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通吃」策略效果初顯:上半年營收超711億,快遞業務量增八成

2021-01-16 界面新聞

1

8月25日晚間,順豐控股(002352)發布2020年上半年中報,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11.29億元,同比增長42.0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7.62億元,同比增長21.35%;扣非後淨利潤達到34.45億元,同比增長47.82%。

對比2019年同期的業績,順豐今年可謂是在疫情下提速狂奔。

受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快遞行業營收增長率為12.6%,業務量同比增速僅為3.2%。而順豐實現逆勢增長,在營收增長42.05%的同時,整體業務量同比增長77.1%,市場佔有率達13.7%,較上年提升6.1個百分點。二季度國內進入疫情常態化防控階段後,順豐也延續了良好的增長態勢。

核心業務板塊:產品分層策略發揮作用

順豐的增長主要得益於現階段產品分層策略持續推進,產品從商務件、個人散件延伸至電商件市場,從高端細分市場延伸至中端經濟件細分市場。

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順豐的核心業務——速運物流業務件量36.55億票,同比增長81.3%,遠高於22.1%的行業增長率。其中,順豐傳統的優勢板塊——時效件業務延續了上年末增速回升的態勢,報告期內營收319.62億元,同比增長19.42%,在總營收中佔比44.94%。

新冠疫情加速了高端品牌銷售渠道的重塑,伴隨消費分級,二類電商、直播電商崛起,高端消費線上化成為新趨勢,對順豐的中高端時效件業務來說是一大利好,一度陷入瓶頸期的順豐時效件業務再次出現增長。

另一方面,順豐繼續開拓電商件市場,經濟件業務量同比增長240.86%,帶動順豐的整體市場佔有率大幅提升;業務營收201.83 億元,同比增長76.12%,在總營收中的佔比提升至28.38%,貢獻了超過40%的整體收入增量。

2019年5月,順豐針對電商市場及客戶推出特惠專配產品,這是順豐調整經濟件業務策略的一步關鍵舉措。特惠專配產品高速發展,帶動經濟產品收入規模及市場佔有率的迅速提升,持續在今年上半年發揮作用。

順豐在財報中透露,正在優化快慢產品的協同和分網運作等措施。此前界面新聞曾報導,順豐挖走了曾一手帶領百世快遞躋身一線的原百世核心高管周建,而且近期正在組建一個對標通達電商件市場的「總部直營+網點加盟」的新快遞網絡,首批開放給順心捷達的加盟商。

產品分層是目前快遞行業頭部企業提升競爭力的一大趨勢。長期主打低價服務的「通達系」快遞也在試水中高端快遞產品,例如中通快遞今年上半年著力加強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生鮮快遞業務,韻達則在開闢具有更高利潤空間的時效件及個人散件市場。不過,順豐在上述中高端快遞市場深耕多年,依然具有口碑及先發優勢。

報告顯示,截至報告期末,順豐月結活躍客戶達147萬,2020年上半年,月結客戶收入同比增長超過50%,月銷售額萬元以上客戶增長迅猛,月銷售額百萬級客戶佔比逐步擴大,電商領域客戶佔比進一步提升,客戶結構繼續優化。個人會員規模達2.8億,線上月活躍用戶近1億。2020年上半年,個人客戶寄件收入同比增長23.7%;寄件人數突破1.55億人次,同比增長9.0%,其中線上單量同比去年上半年提升55%。

今年上半年,順豐也在繼續加強底盤能力,通過空地網絡銜接,提升集散兩端運營能力,優化航空網絡布局及運力結構,擴大幹線直發,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釋放規模效益。財報顯示,報告期內順豐的收派效能同比提升超過30%,倉管效能同比提升超過40%,專機裝載率、幹支線裝載率及其環節效能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國郵智庫專家邵鍾林曾對界面新聞分析指出:「順豐切入中低端快遞市場,難;通達系進入高端快遞市場,更難。」目前看來,順豐的下沉策略已經顯示出一定的成效,未來如何實現快慢分離的協同,分網運作是否順利,以及在電商快遞市場激烈的價格戰中如何明確利潤與市場佔有率的紅線,還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不可忽略的是,順豐上半年的快遞票均收入為18.39元,較去年同期的23.62元,下滑22.14%。伴隨著順豐特惠專配產品的業務規模及營收佔比不斷增長,票均收入下滑短期內還將持續。

新業務板塊成績亮眼

此次順豐財報中的另一個亮點是各新業務板塊持續高速增長,佔總營業收入比例進一步提升至26.69%,同比提升3.03個百分點。這也顯示出順豐的綜合物流能力繼續加強,繼續領先於同行。

來源於順豐中報具體來看各項新業務,2020年上半年,順豐的快運業務(含順豐快運、順心捷達)整體營收76.74 億元,同比增長51.30%;冷運及醫藥業務整體營收32.41億元,同比增長37.78%;順豐同城業務營收 12.65億元,同比增長61.06%,遠高於行業增速;順豐國際業務營收29.05億元,同比增長141.71%;順豐整體供應鏈業務營收29.57億元,同比增長60.46%。

在上述新業務中,順豐國際業務去年同期曾一度下滑1.60%,在今年上半年卻成為順豐集團內增速最快的業務板塊。這主要是因為疫情期間國際航空貨運業務需求迎來高速增長,順豐擁有自建全貨機機隊等稀缺航空資源,帶動其國際業務上也得到爆發式增長。這與百世、圓通、中通等快遞業同行的發展態勢一致。

報告期內,順豐國際快速開通包括中國至美洲、歐洲、以及南亞東南亞等地區在內的國際全貨機航線18條,全貨機國際航線總計運量超4萬噸。

值得關注的新業務還有順豐的快運業務,這是去年順豐首個營收破百億的業務,其所在的零擔行業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還處於規模化以及行業整合的初期。今年上半年,順豐快運依舊保持了不錯的增速,在直營的順豐快運與加盟的順心捷達雙品牌協同運作下,順豐的快運業務增速領先於其他快運同行。其中,順豐快運收入突破70億元,零擔貨量同比增長74%,日峰值零擔貨量達2.8萬噸;順心捷達零擔貨量同比增長57%,日峰值零擔貨量達1.6萬噸。

資產負債率下降

順豐資產負債率增長曾一度引起外界唱衰。此次報告期內,順豐的資產負債率略有下降,由2019年12月31日時點的54.08%下降至2020年6月30日時點的53.81%。

2020年8月上旬,順豐公開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完成轉股,假設其他條件不變,按照公司2020年6月30日的資產負債情況測算,資產負債率預計可進一步下降至50%左右,穩定在健康的槓桿水平。

截至報告期末,順豐實現總資產1020.46億元,較2019年末增長10.2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468.54億元,較2019年末增長10.45%。順豐的業務已覆蓋全國335個地級市、2835個縣區級城市,擁有約1.8萬個自營網點; 國際標快/國際特惠業務覆蓋海外71個國家,較上年末新增9個國家,國際小包業務覆蓋全球225個國家/地區;擁有各種用工模式收派員約35萬人。

順豐今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獲得了資產市場青睞,從年初以來股價上漲近100%。截至8月25日收盤,順豐報72.92元/股,總市值為3322.56億元。

相關焦點

  • 半年營收超700億,順豐穩了嗎
    財報顯示,2019上半年順豐實現營業收入711.29億元,同比增長42.05%,高於12.6%的行業增長率;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7.61億元,同比增長21.35%;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4.44億元,同比增長47.82%。
  • 中國快遞又出「新霸主」?業務量是順豐的2.3倍,3個月送出46億件
    其中快遞行業可謂是收益最大的行業之一。得益於郵政體制改革釋放快遞市場活力、電商和快遞的聯動發展以及行業的不斷創新,中國快遞業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超700億件,超過去年全年。近3個月,快遞業務量實現從500億件到600億件再到700億件的連續躍升。
  • 疫情下的快遞:2通1達業務量大跌,順豐逆勢增長
    數據顯示,圓通、韻達、申通快遞業務量環比都大跌超過40%,業務收入環比跌幅也都在四成上下;對比來看,順豐快遞業務量和收入同比出現增長,環比降幅為3%和2%左右。上述業績發布後,今天A股開盤,圓通、韻達、申通股價均走低,順豐微漲。截至午間休盤,順豐漲幅為1.38%,圓通微漲0.21%,韻達跌幅為2.53%,申通跌1.64%。
  • 順豐控股2019營業收入1121億,今年1月業務量增4成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宋笛 2月24日晚間,順豐控股同時發布未經審計的2019年度業績快報和2020年1月快遞服務業務經營簡報。業績快報顯示,2019年順豐營業收入達到1121.93億元,較2018年增長23.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58億,同比增長27.24%,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2.08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78%。
  • 快遞業大戰!韻達6億入股德邦,阿里集齊「四通一達」,順豐急了!
    另一方面,作為投資方的韻達,在不久前正式成為第二家全年業務量破百億的快遞公司。韻達發布的2019年年度財報顯示,韻達快遞業務量已達100.3億票,增速連續4年超40%,以15.79%的市場份額位居行業第二。
  • 2019年「四通一達」合計業務量約462億件,份額已提升至72%
    中國快遞業去年再度刷新記錄,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630億件和7450億元,連續6年排名世界第一。隨著申通、韻達、德邦近期先後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四通一達」、順豐和德邦等已上市的7家主流快遞企業2019年成績單悉數曝光。
  • 頭部物流企業的成績單依次亮相 順豐領跑
    其中,順豐以超700億元的營收和淨利21.35%的增速領跑,並在業務量上首次超過申通和百世。另一面,通達系企業仍處於價格戰的消耗中,韻達、百世、申通的淨利大幅下跌,依然處於增量不增收的困境當中。謀求二次上市、抱團合作、與阿里談判增加持股……物流企業正在盡全力補充「糧草」衝刺下半年。業內人士還認為,除了行業解決方案、航空運輸資源,備受政策支持的農村物流基礎建設將成為企業下半年競爭的重點。
  • 2020年上半年中國四大快遞公司數據解讀
    順豐控股(002352.SZ)、韻達(002120.SZ)、申通(002468.SZ)、圓通(600233.SH)四家A股快遞上市公司先後公布6月業績快報,至此,這四家公司2020上半年業績也悉數出爐。
  • 誰說送快遞不賺錢?順豐董事長王衛躋身胡潤富豪榜第四位
    從今年年初至今,順豐的股價節節攀升,截至10月20日發稿前,最新市值已經超過4000億元。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順豐實現營業收入711億元,淨利潤36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42%和19%。10月19日晚間,據順豐發布的9月業績經營簡報顯示,今年下半年順豐延續了高速增長的勢頭,在9月以141.27億元的單月營收創年度新高。
  • 順豐上市三年收入翻番 2019年營收破千億
    2月24日晚間,順豐控股(002352.SZ)發布了2019年業績快報。快報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順豐控股實現營業總收入1121.93億元,同比增長23.37%,營收增速重回快車道;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7.9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7.24億元,營收和淨利皆符合市場預期,至此順豐也成為國內 A股首家營收過千億的快遞上市公司。
  • 3600億快遞巨頭股價、業績齊創新高
    一位快遞行業分析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順豐控股各業務板塊中,經濟件業務上半年收入已經接近2018年全年的水平,表明該公司的「下沉」策略已見效果。然而,業務全面爆發的順豐控股,將面對的是一個由電商巨頭「攪動」的快遞行業競爭新階段。尤其是電商件快遞市場短期的激烈競爭,仍在促使行業競爭格局持續演變。
  • 2020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首超800億件 新一年或再創新高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020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首超800億件 新一年或再創新高1月13日,天還沒亮,張揚就從溫暖的被窩裡爬了起來。此刻是武漢早晨的6點,張揚是武漢順豐某快遞站點的工作人員。最近5個月來,為了完成派送任務他都比往常要早起了近一個小時。「2020年明顯比以往更忙了,業務肯定比2019年更多。
  • 「四通一達」佔據72%市場,順豐利潤王,阿里成最大贏家
    「四通一達」佔據了72%的市場「四通一達」即申通快遞、圓通速遞、中通快遞、百世匯通和韻達快遞。中通快遞仍舊高居第一,市場份額佔比達19.1%。財報顯示,去年中通營業收入為221.1億元,淨利潤52.9億元,較2018年相比增長26%。
  • 營收增4成淨利潤跌3成 「孤軍奮戰」的順豐搶不走四通一達的生意
    逆勢中,順豐在傳統快遞企業中一枝獨秀,尤其是在1月底2月初那段時間,順豐無論是對於個人還是廠家,都是「救命」般的存在。只是,順豐的高光時刻終將成為過眼雲煙,伴隨著快遞企業的全面復工,順豐的市佔率在逐漸下滑。除此之外,出盡風頭的順豐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局面,一季度營收增4成,淨利潤卻下滑近3成。
  • 拒向阿里低頭,逆飛航班超南航東航總和,高大上順豐鍾情拼多多?
    2020年上半年,順豐快遞業務量達到36.56億票,同比增長81.35%,快遞業務營業收入672.31億元,同比增長42.03%。疫情最嚴重的2月,反而是順豐業績大爆發之時。當月實現業務量4.75億票,同比增長118.89%,營業收入86.40億元,同比增長達77.30%。要知道,因為春節假期,往年的2月,基本上都是快遞行業傳統意義上的淡季。
  • 中國新「快遞之王」誕生?3個月送出46億件包裹,順豐都不是對手
    原題:中國新「快遞之王」誕生了,3個月時間包裹送出46億件,連順豐都不是對手。對此大家怎麼看?而快遞行業就成為了電商行業的搬運工,每一筆訂單都由快遞來終結。而誰佔山為王就能夠在市場上走得長久,反之亦然。實際上目前的快遞市場也很好區分,順豐、京東物流、「四通一達」,表明風平浪靜,實際上早已經是暗流湧動了。
  • 順豐快遞考慮在香港上市
    鞭牛士BiaNews消息:據彭博報導,順豐控股據悉考慮在香港發行股票,二次上市可能募資 50 億美元,可能將快遞業務在香港 IPO。了解到,十月底,順豐控股發布三季度報告。從財報營收來看,順豐控股前三季度實現營收 1095.94 億元,同比增長 39.13%。而去年前三季度營收為 787.70 億元,全年為 1121.93 億元。業務量方面,根據月度數據,順豐前三季度完成業務量 56.72 億票,同比增加 75.06%,已經超過 2019 年的 48 億票。
  • 分拆快遞業務赴港二次上市?順豐回應:沒有計劃
    中華網財經訊,11月17日消息,據外媒報導,順豐控股考慮將快遞業務在香港IPO,二次上市可能募資50億美元。報導稱,順豐已與潛在顧問就擬議的交易進行初步討論,但相關考慮仍處於初步階段,順豐可能決定不實施任何計劃。
  • 當順豐快遞不再「順風」,新晉香港首富的困局,為什麼順豐變慢了?
    特別是針對大型電商客戶,順豐曾給出最低價格2.8元/KG發全國大部分城市,在這個月的價格下,可以說利潤會被壓降的十分厲害。 據統計,在傳統業務時效件領域,順豐時效件2019年的快件量48.31億票,同比增長25.84%。然而,時效件的營收佔比不升反降,並且是連年下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單票收入在下滑。
  • 廣州極兔快遞沒有中轉場,沒有派送端,業務量為啥遠超順豐快遞?
    據了解,廣州極兔快遞沒有中轉場,沒有派送端,業務量為啥遠超順豐快遞?其實,兄弟,你想多了,快遞公司不像網際網路網站。極兔就是一個三無快遞公司,沒有中轉場,沒有派送端,沒有快遞員,根本做不起來。光靠拿拼多多的貨做黃牛,你決定能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