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給朋友圈的「水滴籌」病人捐過款,有些的確是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自發的想要通過平臺捐一些錢給對方。而有些則是禁不住朋友的「道德綁架」,才不得不給陌生人捐款的。一般「水滴籌」的文案寫的都十分感人,病人的照片也十分「悽慘」,很多人本著做公益的初衷,二話不說就捐了,少的幾元,多的幾百,內心想著聚少成多,或許就能挽救一個生命了。
很多人都以為水滴籌是一個公益組織,搭建平臺給沒錢治病的人提供方便,但是了解背後的內幕之後卻大跌眼鏡。原來水滴籌是一家公司,而這家「水滴公司」可能還在計劃上市。據了解,水滴公司有望在2021年一季度赴美上市,美銀、高盛有望擔任聯席主承銷商,募集的資金規模預計5億美元,雖然水滴公司對這個消息矢口否認,但是結合之前創始人「行業領軍者無論什麼時候IPO都是OK的」言論,這個消息的真實性還是很高的。
那麼水滴籌既然是一個幫助患者籌集資金搭建的平臺,資金也都會打給患者,那麼它自己是如何盈利的呢?
水滴籌創辦的初期就承諾,不僅不收費,還能承擔用戶提現時微信收取的手續費,乍一看這就是一個「賠本買賣」,但是水滴籌自有賺錢的方法。眾所周知,水滴籌的籌款周期為30天,到期後申請人才可以拿到籌集的款項,而在這段時間內,水滴籌就可以利用現有的資金進行套利了,憑藉著全國龐大的「用戶群體」,就可以形成一個規模巨大的流動資金池了。
據悉,截止2020年8月底,水滴籌的總籌款金額就高達330億元,而距離水滴籌2016年7月成立也不不過4年左右的時間,雖然水滴籌表示資金都交給了第三方機構,但是即使放在銀行利息也非常可觀了。因此,水滴籌是非常注重「新用戶」的,之前就有視頻爆料,在各大醫院中就存在很多水滴籌的地推人員,他們通過掃樓、陌拜的方式,對一些重症病人家屬進行「攻克」,幫助他們發起籌款。很多從業者表示,一些年紀大的,不掏會使用網際網路的患者,在陷入沒錢治病情況的時候,一般都會在地推人員的指導下利用水滴籌籌款。
乍一看這也是一項有利於患者的事,但是內行人表示,其實這些地推人員都是存在KPI考核的,每一位患者其實都是自己的客戶,想要拿到高薪資或者提成,就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對患者家屬進行「話術轟炸」,嚴重影響了醫院正常工作秩序,甚至還有很多地推人員為了爭搶一位患者大打出手,其實就在爭搶用戶和流量。
其實作為一家私企,水滴公司賺錢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飽受詬病的就是它披上了公益的外衣,味道似乎就變了。我們可以看到,在給水滴籌病人捐款之後,就會跳出來一個水滴保險商城的頁面,其實就是在賣保險了,只要有人購買,水滴公司就有佣金拿了。截至2020年9月,水滴保險商城平臺累計年化籤單保費超過180億元,可見利用「同情心」賺錢有多容易了。
目前水滴籌註冊用戶高達8000萬,購買過保險的用戶數在700萬~800萬之間,轉化率在10%左右。朋友圈瘋狂轉發的文案,其實我們都是潛在客戶了。大家覺得水滴籌這種模式怎麼樣呢?你有沒有給誰捐過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