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很火的「水滴籌」是如何盈利的?得知真相後,再也不想捐了

2020-12-22 騰訊網

相信很多人都給朋友圈的「水滴籌」病人捐過款,有些的確是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自發的想要通過平臺捐一些錢給對方。而有些則是禁不住朋友的「道德綁架」,才不得不給陌生人捐款的。一般「水滴籌」的文案寫的都十分感人,病人的照片也十分「悽慘」,很多人本著做公益的初衷,二話不說就捐了,少的幾元,多的幾百,內心想著聚少成多,或許就能挽救一個生命了。

很多人都以為水滴籌是一個公益組織,搭建平臺給沒錢治病的人提供方便,但是了解背後的內幕之後卻大跌眼鏡。原來水滴籌是一家公司,而這家「水滴公司」可能還在計劃上市。據了解,水滴公司有望在2021年一季度赴美上市,美銀、高盛有望擔任聯席主承銷商,募集的資金規模預計5億美元,雖然水滴公司對這個消息矢口否認,但是結合之前創始人「行業領軍者無論什麼時候IPO都是OK的」言論,這個消息的真實性還是很高的。

那麼水滴籌既然是一個幫助患者籌集資金搭建的平臺,資金也都會打給患者,那麼它自己是如何盈利的呢?

水滴籌創辦的初期就承諾,不僅不收費,還能承擔用戶提現時微信收取的手續費,乍一看這就是一個「賠本買賣」,但是水滴籌自有賺錢的方法。眾所周知,水滴籌的籌款周期為30天,到期後申請人才可以拿到籌集的款項,而在這段時間內,水滴籌就可以利用現有的資金進行套利了,憑藉著全國龐大的「用戶群體」,就可以形成一個規模巨大的流動資金池了。

據悉,截止2020年8月底,水滴籌的總籌款金額就高達330億元,而距離水滴籌2016年7月成立也不不過4年左右的時間,雖然水滴籌表示資金都交給了第三方機構,但是即使放在銀行利息也非常可觀了。因此,水滴籌是非常注重「新用戶」的,之前就有視頻爆料,在各大醫院中就存在很多水滴籌的地推人員,他們通過掃樓、陌拜的方式,對一些重症病人家屬進行「攻克」,幫助他們發起籌款。很多從業者表示,一些年紀大的,不掏會使用網際網路的患者,在陷入沒錢治病情況的時候,一般都會在地推人員的指導下利用水滴籌籌款。

乍一看這也是一項有利於患者的事,但是內行人表示,其實這些地推人員都是存在KPI考核的,每一位患者其實都是自己的客戶,想要拿到高薪資或者提成,就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對患者家屬進行「話術轟炸」,嚴重影響了醫院正常工作秩序,甚至還有很多地推人員為了爭搶一位患者大打出手,其實就在爭搶用戶和流量。

其實作為一家私企,水滴公司賺錢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飽受詬病的就是它披上了公益的外衣,味道似乎就變了。我們可以看到,在給水滴籌病人捐款之後,就會跳出來一個水滴保險商城的頁面,其實就是在賣保險了,只要有人購買,水滴公司就有佣金拿了。截至2020年9月,水滴保險商城平臺累計年化籤單保費超過180億元,可見利用「同情心」賺錢有多容易了。

目前水滴籌註冊用戶高達8000萬,購買過保險的用戶數在700萬~800萬之間,轉化率在10%左右。朋友圈瘋狂轉發的文案,其實我們都是潛在客戶了。大家覺得水滴籌這種模式怎麼樣呢?你有沒有給誰捐過款呢

相關焦點

  • 朋友圈很火的水滴籌,一分錢不收靠啥盈利?得知真相後你還捐嗎?
    雖然大病籌款是水滴籌的主要業務,但其盈利點並不在這,其一大盈利點在於使用籌款來的金額進行投資獲利。 據水滴籌發布的官方數據,截止至2020年8月,水滴籌籌款總額已經達到330億元,其中,今年前8個月就有67億元的籌款。
  • 朋友圈很火的「水滴籌」,不收取任何手續費,究竟是如何盈利的?
    比如「水滴籌」,就是我們能經常在日常朋友圈裡看到的求助方式。大家對水滴籌這個平臺一定不陌生,它作為一個公益性組織,給全國許多經濟困難病患提供了一個求助平臺,患者可以通過平臺上發布自己的具體信息、病情,以及需要尋求到什麼幫助,廣大網友看到之後,就可以向病患進行捐款和幫助擴散轉發。
  • 水滴籌把錢給了病人,它靠什麼盈利?得知真相後,你還想捐款嗎?
    據相關報導,水滴公司計劃將在2021年第一季度籌備赴美上市,募資規模預計將達5億美元。關於水滴公司,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其旗下的社交眾籌平臺「水滴籌」,卻在朋友圈很「火」,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見過上面的病人求助,甚至慷慨解囊捐過錢。
  • 經常在朋友圈看到水滴籌,它到底是如何賺錢的?網友:不想捐了!
    相信大家經常在朋友圈看到關於「水滴籌」的消息。這些病人的確不是裝的,甚至有一些我認識的人也因為病重才在水滴籌上面申請捐款。可是有些人就表示疑惑了。水滴籌平臺表示將籌集到的錢全部交給病人,一分錢都不會拿。那麼,水滴籌到底是如何盈利的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 活躍在各大醫院的水滴籌,打著「不要錢」的口號,究竟靠啥盈利?
    作為一家名副其實的慈善企業,水滴籌的大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在微商遍布朋友圈的時代,水滴籌硬是憑藉著自己的實力,在廣大網友們的朋友圈裡,殺出了一條血路。但是成立至今水滴籌一直讓人不解,不要一分錢的水滴籌,靠什麼賺錢?
  • 為啥在朋友圈裡給「水滴籌」捐款的人越來越少?原因讓人寒心
    為啥在朋友圈裡給「水滴籌」捐款的人越來越少?原因讓人寒心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逐漸富裕起來,也是這個原因,很多人開始熱衷於公益,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一些貧困群體。也是在生活當中,我們看到朋友在朋友圈轉發一些救助籌款(比如水滴籌)時,往往會點擊進去,並且伸以援手。
  • 為什麼很多醫院對使用「水滴籌」類的病人很冷漠?護士道出背後真相
    在微信朋友圈裡,經常能看到通過輕鬆籌平臺而發起的大病救助項目,這些充斥在朋友圈的眾籌項目,大多以個人捐助的形式進行眾籌,在朋友圈推廣以後,不少人都能得償所願。這個平臺,讓捐款者可以獻出自己的愛心,讓項目發起者可以渡過一次難關,如此,這個平臺「火」了。
  • 水滴籌輕鬆籌「互撕」背後:公益旗下的商業戰爭
    記者在輕鬆籌和水滴籌官網上看到,他們均打出0服務費的宣傳標語,平臺以此豎起了「公益」的大旗。但是0服務費意味著這類平臺只能依靠其他盈利途徑才能保證公司整體健康持續地運營下去。為此,水滴籌上線了「水滴保險商城」,輕鬆籌上線了「輕鬆保」,這一目的就是進行商業引流變現。
  • 朋友圈隨處可見的「水滴籌」,消費者大眾的愛心,網友直呼太心寒
    6月16日,這名女子說,她父親的病情正在迅速惡化,她願意歸還籌得的錢。6月17日,水滴籌回應稱其退款正在辦理中。就在去年,德雲社的相聲演員吳帥(藝名吳鶴臣),在腦出血住院後。家人在網上為其發起了水滴籌籌款100萬元。然而,有網友發現,在北京擁有兩套房子和一輛汽車的吳家,在眾籌過程中貼上了「貧困戶」的標籤。
  • 警惕「水滴籌式悲劇」:我們的善良,又一次被騙子標上了價格
    兩年前,我在朋友圈看到一條水滴籌,發起人是我的高中同學。她說父親得了肺結核,手術費昂貴,急需用錢。當時我剛畢業,北漂實習,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但看到這慘況,眼淚瞬間就來了,趕緊湊了200塊錢,捐給了她。
  • 朋友圈中的水滴籌你是如何看待的?醫院的回答是這樣的!
    水滴籌大家都應該在知道,屬於一個公益平臺,患者的信息發布到上面,可以讓社會人士捐獻一份愛心,讓好心人士來幫助自己。這樣來說水滴籌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個平臺,因為有些患者家裡沒有那麼多的治療費用,這個平臺的出現剛好提供了一個向別人求助的機會。
  • 水滴籌危機帶來啟示與思考
    梨視頻揭開了水滴籌線下服務的真相,讓一點一滴如水滴一般積攢了三年多的信用,在瞬間化為烏有。  一滴藍色水滴為logo,以「籌款就用水滴籌」、「靠譜的大病籌款平臺」為宣傳詞,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水滴籌曾博得了很多叫好聲。方便的交互使用頁面,為籌款者和捐款者帶來便捷的體驗。
  • 把公益做成了生意,是什麼讓水滴籌輕鬆籌針鋒相對?
    水滴籌和輕鬆籌這兩家眾籌平臺大家應該不陌生,朋友圈裡也經常會收到各種類似於「幫幫這個家庭吧」這樣的推送,點進去以後,裡面的文案總是讓人心酸流淚。而水滴籌和輕鬆籌這兩個平臺也一直強調自己是免收服務費的,幫助了別人還不收費,平臺真的就是賠本賺吆喝?
  • 從善意到謊言,從愛心到欺騙:水滴籌與輕鬆籌經歷了什麼
    2016年7月,水滴籌(前身為「水滴愛心籌」)正式上線, 我並不否認,水滴籌和輕鬆籌為這個社會帶來的貢獻和正能量,它們的的確確給許許多多的困難家庭帶去了幫助。並不是所有的病都是發燒感冒,找個城鎮小醫生花個一百幾十就能解決,人的一生之中,意外總是免不了,我們也抗拒不了。
  • 水滴籌幾經波折背後是否有真相
    近幾年有很多人不管大病小病都會弄水滴籌。轉發朋友圈,空間動態,讓身邊的朋友關注籌款,這種傳播的方式就會帶來一連串的效應。幫助了真正需要的人。可是隨著這個平臺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但是總是會有人渾水摸魚,尋找更多的一些漏洞,本來這個平臺的初衷是幫助一些真正家境貧困的人,但是有些家庭明明可以負擔起醫藥費,但是還是註冊滴水籌,獲取大眾人民的籌款。記得之前有好多起這樣的報導說到這些情況。在浙江有一個家庭裡面,家裡面的丈夫突然生病,需要花費20多萬的醫藥費,這個家庭有兩套房子,還有一個門面坐著生意。承擔20萬的醫療費其實不算什麼。
  • 水滴籌:假的,純屬謠言!
    近日,一條「水滴籌因為轉發量不夠而造成籌款無法到帳」的信息在不少人的朋友圈傳播。不少愛心人士都加入轉發大軍。上遊新聞記者聯繫到水滴籌相關負責人,證實該說法純屬謠言。轉發次數不夠影響患者提現?△這條求助信息在微信朋友圈熱傳。昨(12)日,一條求助信息在微信朋友圈熱傳,而且「有圖有真相」。
  • 公益項目如何實現盈利?水滴公司或將上市。創始人是美團的第十號員工
    公益項目如何實現盈利?水滴公司或將上市。創始人是美團的第十號員工,工作6年後離職創立水滴公司,估值40億美元,騰訊、美團紛紛參股。創始人年僅33歲,他就是沈鵬。
  • 對於水滴籌的門檻與傳播途徑,筆者有話說
    對於水滴籌的門檻與傳播途徑,筆者有話說最近一位相聲演員在水滴籌上申請捐款的消息頻頻上熱搜,大家對於這種行為更多的是不允許,或者說是更多的不滿意所以就把這個事情推向了一個比較複雜的境地,但是大家對於水滴籌這個平臺真的了解多少呢?
  • 假病歷可籌款、遊走監管邊緣 水滴籌慈善還是生意?
    水滴籌調查:慈善還是生意?李甜、吳可仲「車西9號」最近在朋友圈中看到研究生同學發出一條水滴籌募捐帖,帖中詳述家裡老人生病,歷經月餘治療,花費超過了30萬元,但醫生告知還需準備25萬元,不得以進行募捐。但「車西9號」卻持懷疑態度。
  • 水滴籌打造「小善日」活動品牌,促大病救助事業發展
    2016年7月上線的水滴籌,是國內首款零服務費網際網路大病眾籌平臺,一經問世就成為行業黑馬。截至2020年9月底,水滴籌已成功為經濟困難的大病患者免費籌得超過330億元的醫療救助款,近3.3億愛心人士支持了平臺的救助項目,共計產生超過10億人次的愛心贈與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