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推出銀行業首家基金投顧服務平臺

2020-12-16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交行推出銀行業首家基金投顧服務平臺

  近日,交通銀行正式推出基金投顧服務平臺,成為業內首家面向個人客戶推出基金投顧服務平臺的全國性商業銀行。平臺上線後,可由3家頭部基金投顧試點機構根據客戶委託進行基金產品投資和管理。

  據交行相關負責人介紹,交行推出的基金投顧服務平臺具有四大優勢,包括:全優機構,與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中歐財富三家首批獲得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的機構強強聯手;全市選基,推出從低到高共四大策略7個風險策略組合,覆蓋客戶現金管理、穩健增值、平衡增長、權益優選等各種投資需求,發揮交行銀行業內代銷基金數量最多的優勢開展全市場基金優選配置;全權委託,客戶籤約並一鍵轉入資金後,系統即能自動實現全委託基金投資和調倉,客戶無需費力擇時擇基;全程陪伴,家基金投顧試點機構提供全程投資顧問和投後服務,讓客戶安心持有。下一步,交行將尋找更多合作夥伴,進一步優化平臺功能,全市場優選投顧機構和策略,豐富客戶投資需求策略組合的同時,力求長期業績表現穩定優異。

  近年來,交行提出了「建設具有財富管理特色和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銀行」的戰略目標,在代銷基金業務方面,持續打造沃德優選基金品牌,為客戶創造價值,並獲得中國基金報「2019年度最佳基金銷售銀行」獎。交行代銷公募基金數量自2013年以來一直蟬聯銀行業第一。客戶通過手機銀行渠道開展基金申購定投可享受手續費1折優惠。今年以來,由交行嚴格遴選的「沃德優選基金」業績業內領先。

(文章來源:城市金融報)

(責任編輯:younannan)

相關焦點

  • 交行成為首家推出基金投顧服務平臺的全國性商業銀行
    12月8日,交通銀行正式推出基金投顧服務平臺,成為業內首家面向個人客戶推出基金投顧服務平臺的全國性商業銀行。平臺上線後,可由3家頭部基金投顧試點機構根據客戶委託進行基金產品投資和管理。
  • 銀基合作模式「升級」 銀行試水基金投顧平臺
    分析人士指出,銀行在客戶數量、基金產品銷售和議價上均有明顯優勢;不過,銀行基金投顧業務投研框架建設經驗不足,在「買方投顧」的模式下還需建立完善的投顧隊伍培養體系,豐富投顧業務價值體系。首家推出基金投顧平臺12月8日,交通銀行正式推出基金投顧服務平臺,也是業內首家面向個人客戶推出基金投顧服務平臺的全國性商業銀行。
  • 推出基金投資平臺交通銀行想做什麼?
    原標題:推出基金投資平臺交通銀行想做什麼?近日,交通銀行推出基金投顧服務平臺,由3家基金投顧試點機構根據客戶委託進行基金產品   首家推出基金投顧平臺   近日,交通銀行正式推出基金投顧服務平臺,也是業內首家面向個人客戶推出基金投顧服務平臺的全國性
  • 中信銀行聯合華夏財富率先上線基金投顧服務
    基金投顧業務開閘一年以來,不僅正式開展基金投顧業務的機構增多,一些行業領先者也開始嘗試積極和其它財富管理機構合作,通過「1+1>2」的模式,整合雙方優勢,提升基金投顧服務
  • 中信銀行與華夏財富強強聯合 率先上線基金投顧服務
    基金投顧業務開閘一年以來,不僅正式開展基金投顧業務的機構增多,一些行業領先者也開始嘗試積極和其他財富管理機構合作,通過「1+1>2」的模式,整合雙方優勢,提升基金投顧服務。12月4日起,中信銀行「信智投投顧版」正式上線,相關基金投顧服務由華夏財富提供,投資者可享受專業基金投顧服務,其所購買的基金組合可以實現自動調倉,迎來更好的投資體驗。
  • 跟著南方基金「抄作業」 京東金融APP上線基金投顧服務
    11月25日,京東數字科技集團旗下基金代銷平臺聯合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線「基金投顧」服務。南方基金根據投資者的投資目標、資產狀況、風險偏好等畫像,量身定製投資組合,並在市場發生變化時代理投資者進行調倉操作,為投資者提供 「保姆級」投資方式.投資者足不出戶,即可解決「選基金難」「擇時難」「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問題。
  • 中信建投四方面打造優秀基金投顧,建立多層次服務生態
    中信建投證券是首批基金投顧試點券商,今年9月初正式推出了「蜻蜓管家」服務,秉承「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與客戶長期相伴,一起做時間的朋友,通過「長期投資、組合投資、價值投資」等方式為客戶當好管家,旨在解決「基金賺錢,客戶不賺錢」的痛點,實現「讓財富保值增值不再困難」的願景。
  • 國泰君安:基金投顧服務的重點之一是組合策略供給
    來源:上海證券報原標題:國泰君安:基金投顧服務的重點之一是組合策略供給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首批7家券商獲得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後,距離正式試點展業的日期正在臨近。上證報為此走進國泰君安,就基金投顧業務籌備進行深度對話。國泰君安相關負責人表示:「把基金業績變為投資者的實際回報,這兩者之間的差距是我們提供基金投顧服務為客戶帶來的增量價值。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買方視角的專屬服務體驗都比較缺乏,改善投資者獲得感,是我們做基金投顧服務的初心。」
  • 6000多隻基金挑花眼?基金投顧幫你拿主意!收費標準如下↓
    南方基金髮布公告,自2020年4月1日起至2020年4月30日止,投顧業務投顧管理服務費率實行3折優惠。照此計算,上述對應的三種系列費率為:0.24%/年、0.3%/年、0.45%/年。而這也是南方基金在今年一季度後,繼續實施3折費率優惠。
  • 逐鹿基金投顧業務 券商財富管理打響轉型戰
    徐海寧表示,目前國內對第三養老支柱業務的支持與基金投顧的買方服務具有內在屬性上的一致性,參考401K模式,未來個稅遞延養老基金與投顧服務或將相互結合,這將激活新的藍海市場,因此需要積極籌備基金投顧業務,把握趨勢,提前布局,明晰路徑。
  • 中歐財富投顧上線陸基金平臺 科技賦能改善投資體驗
    金融投資網訊(記者 張璐璇)10月12日,中歐基金子公司中歐財富宣布攜手上海陸金所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陸基金),在陸基金平臺上線中歐財富投顧服務,向平臺投資者提供基金投顧服務。作為金融科技行業的先行者,中歐財富始終致力於以科技賦能金融,通過大數據技術改善用戶的投資體驗。
  • 基金投顧一周年的痛點與難點!「混戰」一觸即發 18家機構進展如何
    緊隨其後的是,擁有線上用戶優勢的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包括騰安基金、螞蟻基金、盈米基金,均已上線基金投顧服務。今年4月,螞蟻基金上線「幫你投」投顧服務;8月,騰訊理財通開放「一起投」;10月,盈米基金推出「四筆錢」投顧服務升級計劃。
  • 基金投顧試點再擴容 7家券商和2家銀行獲批
    另一方面,買方投顧的探索,也將更加考驗各券商在資源調配、專業力量的培育及投入上的戰略眼光。而對於取得該項資格,且擁有大量高淨值客戶、熟悉客戶資產數據的商業銀行而言,通過籤訂投顧協議,銀行與高淨值客戶的粘性無疑將得到增強,此前銀行推出的線上智能投顧服務也能更好地落地。
  • 5000萬體驗金活動等你來,南方基金投顧服務上線京東金融APP
    資料來源:證監會、安信證券研究中心以第一批獲得基金投顧資質的南方基金為例,南方基金2019年10月底發布「司南投顧」品牌,目前已為數萬計客戶提供了服務。截至今年10月13日,取得正收益的持有客戶佔比超過90%,投顧策略復購率超過70%。此次,南方基金更是聯合京東金融APP開展基金投顧服務,京東金融APP已經成為4億用戶信任的個人金融決策平臺,具有流量優勢。
  • 中小銀行代銷基金競爭壓力加大 投顧業務或成新興趨勢
    基金銷售機構,分別為123家和108家。  近期,多家銀行逐漸轉型,搶灘投顧業務。12月8日,交通銀行推出基金投顧服務平臺,平臺上線後,可由3家頭部基金投顧試點機構根據此前,中信銀行也上線「信智投投顧版」,相關基金投顧服務由華夏財富提供。
  • 天弘基金聯手螞蟻聚寶搶灘智能投顧 合作開發基金組合理財
    天弘基金聯手螞蟻聚寶搶灘智能投顧 合作開發基金組合理財 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的統計,截至2016年6月30日,我國公募基金產品數量達到3114隻,其中開放式股票基金615隻,開放式混合基金1400
  • 行業首單基金投顧業務落地,國聯證券搶了先,首單如何籤?流程基本分...
    今天國聯證券又在行業內首家正式推出公募投顧客戶的籤約和交易服務。「目前業務模式主要體現為,在客戶帳戶下設有投顧的專門子帳戶,由理財投顧在客戶的子帳戶內進行基金產品的相應投資操作。」國聯證券相關業務人士介紹說,初期主要有三個策略安排,針對不同風險偏好,主要分為偏債型、平衡型和偏股型的彈性策略,對客戶的主動型管理已經邁出了重要一步。首單如何籤?
  • 買方投顧時代開啟:中信建投基金投顧產品上線 來看各家收費對比
    9月7日,中信建投證券正式推出基金投資顧問服務品牌「蜻蜓管家」,成為繼國聯證券、中國銀河、國泰君安之後第四家正式上線基金投顧產品的券商,距離其入選首批券商基金投顧業務試點,已過去約半年時間。截至目前,共三批合計18家金融機構獲批基金投顧試點,包括公募基金、第三方基金銷售、券商以及銀行等4類金融機構,那麼各類金融機構在開展基金投顧業務中有什麼特點,各家試點都推出了哪些策略,收費標準如何,對於整個金融行業的財富管理轉型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
  • 【騰訊理財通基金投顧平臺「一起投」正式上線】9月9日,界面新聞...
    文 / 蘇懷瑾2020-09-10 07:58:10來源:FX168 【騰訊理財通基金投顧平臺「一起投」正式上線】9月9日,界面新聞記者從騰訊金融方面獲悉,由騰訊理財通推出的專業投資顧問服務平臺「一起投」於近日正式上線。
  • 基金投顧一周年:從0到1的破局,從1到N的未來
    1、參與者各具優勢,你追我趕截止2020年10月底,已有18家金融機構獲得公募基金投顧試點資格,其中有擅長投資的公募,也有線上線下資源豐富的券商,還有流量優勢顯著、金融科技實力較強的銀行和第三方銷售機構。其中,先行獲批的基金公司和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無論是前期宣傳還是後期服務的推出,積極性都非常高。券商和銀行起步相對較晚,也不甘落後,加緊追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