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繪畫大師唐伯虎,是江蘇蘇州人。少年時參加鄉試府試均得第一名,後來因牽扯考場舞弊案,被捕入獄。從此唐伯虎對科舉仕途喪失信心,浪蕩於江湖之間,研究書畫藝術,成為一代名家。
唐伯虎生性放浪形骸,曾經在錄考期間與好友喝得大醉,主考很厭惡這種行為,結果唐伯虎名落孫山。後來經人為他求情,才得以補錄鄉試名單。文徵明的父親曾評價唐伯虎說,唐寅才華的確很高,但是為人輕浮,恐怕最終難成大器。文徵明以此規勸唐伯虎,唐伯虎非但不聽,反而對文徵明說,我生來就是這樣,你不喜歡的話我們就別做朋友。
唐伯虎對仕途失去信心後,開始研究書畫,拜師於沈周門下。沈周也是閒雲野鶴那樣的人物,一生居家讀書畫畫,對仕途官場不感興趣。當地郡縣太守因為沈周有才華想舉薦他為官,沈周卻避之不及,隱居起來。
沈周的畫作,以山水和花鳥最為突出。他博取宋元各家之長,融會貫通,剛柔並濟,技法嚴謹,用筆穩健,是吳門畫派的領袖人物。
唐伯虎拜師於沈周門下之後,刻苦學畫,再加上本人也有天賦,進步很快。有一天沈周看到唐伯虎練習的畫作,也不禁大加讚賞。唐伯虎聽了以後,感覺自己的水平已經很高了,慢慢開始有些驕傲,練習繪畫也有些漫不經心。
沈周發現了唐伯虎的變化,想勸他要虛心努力但又不想明說,這天沈周想了一個辦法。沈周畫了一扇窗,貼於牆上,讓唐伯虎去開窗。唐伯虎不明就裡,走上前伸手開窗,一動手卻發現這窗戶根本打不開,原來這是老師沈周作的一幅畫。
從這以後,唐伯虎不敢再有驕傲自滿的心態,更加勤奮努力,專心學畫。終於也成為一代名家。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明四家」。可惜的是唐伯虎一生放浪形骸,晚年生活貧苦,依靠朋友接濟度日,五十四歲那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