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蔣嵩《漁舟讀書圖》
(1)
南泉上堂云:「所以那邊會了,卻來這邊行履,始得自由分。今時學人,多分出家,不肯入家。好處即認,惡處即不認,爭得?所以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又云:「大道一如,無師自爾。若能如如不變,故不曾迷。報化非真佛,莫認法身,凡聖果報皆是影。若認著,即屬無常生滅也。粗細而論,纖毫不立。窮理盡性,一切全無。如世界未成時,洞然空廓,無佛名無眾生名,始有少分相應。直向那邊會了,卻來這裡行履,不證凡聖果位。據本而論,實無少法可得,豈況三乘五性差別名數?但是有因有果,盡屬無常生滅也。」
——《指月錄》卷八
(2)
洞山一日問雪峰:「作甚麼來?」雪峰云:「斫槽來。」師云:「幾斧斫成?」雪峰云:「一斧斫成。」師云:「猶是這邊事。那邊事作麼生?」雪峰云:「直得無下手處。」師云:「猶是這邊事。那邊事作麼生?」雪峰休去。
——《瑞州洞山良價禪師語錄》
(3)
一日,洞山上堂云:「欲知此事,直須如枯木生花,方與他合。」疎山問:「一切處不乖時如何?」師云:「闍黎,此是功勳邊事,幸有無功之功,子何不問?」疎山云:「無功之功,豈不是那邊人?」師云:「大有人笑子恁麼問。」疎山云:「恁麼則迢然去也。」師云:「迢然,非迢然,非不迢然。」疎山云:「如何是迢然?」師云:「喚作那邊人即不得。」疎山云:「如何是非迢然?」師云:「無辨處。」
——《瑞州洞山良價禪師語錄》
(4)
智炬到參,問(曹山)云:「古人提持那邊人,學人如何體悉?」師曰:「退步就己,萬不失一。」炬於言下,頓忘玄解。
——《撫州曹山元證禪師語錄》
(5)
金峰志至,師(曹山)問曰:「作甚麼來?」志曰:「蓋屋來。」師曰:「了也未?」志云:「這邊則了。」師曰:「那邊事作麼生?」志云:「候下工日白和尚。」師曰:「如是,如是。」
——《撫州曹山元證禪師語錄》
(6)
襄州洞山第二代初禪師,上堂云:「諸德提將缽囊,拄杖千鄉萬裡行腳,蓋為生死不明,要得達法悟道,到處豈無親覲尊宿善知識?若為你解粘去縛,道眼分明,甄別是非,堪為師匠。即便抝折拄杖,高掛缽囊,取箇徹頭,莫愁不成辦?或若開口動舌,說向上向下,這邊那邊,玄會妙會,道出道入,君臣父子,明體明用,儘是謗般若,埋沒宗風,不識好惡,尿床鬼子!帶累後人,無有了日。拽下繩床,落脊棒趂出三門,再教行腳,與伊為增上緣也,與宗門出得氣!更向其中叉手竝腳唱諾,撮他野狐涎唾,自肯自重云:『得和尚為我揀,為我說,得箇安樂處。』還睡覺也未?還灑灑也未?喚作病不遇良醫,悞服他毒藥,認得箇驢鞍橋,喚作阿爺下頷,與你本分事有什麼交涉?!將知你一生行腳,只是踏破草鞋,始終成得箇不唧」
——《古尊宿語錄》卷三十八
(7)
鄧州香嚴下堂義端禪師,上堂。問:「正因為甚麼無事?」師曰:「我不曾停留。」乃曰:「假饒重重剝得,淨盡無停留,權是施設,亦是方便接人。若是那邊事,無有是處。」
——《五燈會元》卷四
(8)
台州湧泉景欣禪師,泉州人也,自石霜開示而止湧泉。一日,不披袈裟吃飯。有僧問:「莫成俗否?」師曰:「即今豈是僧邪?」彊、德二禪客於路次見師騎牛,不識師,忽曰:「蹄角甚分明,爭柰騎者不鑑?」師驟牛而去。彊、德憩於樹下煎茶,師回,卻下牛問曰:「二禪客近離甚麼處?」彊曰:「那邊。」師曰:「那邊事,作麼生?」彊提起茶盞。師曰:「此猶是這邊事,那邊事作麼生?」彊無對。師曰:「莫道騎者不鑑好!」
——《五燈會元》卷六
(9)
潭州雲葢山志罕禪師。僧問:「如何是那邊人?」師曰:「鋒前不露影,句後覓無蹤。」
——《五燈會元》卷六
(10)
安州大安山興古禪師。僧問:「如何是那邊事?」師曰:「黑漆牧童不展手,銀籠鶴畔野雲飛。」
——《五燈會元》卷六
(11)
福州報慈院光雲慧覺禪師。閩王問:「報慈與神泉相去近遠?」師曰:「若說近遠,不如親到。」師卻問:「大王日應千差,是甚麼心?」王曰:「甚麼處得心來?」師曰:「豈有無心者?」王曰:「那邊事,作麼生?」師曰:「請向那邊問。」王曰:「大師謾別人即得。」
——《五燈會元》卷八
(12)
洪州雲居道膺禪師,上堂曰:「了無所有,得無所圖,言無所是,行無所依,心無所託,及盡,始得無過。在眾如無眾,無眾如在眾。在身如無身,處世如無世。豈不是無嬈其德,超於萬類,脫一切羈鎖?千人萬人得,尚道不當自己,如今若得,共起初一般。古人曰:『體得那邊事,卻來這邊行履。』那邊有什麼事?這邊又作麼生行履?所以道,有也莫將來,無也莫將去。現在底是誰家事?」
——《指月錄》卷十八
(13)
襄州鷲嶺明遠禪師。初參長慶,慶問:「汝名甚麼?」師曰:「明遠。」慶曰:「那邊事,作麼生?」師曰:「明遠退兩步。」慶曰:「汝無端退兩步作麼?」師無語。慶曰:「若不退步,爭知明遠?」師乃諭言。
——《指月錄》卷二十一
(14)
郢州興陽清剖禪師。臥疾次,大陽問:「是身如泡幻,泡幻中成辦。若無個泡幻,大事無由辦。若要大事辦,識取個泡幻。作麼生?」師曰:「猶是這邊事。」陽曰:「那邊事作麼生?」師曰:「帀地紅輪秀,海底不栽花。」陽笑曰:「乃爾惺惺耶?」師喝曰:「將謂我忘卻?!」竟爾趨寂。
——《指月錄》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