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消防救援總隊貫徹落實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持續發力,成效顯著。
1
河西支隊
支隊以《天津市消防安全責任制規定》為抓手,與區檢察院召開消防安全公益訴訟檢察監督工作座談會,建立消防安全領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
河西區檢察院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拓展公益訴訟案件範圍」的要求,將消防安全領域首次納入區檢察院公益訴訟範疇,通過檢察建議、督促整改、跟蹤問效等方式,推動街道辦事處、行業部門按照「三管三必須」要求,履行消防安全職責。近日,支隊聯合區檢察院對部分社區和單位集中開展消防安全檢查,針對機動車輛佔堵小區消防車通道、電動自行車違規充電等問題,區檢察院向消防安全履職不到位的街道辦事處下發了檢察建議書,要求街道辦事處,落實各項消防安全措施、組織開展消防安全檢查、消防宣傳和應急疏散演練、督促整改火災隱患,全力維護群眾公共利益。截至目前,河西區檢察院已累計向13個街道辦事處發出檢察建議書13份,推動各街道辦事處迅速行動,對小區嚴重堵塞消防車通道情況進行綜合整治。
2
東麗支隊
提請政府,高位推動。支隊提請區政府將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裝置建設作為遏制小火亡人的重點,與創建平安社區、「九小場所」排查整治等工作同步部署、統籌推進。推動將建立電動自行車集中公共充電設施納入東麗區20項民心工程,要求全區94個社區年內至少建成一處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同時,支隊積極協調區委督查室將此項工作納入督查內容,區委督查室成立專項督導組,先後2次開展集中督查工作,對各街道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完成情況進行通報。截止目前,已有49個社區完成了建設,共建成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103處,尚未完成建設任務的45個社區也已完成了選址工作。試點推廣,改造升級。以詹濱西裡、海頌園社區為試點,在電動自行車存車棚充電迴路上加裝智能檢測設備,實時檢測充電電路電流和溫度,電流過高或過大時會觸發聲光報警,並立即向社區工作人員的手機發送報警信息,負責安全管理的人員也可登錄平臺,實時查看各點位的線路狀態和報警信息。創新模式,警示曝光。支隊與東麗新聞等主流媒體協作,對電動自行車管理及火災防範等措施進行採訪報導,對不符合要求的單位、場所進行了集中公開曝光,對各項管理措施到位、消防安全法規制度落實好的單位、場所進行了正面宣傳報導,在廣大市民群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網上直播《東麗消防進社區》欄目第一期《電瓶變炸彈·生活大隱患》圍繞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同專家一起向網友傳播消防安全知識,直播受眾群體130.8萬。
3
西青支隊
重構基層網格管理框架。支隊緊緊把握全區網格標準化管理流程再造機遇,推動區政府主要領導將「助力消防板塊」掛接到「西青網事」公眾號,全面落實基層消防安全管理職責。同時,支隊將全體消防監督員派駐到轄區街鎮,指導各街鎮細化落實網格化管理工作。打造全員參與消防格局。支隊聯合區網格中心對全區1500餘名網格員開展消防安全集中培訓,普及助力消防操作流程、消防安全知識培訓、消防安全日常巡查檢查要點,解讀具體獎勵辦法。同時,定期開展線上培訓,將消防安全知識送達每一位專職網格員。以點帶面逐步輻射全區。支隊聯合區網格中心在12個社區、村莊建立試點,組織專職網格員使用「助力消防」小程序,排查舉報消防安全隱患線索,力所能及處理隱患問題,實現了「網格」、「消防」的雙向價值兌現。目前,12個試點的各項經驗正逐步向全區複製推廣。確保網格管理實體運行。實際操作中,網格員一旦發現樓道堆物、樓道內電動車、防火門常開等消防隱患,可通過勸說搬離、自行處理等自查自改的方式消除安全隱患,並上報「助力消防」小程序,經支隊核查屬實後,即可得到一定數額的獎金作為激勵。8月份,通過「助力消防」小程序接報669件,發放獎勵金額3.1萬餘元。
4
高新支隊
拍攝專項教學片,形成長期培訓教案。支隊拍攝製作了危化品單位、高層建築、人員密集場所日常防火巡查、初期火災處置要點等5部微型消防站可視化標準教程。教學視頻針對不同類型場所特點,直觀地講解闡釋了日常防火巡查要點、初期火災處置注意事項等,便於微型消防站隊員參照開展崗上學習訓練。「一對一」幫扶指導,規範日常消防管理。支隊「防消一體」工作小組分片包幹,分別深入企業微型消防站培訓指導其學習掌握日常防火巡查、應急疏散、正確使用裝備器材和個人防護用具等技能;微型消防站每日將日常防火巡查情況上傳各組消防工作微信群,防火監督員提供線上督促指導。強化聯勤聯動,提升協同作戰能力。針對不同企業特點,支隊指導微型消防站完善應急預案,規範應急處置流程,匯總成「一頁紙清單」,張貼在微型消防站醒目位置,便於日常學習和提示;建立「高新區企業微型消防站」專用群組,每天使用公網電臺對微型消防站點名,核查在崗人數及防火巡查情況,提升快速反應能力;利用每周演練日時間,組織指戰員在熟悉單位的同時,與微型消防站開展聯合演習,提升其滅火救生的能力水平。
5
武清支隊
政府主導推進規範化管理。支隊主動與老舊小區集中區域楊村街(佔全區老舊小區保有量89%)主要領導座談,在消防安全長效管理機制上探索解決方式,選擇2至3個小區率先啟動社會化管理,通過政府採購引入物業管理企業或政府扶持個人承包的方式,在小區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消防通道規劃布局、消防安全管理等領域提前介入,補齊老舊小區消防工作短板,推進消防安全規範化管理提質升級。智能技防措施提升到位。支隊對轄區老舊小區進行實地檢查排查,多次就電動車集中停放、充電點建設工作與屬地政府、住建、物業等部門座談商討,積極推動物業改造電動車停放點,推廣安裝防止電動車進入電梯的視頻報警系統,鼓勵新建住宅小區同步設置集中停放場所和具備定時充電、自動斷電、故障報警等功能的智能安全充電設施,規範小區居民電動車充電的行為。目前,第一批無線充電裝置已經進入免費試運行階段,服務車輛300輛,試運行結束後,將按照包月和單次付費模式,按比例增加充電裝置以滿足小區1000輛電動車充電需要。「生命通道」確保暢通。支隊針對舉報投訴較多的小區,組織召開物業服務企業集中培訓會,規範指導物業服務企業和街道、社區履行消防通道管理職責,在有條件的小區利用部分綠化帶及拆遷、解危留置空地,試點綠地改造停車位,提高小區車位匹配率,方便私家車停放。針對「停車難」這一痼疾,支隊一方面與街道、派出所、城管委協調聯動,不定期開展巡查檢查,及時制止佔用、堵塞、封閉消防通道的違法行為。另一方面,與交警支隊積極協商,在有條件的小區附近道路施劃彈性停車區,增加小區臨時停車位,同時協調老舊小區周邊社會單位和公共停車資源,實行錯時錯峰停車,緩解高峰期停車難問題,有效解決了佔用、堵塞消防通道問題。
6
薊州支隊
高位部署謀劃推動。支隊聯合公安薊州分局召開了「消隱患、保穩定、促安全」全區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聯合辦案工作會,消防支隊闡明了公安派出所在消防監督機構設立、監督檢查職責、監督管理範圍、宣傳教育等方面的法定責任與義務,明確了居民社區、「九小」單位的消防監督檢查及消防宣傳工作要求;治安支隊負責人解讀了《公安薊州分局關於加強公安消防監督工作的通知》,雙方就強化協同合作、實現信息共享、確保內部執法流程順暢等方面達成了一致。強化業務指導培訓。支隊在重要節點和安保活動期間,以「面對面」授課的形式,為派出所民警教授業務理論知識,在理論指導的基礎上通過劃分轄區、定點指導的方式,增加監督執法人員深入到各派出所對民警「點對點」業務指導頻次,「手把手」幫助民警解決在執法過程中遇到的疑點、難點,持續督促派出所民警加大對「九小」單位的檢查力度,從根源遏制「小火亡人」多發勢頭。聯防聯治提升效能。由於消防監督系統由公安網遷移到政務外網,各派出所短期內不能實現帳號登錄,經支隊領導與分局領導研究後決定,採用案件移交的辦法來實施派出所消防處罰。派出所將檢查過程中發現的違法行為案件移交支隊進行行政處罰,支隊完成做筆錄、開具處罰決定書的過程。聯合辦案實行後,既解決了派出所辦案系統無法登錄的難題,又加大了對轄區違法單位的懲處力度。截至目前,已累計辦理派出所行政處罰案件118起,「三停」77家,共處以罰款28.65萬元。
7
津南支隊
打造兩家凸顯消防安全文化特色的主題菜市場,消防主題展板、家庭防火知識和日常防火注意事項隨處可見,消防主題射燈形式新穎、造型美觀、引人駐足,火災逃生方法圖解、消防標識辨識板內容生動、簡潔大方、通俗易懂,貼近百姓生活實際,讓群眾在購物的同時,潛移默化中掌握消防安全知識,提高消防安全意識,自覺養成良好的消防安全習慣。
8
濱海、東麗、寶坻支隊
利用城市公交線路長、站點多、接地氣、覆蓋廣的特點,聯合天津市公交集團,選取大客流量公交運營線路,推出消防安全主題公交車。通過將消防安全提示、消防安全宣傳片等消防元素融入公交車內外,使群眾在日常出行過程中受到消防文化浸潤,提升民眾「關注消防、參與消防、學習消防」關注度,形成流動宣傳效應,讓消防安全常識始終「行駛在路上」。
9
軌道支隊
聯合軌道交通集團在鼓樓地鐵站打造全市首個消防主題車站,在地鐵2號線上線了全市首列消防主題列車。運用生動活潑的漫畫、真人實物圖片、醒目上口的常識標語、火災案例警示、互動遊戲答題、器材展示等多種形式,將身邊的火災隱患、電動車風險、疏散逃生等元素與車站車廂有機結合,營造出沉浸式消防宣傳互動體驗,直觀形象地展現了新時代消防指戰員英勇無畏蓬勃進取的工作風採,宣講了貼合百姓生活的消防安全常識,讓每一位乘客在進站乘坐地鐵的同時,學習消防常識,接受消防安全「培訓」,提升消防安全意識。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