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公案》的創新:緩解矛盾的道場,江湖人入世精神的啟迪

2020-12-12 書影尋蹤

《施公案》又名《百斷奇觀》,是以康熙年間清官施仕綸為中心,從他作揚州府江都縣令寫起,到升任通州倉上總督為止,期間「審案、剿寇」的故事,是一部在民間流傳很廣的俠義公案小說。

《施公案》並不像其他公案小說一樣有固定的作者,其故事始於說書藝人,後經人加工整理而成的,所以全書大都以市井、世情小說為主,部分反映了底層人民的渴望與怨憤,同時又因黃天霸等俠客協助施公斷案剿匪,而使其具有了頌揚聖明的教化作用,可以說,這本書是同時符合了朝堂與民間願望的集大成者。

在創作方法上,本書也承上啟下,開拓公案小說寫作新模式,加入了剿匪線索,因此比明代純斷案的公案小說更加精彩,為後世武俠小說的誕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國內外及港臺文藝創作也深受其影響,施公「人不辭路,虎不辭山」的入世箴言,也給予後世人深刻的思想啟迪。

1、江湖與廟堂的矛盾緩和:《施公案》時代背景賦予的多重效用

古代社會的底層與上層之間,永遠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施公就是處於這兩種矛盾階層中間的斡旋者,傳達聖明,安撫百姓,儘量協調兩種階層使之趨向共存,同樣《施公案》的出現,也是迎合了迫切需要這樣一種調和劑的社會需求。

·施公:身負雙重使命,代表社會全階層的渴望

施世綸是清朝名臣清靖海侯施琅的兒子,小時候體弱多病,長大後其貌不揚,甚至可以說是很醜,《清史稿》記載:漕憲施公,貌奇醜,人稱「缺不全」初仕縣尹謁上官,上官或掩口而笑,公正色曰:「公以其貌醜耶?人面獸心,可惡耳,若某,則獸面人心,何害焉!」

清人鄧之誠說他「眼歪、手蜷、足跛、門偏,所謂「五行不全」,所以頗具幽默感的康熙賜他名號:「施不全」就是這樣一個五行不全的人,卻讓當時綠林道上大名鼎鼎的黃天霸甘願投誠效力鞍前馬後,協助他剿匪安民,百姓們更是稱他為青天。

《施公案》取材於現實,人物塑造保留了原型人物的特點,再加上說書藝人們按自己需求對清官、俠客的形象進行了加工和改造,這就使得書中的清官與俠客都具有了濃鬱的世俗色彩——施公形體殘缺這一特點被無限誇大,似乎是一種與底層拉近距離的特殊方式。

然而他又是朝堂官員,另一邊代表著朝堂的權勢與威嚴,剿匪就是最好的證明,他要體察民間疾苦,懲惡揚善,還要代為朝廷剿滅亂匪安撫百姓,這樣的官員需要有菩薩心腸,還要有霹靂手段,所以被誇大並神話的施公身上,凝集了當時社會全階層的渴望。

《施公案》第384回:天下凡有冤屈者,莫不思得施公而一剖之,以為可以明白,可以申冤枉。街談巷議,婦孺皆知,施公之聲望,可謂至大且遠。施公之神明,可謂至奇且精。

施公便裝畫像

·故事:緩解「江湖」與廟堂矛盾的道場

在幾千年的古代社會中,並不是所有被冤屈的受害者都能遇到這些清官,民間便有了《包公案》《施公案》《彭公案》等公案小說,以表現老百姓對平冤昭雪的殷切訴求,所以國人的骨子裡面都有一種「清官」情節。

對伸張正義的清官與扶危濟困的俠客的憧憬和嚮往,成為當時民眾的重要心態,俠義公案小說將這種心態融入封建綱常所允許的範圍,創造了由清官統率俠客除暴安良的故事框架,既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民眾的心願,又弘揚朝廷聖德

對於黃天霸協助官府剿滅昔日道上好友的行為,歷來是大眾輿論的焦點,對黃天霸的評價也非常不好,認為他背叛綠林,賣友求榮,文藝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歷來千人千面,這也無可厚非,但最忌以自我視角去要求作品中角色。

《施公案》畢竟是基於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社會產物,我們用今天的眼光去看當然會發現很多違背價值觀的糟粕,但是對於當時社會需求,它卻是最真切的反應。

用當下的觀念對歷史上的優秀文學作品進行道德審判,是一種落後,他們表達的許多道德觀念,不符合現代社會,但仍不失為好作品,文學是有階級性,時代性,記錄性的,脫時代背景去探討文藝作品的價值,毫無意義。

總之,《施公案》的這種背景和多重功用,使大部分人開始「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具有緩解江湖和廟堂矛盾,統一思想認知的功用。這也是文學批評家向來所詬其病的原因。

國產電視劇《施公奇案》

2、體裁與情節的創新:承上啟下的流派,來自無名的盛名

《施公案》開創了俠義公案小說的先河,並直接促成了後世新派武俠小說的誕生,然而創造《施公案》的,卻是一群寂寂無名的說書先生及佚名編撰者。

·公案小說和俠義小說的首次合作

施公面對人多勢眾、武藝高強、且多有強大後臺支持的鄉曲豪霸,光靠清官的廉明正直、足智多謀及手藝平平的捕快顯然是制伏不了的,黃天霸等俠義人物形象,正是為適應這個新主題、新題材而誕生。

施公同這類具有俠肝義膽與身懷絕技的人物之間,既有長官與屬下的性質,同時又保持著清官與俠士的特殊關係,這類人物在清以前的公案小說中是絕無僅有的。

這種特殊關係正是公案與俠義兩種題材合流的必然結果,也是以《施公案》為代表的一批清代公案俠義小說,同前代那些單純公案小說與單純俠義小說顯著不同的一個標誌。

施公案以前的包公案等都是清官斷案,自施公案起加入了江湖俠客,匪幫抄剿等副線故事,故事情節從市井一下擴大了整個遠離廟堂的江湖上,到後來,清官從小說中邊緣化消失,俠客們一統江湖成為新武俠小說,

《施公案》上乘才子佳人,下開鴛鴦蝴蝶,別開領域,直接促成了後世武俠小說的誕生,金庸,梁羽生,古龍大都熟讀公案類小說,並從中取材。

新派武俠代表人物金庸先生

·情節設計懸念橫生、驚險刺激、奇巧曲折

書中幾次寫到施公微服私訪時被擒,或被惡人暗殺行刺,命懸一線,說書人在講的時候用詞、語氣略加渲染便使得聽眾不由為之提心弔膽,又急於知道如何脫險。等好漢來救人時再渲染打鬥場面,驚心動魄,直到捉拿惡人、施公被救才鬆了口氣。

另外書中又喜歡用急書慢寫的手法,每到關鍵時刻卻突然打住「且聽下回分解」吊人胃口,比如:「藍田玉被冤殺人案」中,先寫客店老闆藍田玉的銀店裡發生人命被押進大牢,他的妻子鳴冤告狀。

施公私訪時遇見朱氏,在為她算命的時候探到其中隱情,便利用她恐懼心理,夜裡派黃天霸假作鬼神嚇唬她道出實情,這才下令捉拿賀重五。

原來是死者佟六看中王氏美貌,便收買賀重五殺死其夫白富全,迷倒朱氏行奸,朱氏為報仇假意與其私奔,夜宿藍田玉客店,哄醉佟六將其殺死。整個案子前後迴環,頗為曲折。

·佚名的背後是渺如塵埃的底層大眾

施公案沒有固定作者,都是市井流連的底層人匯集而成,所以大都以世情小說為主,但就這是這樣一群無名者,創造了催生後世大熱武俠的《施公案》,佚名的背後是多少人的悲歡離合和,多少人的心血凝集,故事裡有他們的悲歡,有他們對當時社會的渴望與控訴,人已逝而故事永存。

放在歷史洪流中來看,每個人都微若塵埃,無法抵擋任何只能承受,但也正是這些塵埃創造了古往今來的人類文明,每個人都是塵埃,每個人都是偉人。

但這是其思想,而其文學上的功用,大體就是做了公案小說承上啟下的創新,意義還是不凡的

舊社會說書藝人,《施公案》就是在這些街頭藝人中間誕生的。

3、對日本/國內小說、影視的影響,對後世的啟示

《施公案》不僅融合公案小說與俠義小說,創造公案小說新形式,它還對日本落語及現代刑偵類影視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成為日本民間神怪/偵探小說的起源

日本的江戶時代,沒發生大規模的戰爭,時局比較和平,所以市民文化豐富,中國傳去的各種公案小說、民俗小說以及俠客傳奇小說紛紛被本土化,其中還間接的催生了落語的誕生。

落語有老落語三百和新落語三百之說,老落語大部分都是從中國的小說傳奇故事本土化轉變而來,例如:日本著名的《水戶黃門漫遊記》就是中國包公案、施公案本土化而來的。

說句題外話,日本作家井原西鶴在 1689 年開始模仿中國公案小說,寫了一部《本朝櫻陰比事》,是日本第一本偵探小說,也就是說日本偵探推理作品是在模仿、借鑑了中國、英國、美國之後,慢慢形成自己的風格,才發展到後來的盛況。

·大熱IP神探狄仁傑深受施公案的影響

2004年播出的大熱劇《神探狄仁傑》,其導演兼編劇錢雁秋坦誠,完全沒參考高羅佩的原著小說,而是另起爐灶,自編劇本,從高羅佩的《狄仁傑斷案傳奇》到錢雁秋的《神探狄仁傑》,從斷(審理)到探(偵查),一字之差,狄仁傑已經由「法官」徹底轉型為「神探」。

從宰相到法官再到偵探,在這一人物形象塑造上與《施公案》不謀而合,施公從來不是一個坐堂型清官,他經常下民間體察民情,走江湖與各路角色協調智鬥,甚至「狄仁傑探案」裡的有些案子都是從施公案借鑑過來。

另外,國粹京劇中也有一系列以施公案中角色為主的故事宇宙存在:像《惡虎村》、《連環套》等數十曲劇目,均與小說《施公案》有關。

大熱劇集《神探狄仁傑》對《施公案》多有借鑑。

·人不辭路,虎不辭山

施公案受時代限制,其中當然有不少糟粕,但我們不能以現代人視角去評價,胡適在《三俠五義》的序言裡曾提到包公「是一個箭垛式的人物」,意思是說,民間傳說將各種各樣的斷案故事都映射到包公身上,施公也是一個箭垛式的人物,他身上凝集了當時所有階層的渴望與希望,說到底,文藝作品反映的還是世情與人心。

「人不辭路,虎不辭山。」這是施公案中的一句話,意思是:人活在世上是離不開路的,老虎活著是離不開山的,身處時代洪流中,個體永遠不可能脫離大環境的影響,即便對時代不滿,依舊要儘自己所能,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怨天尤人無濟於事,不如竭己所能去改變自己影響他人與環境,每個人如此做的時候,環境才會一點點變好。

相關焦點

  • 解析啟迪環境的戰略關鍵詞:創新、協同、輕量
    濟南焚燒發電項目投料調試啟動會現場創新在環境行業資本驅動時代宣告暫停的背景下,技術及創新驅動,成為了企業的立身之本。啟迪環境作為清華控股旗下最大的環境平臺,始終看重市場為導向的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 道教的世俗與神聖:入世積功累德,出世修仙證道,才能成仙合道
    就道教來說,所謂世俗與神聖乃是入世濟世與神仙超越的關係問題,世俗化並不意味著道教信仰者的言行完全等同於世俗之人,而是說道教要面對世俗社會、要應社會環境的變化而採取適宜的行教修道模式。因此,神聖性與世俗化的矛盾反映在道教中,即是如何將入世濟世與神仙超越統一起來。這一矛盾是從道教出現之時就存在的。那麼,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傳統道教又是如何處理的呢?
  • 入世與出世,這是個問題——金庸武俠小說人物的精神困局
    中國古代的許多文人,一直都處在「入世」與「出世」的困境之中。「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孟子·盡心上》),這句話雖然是孟子說的,但我們普遍認為:「兼濟天下」是儒家精神的體現,「獨善其身」則是道家思想的境界。
  • 聚變:從「清華啟迪」到「中國啟迪」(科技名家筆談)
    我們深刻領會並堅定執行「整頓、清理、瘦身、正風」的八字方針等校企改革有關精神。2000多億級別的大型公司增長不易,但「瘦身」更難。在教育部和清華大學的領導下,啟迪控股聚焦科技創新和科技服務主業,堅決剝離非相關業務,縮減總資產規模近500億元(實際剝離高負債的偏地產類資產約800億元),成為目前唯一通過改革壓縮資產規模的大型校企。
  • 第十二屆啟迪創新論壇即將開幕,眾「星」雲集啟迪鄭東科技城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吳春波)12月14日下午,作為第十二屆啟迪創新論壇的前奏,2020啟迪之星年度DEMODAY路演活動在鄭州北龍湖的啟迪鄭東科技城舉行,20家從啟迪執行孵化網絡中優選出來的科創明星攜企業發展成就雲集於此,積極對接資本與市場資源,而其中的10家企業將成為「2020年度啟迪執行企業」。
  • 海南創新「旺工淡學」新模式 緩解旅遊業人才發展矛盾
    中新網海口4月25日電 (記者 王子謙)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黨組成員汪黎明25日介紹,海南推出「旺工淡學」旅遊業人才培養新模式,努力緩解本地旅遊業人才「流動性大和用工荒」的發展矛盾。汪黎明在2020年第一批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創新案例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海南在旅遊淡旺季節存在旅遊業人才「潮汐」現象。該省於2019年6月出臺《海南省酒店業人才培養實施方案》,在旅遊從業人員中積極開展在職學歷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發揮教育機構「蓄水池」功能,既推動了全省旅遊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又提升了旅遊業人才學歷層次及技能水平。
  • 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濟武:期待未來河南創新發展「從1到N」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欒姍 「從0到1,從1到N,在創新方面,希望河南步履不停。」12月15日,第十二屆啟迪創新論壇上,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濟武接受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專訪時說。
  • 從攜手並進到反目成仇,啟迪宏奧與北京宏奧矛盾公開化
    7月18日,啟迪宏奧冰上運動中心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則聲明,稱「昆玉館場館以及附屬設施和運營權、管理權、收益權歸我公司合法所有」,落款為:北京啟迪宏奧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啟迪宏奧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與北京宏奧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均主張擁有昆玉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兩家企業又是什麼關係?
  • 2020年同濟大學啟迪獎學金捐贈儀式暨2019年啟迪獎學金頒獎典禮舉行
    啟迪獎學金設立於2010年,由吳啟迪教授和1988級自動化專業的11名校友共同出資設立,旨在激勵電信學子培養創新意識,積極參加科技創新活動,增強專業動手實踐能力。 彭震偉感謝吳啟迪老校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的支持。他表示,吳啟迪教授在擔任同濟大學校長期間,對學校發展傾注了滿腔熱情與心血,為同濟大學的發展壯大打下堅實基礎。啟迪獎學金不僅是物質獎勵,更是一種精神傳遞。
  • 第十二屆啟迪創新論壇丨「創新之鑰」打開「增長之鎖」
    ▲第十二屆啟迪創新論壇現場  12月15日,第十二屆啟迪創新論壇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開幕,聚焦「新河南·新使命·新動能——大變局下的中部崛起和高質量發展」主題,科學巨擘、技術先鋒和意見領袖帶來「頭腦風暴」和「思想交鋒」。  從地圖上看,啟迪鄭東科技城恰如一把「金鑰匙」。嘉賓各抒己見中,一條主線越發明晰——走「科產城人融合」新道路,解鎖高質量發展路徑。
  • 第十二屆啟迪創新論壇舉行,頂尖科創人才齊聚鄭州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徐兵裴熔熔文朱哲攝影12月15日,第十二屆啟迪創新論壇在鄭州拉開帷幕。本屆論壇由鄭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辦,鄭州市鄭東新區管委會、鄭州中原科技城管理委員會、啟迪科技服務(河南)有限公司、清華附中·啟迪鄭東科技城、啟迪之星共同承辦。
  • 感恩護持三寶道場
    人天路上,作福為先;功德林中,十方來、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舍,萬人同結禮佛緣。果道法師看到寺院殿宇不復存在,僧僚短缺,景況凋零,遂發下了恢復道場之大願,決意身體力行,為法忘軀,發揚佛陀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之精神,欲重修月湖巖觀音苑,誓將寺院建設成一座秉承持戒實修、弘法利生之莊嚴道場。
  • 南科大資產公司攜手啟迪集團搭建平臺加速科技創新
    2020年12月19日,深圳市南科大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南科大資產公司」)與廣東啟迪科技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廣東啟迪集團」),在南方科技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為學校建校十周年獻禮。廣東啟迪集團董事長郭甲、總裁隋建鋒,南科大校長辦公會成員、總法律顧問、資產公司董事長王蘇生等出席儀式。
  • 新使命、新動能 第十二屆啟迪創新論壇(鄭州)隆重舉行
    大河網訊(記者 何心悅 劉楊)12月15日,第十二屆啟迪創新論壇在鄭州開幕,本屆論壇以「新河南 新使命 新動能—大變局下的中部崛起和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由鄭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辦,鄭州市鄭東新區管委會、鄭州中原科技城管理委員會、啟迪科技服務(河南)有限公司、清華附中·啟迪鄭東科技城、啟迪之星共同承辦
  • 為緩解小區周邊「停車難」 日照這幾條路施劃了藍色限時免費停車位
    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增加,與停車資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凸顯,導致亂停亂放的現象時有發生,不僅造成道路交通安全隱患,也影響了城市文明形象。為進一步改善道路交通出行環境,日照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在從嚴治理車輛亂停亂放違法行為的同時,積極探索限時免費等人性化交通管理措施。
  • 2017極真空手道真武道場戶外活動
    2017年7月假期剛開始真武道場為學員準備了一次親近大自然的戶外集訓,為緩解學習壓力,增進教練員與學員以及家長的溝通了解,舉辦了此次活動
  • 山東產研複合材料產業加速營暨啟迪之星年度Demoday複合材料專場...
    沈全洪在致辭中談到,啟迪之星專注科技企業孵化、科技成果轉換20多年,推動了一批科技成果轉化與示範推廣,啟迪控股的目標是成為戰略新興產業發動機,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秉承商業成功是檢驗技術創新唯一標準的理念
  • 豐子愷:散文裡的「出世」與「入世」,也是他矛盾人生的映照
    為了這兩者的侵略與抗戰,我精神上受了不少的苦痛。」這種「出世」與「人世」的矛盾思想狀態,幾乎貫穿在豐子愷散文創作的每個時期中。黑暗的社會現實與作者的理想境界形成了很大的反差,不由得令作者陷人矛盾和苦悶的境地。三十歲左右的他,人世尚嫌不深,書籍卻是讀了不少,特別是給他以藝術啟迪的李叔同老師,在他的心目中更直如聖人一般。可這位老師卻在1918年看破紅塵而到杭州虎跑寺削髮為僧了。
  • 中國積極履行入世承諾
    中國加入WTO後是如何履行入世承諾的?在擴大對外開放方面作出了哪些努力?經濟日報記者近日採訪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院長、國際法學教授石靜霞。  問:自從加入WTO以來,中國發生了哪些變化?  答:首先,入世使得中國完成了融入全球主要經濟的重要步驟,中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外交和經濟成果。
  • 第十二屆啟迪創新論壇開幕 千餘名嘉賓共論中部崛起和高質量發展
    12月15日,第十二屆啟迪創新論壇在鄭州舉辦。本屆論壇由鄭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辦,鄭州市鄭東新區管委會、鄭州中原科技城管理委員會、啟迪科技服務(河南)有限公司、清華附中·啟迪鄭東科技城、啟迪之星共同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