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烹飪有上千年的傳承,對熱衷下廚的人來說,對食用油並不會陌生,隨著健康飲食深入人心,大家對原材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眾多糧油品牌中,金龍魚的銷量最高,也是很多家庭的首選,而它也即將在中國上市。
金龍魚在中國的佔有率非常高,無論是大米還是在糧油領域,都佔據著一半市場,可以說是當中無愧的「糧油一哥」,在它之後的中糧集團就顯得有點黯然失色,金龍魚是益海嘉裡旗下品牌。
當然,很多人可能還以為金龍魚是國產品牌,但其實它是由外資控股,一直在中國發展,1988年進入到現在已經有32年,當然金龍魚本身的名字就非常的接地氣。被認為是中國品牌也無可厚非,畢竟它也是地地道道從中國發展起來的。
金龍魚能在中國家喻戶曉,跟其創始人郭鶴年有很大的關係,上世紀80年代,郭鶴年的侄子郭孔豐被派到深圳來考察,藉助於之前和中糧集團建立起來的良好關係,兩家一拍即合,很快就成立了「南海油脂」公司,在隨後就推出了金龍魚,不過後來兩家還是分道揚鑣了。
金龍魚的問世,也宣告我國糧油市場的變革,很多不易保存的散裝油,漸漸的也遠離了我們的生活,現在益海嘉裡還有胡姬花、香滿園等品牌,和金龍魚一樣也非常有名氣,目前在中國有300多個煉油廠,一年的產值就上千萬噸,比中糧集團還要多。
而中糧集團旗下的食用油就是家喻戶曉的「福臨門」,目前這兩個品牌也是市面上最受歡迎的兩大糧油品牌,根據報導顯示,金龍魚其實有兩個版本,一個是非轉基因,一個是轉基因,雖然轉基因這款使用轉基因原料佔比達到了70%,但是兩者有明顯的標註,且都符合國家生產標準,這點無需擔心。
現在市場上的糧油品牌基本也都達到了飽和,同為兩大糧油巨頭,福臨門和金龍魚兩者競爭也是非常的激烈,雖然福臨門在中國的糧油份額佔比達到了15%,排在第二,但是和金龍魚之間的差距還是保持在了30%的市場差額,也就是說,金龍魚在糧油領域市場份額達到了45%,根據營收數據顯示,益海嘉裡在2019年的營收為1707.6億元,淨利潤55.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營收數額還要超過貴州茅臺,益海嘉裡在中國上市,也預示A股市場,千億營收的企業將新添一家,達到75家,為什麼外資品牌要在中國上市,不少人肯定會帶著這樣的疑問。
其實這跟郭鶴年本人,有很大的關係,對於這個97歲的馬來西亞華僑來說,還是無法割捨對中國的感情,郭鶴年祖籍是福建潮汕,現在他的身份有多重,「亞洲糖王」、「馬來西亞首富」、「酒店大王」等,同時他還是世界500強企業豐益國際集團的創始人。
早年他曾參與過多次國內投資,幫助了不少企業渡過難關,北京世貿中心就是他的投資手筆。當時這個項目對外招商引資,但是被一些海外投資者「卡脖子」,無奈項目也停運了一段時間,聽到消息的郭鶴年投入5.3億美金,這個項目才開始重新運轉,如果當時沒有這筆資金,可能還不知道世貿中心的項目要被擱置多久。
益海嘉裡也是純粹在中國發展起來的公司,在國內多次重大事件中都有參與捐款,益海嘉裡在國內上市,也是為了剝離「外資」這層枷鎖,徹底成為中國企業,至於之後的發展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