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故事:風流才子唐伯虎刻苦學畫且努力讀書

2021-01-19 文字主人

提起唐寅,人們很自然就會想到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以及那個為追求喜愛的女性而甘願賣身為奴的風流才子。這些民間流傳的故事,為大家展現了一個生性浪漫、風流狂放的唐伯虎。但是,現實生活中的唐伯虎也像許多讀書人一樣,有勤學努力的時候呢。

唐寅,出生於明朝庚寅年,故名唐寅,因排行老大,又稱唐伯虎。因為家道中落,父親唐廣德在姑蘇城開了家小酒店。他認為經商不如讀書做官好,雖然迫於生計從商,總覺得地位卑微,於是對兒子抱有很高的期望,決心讓兒子求學。

聰明伶俐的唐伯虎,從小就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和天賦。年僅十一歲的他文才極好,字畫方面尤其出彩。十六歲時,唐伯虎參加秀才考試,輕鬆獲得第一名,被收為府學生員。幾代經商的唐家感覺十分榮耀,他也受到了全城讀書人的稱讚。

但是,他也是一個非常頑皮的孩子,那種不拘禮節的放肆行為又是一般書香門第所少見的。經過父親的一位朋友引薦,唐伯虎投入吳門畫派創始人大畫家沈周的門下,從此他的繪畫天賦得到了充分地發揮和展現。

有了良師的指導,唐伯虎學習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也很快,受到了沈周的稱讚。誰知道,由於老師沈周的這次稱讚,把原本謙虛學畫的唐伯虎性格中狂放不羈的一面激發了出來,漸漸地產生了自滿驕傲的情緒。

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決心找個機會給唐伯虎上一課。有一次,他們一起吃飯時,沈周讓他過去打開靠牆的窗戶。唐伯虎走過去,雙手剛碰到窗戶時,發現自己手觸的窗戶竟然是老師沈周畫的一幅畫。唐伯虎吃了一驚,老師畫的窗戶竟然可以以假亂真。

「伯虎啊,最近你學畫可是有點浮躁。雖然你的天資過人,學習進步很快。但是,你要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呀。學習千萬不能因為一時的進步而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老師沈周語重心長地說。唐伯虎慚愧地低下了頭,記住了老師給他的教訓。從此他刻苦學習,細心揣摩,畫技進步更快了。

二十五歲之前的唐伯虎,過著讀書、遊歷、吟詩作畫的單純生活。經過不懈努力,唐伯虎二十九歲時參加南京應天的鄉試,獲得第一名「解元」,於是就有了「唐解元」的雅號。會試時,卻因為牽扯到科場舞弊案,他的仕途之路從此斷送。心灰意冷的唐伯虎開始遊歷各個名山大川,更加專心於繪畫了,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書畫上。

幾年後,由於父母妻兒等去世的打擊,唐伯虎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刺激,曾經一度消沉,終日與朋友飲酒消愁。但後來經過好朋友好心的勸導下,他又重新振作精神,繼續埋頭鑽研學問,更加執著地潛心學藝,他的畫藝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據說,他畫的蝦,往水裡一丟,就好像全都變得鮮活了。不僅如此,唐伯虎更擅長畫山水和工筆人物,尤其是仕女。許多名家都稱讚他的畫法瀟灑飄逸,冠絕一時。

人生原本就不是一帆風順的,要有所成就,我們必須要有應對這些突變的應變能力,更要有不被困難嚇倒的勇氣和信心。從成名、驕傲、失落到成功,這一系列的轉變中,我們看到了一代書畫大師成長的坎坷歷程。

之此,閱畢,然不知諸公又有何看法,煩請不吝賜教,於下方評論留言,暢抒胸懷!若諸公有感本文屬佳,煩請分享,或一指收藏,不吝賜贊!須尾註:此文由百家號「文字主人」獨發,若於他處見載,且無轉載聲明,則為搬運!則為剿襲!

相關焦點

  • 風流才子唐伯虎,縱有才華一生卻窮困潦倒,沒有可施展的機會
    唐伯虎自小聰明,看書過目不忘,按照故事的發展,他本應該是一個風流才子,可惜出身貧困,平日還要分擔家中酒館的粗活。當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家人省吃儉用供唐伯虎讀書,這位天才也是不負家人所望,十六歲第一次考科舉,就得到蘇州第一名,還被吳門畫派的大畫家沈周看中,身為入室弟子,一時間聲名鵲起。得意之時,飲酒作樂,生活好不愜意,但他的好運氣,只到24歲便走到了盡頭。中國古代講究「學而優則仕」,唐伯虎這個能讀書的才子,按理必能入仕途,卻偏偏遭逢厄運,擋住仕途的去路。
  • 風流才子唐伯虎的苦情人生:接受不了自己,何談改變命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十點讀書,ID:duhaosh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幾百年來,唐伯虎的名字,總伴隨著風流倜儻、風花雪月等浪漫和美好。可是,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命運卻是別樣的坎坷悲慘。
  • 唐伯虎奉老師之命去開窗戶,發現窗戶原來是一幅畫
    明朝繪畫大師唐伯虎,是江蘇蘇州人。少年時參加鄉試府試均得第一名,後來因牽扯考場舞弊案,被捕入獄。從此唐伯虎對科舉仕途喪失信心,浪蕩於江湖之間,研究書畫藝術,成為一代名家。唐伯虎生性放浪形骸,曾經在錄考期間與好友喝得大醉,主考很厭惡這種行為,結果唐伯虎名落孫山。後來經人為他求情,才得以補錄鄉試名單。文徵明的父親曾評價唐伯虎說,唐寅才華的確很高,但是為人輕浮,恐怕最終難成大器。文徵明以此規勸唐伯虎,唐伯虎非但不聽,反而對文徵明說,我生來就是這樣,你不喜歡的話我們就別做朋友。
  • 【名人故事】刻苦機智司馬光
    名人故事【司馬光】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北宋著名史學家
  • 唐伯虎點秋香,都是誤傳?真實的故事相當悽慘……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藝旅文化,ID:ArtCulture_China】,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香港電影《唐伯虎點秋香》1993年記憶中的唐伯虎,是英俊的,瀟灑的,捨得一家榮華,隻身入華府,只為求美人一回顧,以至於成了江南風流才子的典範
  • 三年級語文:中國古代名人勵志小故事匯集,建議給孩子收藏看看!
    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複雜的衝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 性格決定命運,明朝風流才子唐伯虎的悲劇人生
    拜星爺的《唐伯虎點秋香》所賜,對於這兩句唐伯虎經典詩歌,大家都耳熟能詳。在很多影視劇裡,都說唐伯虎生長在一個富貴之家,是個典型的高富帥,去了七八個漂亮的老婆,每天飲酒作詩,是個瀟灑的浪子。詩、書、畫皆擅,著有《唐寅集》。與沈周、仇英、文徵明並稱「吳門四家」,與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唐寅出生於一個市井商賈之家,父母經營一家酒肆維持生計,雖不說大富大貴,卻也能衣食無憂。而唐寅自小天賦異稟,過目不忘,小小年紀便展現不凡的才氣。
  • 四則勵志的名人讀書故事,我最服牛頓!
    勵志的名人讀書故事:【牛頓】    世界上有許多著名的科學家的家境是清貧的。他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都曾與困苦的境遇作過頑強的鬥爭。牛頓少年時代的境遇也是十分令人同情的。   牛頓一六四二年出生在英國一個普通農民的家裡。在牛頓出生前不久,他的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在他兩歲那年改嫁了。
  • 江蘇「最低調」的古鎮,曾是唐伯虎點秋香故事發生地,值得一去
    相傳,這裡是東漢時期大孝子丁蘭的故鄉、禮陽和孝義之風,世代相傳,唐伯虎在這裡點了秋香,風流倜儻,在2000多年的歷史中,這裡不僅是名為唐伯虎的江南風流才子,歷史上也有名人輩出
  • 高二作文|故事類材料作文:學技做人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他小時候就展示出超常的繪畫才華,又拜大畫家沈周為師,學習勤奮刻苦,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讚譽。唐伯虎漸漸地產生了驕傲自滿情緒,沈周看在眼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開窗戶時,才發現自己用手開的窗戶竟是老師掛在牆上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畫技大成。
  • 努力使人進步,懶惰使人落後
    他也並不是天生的聰慧,也有常人的小故事,正是這些小事,得以改變人生。這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事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曾國潘小的時候,並沒有表現出超人一等的天賦。而是一個前後考了七次才考取秀才的「笨人」。但是,最後卻官至極品,成為晚清第一大臣,靠的就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和勤奮。那麼,曾國藩的天賦平凡到什麼地步呢?
  • 真實的唐伯虎與秋香的故事和電影中「唐伯虎點秋香」的三個版本
    01「唐伯虎點秋香」這一歷史故事的雛形,最早出現在明朝小說家王同軌先生的筆記體小說《耳談》中,主要講述了性格放蕩不羈的蘇州才子陳元超,和朋友遊覽虎丘期間,與秋香不期而遇,並對其一見鍾情的故事。到了明朝末年,由小說家馮夢龍所著的《唐解元一笑姻緣》,將故事中的「陳公子點秋香」改為「唐伯虎點秋香」。對於這段佳話,總有人願意去歌頌,早前有各劇種的戲曲作品,到後來也有各種版本的電影佳作問世。據傳唐伯虎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故得名唐寅。
  • 唐伯虎35歲的行書作品,此作流落於美國,傳承後世500多年
    說起歷史上的風流才子,唐伯虎絕對是最有名氣的一位,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他呈現給世人的,似乎都是那种放蕩不羈,風流倜儻的形象,所謂「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正是如此。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與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並稱為江南四大才子,還有著「詩畫雙絕」的稱號,在當時可謂是名震江南的存在。不過,他的人生可不是像評書或者影視劇中那樣,娶了好幾個老婆,整日遊山玩水逍遙自在,他這一生可謂是波折離奇。
  • 勵志: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果,而得到與失去則是一個結果
    老人曾說「知識是從刻苦勞動中得來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果」知識都是需要自己去認真學習並且記憶才能得到,不是說說而已就會得到,成功的路上充滿了痛苦與困難,需要堅持與刻苦才能得到。不要覺得新的生物就是不好的,而相反新的事物卻是一株新的苗苗,在漫漫長夜上會長大最終成為巨人的力量,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讚。
  • 才女上聯「六木森森,松柏梧桐楊柳」,下聯難住唐伯虎,成絕對!
    對聯是我國傳統文化形式的一種,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藝術,自古就有文人才子「吟詩作對」一說。對聯從內容到節奏、從字數到結構,都是上下相對的。歷史中關於對聯的故事比比皆是,像「白居易妙改楹聯」、「唐伯虎巧對來客」、紀曉嵐應對船夫「等佳話更是流傳後世。
  • 唐伯虎用絕招,拒絕寧王朱宸濠要求做軍師
    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畫畫是一絕,當時的寧王朱宸濠的妃子婁妃愛好書畫,為取悅婁妃,寧王朱宸濠把唐伯虎請來教導婁妃學畫畫。婁妃是江西上饒人,名字叫做素珍,是成都訓導、理學家婁諒之女。自幼秉性聰穎,博學多才,能詩善畫,且頗有政治見地。
  • 「人生若只如初見」的後半句竟然隱藏在唐伯虎的一幅畫中,有意思
    這句詞,我認為藉助唐伯虎這幅畫,就能完美地解釋了。明代畫家唐伯虎畫人物堪稱一絕,不但畫功深厚,而且還常有故事在其中,這不,看了他畫的一幅仕女圖,竟然還從裡面發現了一個典故。這幅畫名字叫《秋風紈扇圖》畫中題有一首詩:秋來紈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傷請把無情詳細看,大都誰不逐炎涼詩中大意是,秋天來了,天氣漸涼,美麗的畫扇用不著了,應當收藏起來了。
  • 祝枝山送唐伯虎一幅畫,被嫌是亂塗鴉,後在周星馳電影中大放光彩
    很多人都說,這首詩是唐伯虎眾多詩中最出名的一首,就算沒有經過詩詞文化薰陶的人,不知道唐伯虎其他的詩,但也一定知道這首詩。原因是什麼?原因是這首詩在周星馳做飾演的《唐伯虎點秋香》這一電影中出現過,看到周星馳吟頌這首詩的時候,就仿佛看到了唐伯虎在世。
  • 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唐伯虎的《桃花庵歌》,要表達什麼?
    而在網際網路文化剛剛興起的年代裡,《桃花庵歌》也曾十分很紅,那一句「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常是qq籤名裡的「熱詞」,伴多少人度過了青春時光。而放在明代詩詞史上,這一首《桃花庵歌》,也常年引起不少爭議。比如明朝中後期的「文壇大咖」王世貞,一邊嘲笑著這首詩「如乞兒唱蓮花落」,也就是「格調」太低。
  • 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人生屢屢低谷,死後才「點秋香」
    計僕少年,居身屠酤,鼓刀滌血……——唐寅《與文徵明書》只是因得到朋友相助,他的生活才得以好轉,於是發奮讀書,準備科考。同時,他也得到祝允明、文徵明等人引薦,逐漸融入到當地的文人圈子。猶幸朋友之資,鄉曲之譽,公卿吹噓,援枯就生,起骨加肉,猥以微名……——唐寅《與文徵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