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心流狀態下的人生,是比月入過萬更高級的活法

2020-12-16 財經點點懂

《心流》:比月入過萬更高級的活法,是活在當下,感悟生活

心流體驗是什麼?

心流體驗是一種非常奇妙的體驗感,它讓你感覺舒適非常,感覺一切都走在正軌上。

你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中,達到忘我的狀態,並且整個過程中內心十分有秩序且安定,即表示你達到了心流的狀態。

仔細想想,自己之前有沒有過心流體驗的感覺,相信大多數人都能舉出一二,但卻無法籠統的概括如何做到這種心流體驗的,以及如何持續保持心流體驗的感覺。

這裡推薦一本書叫做《心流》,作者是心理學家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也是第一個提出心流的概念,並且以科學的視角對這種狀態進行探究和討論的人。

歷史上,曾經妥善運用過心流的人,都是被後世銘記的偉人。

舉個例子,有一位奧地利哲學家,叫維根斯坦,他的著作《邏輯哲學論》傳誦至今,引發各方強烈反響。

但令人驚訝的是,這部著作的撰寫條件十分惡劣,是他在戰俘營被奴役時期所寫下的一字一句。

在戰俘營堅持創作,可想而知其中的艱難。他在辛苦服役,毆打挨罵的狀態下堅持閱讀和寫作,從今天推論,我們認為,當時的他,極有可能是進入了心流的狀態,才能完成這部偉大的作品。

那怎麼進入這種心流狀態呢?

首先當然有目標,不論是自己想做的還是被逼的,都比漫無目的的行動來得好,遊戲這點做得很好,你在遊戲中清楚地知道自己做什麼。

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即時反饋,你做一件事,立馬就能得到結果,比如問題解決了,球賽贏了,怪物殺了。最重要的一點,是有挑戰性,經過一系列的挑戰,終於達成了目標。

多麼好的心流啊,人類在面對挑戰、解決問題、發現新事物的時候最容易發生心流。所以玩遊戲玩那麼久,一點都不覺得累,重複的動作我們反而做得津津有味。

但把遊戲換成工作呢,是不是也能產生這種狀態?

工作常常大多沒啥意義、枯燥重複、不斷遇到壓力挫折,而我們也常常對工作失去信心、失去興趣。我們經常想輕鬆地工作,空閒的時間比較多,但實際未必能帶來更多的快樂,因為對大多數人都不會有效地使用空閒時間。

作者也給出建議,分解工作中每一步,用心的眼光去審視,找到更好的方法。同時進行時間管理,將工作事項按優先次序排序,有條不紊地處理。

我們的人際關係對心流也有影響,根據研究顯示,朋友的出現,能改善我們的幸福感,帶來的激勵與鼓舞,讓我們的情緒與意識不斷得到磨練,更容易產生心流狀態。

如何衡量一件事情是否會產生心流?

衡量心流要從兩個維度出發:技能和挑戰。當挑戰與你的技能匹配時,有了心流。當挑戰的目標大大高過你的技能時,將產生焦慮,此時應降低挑戰目標。

當你的技能高過設定的目標,繼續持續這種活動將產生厭倦,便要提升目標,以求挑戰和心流的持續。正是在技巧提高、目標上調的過程中,當事者感受到了成長的樂趣。

尋求挑戰的簡單方法是投入一個競爭性的環境,「活動」不一定是指體能方面,但一定是需要技巧的挑戰,沒有技巧就算不上挑戰。

當我們開始運用一個技巧來應對挑戰時,通常需要全心投入,集中注意力,任何與挑戰無關的事情都無暇顧及,就很容易體驗到心流的感覺,我們所熟知的圍棋高手,熱愛舞蹈的舞者,畫家等藝術創作者都很容易進入得到這種狀態。

同時要明確目標,及時反饋,我們之所以能夠全心投入一件事情,就是因為有一個清晰明確的目標,還能得到即時的反饋,知道下一步要走向哪裡,怎麼做能夠做得更好。

忘我是一種很難得的人生體驗,因為平時我們過於在意「我」的概念,而被各種限定性的思維所局限,與萬事萬物都有明顯的界限和隔離感。

只有當一個人能夠全神貫注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中時,不知不覺將自己與所做的事情融為一體,自我消失不見,完全感覺不到自己,這時反倒在無意識中擴大了自我的界限,使自己能夠更清晰地看待自己與萬物的關係,產生幸福的感覺。

你是否有經歷過心流體驗呢?這本好書《心流》將帶給你更多獲得心流狀態的方法,高效工作,快樂生活!

如果您也想品讀這本書,可以點擊下方購買正版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心流,如何在學習工作中進入心流狀態?
    他指出:知道如何控制內在體驗的人們將有能力決定自己的人生質量。當一個人進入心流體驗的時間越多,就越能提升自己本身的幸福感、加深對目標的堅持、擁有更積極的心態。心流的5個主要特徵/條件:1、要熱愛你所做的事。熱愛會讓你擁有全神貫注的忘我感,會讓你自發地去行動。2、要有控制感。
  • 如果你覺得人生沒有意義,那是因為,沒有體驗過心流這種狀態!
    而這種體驗,就是人生的最優體驗,稱之為心流。說的是,我們做某事會進入一種全神貫注和忘我的狀態,感受不到周圍的環境和時間的存在。因為所有行為都是自發的,就像水流一樣自然,所以叫做心流。這個概念來自於《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作者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這本書被很多人稱之為奇書,因為它告訴我們,這世界上有一種美妙絕倫,是我們每個人可以追求的。它左手牽著幸福,右手牽著成就,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就能舞出不留遺憾的人生。我想所有有過心流體驗的人,都會雙手認同這一點。
  • 《心流》:引導我們持續進入心流狀態,體驗專注的樂趣
    近來在看《心流》這本書,"心流"是一個人完全沉浸在某種活動當中,無視其他事物存在的狀態,當享受到這種狀態時,就會感受到喜悅。我回顧了一下,曾經感受到的"心流"狀態。我們三個人沉浸其中,盡情享受歡聚時光,三個人時而開懷大笑,時而聚神傾聽,把一切拋開,面對面的交流、暢談,時間一晃而過,總感覺時間過得太快。這時大家都進入了心流狀態。前幾天在讀麥家的《風聲》,每每拿起,就不願放下,被書中驚心動魄的故事所吸引,一看就是幾個小時。
  • 「心流」體驗–在顛沛流離的時代,過幸福充實人生的關鍵元素
    面對排山倒海的負面情緒,我們如何享有幸福愉快的人生呢? – 這從「心流」體驗講起。 何謂「心流」? 「心流」 一詞是由正向心理學家契克森米哈於1990年提出,指的是個人透過專心致志地從事一項活動,從而達至欣然自樂的「忘我」境界。
  • 公正心流 ——閱讀《心流》談法官的最優心理體驗
    心流是過去三十年最引人入勝的心理學概念,是指我們做某些事情時,那種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狀態——這種狀態下,你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在這件事情完成之後我們會有一種充滿能量並且非常滿足的感受。這是一個混亂程度最低、秩序最高的心理狀態。
  • 「心流」的體驗
    其實,幸福就是一種感覺,一種「心流」的體驗,「心流」是我們在做某些事情時,那種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狀態——這種狀態下,你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在這件事情完成之後我們會有一種充滿能量並且非常滿足的感受。「心流」引含的意義,就是許多人形容自己表現最傑出的那種水到渠成、不費吹灰之的感覺,也就是運動家所謂「處於巔峰」,藝術家及音樂家所說的「心泉湧動」。
  • 心流+ 產品 = 上癮
    這篇文章,我想幫助大家定位自己曾經經歷過的心流(通過定義+例子+讀者評論反饋),畢竟如果自己都意識不到心流的存在,談何將心流融入設計?設計千變萬化,但背後的道理卻是不變的。隨後,我還想嘗試闡述如何將心流融入產品設計中。
  • 心流體驗
    在心流狀態中,我們的感覺和體驗合二為一,即「行為和覺察融為一體」。我們都有過沉迷於閱讀或寫作的經歷,有時連別人叫我們都聽不見;或者當我們在專心烹飪、和朋友談心、在公園打球時,經常幾個小時就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這些就是心流體驗。在心流狀態中,我們享受著巔峰體驗,同時也做出了巔峰表現:我們既感受到了快樂,又展現出最好的狀態。運動員把這種情形稱為「在狀態」。
  • 一種可以帶來極致生活體驗的狀態:心流
    有學者對他專門進行了研究,發現Len的生活中一直體驗著心流的狀態。他在期權交易公司從早上9:30上班,到交易所關閉,他能全心投入到心流的狀態中。到他下班以後,他又繼續玩橋牌,而玩橋牌的過程又接著讓他繼續體驗心流的狀態。
  • 幸福不止是貓吃魚,狗吃肉,更是享受每一次的《心流》!
    所謂」心流「,就是指我們在做某些事情時,那種全神慣注、投入忘我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你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而且在這件事情完成之後不自覺得會由心底產生出一種充滿能量並且非常滿足的感受!二、心流的意義一個人的修養,只有「掏空」自己的內心,讓心回歸清靜、無我、真我的狀態,才能做到「無」,在無我忘我中投入做事,專心致志,才容易取得成功。
  • 心流時間做心流的事
    探究這樣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終於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階段性的會進入迷茫中,怎麼樣讓自己脫離這種狀態!今天上中班不是很忙,閒下來的時候覺得無聊起來,刷起了手機,也覺得沒意思,後來就學起了瑜伽,我很快就進入了心流的狀態,而且對瑜伽體式有了新的感悟,我為自己有這樣的新感悟而感到開心和興奮!
  • 葉武濱:有哪些快速進入心流狀態(flow)的方法?
    我研究時間管理十多年,相信同我一樣致力於改變自己工作方式、想要提高自己做事效率的朋友都研究過「心流」,前些年我研究過一段時間,查閱了些資料當時寫了個理解分享給大家:一、什麼是「心流」?心流,一般是指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達到的那種忘我的狀態,心流的產生依賴於個人能力與事件難度的匹配程度。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一般你會在什麼時候會進入心流的狀態?
  • 職場英語:如何進入"心流"工作狀態?
    領導力專家卡米爾•普雷斯頓認為,所謂的「心流」狀態並非藝術家的專利,只要方法得當,每個人都可以進入這種事半功倍的工作狀態。首先要做的就是,排除電子郵件、簡訊和社交媒體的幹擾。下面就具體介紹五種方法喔!   絕對沒有什麼能夠和「心流」相提並論。所謂「心流」是指當你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情時,你所呈現出的精力充沛、高度專注的狀態。你曾體會過這種狀態嗎?全神貫注地工作,抬起頭時發現時光飛逝。那是一種全身心投入和精力高度集中的感覺。你可以稱它為心流,或者最佳表現或專心致志等。其實就是我們以最佳狀態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之中。
  • 晨間80分鐘,如何讓人進入心流狀態?
    這種完全沉浸在某種活動當中,無視其他事物存在的狀態,在心理學上稱為心流。這種感覺有時尷尬,但它會讓我工作高效,不為雜事煩惱。俗話說:一日之際在於晨。晨間早起,我也有這種沉浸式美妙的心流感覺,那也是極為喜悅美好的事情。
  • 發現心流:3個方法進入心流狀態,獲得最優體驗提升幸福感和效率
    「心流」是指我們在做某些事情時,那種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狀態——這種狀態下,你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在這件事情完成之後我們會有一種充滿能量並且非常滿足的感受。而這本書的原版出版於1998年,重點闡述的是獲得心流的方法。
  • 心流體驗,美好勝過「初戀」
    人生中的青澀時期,都會有一段讓人難以忘懷的初戀體驗,或喜或悲。儘管當初的這份感情縈繞在心頭,可是時光荏苒,再也找不到初戀般的感覺了,怎麼辦?
  • 如何進入極度專注的心流狀態,讓能力發揮到最大?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那種完全專注於自己的事情,甚至忘記時間的體驗。這種狀態有一個很傳神的名字,叫做——心流(flow)。心流是一種特殊的精神狀態,當你在極度專注時,完全沉浸其中,效率會大幅提升,讓你忘記時間、忘記飢餓、甚至忘記所有不相干的身體訊號,能力會發揮到極致。
  • 6個小妙招幫你快速找到心流狀態
    心流是一種很神奇的心理狀態,進入心流,體驗當下的幸福感,那是人們專注於當下的最好狀態,在那一刻,你的靈感會源源不斷,有一種特別順暢的感覺,你完全融入到那個境界裡,會感覺特別興奮和充實,通常在這種情況下,是很討厭被打擾到的。
  • 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
    心理學自誕生以來,就承擔著三個方面的使命:治療各類心理疾病、幫助人們生活得更幸福、培養具有非凡才能的人。二戰以來,針對大量士兵在戰場上受到心理創傷,以及戰後社會發展中的各種問題,心理學主要聚焦在如何治療各類心理疾病方面,而對於如何幫助人們生活得更幸福,和培養具有非凡才能的人方面則停滯不前。直到進入21世紀以來,積極心理學運動興起,使得心理學才將視角更多轉向其他兩個使命,關注如何使人們獲得幸福和美好的生活。那麼,什麼是幸福?如何獲得幸福的生活?金錢能否讓人幸福?
  • 《心流》:用心做事之後,是「人間值得」的大徹大悟
    從心理學上來說,這跟記憶相關,也就是跟人的人生閱歷和經驗有關。可以說,在這些記憶存儲著我們的知識、經驗、幸福快樂、痛苦悲傷、樂趣、品味、成就感和挫敗感等一切人生體驗。所以心流模式和正能量的記憶相關,也就是,它來源於我們的正能量記憶,也是我們正能量記憶的來源,它們之間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是一種良性循環 。更直白地說,幸福讓我們更多地去感受幸福,而悲傷讓我們更多地去感受到悲傷。所以心流是我們的思維之光,也是我們的生活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