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的回憶,PS上唯一一款中文配音的經典遊戲《射鵰英雄傳》

2021-01-11 遊藝隨心

在本期的文章正式開始之前,我們要先稍微聊一聊國內玩家的武俠情結。正如西方人對騎士小說和騎士精神有著狂熱的追求和嚮往一樣,中國人對"俠義"和"俠客"也有著一種刻骨銘心的深愛。武俠小說是中國獨有的小說類型,金庸、古龍、粱羽生、溫瑞安......每當提及這些武俠小說家和他們的代表作品,相信絕大部分國內玩家都能倒背如流。正是出於這種原因,所以一般我們談論到"有中國特色的遊戲"的時候,在題材方面,往往不是四大名著就是武俠或者是仙俠類的遊戲了。

由於家用機遊戲環境一直比較特殊,各大硬體廠商以前很少將中國、特別是中國大陸的玩家當作正式的用戶群,再加上當時其遊戲開發平臺的相對封閉性,從而使得中文家用機遊戲數量一直非常之少,而有中國特色的遊戲就更少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電腦遊戲方面,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單機遊戲還很盛行的時候,我們看到了許多由中國遊戲廠商自己獨立製作的優秀作品。

在RPG遊戲中,以"仙劍"和"軒轅劍"系列最為經典,兩者都是以古代中國為時代背景,並且綜合了中國獨有的武俠類題材,以中國人獨有的觀點來詮釋的優秀作品,它們之所以能夠成為我國玩家公認的經典作品,除了遊戲本身的高素質之外,正是因為其能滿足中國人獨有的審美觀,讓人倍感親切。反觀家用機遊戲方面,中文遊戲本來就少,真正有中國特色的遊戲就更是鳳毛麟角,因此這有限的幾款作品自然就容易成為玩家們追憶的對象。32位主機的時代,不得不提及的此類遊戲有兩款,一個是SS版《仙劍奇俠傳》,另一個則是PS版《射鵰英雄傳》,而我們今天要說的,便是後者。

一代神機PS登場,武俠遊戲首次現身

2000年是值得玩家們記住的一年,這一年PS2正式發售,而這款由國人自主開發、索尼代理發行的中文版《射鵰英雄傳》也終於在PS上姍姍來遲。對於這一點其實我們倒沒有什麼可抱怨的,畢竟當時別說是大陸市場、即使是香港和臺灣地區也完全沒有受到日本遊戲廠商的重視,這款《射鵰英雄傳》本質上來講只是索尼的一塊敲門磚而已。但是它對我國玩家的意義卻非常重大。儘管當時PS2已經在全球上市,不過對於國內玩家們而言,即使是PS也仍然還是許多玩家們夢寐以求的奢侈主機,《射鵰英雄傳》的登場,無疑是給我國的眾多玩家們送來了一大驚喜。據小編所知,當時許多沒有PS的玩家,或者是買了電腦版來過癮,或者是在N年後終於入手PS再去翻出這張遊戲緬懷一把。平心而論,《射鵰英雄傳》這款遊戲素質上並不能算是優秀,但它對當時中國玩家們的意義,卻肯定要比許多日本的遊戲大作要更加重要。

和絕大部分遊戲一樣,《射鵰英雄傳》同樣也在開始之前加入了一段為時不短的動畫。就當時的水平來看,這段完全由我國廠商自己製作的動畫素質已經算是比較不錯的了一一當然,大家絕不要拿它去和FF之類的作品去作比較,這完全沒有任何意義。開場動畫在效果方面確實是做的挺花哨了,不過最讓人感動的地方還是莫過於:我們知道這款遊戲取材自金老先生筆下的《射鵰英雄傳》,不必介紹、僅從動畫中的人物造型和穿著就能馬上分辨出他們各是原著中的哪位,再加上最後作為收尾的超經典必殺"降龍十八掌",這是只有中國玩家才能明白和體會得到的感動。

無法忘懷的武俠特色

遊戲的標題畫面就做得很有特色:整體採用了白色與灰黃色糅合而成的背景色,中央偏下的地方是一隻黑白色的大雕頭部素描,看似簡單的構圖卻充分將《射鵰英雄傳》中大漠獨有的特色體現得淋漓盡致。標題畫面的左邊是從上到下的"射鵰英雄傳"五個黑體黃邊大字,充滿中國書法韻味的標題讓人一看就覺得親切,細心的朋友應該還會發現,這個標題的字體和原著封面上的字體一模一樣。右邊則是語言選擇,一共有簡體中文和繁體中文兩種選項,玩家還可以在遊戲之中隨時更改顯示中文的繁簡,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其實當時索尼就已經考慮到了大陸的玩家們(香港和臺灣地區使用的都是繁體中文)。下面的遊戲版權資訊一項上還能看到金庸老先生的名字,相信看到這個標題畫面的中國玩家們一定都會迫不及待的馬上開始遊戲吧。

遊戲的一開始是發生在郭靖和他母親居住著的蒙古草原上,郭靖和赤列都兩人正站在山頭練武,這裡會有一段郭靖練武的動畫,雖然從現在的角度看來製作的比較粗糙,不過對於看慣了日本遊戲中動輒必殺滿天飛的我們而言,能夠真正看到中國獨有的武術招式,那種感覺真是難以言表。之後華箏突然跑過來告訴兩人金兵正在村子裡大肆燒殺搶掠,迎接我們的第-戰就是郭靖和某金兵的單挑戰。在本作中主角可以說是沒有其他RPG遊戲中的"普通攻擊",即使以現在郭靖的水平來講,他能使用的唯一一項、也是最基本的招式就是"空手入白刃"。嗯,在中國的武俠小說中,即使是最低級的嘍羅出手也得有個招式,不能跟個流氓無賴一樣毫無章法,所以郭靖能使"空手入白刃",嘍囉級別的金兵也能使"脫靴轉身"這種聽上去名字很怪異怎麼看都像是要撒腳子跑路的奇怪招式也就情有可原了(手動滑稽)。

當然,"中國武俠特色"不僅僅是體現在招式名稱上,實際的戰鬥過程中,在玩家確定完攻擊方式之後,敵我雙方也都是會衝上前去倆人有板有眼的在那使用武術招式開打。這種完全不同於以往日式RPG戰鬥方式的設定,確實能讓我國玩家看得會心一笑,只是比較浪費時間,而且動作的變化也不夠豐富,玩久了就會感覺有點拖沓。戰鬥開始之前和勝利之後還配有中國特色的敲鑼打鼓背景音效,相信第-次聽到這個聲音的玩家多半都會傻愣片刻,不得不佩服開發人員對遊戲細節之處的把握能力。戰鬥中使用的某種招式次數越多,其熟練度會得到提升,並且會自動升級,升級後的招式攻擊力會提升,讓人不禁聯想到了郭靖學"亢龍有悔"時所下的苦功。

打敗敵人後除了可以得到金錢和經驗值之外還能得到"俠義值",這個"俠義值"會關係到一些劇情的發展,戰鬥獲勝以及接受分支任務可以提升俠義值,戰鬥中逃跑則會減少俠義值,"武俠武俠","俠義值"這一設定的引入可謂畫龍點睛之筆。記錄點也使用的是太極圖案,諸如此類的細節之處在遊戲中隨處可見。

本作讓人比較不滿的就是劇情上的些設計, 儘管將原著改成遊戲自然無法避免在劇情上的變動和修改,但本作中的一些改動則太誇張了。比如完顏洪烈是魔鬼所變、歐陽峰最後會變成一隻大蛤蟆等等設定,怎麼看都像是典型的日式遊戲將織田信長搞成第六天魔王的慣用伎倆,絕對是本作的一大敗筆。"外功克內功、內功克輕功、輕功克外功"的設定使得戰鬥過程就像是在玩猜拳遊戲,有種兒戲的感覺。

經典不朽,回憶永存

前面就已經說過,如果單就遊戲本身的素質而論,《射鵰英雄傳》不能算是一款優秀的作品。不過有時候評論一款遊戲的好壞,並不是區區畫面、音樂、作業系統等幾項硬性指標就真能概括得了的。正如本作,其實就是一款單純為中國玩家開發的遊戲,我們很難想像外國玩家會覺得它有多好玩,但對我們中國玩家而言,確實從中獲得了許多的樂趣和感動。PS上的這款《射鵰英雄傳》,從來就不是FF、也不是DQ、不是"傳說",但是我們能夠從其中獲得完全不同於並且也不會遜色於它們的樂趣,因為,它是真正屬於我們中國玩家自己的遊戲。

最後還是希望國內的遊戲廠商們能加把勁,做出3A水準的精品遊戲,雖然本作也有臺灣的開發人員參與製作,但他確確實實是一款在日本發售的遊戲。我們從來不缺好題材,只是缺少技術與經驗,但這都不是問題。相信未來會有一天,我們能看到真正由國人研發的全新《射鵰英雄傳》,讓玩家們再次找回曾經的感動!

相關焦點

  • 經典遊戲回顧《射鵰英雄傳》PS平臺上唯一的中文武俠遊戲
    前陣子才複習了四大名著所改編的遊戲作品《西遊記》,而這一次要為各位帶來的懷舊遊戲作品心得呢,便是改編自金庸老師的作品《射鵰英雄傳》啦!而這一款作品跟西遊記一樣、又是屬於小時候一直沒有通關,只好現在來重新回味的童年遺憾。
  • 《射鵰英雄傳》PSP模擬PS經典RPGS遊戲
    引 用:  這是一款根據我國著名作家金庸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一款遊戲、由日本Sony電腦娛樂公司(SCEI)9月6日在我國臺灣,發表了第一套全中文化的PlayStation角色扮演遊戲,SECI這套中文化的新遊戲
  • 《射鵰英雄傳》蔣家駿分享「挑選」郭靖過程
    網易娛樂1月16日報導 由愛奇藝、東方衛視、華策影視、完美世界影視聯合出品,郭靖宇監製,蔣家駿執導的電視劇《射鵰英雄傳》正在每周一、周二晚22:00東方衛視熱播中,愛奇藝當日24:00更新。在一片掌聲中,導演蔣家駿率先登臺,「搶」在各位江湖好漢之前,與現場觀眾暢談拍攝新版《射鵰英雄傳》的種種。作為一部叱吒風雲六十載的武俠經典,「傳承俠義」、「致敬經典」、「誠意打造」成為新版《射鵰英雄傳》的標籤,也是導演蔣家駿的拍攝初心。但是蔣家駿也表示因為《射鵰英雄傳》經典版本很多,所以劇集背負了很大的壓力,好在觀眾們對劇集給予很多鼓勵,對演員也是比較認可。
  • 《射鵰英雄傳》: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但人們有定論的是:流傳最廣、最受讀者歡迎的是《射鵰英雄傳》。  《射鵰英雄傳》連載之時,每天報紙一出來,人們會首先翻到副刊去看連載,看過連載,又看坊間書店應時集結的每「回」一本的小冊子,還要看最後結集出版的單行本。
  • 《射鵰英雄傳》將出英文版 "江南七怪"這樣翻譯
    海外網12月4日電 「中國版《權力的遊戲》」「中國版《指環王》」……這是一些外國媒體對風靡華人世界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的形容。日前,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將在2018年推出英文版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
  • 《射鵰英雄傳》英文版來了!什麼最難譯?
    她曾多年從事中文圖書版權代理工作,與諸多知名中國作家如餘華、遲子建、劉震雲、麥家、徐則臣等都有過合作。金庸則是郝玉青一直想引介到西方的一位作家。她說,當年學中文時,身邊就有朋友推薦她「一定要看金庸」,結果一看就上了癮。  郝玉青從2012年開始翻譯《射鵰英雄傳》,翻譯期間她大部分時間都住在杭州,在她看來就像是「回到了古老的臨安」,感覺非常美妙。
  • 李一桐楊旭文版《射鵰英雄傳》是良心劇,它已成90後00後心中經典
    文/追劇者們說起《射鵰英雄傳》,應該沒有人不知道吧,這是金庸先生的經典武俠小說之一,是很多人心中的小時代。如今這本小說已經超越了小說本身的意義,從它第一次被搬上銀幕的那一刻起,就註定會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從它被一次又一次的翻拍成電視劇的那一刻起,《神鵰英雄傳》已註定是很多人的青春。
  • 37年過去了,83版《射鵰英雄傳》多位演員已去世,「黃蓉」上榜
    在每一代人的心中,都有這樣的一種影視作品,它是我們一代人的記憶,更是一代人的符號。83版的《射鵰英雄傳》真的陪伴了不少人的成長,這麼多年來,《射鵰英雄傳》不斷地被翻拍,但是卻從未超過老版的《射鵰英雄傳》,因為在所有觀眾的心目中,八三版的這部電視劇才是最最經典最應該流傳下去的一個版本,現在這部電視劇已經有30多年的時間了,當年曾經出演過劇中角色的不少明星,也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
  • 《射鵰英雄傳》開播 楊旭文李一桐重現經典
    合照 楊旭文&李一桐  搜狐娛樂訊 由蔣家駿執導,楊旭文、李一桐、陳星旭、孟子義等領銜主演的古裝武俠劇《射鵰英雄傳在新版《射鵰英雄傳》中,楊旭文則飾演個性忠厚、崇尚節義的郭靖。郭靖愛國愛民,天生一副俠義心腸。他與黃蓉在張家口一見如故,兩情相悅,在經歷了三番五次的離合悲歡和坎坷磨難後,才終於與黃蓉有情人終成眷屬。不管是初出茅廬的懵懂無知,還是背負國讎家恨之後的成長堅毅,楊旭文都展現了郭靖成長過程中更為深層次的一面。
  • 曾參演《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演員譚炳文去世,享年86歲
    新浪娛樂官博介紹:「譚炳文出演過《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九品芝麻官》及1983年版《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等多部影視作品,更是香港配音界的始祖人物,曾配音過《藍精靈》《聖鬥士星矢》《龍珠》《建元風雲》《水滸傳》《包青天》等各類影視作品……」在留言區,截止到本文發布前,眾網友留言已達4800多條。
  • 《射鵰英雄傳》為何如此成功?三毛用了一句話9個字,完美回答
    可以說,金庸先生憑藉他的一根筆,構建而成的這段武俠江湖給億萬讀者留下了一段不可磨滅的美好回憶。隨著《鹿鼎記》的完篇,金庸先生封筆的時間,時至今日已有46年之久,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已經過去,然而金庸筆下的武俠光影依然在我們腦際迴蕩。
  • 黃日華用經歷告訴你這才是本色出演《射鵰英雄傳》和《天龍八部》
    1983年黃日華與翁美玲主演的《射鵰英雄傳》轟動全中國,掀起古裝劇風潮,黃日華與翁美玲也被贊最佳熒幕情侶。黃日華當年有多紅?張曼玉自曝當年為了追星黃日華才選擇進娛樂圈發展,為的就是能夠親手要到黃日華的籤名,沒承想張曼玉參加選美大賽一舉成名。
  • 37年了,83版《射鵰英雄傳》憑什麼仍是武俠劇的巔峰?
    歲月留聲,經典難忘。每當《鐵血丹心》一響,那氣吞山河的豪情壯志,將我們帶回了那個刀光劍影卻有情有義的江湖。1983年,《射鵰英雄傳》一開播,就掀起了收視浪潮。兩年後,50多家電視臺共同出資110萬,買斷版權,引進內地。
  • 《射鵰英雄傳》出英文版啦! 「降龍十八掌」咋翻譯?
    在浩如煙海的中文文學作品中,金庸武俠小說擁有特殊的江湖地位。無論身在何處,哪個金庸迷心中沒藏著一個仗劍天涯的少年?如今,金庸迷的陣容裡又要增加一大批五湖四海的歪果仁了。這要歸功於瑞典姑娘安娜·霍姆伍德。她有個好聽的中文名字:郝玉青。2月22日,農曆大年初七,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面向全球發行由她翻譯的《射鵰英雄傳》第一卷。
  • 《射鵰英雄傳》英譯本到底翻譯得怎麼樣?(未刪節完整版)
    在這樣的背景下,此次《射鵰英雄傳》英譯本的推出之所以受到了中英文媒體的普遍關注和報導,不僅僅是因為這部作品在華語武俠小說中的重要地位,也是因為這是金庸作品的英譯本第一次被商業出版社選中出版。 本書的翻譯安娜·霍姆伍德與她的臺灣丈夫現居瑞典,她的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瑞典人。安娜曾在牛津大學學習中文並取得中文系碩士學位,之後旅居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多年。
  • 《射鵰英雄傳》後期武功排行榜
    大家好,《射鵰英雄傳》作為射鵰三部曲的第一部裡面的華山論劍也經常為後人津津樂道,而華山論劍只是排名前四名,那麼在《射鵰英雄傳》裡面武林高手的詳細排名是怎麼樣呢?這裡小編把武功層次分為超一流高手,一流高手,二流高手,三流高手和不入流。
  • 探尋英雄本色 《射鵰英雄傳》遊戲人物性格之特寫
    探尋英雄本色 《射鵰英雄傳》遊戲人物性格之特寫 時間:2015-07-16 13:03:48 來源:完美世界 作者:
  • 專訪|《射鵰英雄傳》英文版譯者張菁:讓西方讀者過癮痛快
    1月24日,金庸的經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英譯本第二卷《未竟之約》(A Bond Undone又譯作《被取消的誓約》)在英國出版,並開始全球發售,張菁是該卷譯者。《射鵰英雄傳》英譯本第一卷書影及內容介紹《射鵰英雄傳》的第一卷《英雄誕生》(譯者:Anna Holmwood,中文名:郝玉青)已經於2018年2月,由麥克洛霍斯出版社出版,第一卷面世後首月就加印到第七版,英美主流媒體均有大量書評報導,歐美多個國家相繼買下英譯本版權。這也是金庸小說首次由英國主流出版社出版。
  • 歐美讀者被《射鵰英雄傳》英文版徵服了嗎?
    與此同時,蒙古大草原上正在進行統一戰爭,主角的名字被歷史所銘記:成吉思汗。宋朝愛國者郭先生的兒子郭靖在蒙古長大,他與成吉思汗的軍隊一起訓練。從出生開始,他就有一個永恆的對手:楊康……」這不是惡搞版的《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而是《射鵰英雄傳》第一個正式英文版的官方介紹。
  • TVB歷年武俠劇|1994版《射鵰英雄傳》顏值最高的郭靖黃蓉
    在金庸的全部作品中,《射鵰英雄傳》是影響最大、讀者最喜愛的作品之一,被公認是開創了武俠小說的新模式、新格局與新時代的一部作品。同時,他又是地地道道的中國文化與藝術的繼承者,因而《射鵰英雄傳》被認為是金庸小說的創作真正取得成就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