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心事慕騎驢」 ——文化大家陳榮昌留在巍山的名聯賞析

2020-12-15 雲南網

原標題:「我生心事慕騎驢」 ——文化大家陳榮昌留在巍山的名聯賞析

點擊標題下「雲南政協報社」可快速關注

「人世功名誇射虎;我生心事慕騎驢。」這副對聯,刻在巍山古城下水壩街3號的石門內側,如果不留意觀察,很容易被忽視。

此聯,是民國時期雲南書法家陳榮昌撰書,同時,撰書的還有門批「吾愛吾廬」。在門頭的右下角,留下了建築題款,為民國癸酉年,經查證,是1933年。此門的建築風格為中西合璧樣式,用全石築成,整道門高大寬闊。所以,門內側兩邊刻了對聯,而大門外側還有當時蒙化(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縣令胡湘為主人書寫的作品。但相較之下,還是陳榮昌先生的對聯更耐人尋味。

初次看到這道門,只是因為好奇,覺得這幾個字很漂亮。後來,一次又一次經過此處,特別是隨著對巍山文化的深入了解,以及對古城深深的眷戀之情,我開始注意這副對聯是誰題寫的。慢慢地查到了,是雲南著名書法家陳榮昌題寫。稍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陳榮昌在雲南歷史上,是一位響噹噹的人物。

陳榮昌,字虛齋,一字筱圃,晚年以「困叟」之名落款書畫,昆明人。清光緒九年進士,曾任提督學正等官職。精書畫,與錢灃同稱「昆明兩賢」。與蒙化直隸廳知事卞庶凝相友善,蒙化多有其遺墨。陳榮昌是晚清及民國時期,雲南知識界眾望所歸的領袖。士子奉為楷模,官方尊為元老,民間譽為善人。他為國家變革圖強而竭忠盡智,為救滇強滇而披肝瀝膽;他彈劾貴州巡撫興祿,聲振中外;力薦梁啓超,慧眼識珠;提攜袁嘉穀,大魁天下;考察日本,風採傾倒東瀛,著述豐碩,留得光焰照乾坤。書法為「滇南大手筆」,風靡全省,雲南文化因他而更為厚重,金碧湖山因之增色。他的《自策》詩,體現了他的君子人格,丈夫氣概,正是雲南精神的寫照。

對於這副對聯的含義,不管當初的房主人或者書寫者要寄託的思想是什麼,但我讀了以後,讓自己學到了很多的歷史典故,同時,對這副對聯有很多的理解。在這裡,結合我今天所掌握的知識,分析如下,不妥之處,請讀者批評指正。

我認為上聯有兩解,下聯有三解,下面說說我的淺見。上聯的關鍵詞是「射虎」,與歷史上的典故作對照,一個說法,是李廣射虎;另一個說法,應該是孫權射虎。在《巍山縣風景名勝碑刻匾聯輯注》中,只用了第一種說法。我們無需去揣度當初對聯中應該是哪個典故,但蘇軾在《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那首詞中,告訴了我們他的志向:「親射虎,看孫郎」,這無疑是一個佐證。

下聯的關鍵詞,對應的就是「騎驢」。在巍山的同一本書中,關於騎驢,用的是南宋名將韓世忠辭官隱居,騎驢遊西湖的說法。但筆者結合巍寶山是全國道教名山的角度,想出了另外一解,應當是八仙之一張果老倒騎驢的典故。還有一解,就是巍山歷史文化界最獨特的解釋,將它譽為陳佐才的形象。

陳佐才,字翼叔,別號睡隱子,雲南蒙化人。明末,在黔國公沐天波標下任把總。南明覆亡,陳翼叔負劍歸隱於蒙化,築室種竹而居,居所稱「是何庵」。出騎驢、頭戴笠、飲天雨,以示「不踐清土,不頂清天,不飲清水」。留下了「斜月低於樹,遠山高過天」和「壯士從來有熱血,秋深不必送寒衣」的名句,現存詩800餘首。陳佐才的故事,在巍山可謂家喻戶曉,在雲南省也有一定的名氣。所以,這一解也是有道理的。

從文學的角度,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今天的我們,再去讀這副對聯的時候,可以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不用強求怎麼去解釋。我覺得,只要你在這尋到了味道,就不枉前人給我們留下的學問。

前面提到,在這道石門的外側,還有當時的巍山縣令胡湘刻寫下的書法作品,落款為:「抱琴軒主人題句,葉榆胡湘書石。」為歷史考證留下了文字依據。

時光倏忽,經歷80多年的時代變遷,雖風雨剝蝕,陳榮昌撰書的對聯仍雋秀依然。無論從書法還是內容,都為巍山古城平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實乃巍山文化之幸事。

(作者單位:巍山縣文化和旅遊局)

雲南政協報投稿郵箱

基層政協稿件請投郵箱:ynzxbgdzx@163.com

公、檢、法、行政司法相關稿件請投郵箱:ynzxbfzyn@163.com

文史、文學、鑑賞等副刊類稿件請投郵箱:ynzxbrwyn@163.com

新媒體部投稿郵箱:ynzxbxmtb@163.com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我們

(範健華)

相關焦點

  • 陳榮昌 I 書法欣賞
    陳榮昌,(1860~1935)字小圃,號虛齋,晚號困叟、遁農、明夷子,昆明人。
  • 大理巍山美圖欣賞
    巍山一名,系以境內南詔發祥地巍寶山而得名,是雲南省設置最早的縣之一。巍山古城地處雲南西部哀牢山麓,紅河源頭的巍山,是一座具有濃鬱地方歷史文化特色的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同時也是南詔國的發祥地。始建於元代的古城,在明代改為磚城,如今風貌依然。 巍山古城還是雲南推行土司制度時間最長的地區之一,其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眾多寺觀廟宇,與多姿的自然景觀遙相呼應,相得益彰。
  • 陳榮昌與富民的兩大奇冤
    陳榮昌(1860-1935),字筱圃,號虛齋,又號鐵人,返裡後,更曰困叟,別號遜農,一號桐村,昆明人。雲南近代著名的學者、教育家、詩人和書法家。光緒九年(1883)進士,授編修,督學貴州,遷山東提學使,歸主講經正書院,赴日本考察教育。辛亥革命後,一度任福建宣慰使。工書法,自始即摹顏真卿、錢澧,晚更變而學米,學漢魏南北朝碑版。
  • 巍山:一座活著的古城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作為巍山的「父親河」,紅河巍山段及其水系,對當地的農業、交通、社會、風俗、文化等方方面面都產生著深刻的影響。巍山人的身體裡,流淌著西河的血與水,在與河流、土地相依為命的過程中,在一代代的繁衍生息中,他們形成了獨特的生活習俗,創造了巍山獨有的文化。
  • 時光流逝 巍山靜好
    在雲南眾多的古城當中,巍山古城並非無名小輩。它在省內與昆明、大理、麗江和建水齊名,同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古城裡至今保留著600年前築城時的棋盤式的格局,每一條街巷的走向,未因城市的發展而改變過。 巍山的安靜,絕不是因為錯過了大假的旅遊高峰。清幽是巍山安靜的靈魂。
  • 看看巍山名流100人,你認識幾位?
    日前,由巍山縣政協編撰的第十五輯文史資料《巍山名流100人》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巍山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在唐代時期,出現了威震西南的地方民族政權南詔國。自明代至清代,先後出過23名進士,200多名舉人,於清乾隆年間被御封為「文獻名邦」。1994年,又被國務院公布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 巍山小吃:傳承一塊核桃糖的品質
    來巍山快十年了,巍山的路走了近十年,「小吃之鄉」也聽了快十年,而巍山的小吃,我一吃也就吃了十年,這裡的小吃地道味醇,在我看來,和這座古城的歷史一樣讓人綿久回味。巍山的小吃很多都是祖輩流傳下來的,經過一輩又一輩人的傳承。比如今天我要說的核桃糖,它就是巍山地地道道的利用純天然食材,純手製作的一種小食品。製作人就地取材,利用大麥、玉米和核桃經過一系列繁瑣的加工工序製作而成。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望江樓楹聯賞析——吟詩樓楹聯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望江樓楹聯賞析——吟詩樓楹聯 2020-09-02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00副中國名聯集錦
    100句中國名聯,一起感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3、一徑(jìng)飛紅雨;千林散(sàn)綠蔭。4、山靜水流開畫景;鳶(yuān)飛魚躍(yuè)悟天機。     春風扇(shān)淑(shū)氣 , 雜樹生花,  群鶯亂飛。9、古今奇觀屬(shǔ)巖壑(hè);往來名士盡風流。
  • 中國最大一碗(火巴)肉餌絲亮相巍山,吃貨們震驚了!(圖)
    沒去巍山小吃節?今天,萬眾期待的2016年中華彝族祭祖節,第六屆中國大理巍山小吃節開幕式暨民族文藝展演在巍山南詔文化廣場拉開序幕。請隨小編一同感受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獨有魅力,品特色美食,賞文藝表演。    首先要說的是,今天上午10:30,"中國最大一碗(火巴)肉餌絲"在南詔文化廣場現場申報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記錄。
  • 雲南民族地區國家認同的巍山經驗——對話巍山縣文化工作者範建偉
    結果以300多名返鄉修路工為基礎,全縣男女老少紛紛響應,最後用50餘天修通了從下關到巍山60多公裡的路。後來為了紀念這個事件,也為了激勵巍山各民族團結奮鬥的精神,巍山縣城樹立起了「群力門」。巍山各族群眾這種集體覺悟,做文化工作時我就體會很深。
  • 巍山彌渡南澗三縣組建「旅遊鐵三角」
    共商合作發展大計 攜手打造旅遊新高地□特約記者 劉銀珍 通訊員 自俊峰12月1日,大理州巍山、彌渡、南澗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論壇在南澗縣舉辦,州級相關部門領導、雲南省旅遊領域專家、走巍山,品小吃,見證彝族文化盛典;過南澗,賞櫻花,共享彝家跳菜盛宴;行彌渡,看花燈,同唱小河淌水經典。我州南部旅遊環線,是全州實施的第一條區域性聯袂打造的大環線。巍山、彌渡、南澗三縣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相通,歷史淵源深厚、交往半徑相宜,旅遊產品差異性明顯,旅遊資源互補性強。
  • 東陽市領導到巍山高中調研指導
    8月4日下午,受颱風「黑格比」影響,東陽普降大雨,東陽市副市長龔杭娟赴巍山高中調研。在座談會上,巍山高中校長吳國強介紹,近年來,巍山高中發揚「勤樸篤實,精益求精,自強不息,與時俱進」的北麓精神,2020年高考再創佳績——一段線以上達137人,普通類上二段線人數602人,比例高達96.94%,吳江傑等8名同學進入海軍工程大學等軍校
  • 少數民族自治縣(126-125)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2012年8月,雲南省委、省政府將巍山南詔國歷史文化旅遊景區確定為雲南省十大歷史文化旅遊景區項目之一,並要求「巍山要在南詔王宮、南詔古都、彝祖故裡三個方面作出大文章,建設一個精品旅遊目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巍山縣委、縣人民政府決定作為南詔國歷史文化旅遊景區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式啟動南詔博物館建設項目。
  • 大臨鐵路巍山段年底通車 大理至巍山只需30分鐘
    大臨鐵路巍山段年底通車 大理至巍山只需30分鐘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 2020年11月30日 09:35
  • 築瓜江綠色屏障 建生態美麗巍山
    6月27日,巍山41個縣級機關770多名幹部職工,來到西河橋上段河道兩岸開展義務植樹,以實際行動紀念建黨95周年,喜迎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 巍山二中2020級高一新生軍訓首記
    軍訓教官見面會2020年9月6日下午3:00,巍山二中德育處迎接高一新生軍訓教官進校,並安排教官在軍訓期間的食宿問題。下午19:00在巍山二中德育處主任馬亞武的主持下,於巍山二中綜合樓三樓小會議室召開了軍訓教官見面會。會上學校領導、教官、班主任就軍訓事宜進行了對接、安排。安全副校長兼疫情防控辦公室主任馬洪昌、行政副校長兼高一年級主任魯建宏、軍訓帶隊總教官何建明、全體教官、高一年級各班班主任出席了會議。
  • 大理巍山古城,悠閒安逸的慢時光;鳳鳴書院、鳳儀文廟,門庭冷落車馬稀.
    中國古建築傳統文化講究的是天圓地方,苑門為圓形門,上午八九點的陽光有點硬,倒影在地上的門洞,變形得很厲害。圖中的人物是來自安徽黃山的汪老師,他拍我,我拍他。書院中間有一涼亭,四面環水,有三橋相連。記得曾有這樣一副對聯描述的很到位:三面橋通四面水,一池魚戲半池蓮。水塘的水很渾濁,水面上長滿了水浮蓮,密密麻麻的一片綠色。
  • 巍山「三古一傳」防火記,為白州「三古一傳」上好鎖
    巍山縣東蓮花村,因其古村落風貌保存完整、民族風情濃鬱、馬幫文化歷史悠久,於2008年批准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村」。
  • 楹聯專家好創意,為鼓樓醫院22名援鄂隊員量身送嵌名聯
    中國江蘇網5月12日南京訊(記者華誠 通訊員湯潔)今天南京鼓樓醫院「5.12」護士節慶祝大會與往年有所不同,中國楹聯學會對聯文化研究院與南京市民革市委共同組織的嵌名聯捐贈儀式。孫倍成副院長代表鼓樓醫院感謝中國楹聯學會對聯文化研究院、南京市民革對一線抗疫醫護人員的關愛,鼓樓醫院全體員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將毫不放鬆、繼續努力,全力打贏抗擊疫情及復工復產這兩場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