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樹:財政政策抓住關鍵 減稅力度前所未有

2021-01-09 環球網

3月5日下午,2019年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專家學者熱議兩會熱點」在京舉行。根據黨的十九大精神,結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國家「十三五」規劃建議,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董志勇,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崔建華,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前院長、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孫祁祥等經濟學院教授和博士後們緊扣2019年「兩會」脈搏,根據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暢談經濟改革與發展,為國家經濟發展與制度創新提供智力支持。與會教授們,對於「兩會」中提到的熱點話題,發表了各自的觀點。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財政學系王大樹教授認為,我國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財政政策的效果比其他政策的效果要更快更好。例如,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很長,央行增加的貨幣供應量需要通過商業銀行才能傳導到實體經濟,而我們的一些制度安排阻礙著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得到貸款,這造成資金脫實向虛等問題。相比之下,財政政策的傳導機制比較短,能避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長和不確定性的問題。

圖為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財政學系教授王大樹作主題演講

王大樹說,這次政府工作報告把減稅降費列為2019年政府10大任務之首,是因為這對穩定經濟態勢提振企業信心是一個關鍵性舉措。雖然以前我們一直說是在減稅,但是執行起來的結果卻是所謂的結構性減稅,有的稅減了,有的稅升了,實際的稅收負擔還是上升的。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李總理提出要結構性減稅和普惠性減稅並舉,實行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這就抓住了關鍵。

今年開始,個人所得稅在免徵額提到5000元的基礎上增加了一系列扣除;對小微企業所得稅實施了普惠型稅收減免。特別重要的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宣布降低增值稅稅率並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納比例。這一系列大手筆的減稅降費措施為歷史上所未有。所以說,2019年中國迎來了減稅年。(本文經作者核實並授權發布)

相關焦點

  • 「中國經濟站穩2020」財政政策「挑大梁」 穩住經濟「基本盤」
    減稅降費,這是市場主體在2020年體感最強的政策紅利之一。進入2020年以來,已有7批28項稅費優惠政策相繼出爐,預計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5萬億元。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用「前所未有」來形容減稅降費的力度之大,減稅降費成為市場主體和中國經濟快速復甦的關鍵因素之一。
  • 東方金誠王青點評4月財政數據:宏觀政策實施力度正在加大
    主要觀點:4月國內經濟活動逐步恢,複利好稅基改善,財政收入降幅收窄,但仍呈兩位數負增狀態。這反映了疫情衝擊尚未完全消退、PPI通縮,以及減稅降費力度加大等因素的綜合影響。支出方面,4月積極財政明顯發力,財政支出增速轉正,這顯示當前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的實施力度正在加大。
  • 減稅降費雪中送炭 江蘇財政打出「組合拳」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各級財政部門持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保障疫情防控需要,並出臺減稅降費等一攬子政策為企業紓困解難,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一筆筆真金白銀投向抗疫一線,一項項惠企惠民政策護航經濟發展、保障民生改善,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保持經濟社會良好發展勢頭提供了有力支撐。
  • 明年減稅降費已提上日程 財政減稅空間多大?
    未來我國財政政策的減稅空間有多大,如何增強企業的「獲得感」?多位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的財稅專家表示,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應減稅降費並舉。除了繼續推進營改增外,還要簡併增值稅稅率;企業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也應該提高創新能力,因為減稅措施的落地最終要打破體制機制的障礙。明年減稅降費已提上日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2017年將繼續降低企業稅費負擔。
  • 經濟戰「疫」丨何德旭: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發力應更加「精準」
    現在看來,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和衝擊還將持續暴露,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尤其是要「精準」發揮積極財政政策、穩健貨幣政策的作用,多措並舉全力應對未來經濟下滑的風險。何德旭認為,當前形勢下,要提高政府專項債務限額,優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投向。貨幣政策方面,還應繼續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用好專項再貸款額度,定向支持相關企業復工復產。
  • 深度丨2021年度財政政策展望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重衝擊,為更好應對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我國密集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財政政策方面,先後宣布減稅降費、擴大預算赤字、發行抗疫國債、增發專項債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託底經濟,全力做好「六穩」「六保」。
  • 「十四五」減稅降費還有多大空間
    拉開減稅降費大幕  我國新世紀減稅降費的大幕是在2009年拉開的。為應對金融危機衝擊、促進經濟平穩發展,「實施結構性減稅政策」作為積極財政政策重要內容之一首次寫入當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之後的十餘年,「減稅降費」成為稅費政策調整的主基調。
  • 更大力度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
    原標題:更大力度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除了民眾普遍關心的疫情對健康的影響外,疫情對中國經濟與就業的衝擊也引起高度重視。隨著疫情的發展,如何調整相關政策,確保今年的各項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順利實現,兜牢就業這個最大的民生底線,是必須未雨綢繆的重大事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2月12日召開會議提出,要以更大力度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
  • 針對湖北省普通居民的減稅免稅政策非常必要
    自疫情全面爆發以來,湖北省交通運輸、餐飲、娛樂、金融等諸多行業都受到了明顯的衝擊,此番減稅免稅財政支持政策,既有利於提高企業生產的積極性,保證物資供應和疫情防控工作,更有利於疫情結束後生產和經濟恢復。湖北省作為疫情防控的中心戰場,後勤保證工作尤為重要,疫情下這些逆行的身影給了我們抗疫必勝的信心。
  • 積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 重慶一年為企業帶來「紅利」700億元
    大規模減稅降費,是去年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頭等大事。市財政局近日發布消息說,一年來,這項改革給重慶企業帶來了真金白銀的實惠。 不久前,重慶仙桃數據谷首批高端人才公寓正式投用。目前,這個數據谷已聚集了5000多名創新人才,在園區建設等方面也加大了投入。
  • 強化財政保障 服務發展大局 ——訪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國輝
    「這次省委、省政府專門在洛陽召開推進會,為洛陽發展指路定向,是洛陽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盛事、喜事。」
  • 財政部部長助理歐文漢:積極財政政策主要任務仍是進一步消化疫情等...
    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第一方面,提高赤字率,加大逆周期的調節力度,明確釋放出更加積極有為的信號。為了保證較強的政策力度,赤字率從2.8%提高到了3.6%以上,這是改革開放以來赤字率首次超過3%。第二方面,擴大政府投資規模,儘快形成有效的投資需求,直接對衝經濟下行壓力。
  • 「十四五」大幕即將拉開 減稅降費還有多大空間?
    減稅降費的故事還會繼續。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完善減稅降費政策,強化普惠金融服務,更大力度推進改革創新,讓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增加活力。財政工作猶如在刀尖上起舞,每一筆資金的細微變化都和民生息息相關。
  • 2019年世界稅收十件大事發布 「中國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
    入選的國內外十件稅收大事主要有:「中國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第一屆『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論壇召開並建立『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以及歐盟、美國、日本、印度的有關重大稅收改革。「2019年世界稅收十件大事」新聞發布會現場(圖片由主辦方提供)此次公布的2019年度世界稅收十件大事,包括中國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第一屆「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論壇召開並建立「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歐盟引入《交易網絡分析系統(TNA)》打擊增值稅欺詐等國際國內稅收熱點事件。
  • 減稅降費268億元,為企業「留得青山」!青島交出減稅降費有力答卷
    減稅降費268億元,為企業「留得青山」1-10月青島新增減稅降費額相當於去年全年財政收入的兩成多,相當於黃島區去年一年的財政收入受疫情影響,今年如何穩住經濟基本盤,穩企業、保就業,成為每一個城市必須要做答的考卷。
  • 財政部: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 確保資金直達民生
    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資金規模和力度大,要把準方向,聚焦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產業轉型升級等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集中發力。要堅決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要求,全力支持做好「六穩」「六保」相關工作。適當提高赤字率,明確發出積極信號。增加政府投資,對衝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對衝企業經營困難。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對衝基層「三保」壓力。加強預算平衡,對衝疫情減收影響。堅決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盤活存量資金資源資產,加強預算執行管理,確保財政政策和資金儘快見到實效,發揮好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
  • 明年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仍是「積極+穩健」組合
    明年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仍是「積極+穩健」組合會議指出,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
  •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權威訪談·邁好第一步,見到新...
    精準科學施策、不急轉彎,保持一定減稅降費力度記者:如何理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劉昆:「提質增效」,主要是從優化結構和加強管理著眼,進一步完善政策實施機制,切實提升政策效能和資金效益。一方面,要建立實施常態化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提高財政支出效率。
  • 北京大學王大樹出席2018年度中國人力資本國際管理論壇並呼籲減稅
    北京大學王大樹教授出席2018年度中國人力資本國際管理論壇暨上海地區最佳僱主30強頒獎盛典並呼籲減稅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的博士生導師、美國史丹福大學客座教授王大樹給獲獎嘉賓頒獎經貿文化快訊上海電 2019年1月8日,由智聯招聘主辦的2018年度中國人力資本國際管理論壇暨上海地區最佳僱主
  • 完善減稅降費政策應如何發力
    視覺中國供圖  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停擺式」衝擊,儘管隨著疫情得到控制,我國各項宏觀經濟指標向好趨勢明顯,但絕大多數微觀市場主體經營困難,仍需要減稅降費政策為市場主體保駕護航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完善減稅降費政策,強化普惠金融服務,更大力度推進改革創新,讓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增加活力。  從目前的宏觀稅負水平和財政風險來看,繼續實施大力度的普遍性降稅(費)的空間已經較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