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才子唐伯虎的苦情人生:接受不了自己,何談改變命運?

2020-12-16 情感研究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十點讀書,ID:duhaosh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幾百年來,唐伯虎的名字,總伴隨著風流倜儻、風花雪月等浪漫和美好。

可是,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命運卻是別樣的坎坷悲慘。

也許,只有浪漫的故事,才不負「江南第一才子」的名號。

然而,每個人行走在天地間,都面臨著變幻莫測的人生路。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終歸取決於自己怎樣看。

太過順遂的人生,往往埋下隱患

在風景秀麗的姑蘇城裡,少年唐伯虎在父母的愛護下倍感溫暖。

父親經營的酒家生意興隆,顧客盈門。唐伯虎衣食不愁,時不時約上幾個小夥伴,到別致幽靜的亭臺院落、小橋巷弄遊樂玩耍,日子過得悠然自得。

除了喜好遊樂,少年唐伯虎更是博覽群書、才思敏捷,十六歲就考中了秀才。

不久,他又娶了嬌妻,得了個兒子,過起甜蜜生活。

如果日子就這樣順利地過下去,該是多麼美好。

可是,平靜的歲月,卻暗暗發出獰笑,似黑夜裡突然照頭一個悶棍,讓人應聲而倒、猝不及防。

二十五歲那年,唐伯虎永遠無法想像,也無法接受,命運和他開的莫大玩笑。

父親一病不起,溘然離世。接下來,他的母親、妻子、兒子、妹妹,相繼離他而去。

還有什麼,比失去至親更痛苦?而這種痛苦,居然接二連三,以幾倍的態勢,驟然壓在一個人身上。

原本賓客盈門的酒家,變得無人問津。手藝精良的大廚師走了,熟悉業務的採辦,揩盡最後一抹油,溜了。

殯葬店的老闆眼看唐伯虎家道敗落,又是一介書生、不諳世事,趁此大撈一筆。

就像變戲法一樣,唐伯虎從一個錦衣玉食的公子哥,變成了家徒四壁的可憐蟲。

有句話說:「時代拋棄你的時候,根本不會跟你打招呼。」

對於唐伯虎,這樣風雲巨變的命運,也絲毫不給他一點預兆和準備,他很快就病倒了。

溫室裡的花朵,習慣了陽光雨露,總無法面對突如其來的狂風驟雨。

太過順遂的人生,往往埋藏著莫大隱患。

人生關鍵處,一步錯,全盤輸

親人的離世,家道的敗落,給唐伯虎的人生之路,罩上厚厚的陰影。

然而,陰影中還是會有亮色,生命裡總會有一絲溫暖。而這亮色和溫暖,就是唐伯虎年少就相知、相交的好友。

都道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唐伯虎卻幸運地擁有了好幾位生死至交,他們就是和唐伯虎一道,日後被稱為「江南四大才子」的幾位朋友。

朋友們在唐伯虎最困難無助的時刻,人生最暗黑的日子,安慰他、鼓勵他。

唐伯虎的身心裡,注入了點滴溫暖,就像久病之人,打上了點滴輸液一樣,慢慢療愈著一顆悲苦絕望的心。

終於,揮走一切陰霾,唐伯虎走上了繼續趕考的道路。

憑著早年的才氣和聲名,唐伯虎振奮精神,志在必得。

他閉門苦讀,鄉試一舉奪魁,中了第一名解元。接下來,又馬不停蹄,進京參加會試。

趕考的人住滿了客棧,大家都在好好地溫習,做最後的準備。

此時,和唐伯虎結伴同考的朋友徐經,卻在熱火朝天地整理一大堆隨身物品。

唐伯虎一臉狐疑:「大考迫在眉睫,你還忙著什麼細軟不成?」

徐經扭過頭來,一臉玄妙地說:

「這你就不懂了,考試是一回事,可拜會各位大佬,也不可小覷啊!如今我們身在京城,趁此機會先行拜見,不能虧了禮數。日後若能榜上有名,不就更為方便?」

生性熱情爽朗的唐伯虎一想,似乎很有道理。

於是,他們滿懷虔誠,拜望了李東陽、程敏政、吳寬等名人雅士。

而前輩們對兩人的風採頗為賞識,對唐伯虎的才氣也尤其欣賞。

兩位考生受到如此鼓舞,興高採烈。

考試當天,唐伯虎更是奮筆疾書,瀟瀟灑灑。

此時,唐伯虎和徐經都不知道,程敏政和李東陽,正是朝廷欽點的主考官。

冥冥中,老天爺又故意捉弄一番。

這一次,等待他們的不是金榜題名,而是雙雙鋃鐺入獄。

原來,年少輕狂的唐伯虎本就因才遭妒,而他當日瀟灑答卷後,更是和徐經大聲討論,好不得意,恨不得讓天下人都知道。

好事的小人,逮著時機,向皇帝參上一本,說唐伯虎私下拜見考官,預知了考題。

這還得了?以賢明、勤勉著稱的孝宗皇帝,當即發威。

主考官程敏政被即刻撤掉,免去官位,而唐伯虎和徐經則遭遇酷刑。

一番拷打之下,文弱的唐伯虎皮開肉綻、奄奄一息。

他聲嘶力竭、據理力爭。然而,無人肯聽。

在嚴刑逼供的淫威下,在生死的邊界,他無奈地低頭認罪,含冤背負起,這一生的恥辱。

原本渴望的星光大道,差一點,成了他的斷頭臺。

有人說,人這一輩子命運攸關處,往往就在那幾步。

年輕時謹言慎行,能為日後打下堅實的人生伏筆。而一時的肆無忌憚,往往釀就畢生的後悔。

痛得越深,愛得越真,忍耐只為值得

命運有時就是這樣的不公,可是,我們唯有接納,然後期待新的轉機。

唐伯虎拖著一身的傷痕,回到了姑蘇的家。往日最是豔羨喧囂和繁華的他,變得深居簡出。

聲名於他,一時都成為浮雲。他眼下,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還能活下去,能好好活著。

可是,活著也不能光憑一句話,活著也需要本錢,需要吃飯。

他把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繪畫中,不斷鑽研,不斷思索,不斷練習。多少個日夜,他死摳著眼睛,對著畫作精益求精。

此刻,畫是他的愛,更是他的命。

然後,他撐著瘦弱不堪的身軀,大街小巷,沿街售賣自己的畫。

一張、兩張……慢慢地,他的畫聲名鵲起,經常是一拿出去就被搶購一空。

他的畫,拯救了他的命,生活也有了起色。

他隱居桃花塢,幾間草屋旁,種滿了雅竹花卉。在這裡,他邀上三兩好友,彈琴賦詩,飲酒作畫。

此時,唐伯虎遇到自己的紅顏知己九娘。

她善解人意、溫柔體貼,給了唐伯虎畢生的溫暖和關愛。不久,她又為唐伯虎生下一個粉雕玉琢的女兒。

面對這一切,唐伯虎心裡很是快慰,對生活燃起無邊的興奮和希望。

命運之神似乎聽到了唐伯虎的心聲,向他開啟了一扇輝煌的大門。

寧王宸濠看上了唐伯虎的聲名和才華,想請他出山。看似習慣了平淡生活的唐伯虎,內心多年的美夢被深深擊中。

他多麼想通過自己的才華,在朝廷立足而一展抱負。而且,他本來就是可以的啊,他要洗清自己曾經的冤屈和不平。

可是,不久唐伯虎便痛苦地發現,自己再一次陷入了無底的深淵。

原來,寧王大肆籠絡這些文人志士,只是為了自己天大的陰謀。他想推倒皇帝的寶座,自己上去一享風光。

謀逆,可是要誅九族的。唐伯虎比誰都清楚這其中的厲害。可是,已經誤入賊船的他,豈能一走了之。

一想到愛妻的溫柔,女兒的笑臉,唐伯虎覺得心上被狠狠咬了一口。

他死都不願意傷害到她們。曾經年少輕狂、心無城府的唐伯虎,深思熟慮,想到了一個驚人的計劃。

於是,在一個為寧王繪畫的時刻,唐伯虎突然之間瘋掉了。

他撕開上衣,扯亂頭髮,對著所有的人大呼小叫,拿起酒壺自頭頂澆下,並瘋癲地狂笑。

寧王故意拿了豬食給他吃,他大塊朵碩。

他還撕開下衣,在大庭廣眾下,響亮地小便,並接滿酒杯,送給寧王及手下喝。

同時,口裡念念有詞:「來,喝一杯神仙酒,神仙酒啊。」自己大口喝下,臉上露出享受的表情。

所有人都被這一幕嚇到了,當這樣的鬧劇,持續上演了近一個月後,一向謹慎的寧王終於無法忍耐,將他送回老家。

極度的忍耐,才能換取極度的信任。極度的痛苦,只為心中最愛的人。為了心中的目標,為了美好的生活,一切都是值得。

接受不了的自己,抗拒不過的人生

直到寧王之亂被平息,唐伯虎心頭一直的擔憂和不安,才塵埃落定。

然而,他裝瘋賣傻的真相,卻在內心深深隱藏。

他隻字不提,生怕引來全家殺身之禍。

唐伯虎可以平安地和妻女相擁,會會朋友,賣賣字畫,生活無憂。

而且,他的畫藝也是爐火純青,多少人慕名而來。

生活重歸於平靜和安定。

然而,唐伯虎的內心,卻沒有一刻不隱隱作痛。

一向以風流才子聞名的他,回顧這一生,總是意難平。

為什麼明明滿腹才華,卻冤屈入獄,錯失良機?為什麼寧王作亂,偏偏選中自己?為什麼堂堂風骨,卻落得個自輕自賤、赤身裸體?

唐伯虎滿肚子後悔,滿肚子心酸。

即便,好友們一再安慰,助他排遣;即便,生活已向他展開笑臉;即便,他也曾深研佛書,很欣賞那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懷才不遇、官場失意,是他時刻抹不去的夢魘。鬱鬱寡歡的唐伯虎,身體也逐漸虛弱,生命在五十四歲定格。

有時候,我們嗟嘆,命運仿佛是一雙看不見的手,安排人的一生。

但是,沒有哪個人的一生,永遠是喜劇。也沒有哪個人的一生,永遠是悲劇。起起落落、悲歡離合、陰差陽錯,才是真實的人生。

才情、悲情、多情之唐伯虎,一生曲折坎坷,讓人同情、嗟嘆。

然而,如果能接受真實的自己,轉念卻是圓滿。

擁有善解人意的妻子,可愛的女兒,真摯的朋友,傲人的才華,用自己的勇敢捍衛家庭的唐伯虎,又何嘗不是擁有了最深的幸福?

可惜,只是看不破,只是不能接受。不能真正悅己的人,又怎能真正悅人?不能接受自己的人,又怎能擁抱生活、改變命運?

願我們都能珍愛自己,珍惜所有,才能有勇氣、有能力接納整個世界。

換一個角度,換一種心態,你已經擁有很多……

相關焦點

  • 性格決定命運,明朝風流才子唐伯虎的悲劇人生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拜星爺的《唐伯虎點秋香》所賜,對於這兩句唐伯虎經典詩歌,大家都耳熟能詳。在很多影視劇裡,都說唐伯虎生長在一個富貴之家,是個典型的高富帥,去了七八個漂亮的老婆,每天飲酒作詩,是個瀟灑的浪子。
  • 風流才子唐伯虎,縱有才華一生卻窮困潦倒,沒有可施展的機會
    唐伯虎自小聰明,看書過目不忘,按照故事的發展,他本應該是一個風流才子,可惜出身貧困,平日還要分擔家中酒館的粗活。當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家人省吃儉用供唐伯虎讀書,這位天才也是不負家人所望,十六歲第一次考科舉,就得到蘇州第一名,還被吳門畫派的大畫家沈周看中,身為入室弟子,一時間聲名鵲起。得意之時,飲酒作樂,生活好不愜意,但他的好運氣,只到24歲便走到了盡頭。中國古代講究「學而優則仕」,唐伯虎這個能讀書的才子,按理必能入仕途,卻偏偏遭逢厄運,擋住仕途的去路。
  • 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的悲劇人生: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但是唐伯虎確實是從此斷送了自己的仕途。對於古代,靠科舉改變命運的機會,在他這裡,已經被堵死了。然而他的下場比他想像的還要慘。經過了這麼一番折騰之後,才華橫溢的唐伯虎,再也經受不住命運的打擊了。日以繼夜的飲酒作樂,縱情聲色,摧垮了他的身體,卻也成就了他的藝術,他的詩詞書畫都不拘泥於規則,特別是他的人物畫,被認為三百年中無人可望項背。
  • 文化名人故事:風流才子唐伯虎刻苦學畫且努力讀書
    提起唐寅,人們很自然就會想到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以及那個為追求喜愛的女性而甘願賣身為奴的風流才子。這些民間流傳的故事,為大家展現了一個生性浪漫、風流狂放的唐伯虎。但是,現實生活中的唐伯虎也像許多讀書人一樣,有勤學努力的時候呢。
  • 窮困潦倒的唐伯虎,一生難忘自己曾是南京解元
    電影《唐伯虎點秋香》更是把一個恃才傲物、風流倜儻、快意人生的江南才子塑造得深入人心。但近期,熱門綜藝《見字如面》中一封唐伯虎寫給文徵明的信上了熱搜,信中他直言自己「沒吃沒穿,馬上就要餓死了」。很多人深深震驚——原來你是這樣的唐伯虎!唐伯虎身上發生了什麼?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解讀這位明朝南京解元、著名的才子為何會落到如此境地。
  • 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人生屢屢低谷,死後才「點秋香」
    相比之下,後來和唐伯虎同列「吳中四大才子」的祝允明、文徵明,都曾有過鄉試不第的經歷。所以從學習成績來看,唐寅確是他們中的佼佼者。如果照此發展下去,唐伯虎應該還可以在考場上更進一步,取得個功名,然後出仕做官,榮歸鄉裡。唐伯虎自己也是這樣想的,但命運和他開了個玩笑。
  •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唐伯虎最風流不羈的一首詩
    唐伯虎的名字伴隨星爺經典電影《唐伯虎點秋香》 ,受到了我們廣泛的熟知。在劇中,唐伯虎為了追求秋香,假扮成家奴園丁,發生一系列無釐頭的搞笑故事。而他所吟的那兩句「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也成了這個風流才子最放蕩的豪言。事實上,唐伯虎這個人在真實的歷史裡並沒有這麼幸運。
  • 唐伯虎失意時寫的一首詩,全文連出五個「不」字,卻叫人拍手稱好
    像唐伯虎這樣的人才,自然也是有心走上仕途的,他十六歲的時候就參加科考了,還取得非常不錯的成績,讓鄉親們都深感震驚。世人都道唐伯虎是風流才子,卻不知道他風流的背後是別人所看不見的心酸。唐伯虎十九歲那年娶了妻子徐氏,一家人生活得其樂融融。可能就連唐伯虎也沒有想到,他的人生轉折會來得那麼快。
  • 唐伯虎為自己生日作詩,俗不可耐,卻又狂得不可一世
    如果按照文壇地位排名,唐寅唐伯虎在明朝的眾多才子中,並不會太靠前。但如果按照民間的知名度來說,唐伯虎卻火得一塌糊塗。曲折的命運,滿腹的才情,風流的韻事,都化作生命中的一段段傳奇,幾百年都不曾消退。我們印象中的唐伯虎,總是無憂無慮的形象。
  • 唐伯虎35歲的行書作品,此作流落於美國,傳承後世500多年
    說起歷史上的風流才子,唐伯虎絕對是最有名氣的一位,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他呈現給世人的,似乎都是那种放蕩不羈,風流倜儻的形象,所謂「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正是如此。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與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並稱為江南四大才子,還有著「詩畫雙絕」的稱號,在當時可謂是名震江南的存在。不過,他的人生可不是像評書或者影視劇中那樣,娶了好幾個老婆,整日遊山玩水逍遙自在,他這一生可謂是波折離奇。
  • 唐伯虎五十知天命,寫一首俗詩,疏狂如李白,讓人唏噓不已
    其實真實的唐伯虎雖然有才,但並不是傳說的風流才子。唐伯虎的一生懷才不遇,而且生活貧困,非常的曲折坎坷。25歲時,唐寅家中出現重大變故,一年中有五位至親之人相繼去世;29歲時,唐寅中榜解元,卻被懷疑與「徐經會試洩題案」有染,因此被判終生不得再試。此後,妻也離開了他。後來他裝瘋賣傻躲避被寧王利用。唐伯虎曾寫了30首「落花詩」來表達自己懷才不遇,黯淡凋零的命運。
  • 唐伯虎五十歲寫的這首詩,寫盡一生疏狂,讀來令人心痛
    唐伯虎的形象,經過話本小說以及周星馳電影的演繹,他風流才子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然而,歷史上的唐伯虎,真的是這樣嗎?是的,唐伯虎經常出入風月場所,但他的一生,根本不像小說電影裡那樣風流自在。他二十四五歲時,父親、母親、妻子、兒子、妹妹相繼去世。
  • 真實的唐伯虎命運坎坷,靠吃泔水逃過一劫,卻應了易經中的四個字
    唐伯虎的一生頗具魔幻色彩,這不由地令人想起了《易經》中的四個字:「剛掩而困」。「剛掩而困」四個字是唐寅一身的寫照,才華出眾的唐伯虎並未因自身的才華改變命運,相反,兩次因為自己的才華險些喪命。第一次因為才華而成為了當時考官的弟子,結果莫名其妙地捲入了科舉舞弊案,導致自己一生都難以躋身上流。
  • 唐伯虎點秋香,都是誤傳?真實的故事相當悽慘……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藝旅文化,ID:ArtCulture_China】,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香港電影《唐伯虎點秋香》1993年記憶中的唐伯虎,是英俊的,瀟灑的,捨得一家榮華,隻身入華府,只為求美人一回顧,以至於成了江南風流才子的典範
  • 「人生感悟」要改變命運,需先改變自己內心
    人生需要感悟,有感悟的人生才能變得睿智,才能變得快樂,幸福,才能變得完美無憾。我們可以改變或決定自己的命運。我們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嗎?當然可以。不但如此,我們還可以決定自己的命運。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人可以改變和決定自己的命運,這個人就是我們自己。如果想改變命運,最重要的是改變自己,在相同的環境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命運。一個人的命運不是由上天決定的,也不是由別人決定的,而是由自己決定的。一個人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最重要的是要改變自己----改變心態,改變環境,這樣命運也會隨之改變。
  • 唐伯虎點的秋香,也許僅僅是一朵桃花
    一、年少輕狂仕途茫公元1499年,二十九歲拿到了應天府鄉試解元(第一名)的唐伯虎帶著一肚子的才華和年輕人特有的持才自傲準備趕往北京,衝著大明帝國公務員考試的第一名狀元進發。出發不久,他遇到了一個未來改變了他命運的夥伴:徐經。
  • 青弘專欄//命運說
    世人往往是當局者迷,我執熾盛,何以觀五百年的命運輪迴?何以知「僧」所為?又何以知其因果?李氏後人若得大智慧,應當懷著為人處世「吃虧是福」之心,不計得失,隨順天意,接受一切幸或不幸之遭遇。所以小子以為,我李氏祖公獻墓地建寺廟,乃是大功德,無量福田利益後世子孫。張璁在文中開篇便闡述與我李氏家族乃是姑表親戚,而且相交幾代,來往關係親密。交代自己還是鄙人先祖李月川公的學生,而且還是入門弟子。
  • 人生最高的境界:「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
    文/飛魚做人每個人都要找到自己,知足常樂,活得開心。做事糊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煩事不要往心裡擱。正如唐伯虎,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唐伯虎一生放浪不羈,活得豁達灑脫。人生最高的境界莫過於如此。當年看了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後,對唐寅有興趣就買了他的一本文集,包括他的詩詞與文章。身為一枚文藝青年,我對詩詞歌賦那是相當滴熱愛。那首「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 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唐伯虎的《桃花庵歌》,要表達什麼?
    最後感慨了「笑他人看不穿」的智慧,「無花無酒鋤作田」的世事變遷,一個放浪悠閒的唐伯虎,就這樣醉在詩間。而在真實歷史上,《桃花庵歌》寫於明朝正德二年(1507),那時三十七歲的唐寅(唐伯虎)剛續娶了妻子沈氏,人生正盛開第二春,手裡也正好有閒錢。
  • 你所不知道的「南京解元」悲情人生
    說起唐伯虎 大多數人腦海中 閃現出來的形象 都是周星弛扮演的 那位「點秋香」的風流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