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抽象思維的出現,人類對主宰自身和族群命運的那種宏大到不可琢磨的超自然力量,漸漸產生一種難以抗拒的頂禮膜拜之感。自然崇拜、祖先、動物等崇拜是各族群的共同古老記憶。
象雄是青藏高原一個古國,產生過極高的文明,它不僅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字,還是西藏土著宗教苯教的發源地。包括跳繩儀式等西藏許多的傳統文化都可以追根溯源到苯教。馬作為一種能快跑的動物也成為其原始崇拜的對象之一,格薩爾賽馬稱王、風馬旗、護法的馬頭金剛都與此相關聯。
風馬旗就是經常看到的那些幡,意思就是讓風把祈禱馬上送達天地神靈,來源有兩種傳說:
當年佛祖坐在菩提樹下,手持經卷閉目思索時,一陣大風颳來,吹走了佛祖手中的經書。它們在風力的作用下,碎成了千萬片,被風兒帶到世界各地,帶到了那些正在遭受苦難的勞苦大眾手中。凡是得到佛祖經書碎片的人都得到了幸福。人們為了感謝佛祖的恩賜,用彩布製成三角形,上面印上經文和佛祖的像,把它掛在風吹得著的地方,以求消災祈福,祈求平安。
另一個傳說是:一個藏族僧人在印度取得真經,回來的路上過河時把經書弄溼了,他把經書全攤開涼曬,自己坐在一棵大樹下打坐入定。突然間,天地響起法鑼、法號,陣陣梵音迴蕩,微風拂面,天宇盤旋,僧人感覺渾身通泰,大徹大悟。他微微睜開眼睛,原來一陣風起,颳得經書滿天滿地滿河面。據說人們為了紀念這個僧人的頓悟和頌揚佛經,就把經書印在布上,直接掛於天地之間。是那些飄揚在風中的彩旗天長日久便成了如今祈禱用的經幡。以此來表達他們對上天的虔誠和敬意。故而風馬旗成為藏族民間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遍及各處。
《格薩爾王傳》是有百餘部的世界最長篇英雄史詩,在藏區流傳甚廣,口頭說唱是其主要傳播形式。在眾多的說唱藝人中,大多都是世代相傳,而那些能說唱多部的優秀藝人往往自稱在童年時做過夢,之後生病,在夢境中得到神或格薩爾大王的旨意,得以開啟說唱格薩爾的智門,從此便會說唱了。有些十幾歲目不識丁的小孩在病後或一覺醒來,竟能說唱幾百萬字的長篇史詩,這一神秘現象至今無法解釋。
伏藏中識藏也有類似神秘現象,為避免佛家經典或咒語在災難和其它情況中失傳,就由神靈授藏在某人的意識深處,當有了再傳條件時,在某種神秘的啟示下,被授藏經文的人(有些是不識字的農牧民)就能將其誦出或記錄成文。
關注時事的80後或許還記得90年代確認班禪轉世靈童的新聞以及十多年後「坐床」報導,當時很覺神奇,香港動作片也有找小活佛橋段,今天這裡肯定也得說叨說叨。靈魂輪迴是佛教徒的信仰基礎,「活佛轉世」基於宗教的神秘傳統,千百年來只被人風傳但沒有人能夠妄下結論。各寺有修行成就、轉世意願的高僧在圓寂之前明示轉世後的特徵,根據特徵尋找到的人就是「轉世靈童」,藏傳佛教寺廟眾多,大大小小的活佛難以統計。那些年看臺灣綜藝,阿雅的丈夫好像就是活佛,張鐵林也和活佛有什麼關係。
喜馬拉雅「雪人」or「野人」、「大腳怪」之謎歷來被炒得沸沸揚揚,小時候的地攤文學就不少見。早在1784年,我國就有西藏野人的文獻記載,1951年公開的足跡照片而聞名全球,她棲息於標高4000M以上的喜馬拉雅山區,身長2~3M,全身覆蓋著褐色的長毛,會發出類似笛子、聲調很高聲音。多有登山者目擊事件,甚至有女性野人搶走男人生子傳聞。曾經也有一些隊伍深入考察,但都不了了之。
另有一則報導:「青藏高原東部表地下海洋沿青藏高原東側的地殼弧形構造分布,位於青海的阿尼瑪卿山之下存在著一個廣闊的地下空間,初步估算面積約在10-15萬平方公裡之間。研究人員X博士稱柴達木盆地原本是高原,其下也存在地下空間,後來坍塌就構成了柴達木盆地。探測現出高導電性,即是地下空間內的海洋造成的。」是不是和我最近十幾年來唯一看過的書《鬼吹燈》描述的有點像?
說到西藏的地下空間又想起了一個傳說。二戰時期,納粹曾派人數次到西藏尋找神秘入口。有資料顯示,當蘇軍攻破柏林時,在希特勒自殺的德國帝國大廈地下室中發現了一名被槍殺的喇嘛,這個事件又給了希特勒的死亡帶來了一絲疑惑,為什麼會有喇嘛死在那裡?會不會與地球軸心的傳說有關呢?
隨之來的問題就是,在盟軍攻克柏林之前,一隻25萬人的德國部隊消失了,又有傳言稱希特勒沒有死,他得到了地底人的某種承諾,帶領著最後的納粹去地下世界組建第四帝國去了。
黨衛軍頭目海因裡希·希姆萊,他熱衷於古日耳曼傳說以及各種神秘理論,他與希特勒一樣,都深信著雅利安人是亞特蘭蒂斯人的後裔,由於亞特蘭蒂斯的毀滅,殘留的亞特蘭蒂斯人隱藏在了西藏的地下,希姆萊相信那裡有地球軸心,得到地球軸心的力量變可以擺脫生死,成為一支不死軍團,這些也是納粹派人遠赴西藏的真正原因。
最後這個傳說,在《美國隊長》、《鋼鐵蒼穹》等電影裡也有類似情節設置。本文作者看新聞聯播、讀文摘類報紙長大,對歷史、科幻、音樂、電影、娛樂(早就不關注了,這個拿到現在來說叨好像代際太大了)、科技、經濟、國際風雲、秘聞趣談有天然的熱愛也能長時間記憶,自青年時期步入網絡時代後更是感覺如魚得水。近十多年來最感休閒的方式就是邊看谷歌地球邊聽音樂,不知不覺積累了一萬多首歌,開始的幾篇自媒體文章也都是與地理有關,所謂「人法地」存在塑造意識嘛。做自媒體出發點是記錄、歸納整合自己近30多年的碎片化的知識,以及在網上認識一些同好。我會用1-2年時間,用最簡單平實的文字,來羅列橋接愛好相關的「點」有沒有人看無所謂。之後或許願意以其它方式來呈現自己的所思、所得與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