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4月17日召開會議,釋放了N多信號。也沒有太多知識儲備和時間精力來仔細研究深耕,只是隨便表達一下作為一個老百姓的直觀感受。
會議精神4大點:
1. 穩中求進,穩是大局!首次提出「六保」
會議首次提出「六保」: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2.首次提出「以更大的宏觀政策力度對衝疫情影響」
3.將擴大內需放到更重要地位,提出支持企業出口轉內銷
4.再次重申「房住不炒」。
直奔主題:
對於老百姓來說,在當前的政策下可以做的事情也挺多。
1.將你的房貸利率轉換LPR了。
很明顯,降息又降準,兩種期限LPR雙降,這個時候將房貸利率轉為LPR無疑是划算的。那你要說我貸款30年呢,未來LPR會不會降呢?我怎麼知道?反正今年是降的,而且還降的挺狠,而且我猜、我賭未來中短期也會是降的。不然,國家弄出這個LPR機制是幹嗎呢?
轉換LPR的時候,還會涉及一個問題,重定價日,是選1.1還是放款日呢?
按下面的公式選:
當1月1日
當放款日
LPR,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相信國家,換吧。
2.少買房
房住不炒,國家一再重申,而這一次,又強調,還指出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雖然說降息又降準,放水讓錢流出來了,可初衷是希望這錢流去支持中小微、支持實業,促就業、刺激消費,而不是拿去買房。錢都買房了,還拿啥消費呢?
不過,好多城市其實現階段房價是漲的,疫情之後,沒有報復性消費,變成了報復性買房,尤其深圳。但是,從政策上來看,房產限購政策可是沒有一點點鬆懈的跡象。
房價小幅度的穩定震蕩尚在容忍範圍內,如果還期待像曾經那樣大幅上漲,就有點天真了。你又怎麼知道會不會哪一天再來個更嚴的限購?你又怎麼知道喊了那麼多年的房產稅什麼時候會出臺?從投資手段來看,可能一線人口湧入的城市還有買的意義,那些3、4、5線的房產還是少買一些吧,漲價空間有限,變現太難,少買。
3.廣積糧
為什麼要說廣積糧?
疫情影響,保民生、促消費,出口轉內需,進口受限。
之前就有新聞說好幾個地方的居民搶糧,因為糧食出口大國停止出口糧食。雖然不覺得嚴重到要搶糧囤糧的地步,但是,資金放水、購買力下降、物價上漲可以算基本認知吧?那這個時候,如果手裡有米有糧,為國計民生出一份力,難道還會虧待了你不成嗎?
有田有地的最好不要荒了,種起來,會值得。沒有田地的,如果可以做個新時代的農民,也許也能活得不錯吧?
4.買點啥股票
一季度GDP-6.8%,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形勢嚴峻,出口,恩,就不說了;消費在刺激、刺激、刺激;投資,國家要投資什麼來刺激經濟呢?傳統基建、新基建、戰略性產業,hoho,那買點啥呢?自己想。
好了,不扯了。以上,純屬一家之言,婦人之見,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