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晶狀體不全脫位術後竟還有這麼多注意事項?這一篇全get!

2020-12-23 澎湃新聞

張醫生參與晶狀體不全脫位術後隨訪一年半,常常被焦急的家長微信急call——

家 長

醫生,我們小朋友術後一周了昨天睡覺揉了眼睛要緊不?

家 長

醫生,我們小朋友出院的眼藥水滴完了,今天複查只配了其中的兩瓶,另外兩瓶沒有配要緊不?

家 長

醫生,我今天突然看到小朋友眼睛最中間有點白白的東西是啥?

家 長

醫生,今天起來小朋友眼睛有點紅、眼屎有點多怎麼辦?

對晶狀體不全脫位的大朋友、小朋友來說,手術成功只是第一步,術後如何恢復、適應、愛護新的眼睛,才是保持視力穩定乃至逐步提高的正確策略。

醫 生

1、術後要用那些藥?

抗生素

可樂必妥

(或莫西沙星、託百士)

術後1瓶,每天3~4次

用完即可

非甾體消炎藥

普拉洛芬

術後1瓶,每天3~4次

複查時再開1瓶,兩瓶用完即可

甾體消炎藥

百力特

術後1瓶,每天3~4次

用完即可

玻璃酸鈉

海露或者愛麗

術後1瓶,每天3~4次

複查時再開1瓶,兩瓶用完即可,眼乾可追加

每種眼藥水間隔10分鐘點

一般而言,1瓶眼藥水,2周能點完

任何眼藥水開封1個月後均不建議繼續使用

2、術後早期為什麼會眼紅、畏光?

部分正常的術後小朋友出現眼紅,早期往往結膜下出血或結膜充血,有些孩子甚至無法自主睜眼,可能和術後反應、眼睛表面有結膜縫線有關,按照醫囑滴眼藥水後會逐漸改善。

有一部分術後小朋友眼紅、畏光卻是術後非正常的眼內炎症反應,往往視力較出院時有明顯下降,此時需要到醫生處隨訪查明情況再做相應處理。

3、術後早期有眼睛明顯脹感怎麼辦?

就近找眼科測眼壓(社區醫院、縣醫院,只要有眼科基本都能測眼壓),如果有眼壓一過性高、繼發青光眼,注意:

① 請及時告知醫生眼部用藥情況,詢問是否需要對藥物使用劑量進行調整甚至停藥(激素眼藥水對某些敏感病人會升高眼壓);

② 一定遵醫囑滴降眼壓眼藥水,切不可「自己覺得不難受了」就不滴了,此時可能眼壓仍偏高、但自己習慣了,眼壓控制的效果應以眼壓數值為準;

③ 目標是把眼壓長期控制在20 mmHg以下,以免進一步損傷視神經。視神經損傷不可逆,請一定重視!

4、手術後為什麼還要戴眼鏡?

人眼相當於一個高級數位相機,晶狀體的調節能力相當於數位相機有變焦能力,人可以看遠和看近(照相機可以拍遠的和拍近的)。小朋友植入的是單焦人工晶狀體,是一片「不變」的人工晶狀體,沒有調節能力,相當於一個傻瓜相機,要麼看遠、要麼看近,這時候就需要額外佩戴一副眼鏡用於看遠或看近,原來看近清楚的戴了眼鏡看遠也能清楚,原來看遠清楚的戴了眼鏡看近也能清楚。理論上通過更換戴眼鏡,可以實現看遠看近兩個距離都清楚。

理想條件下,醫生會給成年患者保留300~400度近視,這樣看近(看手機、看書、寫字)不需要佩戴眼睛,僅僅在看遠(開車、看黑板)時需要佩戴普通近視眼鏡,從而有利於患者更好適應社會。考慮到小朋友在發育過程中會逐漸近視,術後近視度數會少留一些,待成年後能達成上述效果。小朋友在達到上述理想條件前,有條件的家長可以給孩子選擇雙光鏡,一個鏡框鑲嵌上下兩個鏡片,上面看遠下面看近,優點是方便,缺點是價格較貴。

小朋友眼睛還在發育,應每半年驗一次光,度數有變化時須及時更換合適的鏡片。

5、一般有哪些情況導致矯正視力仍然不好?

①手術前長期屈光不正造成的弱視

此種情況下,小朋友可做弱視訓練嘗試提高矯正視力,成年人弱視矯正希望不大。

②眼底其他結構發育不完善

② 不少脫位的小朋友是先天性晶體脫位,屬於先天性的眼部發育不良,也可能伴有眼睛其他結構的發育不完善,但是對部分病人來說,現代科技還不能明確找出哪裡不完善。如果做了晶狀體手術把晶狀體位置調整好了,又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弱視訓練,矯正視力有一定提高,但始終無法達到同年齡孩子的正常值(3~5歲最好矯正視力在0.5及以上,6歲以上最好矯正視力在0.7及以上),就可能屬於此種情況。

③眼底受損

③ 有視網膜脫離復位手術既往史的病人矯正視力肯定有欠缺,問題在於眼睛這個「相機」的底片受損。晶狀體手術是把「相機」的鏡頭修好,鏡頭修的再好、底片破破爛爛的話,相機拍出來的照片、人眼看到的圖像質量肯定是不好的。

6、術後兩三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逐漸出現視物模糊怎麼辦?

當心出現後發性白內障(也叫後囊膜混濁,非常常見)或人工晶狀體的移位,需及時回來複診,必要時雷射切開後發性白內障或手術再調整人工晶狀體的位置。

7、術後兩三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家長發現小朋友眼黑中間發白是怎麼回事?

當心前囊纖維化、前囊收縮等併發症,甚至可能是嚴重的後發性白內障。前囊纖維化無礙,前囊收縮要及時就診,評估是否需要處理。並不是所有小朋友出現前囊收縮時家長都能看到眼黑中間發白,因此定期複查尤為必要。輕度的前囊收縮可以雷射切開,安全、無痛苦,在門診預約雷射即可;嚴重的前囊收縮需要手術切開,因此再次強調定期複查、早期治療的重要性。

前囊纖維化和前囊收縮

(白色,散瞳拍攝)

8、術後早期的眼紅、畏光過去以後,又出現眼紅、異物感,或者術後兩三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出現眼紅、異物感怎麼辦?

如果視力不受影響,此種情況需當心角膜切口縫線鬆脫,應及時就診、及時拆線。有時少見的可能眼內細菌感染了,也叫感染性或化膿性眼內炎,此時眼紅、畏光、眼痛、視力明顯下降,必須及時到醫院眼科就診,做進一步處理。

9、看東西有閃光感;突然明顯視力下降、甚至只能看到幾個手指;某一個方向上看東西黑掉了;視物變形、比如看窗框歪了,可能是怎麼回事?

此種情況需當心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必須及時就診。如同時伴隨出現眼紅、畏光、眼痛,則需要排除感染性或化膿性眼內炎可能,必須及時到醫院眼科就診,做進一步處理。

視網膜脫離患者所見

10、眼前總是有小黑影飄來飄去,可能是怎麼回事?

雖然有小黑影飄來飄去,但總體視力不受影響,也沒有眼紅、眼痛、視物變形、閃光感,考慮玻璃體渾濁可能性大,一般無需處理。建議就診排除視網膜裂孔和視網膜脫離。

玻璃體渾濁導致的飛蚊症所見

11、要不要拆線?什麼時候拆線?

術後眼睛主要有3種線:

① 固定支架MCTR支架的線(下圖紅色標註),當然不拆,希望它永遠保持堅韌;

圖中紅色標註,用來固定張力環

② 眼白上的結膜縫線,用的是可吸收線,不用拆,不過在吸收前會有比較強「磨眼睛」的感覺;

③ 眼黑和眼白交界處的角膜縫線,不可吸收,如果這根線鬆動了,需要在應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後拆除該線。

如果眼睛在手術恢復後又出現了「磨眼睛」的感覺,即提示線有鬆動。部分患者雖然沒有不適感覺,但複查時醫生在裂隙燈下看到角膜縫線有鬆動,也應拆除。

眼睛紅,要注意!

視力降,看醫生!

小問題,可以問!

大問題,要檢查!

做檢查,去醫院!

隨訪好,才放心!

蔣永祥

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擅長各種類型白內障超聲乳化及飛秒雷射輔助的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手術,包括:

硬核、眼外傷、小瞳孔、葡萄膜炎、玻璃體視網膜手術後、糖尿病等白內障;

馬凡症候群、球形晶體或外傷等引起的晶狀體半脫位;

無晶狀體眼懸吊人工晶狀體植入術、非球面、散光矯正和多焦點等人工晶狀體植入術;

睫狀體分離(房角漏)合併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MCTR睫狀溝內頂壓法手術、眼前節外傷視功能重建術等。

供稿、供圖 | 眼科 張旻、陳澤旭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蔣醫生聊脫位」

點擊左邊圖片,關注「蔣醫生聊脫位」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知識!

微信服務號

科普閱讀、門診預約、疾病諮詢

您身邊的醫療服務好幫手

微信訂閱號

人文宣傳、精神引領、學科前沿

五官科醫療資訊交流平臺

喜歡的話請點擊右下角的

原標題:《科普 | 晶狀體不全脫位術後竟還有這麼多注意事項?這一篇全get!》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晶狀體脫位該怎麼辦?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今天主要從晶狀體脫位的術前臨床評估、手術方式選擇和手術操作過程這幾個部分帶大家了解晶狀體脫位的手術治療。PART 01半脫位全脫位傻傻分不清楚?晶狀體脫位該怎麼辦?3.影響手術療效的危險因素評估:重度晶狀體不全脫位、玻璃體脫入前房、繼發性青光眼、進展性晶狀體不全脫位、晶狀體向眼後部脫位、伴有眼前後段其他損傷等情況往往預示手術複雜、術後療效欠佳。4.晶狀體不全脫位病變性質評估:根據晶狀體不全脫位病變性質,一般分為靜止性和進展性。
  • 【醫療科普】警惕!晶狀體脫位可引起青光眼
    什麼是晶狀體脫位?我們每個人的眼球裡都有一枚晶狀體,正常晶狀體是被一圈懸韌帶懸吊在我們眼球內部。晶狀體脫位是一種因為懸韌帶部分撕裂、斷裂或鬆弛,使晶狀體偏離正常位置所致的眼部疾病。晶狀體脫位怎麼引起青光眼?
  • 晶狀體脫位有或會導致失明,了解其症狀、診治手段,能助你護眼
    導語:晶狀體是眼球的一個組織,它起到透鏡的作用。如果眼球出現了外傷,有可能會讓晶狀體脫離原來的位置,這就是晶體脫位,包括不完全脫位和完全脫位兩種類型。這種疾病常會影響到視力,甚至會導致失明,所以發現異常時需及時治療,那麼晶狀體脫位的症狀都有哪些呢?
  • ...麻煩的天才病」 臨沂市婦幼保健院眼科成功救治晶狀體脫位患兒
    近日,在臨沂市婦幼保健院眼科主任劉寶海主刀下,眼科團隊成功為一名伴有晶狀體脫位的「馬凡症候群」患兒實施手術,通過人工晶體懸吊術讓患兒回歸正常屈光狀態,大幅度提升了患兒視力,解除了患兒的頭暈症狀,患兒和家長對手術效果非常滿意,對劉寶海主任感激不已。據患兒母親介紹,患兒是在5年前被發現雙眼視力差,右眼幾乎達到失明的程度。
  • 馬凡症候群,「麻煩的天才病」市婦幼保健院院眼科成功救治晶狀體...
    近日,在臨沂市婦幼保健院眼科主任劉寶海主刀下,眼科團隊成功為一名伴有晶狀體脫位的「馬凡症候群」患兒實施手術,通過人工晶體懸吊術讓患兒回歸正常屈光狀態,大幅度提升了患兒視力,解除了患兒的頭暈症狀,患兒和家長對手術效果非常滿意,對劉寶海主任感激不已。患兒母親介紹,患兒是在5年前被發現雙眼視力差,右眼幾乎達到失明的程度。
  • 髖關節置換術後假體脫位預防護理方法 注意事項
    髖關節置換是一種非常常規的手術,無論是手術技術還是術後的康復都可以做到盡善盡美。對於患者在住院期間的康復我們非常有信心,但是出院後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對於老年患者,仍存在較多的問題需要進行大力宣教。 在日常生活中仍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 髖關節置換術後多久可以上下樓?髖關節置換術後的生活注意事項
    髖關節置換術後的生活注意事項 髖關節置換手術獲得理想療效的保證,除了手術醫師精湛的手術技巧,還離不開患者術後的積極配合,因此,每一位行髖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都要懂得正確去使用自己體內全新組裝的關節,在這裡幫助大家匯總一下手術後的注意事項,希望每一位患者朋友都能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 一篇了解: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膝關節不穩的診治
    同時應該比較術前,術後即刻的 X 光片以及便對疾病的演變有進一步了解。當懷疑假體存在對線不良的情況下應該進行 CT 掃描。儘管證據不多,但 MRI 也可以用來評估軟組織及假體的旋轉情況,不過想要獲得這樣的資料存在一定的技術要求,即使使用金屬偽影抑制技術也有一定的難度。
  • 晶狀體是個奇葩,白內障永不缺席
    很多朋友表示不相信,還有人說,人類進化這麼久,不會有這麼大的Bug吧。你還別不信,晶狀體這個器官真的很奇葩,它壓根就沒打算長壽。為什麼會得白內障?人體正常的組織,都有個新陳代謝、新老更替,像皮膚、血液、指甲、頭髮,都是老細胞凋亡脫落,新生力量頂上。而晶狀體卻非常奇葩,它只入,不出。
  • 髖關節置換|髖關節置換術後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隨著醫學科技發展成熟,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越來越多,越來越高齡化,由於手術創傷大,術後常存在各種各樣的併發症。 如何防止術後併發症的發生,得到最好的手術效果呢?下面我們就跟隨山東省立醫院骨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袁林來一起了看下吧。
  • 電視掛架安裝:四大步驟、三大注意事項全get
    所以,為了讓大家能好好的安裝電視機和電視掛架,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電視掛架安裝:四大步驟、三大注意事項全get!液晶電視的掛架是需要根據牆的類型來分類的,不同的牆面要用不同的安裝方法。若是普通的磚牆需要安裝液晶電視掛架的話,就只需要衝擊鑽在牆壁上打孔,然後塞入塑料膨脹管,最後將液晶電視掛架用螺釘固定住,掛上液晶電視就可以了。
  • 膝關節置換術後五點注意事項,術後需要一定時間才能恢復下地
    膝關節炎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骨性疾病,多見於中老年人群。患者常見的表現有膝蓋紅腫疼痛、上下樓梯痛、坐起立行時膝部酸痛不適等症狀,有的患者膝關節可能會有腫脹、彈響、積液等情況。如果患者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還可能會引起關節畸形,癱瘓,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
  • 一篇文章全面了解髕骨脫位
    讓我們想像一個場景,某位運動員在運動中轉身加速,忽然間膝關節「嘭」的發出一聲響聲,有經驗的人都會覺得不妙,可能是ACL斷裂的聲音,其實在運動中,還有另外一種默認的傷痛 - 髕骨脫位。今天我們就通過仕安診所康復治療師 - 王進朝的文章一起全面了解髕骨脫位和相關的治療手段。
  • 膝關節置換術後康復鍛鍊注意事項
    那麼,進行人工置換術後可能出現的併發症會有哪些呢? 1、鬆動、脫位。因此,術後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抗凝治療,防治血栓的形成,加強運動康復。 3、人工關節置換術後人工假體及其附近受到感染,或許會加劇疼痛。 4、術後損傷關節周圍的神經和血管,同時假體周圍出現骨折現象,嚴重破壞人工假體所起的作用。 5、置換人工關節後,假體關節不穩定、不靈活,關節僵硬導致行動不便。
  • 【科普】肩關節脫位
    但肩關節活動度大的同時也更易受傷和出現不穩定。某些職業也與肩關節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如清洗牆壁、掛窗簾和做園藝工作;遊泳、網球和舉重運動員,尤其是投擲運動員易發生肩關節損傷,而肩關節脫位則是一種較為嚴重的肩關節損傷。那麼什麼情況下容易造成肩關節脫位呢?脫位了怎麼處置呢?怎麼避免肩關節脫位等等問題想必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那麼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些關於肩關節脫位的一些知識。
  • 髖關節置換術後的生活注意事項_髖關節置換術後功能鍛鍊注意事項
    高齡患者,常伴隨著高血壓、糖尿病、心肺功能不全、肝腎功能不全等,其中的每一種疾病都可能危及病人生命,死|亡|率高達30%以上。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作為一種髖關節疾病治療的有效手段,在緩解疼痛、重建髖關節功能等方面有著顯著的作用。
  • 拔牙術後不慌張 注意事項要記牢
    對此,南京市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醫師謝狄亞表示,確實,拔牙的創傷有概率會出血和感染,需要好好護理,有許多細節需要注意。下面一起來看看,謝主任分享的拔牙後相關注意事項。拔牙術後即刻。完成拔牙手術後,首先需要平復緊張的情緒,仔細傾聽醫生的囑託。拔牙咬緊止血棉球1小時後再吐出,其間儘量將口水吞咽進肚,保護血凝塊。
  • 一分鐘了解腎腫瘤患者術後四大注意事項
    之前我們講了腎腫瘤患者到底應該做保腎手術還是腎切除根治術,不管哪種手術,術後的注意事項都是患者們比較關心的話題。 很多患者術後創傷面大、身體虛弱,所以需要多休息,但是多休息並不意味著躺著不動,而是要儘可能的早點下地活動,儘早下地活動能大大降低我們腿部靜脈血栓的形成的機率。
  • 哈醫大二院骨科完成全關節鏡下治療腓骨肌腱脫位
    但一旦大量跑跳後,小陽的左腿腓骨長短肌腱就有可能發生脫位。近幾年,小陽肌腱脫位的頻率明顯升高,平均一個月裡就會脫位兩次,成為了小陽最大的心病。哈醫大二院骨外科四病房(關節疾病微創外科、運動醫學科)副主任潘海樂教授(右)帶領團隊進行全關節鏡下治療腓骨肌腱習慣性脫位。
  • 這3個後果,你或許承受不起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病症較重的病患,眼部視力會受到嚴重影響,不便於生活,可能需要通過手術來消除緩解。但術後的護理也同樣重要,會關係到術後恢復。 白內障術後劇烈運動會怎麼樣? 若是發現白內障後不儘早治療的話,很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失明的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