?在古裝電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見將軍打仗的場景出現,他們帶領千軍萬馬,在戰場上英勇殺敵。雖然讓觀眾看了以後感覺很熱血,但真實的戰場實際上要比電視劇殘酷得多。
  • 古代大型戰役,第一排的士兵是怎樣的心情?是不是必死無疑?
    為此當時古人們會想各種方法來躲避兵役,甚至有人選擇自殘手足。大型戰役的戰爭可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樣,一場戰役中,正常的情況下,只要軍隊損失了三成,就會造成軍心浮動,這也是為何在戰場上俘虜的人數往往比殺死的人要多得多的原因。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誰都不想隨隨便便死掉,那古代打仗的時候衝在第一排的士兵又是怎麼想的呢?或者說為什麼有人願意衝在第一排呢?
  • 古代攻城,士兵明知必死為何還上?看完才明白想跑太天真
    在古代的戰爭中,由於是冷兵器作戰,所以非常的血腥殘忍。尤其是攻城戰,可以說是一將功成萬骨枯,那麼,在如此嚴酷的戰場環境下,最開始上戰場的士兵基本上是必死的,為什麼還願意上呢?虎臣今天就來帶大家聊一聊這個問題,你可能不知道,在古代先登有多少封賞!
  • 古代攻城戰中,前排的士兵明知必死為何不怕?你先看看福利如何?
    那麼問題來了:古代打仗的時候,衝鋒在第一排的人,肯定知道自己的處境十分危險,但是為什麼還要義無反顧的衝鋒呢?這個問題說來話長。在回回炮的攻擊下,襄陽城很快被轟了個大口子出來,最終,襄陽守將知道大勢已去,於是主動開城投降。南宋的滅亡也隨之拉開了序幕。圖片:攻打襄陽劇照二.排頭兵在古代攻城戰鬥中,衝鋒在最前方的部隊被叫做排頭兵,這群人為什麼不怕死?
  • 古代士兵中箭後並沒有立刻喪命,為何都躺下裝死?專家:為了保命
    製造成本高,而要想訓練 出 一支善於射箭的精兵更是極為不易,因此弓箭一直被認為是冷兵器從一些影視劇的場景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的士兵在戰場上衝鋒的時候經常會遭到對方弓箭的射擊,而在被箭射中之後,士兵們的反應大都是立馬躺下,那麼他們的這種做法到底是在裝死還是真的死了呢
  • 古代士兵為什麼寧可當「逃兵」也不願意在戰場上裝死?
    在美國史詩級歷史戰爭大片《兵臨城下》中,電影開頭橋段中,有蘇聯紅軍向德軍陣地衝鋒,結果全軍覆沒。由裘德.洛飾演的蘇軍士兵瓦西裡,在戰友們全部犧牲以後,用裝死僥倖生存了下來,並用步槍反殺了兩個德國鬼子。那麼,在戰場上裝死真的有用嗎?在歷史上發生的無數次戰爭中,人類之間的互相殘殺,畢竟只有活下來的人才是勝利者,因為只有生者才能得到最終的勝利。
  • 在古代戰爭中,士兵為何寧願衝鋒被殺也不躺下裝死活命?
    無論在任何時候,臨陣脫逃都是為人所不齒的行為,在古代也一樣。所以,在古代戰爭中,如果不是大規模的士兵譁變,只是單兵想臨陣脫逃,那肯定逃不過督戰的將軍的眼睛,一刀砍下去,既懲治了臨陣逃脫者,又瞬間激勵了士氣。既然臨陣脫逃沒戲,那麼躺下裝死可以嗎?
  • 在古代攻城戰中,前排士兵為何都不怕死?知道後恍然大悟
    在古代攻城戰中,前排士兵為何都不怕死?知道後恍然大悟喜歡看古裝劇的朋友會發現這樣的細節,當古代君主下令大軍攻打敵方城池時,敵方城頭上的防守往往也是有備而來。比如城頭上有弓弩手,隨時準備著滾木礌石,甚至是滾油,而在這個過程中,攻城方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傷亡。
  • 古代軍隊損傷30%就會潰敗!肉搏刀戰之中士兵如何辨別敵我
    在冷兵器時代,戰爭是殘酷殘忍的,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場戰爭下來,死傷無數的是士兵,就比如秦滅趙,長平之戰,二十萬俘虜被殺死。在影視劇中,也有千軍萬馬上陣殺敵的場面,拍影視,是群眾演員假的拼命,但是在歷史上,古代戰場上可卻真的是這樣情況。
  • 18世紀歐洲,排隊槍斃的戰爭年代,什麼樣的士兵會站在前排?
    按照潛意識的觀點,站在第一排的士兵死亡的機率會更大一些。其實不然,作為上了戰場的士兵,無論你站在什麼位置,生死已經不屬於你自己所能掌控的了,不到戰爭結束,誰也不敢說自己能夠幸運的生還。 至於什麼樣的士兵會被安排到第一排,西方與東方的觀念正好相反。
  • 古代軍中士兵是如何解決生理需求的?越王勾踐想出妙招,沿用千年
    古代冷兵器時代的戰場是十分殘酷的,但是為了保家衛國,面臨民族危機的時候我們不得不上。古代戰場因為交通工具落後,行軍要麼靠走,要麼靠馬,一般打仗都要打好幾年,所以士兵的生理問題一直是一個大問題,途中也會因此有許多逃兵,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勾踐想出了一個非常缺德的主意。
  • 古今戰爭中,為啥少有士兵在戰場上裝死?老兵:蠢蛋才會這麼幹
    在古代,為了避免出現逃兵,於是就有了督戰隊,也就是我們在古裝劇裡常能看到戰場後方一排提著大刀的人,他們手裡的刀專砍逃兵。那麼既然逃兵當不了,為了活下去裝死行不行?
  • 為啥衝鋒陷陣的士兵,不會被後方的機槍打中?原因很簡單
    導語:為啥衝鋒陷陣的士兵,不會被後方的機槍打中?在抗日戰爭題材的電視劇當中,總會有這樣一個鏡頭出現,那就是抗日戰士們衝鋒向前奔赴戰場。這些戰士們的氣勢都非常的高昂,仿佛連下一秒瞬間會瞬間犧牲他們也不曾懼怕,於是我們不禁有一個問題從腦子中冒出來,那就是衝鋒陷陣的八路軍基本上走在槍林彈雨之中,因為在他們的後面,還有很多戰友拿著機槍在掃射,那麼這些衝鋒的士兵會不會被後面的機槍射中呢?
  • 古代士兵行軍如何解決生理需求?越王這一「損招」,沿用上千年
    我們都知道,在古時候的冷兵器時代,行軍打仗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沙場上鐵甲凜冽,寒光逼人。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戰士們不得不穿上軍裝。作為一個熱血男兒,其基本需要就是在長達幾年的戰爭中,自己的生理需求是無法得到滿足的,那麼在古代士兵行軍打仗的時候,這種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呢?
  • 將軍士兵的戰衣,古代沿襲至今的披風,戰場上的保命神器
    有很多朋友平常特別喜歡看古裝電視劇,在看電視劇的時候自己的內心也隨著士兵和將軍在戰場上廝殺而跌宕起伏。在看電視的時候有很多朋友就發現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在將軍出場的時候都會披著披風呢?只是為了耍酷嗎?當然,在古代戰場上將軍之所以穿著披風確實能夠起到一定鼓舞士氣的效果。因為古代的服裝顏色是比較單一的,戰場上士兵的服裝更是以青灰色為主,將軍穿著紅色的披風在戰場中廝殺的時候非常顯眼,讓士兵知道將軍和他們一同戰鬥。其實,除了這個原因之外披風還有另外的作用。
  • 12年老兵真實告訴你:先衝鋒的為什麼不會死,後衝鋒的反而犧牲了
    相信大家都看過許多戰爭題材的影視劇,在劇中慘烈的戰場也讓人們對戰爭有了認識,但影視劇畢竟給人們呈現的是一種藝術,這其中便使用了許多誇張的手法誤導了觀眾,比如在抗日劇中,我們經常可以士兵衝鋒陷陣的畫面,當一波又一波的士兵衝上去攻佔堡壘,結果是前排的士兵全部被射殺,第一批衝鋒就像擋箭牌一樣,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 拉達克印軍進行人海衝鋒:印軍軍官拿棍子抽打士兵,驅使士兵衝鋒
    這就引發了印度軍隊第2個缺點,印軍非常缺乏進攻精神。印度軍隊的防禦能力還不錯,射擊技術也可以。但是,非常缺乏進攻精神。這是因為,印度軍隊實際上是英國殖民地軍隊,這種軍隊其實就是殖民地守衛任務。根本不需要訓練多麼高超和複雜的進攻戰術。
  • 古代打仗武將會單挑嗎?
    在中國冷兵器戰場上,兩軍先列好軍陣,然後雙方主帥叫陣單挑,在互打幾十回合甚至大戰上百回合後,兩軍士兵再開始互相衝擊對戰,這是大多數人對古代戰場的理解。比如羅貫中《三國演義》裡有許褚和馬超大戰數百回合,這種雙軍對壘武將先單挑的方式,出現在中國冷兵器時期,在演義小說中尤其多,如《隋唐演義》、《水滸傳》,甚至連神話故事居多的《封神演義》中,兩軍衝鋒前都是雙方將軍先互相鬥法。那麼古代到底是怎麼打仗的呢?將軍單挑真的會出現「大戰三百回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