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醫生參與晶狀體不全脫位術後隨訪一年半,常常被焦急的家長微信急call——
家 長
醫生,我們小朋友術後一周了昨天睡覺揉了眼睛要緊不?
家 長
醫生,我們小朋友出院的眼藥水滴完了,今天複查只配了其中的兩瓶,另外兩瓶沒有配要緊不?
家 長
醫生,我今天突然看到小朋友眼睛最中間有點白白的東西是啥?
家 長
醫生,今天起來小朋友眼睛有點紅、眼屎有點多怎麼辦?
對晶狀體不全脫位的大朋友、小朋友來說,手術成功只是第一步,術後如何恢復、適應、愛護新的眼睛,才是保持視力穩定乃至逐步提高的正確策略。
醫 生
1、術後要用那些藥?
抗生素
可樂必妥
(或莫西沙星、託百士)
術後1瓶,每天3~4次
用完即可
非甾體消炎藥
普拉洛芬
術後1瓶,每天3~4次
複查時再開1瓶,兩瓶用完即可
甾體消炎藥
百力特
術後1瓶,每天3~4次
用完即可
玻璃酸鈉
海露或者愛麗
術後1瓶,每天3~4次
複查時再開1瓶,兩瓶用完即可,眼乾可追加
每種眼藥水間隔10分鐘點
一般而言,1瓶眼藥水,2周能點完
任何眼藥水開封1個月後均不建議繼續使用
2、術後早期為什麼會眼紅、畏光?
部分正常的術後小朋友出現眼紅,早期往往結膜下出血或結膜充血,有些孩子甚至無法自主睜眼,可能和術後反應、眼睛表面有結膜縫線有關,按照醫囑滴眼藥水後會逐漸改善。
有一部分術後小朋友眼紅、畏光卻是術後非正常的眼內炎症反應,往往視力較出院時有明顯下降,此時需要到醫生處隨訪查明情況再做相應處理。
3、術後早期有眼睛明顯脹感怎麼辦?
就近找眼科測眼壓(社區醫院、縣醫院,只要有眼科基本都能測眼壓),如果有眼壓一過性高、繼發青光眼,注意:
① 請及時告知醫生眼部用藥情況,詢問是否需要對藥物使用劑量進行調整甚至停藥(激素眼藥水對某些敏感病人會升高眼壓);
② 一定遵醫囑滴降眼壓眼藥水,切不可「自己覺得不難受了」就不滴了,此時可能眼壓仍偏高、但自己習慣了,眼壓控制的效果應以眼壓數值為準;
③ 目標是把眼壓長期控制在20 mmHg以下,以免進一步損傷視神經。視神經損傷不可逆,請一定重視!
4、手術後為什麼還要戴眼鏡?
人眼相當於一個高級數位相機,晶狀體的調節能力相當於數位相機有變焦能力,人可以看遠和看近(照相機可以拍遠的和拍近的)。小朋友植入的是單焦人工晶狀體,是一片「不變」的人工晶狀體,沒有調節能力,相當於一個傻瓜相機,要麼看遠、要麼看近,這時候就需要額外佩戴一副眼鏡用於看遠或看近,原來看近清楚的戴了眼鏡看遠也能清楚,原來看遠清楚的戴了眼鏡看近也能清楚。理論上通過更換戴眼鏡,可以實現看遠看近兩個距離都清楚。
理想條件下,醫生會給成年患者保留300~400度近視,這樣看近(看手機、看書、寫字)不需要佩戴眼睛,僅僅在看遠(開車、看黑板)時需要佩戴普通近視眼鏡,從而有利於患者更好適應社會。考慮到小朋友在發育過程中會逐漸近視,術後近視度數會少留一些,待成年後能達成上述效果。小朋友在達到上述理想條件前,有條件的家長可以給孩子選擇雙光鏡,一個鏡框鑲嵌上下兩個鏡片,上面看遠下面看近,優點是方便,缺點是價格較貴。
小朋友眼睛還在發育,應每半年驗一次光,度數有變化時須及時更換合適的鏡片。
5、一般有哪些情況導致矯正視力仍然不好?
①手術前長期屈光不正造成的弱視
此種情況下,小朋友可做弱視訓練嘗試提高矯正視力,成年人弱視矯正希望不大。
②眼底其他結構發育不完善
② 不少脫位的小朋友是先天性晶體脫位,屬於先天性的眼部發育不良,也可能伴有眼睛其他結構的發育不完善,但是對部分病人來說,現代科技還不能明確找出哪裡不完善。如果做了晶狀體手術把晶狀體位置調整好了,又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弱視訓練,矯正視力有一定提高,但始終無法達到同年齡孩子的正常值(3~5歲最好矯正視力在0.5及以上,6歲以上最好矯正視力在0.7及以上),就可能屬於此種情況。
③眼底受損
③ 有視網膜脫離復位手術既往史的病人矯正視力肯定有欠缺,問題在於眼睛這個「相機」的底片受損。晶狀體手術是把「相機」的鏡頭修好,鏡頭修的再好、底片破破爛爛的話,相機拍出來的照片、人眼看到的圖像質量肯定是不好的。
6、術後兩三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逐漸出現視物模糊怎麼辦?
當心出現後發性白內障(也叫後囊膜混濁,非常常見)或人工晶狀體的移位,需及時回來複診,必要時雷射切開後發性白內障或手術再調整人工晶狀體的位置。
7、術後兩三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家長發現小朋友眼黑中間發白是怎麼回事?
當心前囊纖維化、前囊收縮等併發症,甚至可能是嚴重的後發性白內障。前囊纖維化無礙,前囊收縮要及時就診,評估是否需要處理。並不是所有小朋友出現前囊收縮時家長都能看到眼黑中間發白,因此定期複查尤為必要。輕度的前囊收縮可以雷射切開,安全、無痛苦,在門診預約雷射即可;嚴重的前囊收縮需要手術切開,因此再次強調定期複查、早期治療的重要性。
前囊纖維化和前囊收縮
(白色,散瞳拍攝)
8、術後早期的眼紅、畏光過去以後,又出現眼紅、異物感,或者術後兩三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出現眼紅、異物感怎麼辦?
如果視力不受影響,此種情況需當心角膜切口縫線鬆脫,應及時就診、及時拆線。有時少見的可能眼內細菌感染了,也叫感染性或化膿性眼內炎,此時眼紅、畏光、眼痛、視力明顯下降,必須及時到醫院眼科就診,做進一步處理。
9、看東西有閃光感;突然明顯視力下降、甚至只能看到幾個手指;某一個方向上看東西黑掉了;視物變形、比如看窗框歪了,可能是怎麼回事?
此種情況需當心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必須及時就診。如同時伴隨出現眼紅、畏光、眼痛,則需要排除感染性或化膿性眼內炎可能,必須及時到醫院眼科就診,做進一步處理。
視網膜脫離患者所見
10、眼前總是有小黑影飄來飄去,可能是怎麼回事?
雖然有小黑影飄來飄去,但總體視力不受影響,也沒有眼紅、眼痛、視物變形、閃光感,考慮玻璃體渾濁可能性大,一般無需處理。建議就診排除視網膜裂孔和視網膜脫離。
玻璃體渾濁導致的飛蚊症所見
11、要不要拆線?什麼時候拆線?
術後眼睛主要有3種線:
① 固定支架MCTR支架的線(下圖紅色標註),當然不拆,希望它永遠保持堅韌;
圖中紅色標註,用來固定張力環
② 眼白上的結膜縫線,用的是可吸收線,不用拆,不過在吸收前會有比較強「磨眼睛」的感覺;
③ 眼黑和眼白交界處的角膜縫線,不可吸收,如果這根線鬆動了,需要在應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後拆除該線。
如果眼睛在手術恢復後又出現了「磨眼睛」的感覺,即提示線有鬆動。部分患者雖然沒有不適感覺,但複查時醫生在裂隙燈下看到角膜縫線有鬆動,也應拆除。
寫
在
最
後
眼睛紅,要注意!
視力降,看醫生!
小問題,可以問!
大問題,要檢查!
做檢查,去醫院!
隨訪好,才放心!
專
家
介
紹
蔣永祥
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擅長各種類型白內障超聲乳化及飛秒雷射輔助的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手術,包括:
硬核、眼外傷、小瞳孔、葡萄膜炎、玻璃體視網膜手術後、糖尿病等白內障;
馬凡症候群、球形晶體或外傷等引起的晶狀體半脫位;
無晶狀體眼懸吊人工晶狀體植入術、非球面、散光矯正和多焦點等人工晶狀體植入術;
睫狀體分離(房角漏)合併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MCTR睫狀溝內頂壓法手術、眼前節外傷視功能重建術等。
供稿、供圖 | 眼科 張旻、陳澤旭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蔣醫生聊脫位」
點擊左邊圖片,關注「蔣醫生聊脫位」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知識!
微信服務號
科普閱讀、門診預約、疾病諮詢
您身邊的醫療服務好幫手
微信訂閱號
人文宣傳、精神引領、學科前沿
五官科醫療資訊交流平臺
喜歡的話請點擊右下角的
原標題:《科普 | 晶狀體不全脫位術後竟還有這麼多注意事項?這一篇全get!》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