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13世紀的時候,那麼多強悍的民族都打不過蒙古軍隊?

2020-12-26 津城沐雨

為什麼曾經很多彪悍的民族,都打不過蒙古軍隊了?

其實,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戰鬥力爆表的蒙古鐵騎,的確很厲害

蒙古人擁有優良的戰馬。在古代,騎兵是戰鬥力最強悍的兵種,而騎兵的戰馬的優劣,又直接影響著騎兵部隊的戰鬥力。蒙古高原上的蒙古馬,身材並不是特別高大,但卻有著更強的耐力,這對蒙古鐵騎的長途奔襲和連續作戰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蒙古鐵騎的強悍離不開優良的蒙古馬。遊牧民族善騎射的特性。蒙古人作為遊牧民族之一,有著遊牧民族的特長,那就是擅長騎射。蒙古男子從小時候就騎馬和射箭,騎射這對於他們來說是日常活動,不需要專門的訓練,這就為蒙古的徵服大軍徵服大軍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優質兵員。而在蒙古統一之前,蒙古草原幾乎常年戰亂,這就為蒙古人打造了一支戰鬥經驗豐富的軍隊。一代天驕的出現。蒙古人的特徵和先天優勢,註定是一個善戰的民族,如果這時出現一個有能力、有志向、有擴張野心的領導,這對於其他政權來說將是一場災難。這個人出現了,他就是很多人熟知的成吉思汗鐵木真。一支善戰的軍隊,加上一個會戰的領導,蒙古人經過上百年混戰,終於統一。統一後的蒙古,在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帶領下,開始走上爭霸歐亞大陸的徵程。善於改進武器。蒙古人在徵戰的過程中,善於學習和改良武器。比如,在徵討金國過程中,蒙古人擄掠了很多工匠技術人才,讓他們打造雲梯、火器等先進的攻城武器,這為蒙古人後來的徵服提供了裝備支持。蒙古人野蠻嗜殺,但很少殺有才藝的技術人員,而是讓他們為自己服務,提高軍隊的戰鬥力。一支戰鬥力強悍的軍隊,還不忘學習進步,這樣的軍隊是可怕的。

這是蒙古人自身的因素,也是蒙古鐵騎戰鬥力強悍的根本原因。

第二,曾經彪悍的民族,正好處在不彪悍的階段

在蒙古人擴張的時候,周邊也有不少曾經強悍的民族,他們為什麼打不過後起的蒙古人呢?

因為他們正在走下坡路,正在墮落的他們遇上了正在上升期的蒙古人。

比如,東方的金國,經過上百年的繁華和享受,曾經叱吒風雲的女真鐵騎早已經失去當年的英勇。

他們的皇帝昏庸了,大臣奸佞了,將領怕死了,士兵懶散了,鋼刀「卷刃」了。

早已經習慣馬下生活的他們,再次拿起戰刀迎戰蒙古人時,才發現蒙古人厲害得就像當年的自己一樣,女真人敗了,一敗再敗,稀裡譁啦的敗。

比如,西方的花剌子模,當時的花剌子模蘇丹,遠不如他的父親,就是個活脫脫的膽小鬼。

面對蒙古西徵大軍,一味地後撤,撤到哪裡,就把恐慌帶到哪裡,最後在一個湖心島上度過了殘生。

再比如,南方的南宋,當蒙古人開始徵討南宋時,正是南宋奸臣賈似道當政,很多抗蒙將領沒有被蒙古人打敗,卻被奸臣賈似道迫害。

南宋奸臣當道,皇帝無能,政府機構不能有效運轉,怎麼能抵擋得住蒙古人的一次次進攻呢?

從這一點來看,蒙古人是幸運的,他們崛起的時候,周邊民族正處在下降的趨勢中,一升一降,拉開的是兩倍差距。

如果蒙古鐵騎遇到的金國,正處在滅遼亡宋的巔峰時期,如果西徵的蒙古大軍碰到的是花剌子模正在崛起的老國王時期,蒙古人是否能成為世界徵服者,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所以,13世紀蒙古人東徵西討的勝利,除了自身強大外,還離不開幸運的成分。

大家認為呢?

歡迎大家積極評論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喜歡的朋友隨手關注,更多精彩,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蒙古軍隊有多厲害?13世紀差點統一歐洲
    文/寂寞的紅酒 提起蒙古軍隊,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強大。12-13世紀,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們率領著蒙古軍隊橫掃歐亞大陸,滅國無數,建立了疆域遼闊的蒙古帝國。在13世紀的歐洲人眼裡,蒙古軍隊幾乎是不可戰勝的,他們對蒙古軍隊充滿了深深的畏懼。
  • 蒙古軍隊「懟天懟地」,為何偏偏不大東南亞?
    關鍵領袖成吉思汗縱橫歐亞大陸幾十年,戰無不勝,攻佔了許多國家,哈薩克斯坦領土面積比現在的俄羅斯還大,其強悍無比。但蒙古鐵騎從來沒有進攻過南亞,而且與南亞比歐洲更近,為什麼蒙古帝國不進攻南亞?一是南亞的地形問題,蒙古軍最擅長的就是平地戰,馳騁八方,畢竟長時間在草原上,不適合其他地形作戰。
  • 曾經夷平歐洲的蒙古騎兵,為什麼打不過清朝的八旗騎兵?
    就連古代歷史上,蒙古鐵騎的戰鬥力都能一一列舉。鼎盛時期,蒙古騎兵夷平歐洲,橫掃歐亞大陸。在巔峰時期,蒙古鐵騎所向披靡。那麼問題來了,元朝的蒙古騎兵為什麼打不過清朝的八旗騎兵?要知道,八旗的騎兵是非常強大的,同時,蒙古鐵騎的實力也非同小可。從戰績對比來看,蒙古鐵騎的戰績更勝一籌。
  • 蒙古騎兵是如何成為世界最強軍隊的?
    韃靼人能徵服眾多的民族佔領廣大的區域,依靠的是他們強大的武力,尤其是大蒙古國建立之後的蒙古騎兵,更加強悍,也更加勇猛,那這支蒙古騎兵究竟有什麼神秘之處呢
  • 明朝打了幾百年都打不過的蒙古,為何被清朝輕而易舉拿下?
    就好比明朝打了一個朝代沒能拿下的蒙古就被清朝輕而易舉擊敗了,那麼你知道這是為何嗎?政治聯姻很多人可能看過清朝的宮廷劇,那麼應該知道清朝的一些妃嬪裡經常有蒙古女子的身影。沒錯,在清朝有一個很出名的政治手段,聯姻。之所以清朝皇帝娶蒙古女人,而蒙古大汗娶皇室兒女原因其實再簡單不過,目的就是拉攏對方。
  • 蒙古軍隊曾打遍天下無敵手,為什麼讓朱元璋三種戰術就打回原形?
    因此元朝不但在山東、江西和雲南等地都建有官辦的馬場,而且那些蒙古貴族在內地的私人馬場,則更是多的不計其數。所以,馬在元朝末年並不是什麼稀罕物,當朱元璋起兵的時候,幾乎沒費什麼手腳,就拉起了一支強大的騎兵。
  • 為什麼漢民族騎兵以長兵器為主,而蒙古騎兵則用短兵器為主
    ,一路打到歐洲。雖然蒙古騎兵裝備比較簡單,但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往往不是裝備。實際上,蒙古軍隊的戰鬥力,在整個世界古代史上都是名列前茅的存在。蒙古軍隊的西徵,對於歐洲人來說,是揮之不去的噩夢,被後世稱之為「上帝之鞭」。戰爭最後的結果,讓國王貝拉意想不到,歐洲聯軍一敗塗地,他靠一匹千裡馬才僥倖逃走,沒有成為俘虜。戰鬥力強悍的歐洲聯軍,並沒有阻擋住更加強悍的蒙古軍隊前進的步伐。
  • 從戰術、觀念深度解析:蒙古軍隊橫掃歐洲,靠的究竟是什麼?
    理清了這一點之後,我們就能夠了解為什麼在人類歷史上有那麼多的遊牧民族,但只有蒙古帝國能夠打下如此龐大的疆域,並且能夠管理幾百年。 遊牧民族在人類歷史上並不新鮮,無論是中國人一直面對的匈奴,還是西方人眼中的蠻族,他們本質上和蒙古帝國其實也沒有太大的分別。
  • 明朝軍隊為何能打贏蒙古騎兵,但卻輸給滿清八旗的鐵騎
    明朝軍隊火器真的很強,尤其是那個強弩。那時候強弩能夠打蒙古騎兵,可是為什麼這八旗的鐵騎進來的時候卻擋不住了呢。 成吉思汗的鐵騎是十分驃悍的,所以能橫掃全亞洲大陸,才會一度創下的橫跨歐亞的大帝國,那明朝的朱元璋為什麼有辦法打下這些蒙古鐵旗?
  • 13世紀的蒙古人為什麼能夠吊打歐亞?因為東亞無強手、歐亞無霸主
    有蒙古自身的原因,蒙古人的組織能力非常強,尤其是它對不同民族的凝聚,堪稱一種五湖四海任人唯賢。但,關鍵是東亞這個地方沒把蒙古人制住,東亞無帝國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凡是東亞稱雄的草原民族,要是往西打,基本就是所向披靡。匈奴人被漢朝給幹廢了,但流落到西亞和歐洲的一支,卻能吊打東西羅馬。
  • 成吉思汗的軍隊人數並不多,為什麼他能打遍天下無敵手?
    成吉思汗麾下的蒙古大軍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戰鬥力最強的軍隊之一。成吉思汗及其繼任者憑著這支軍隊南徵北戰,所向披靡,建立了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可是讓人感到驚奇的是,成吉思汗軍隊人數遠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多。
  • 13世紀蒙古帝國的反恐斬首行動
    1世紀末至13世紀中,紮根於伊朗高原北部的山脈之中。
  • 蒙古」閃米特」印歐」 世界三大遊牧民族
    蒙古系遊牧民族指中北亞大草原的突厥、蒙古遊牧民族以及通古斯漁獵民族(像今天的赫哲族、鄂溫克、鄂倫春等)。語言隸屬阿爾泰語系。做為發源於東方蒙古高原的馬背民族,「馬和鐵器」給了這些民族掃蕩古老的中原文明的動力,他們的對手就是偉大的中華古老文明。中原王朝的祖先們面對強悍的遊牧人發起的風暴,演出了一幕幕「黃禍西引」的精彩故事。讓我們先從匈奴人說起(稍帶著說明的是,匈奴人即蒙古人的祖先)。 匈奴人從先秦時代就開始形成,到了秦始皇,有了修建萬裡長城抵禦匈奴的故事,漢武帝時代,有一系列抵抗匈奴的故事。
  • 蒙古,閃米特,印歐世界三大遊牧系民族
    遊牧為主要生產生活方式的民族,但是遊牧民族也並不是居無定所,從中外的史集來看遊牧民族是有隱秘的定居據點的。但如今遊牧分為世界三大民族系,分別為蒙古系遊牧民族,閃米特希遊牧民族,印歐系遊牧民族。蒙古系遊牧民族指中北亞大草原的突厥、蒙古遊牧民族以及通古斯漁獵民族(像今天的赫哲族、鄂溫克、鄂倫春等)。語言隸屬阿爾泰語系。
  • 金國擁有100多萬軍隊,人多勢眾,為何敗給了崛起的蒙古?
    但是在蒙古崛起以後,與金國展開了長期的戰爭。在野狐嶺大戰中,金國損失了20多萬精銳力量,直接導致了金國的衰敗。那麼,金國軍隊為何打不過蒙古騎兵呢?一、金國軍隊的戰鬥力逐步下降,蒙古慢慢崛起在金國建立的初期,金國軍隊的戰鬥力確實強悍,俗話說「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 歷史上,成吉思汗時期的蒙古騎兵,確實是當時的巔峰了
    蒙古帝國時期的蒙古武士,能拉得開強弓,能組織大規模的重騎兵衝鋒,遠徵軍能夠跨越數萬裡瀚海而保持戰鬥力,軍隊執行力極強,可以說是糅合了傳統漢軍和遊牧民族軍隊優點的強軍,對於熱武器尚未走上舞臺的中古時代而言,這樣的軍隊確實可以說所向披靡,說實話,就算強漢盛唐,明太祖成祖在世,跟這樣的蒙古帝國的爭鬥
  • 蒙古傳說的黑太子、其他民族與漢族關係
    【管理員】雲過無痕換句話如果不是用蒙古人祭祀,那麼黑太子依然不會廢除,中秋就是血祭,這種血祭符合他們的認證。還有喇嘛,在漢人八月十五殺韃子的傳說裡,可沒有喇嘛什麼事,就是蒙古官兵。 但是他們之所以會說喇嘛幹的,恰恰因為是他們信了喇嘛教之後,很多喇嘛素質不高,壓迫了他們。這個故事雖然有多不靠譜的地方,但是很多地方又都是真的。
  • 朱元璋之所以不能在推翻元朝時徹底消滅蒙古軍隊,原因很簡單
    明軍順利佔領北京,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不得不帶著妻女及家人逃往北方蒙古。元朝在中原的統治結束了,但是元朝並沒有滅亡,逃回蒙古草原的蒙古仍然擁有一支蒙古軍隊,並且還是以"元"作為自己的國號,為什麼朱元璋沒有徹底消滅蒙古軍隊呢?據史料記載,在攻打大都之前,徐達曾問朱元璋是否應該追擊北逃的蒙古人。
  • 晚清能打敗太平天國百萬軍隊,為什麼打不過八國聯軍2000多人?
    清政府末期面對的歷次反侵略戰爭,在大多數時候都體現出了19世紀中、後期海權相對於陸權的絕對優勢,歷次戰爭的失敗逼迫近代中國第一次正面認識海防與海權的重要性,並帶來了籌建北洋海軍這種歷史性的戰略決策
  • 騎兵效仿蒙古,戰鬥力爆表
    1717年,準噶爾部首領阿拉布坦率領600多人南下。最後,經過拉薩。這場戰爭殺死了西藏拉薩汗,建立了自己對西藏的統治。僅僅三年後,清朝才把準噶爾軍隊趕出西藏。那麼,當時準噶爾部有多少軍隊,為什麼能夠佔領遼闊的西藏。事實上,準噶爾部的部隊並不多。準噶爾部佔領西藏的軍事行動完全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