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第一書記羅孝明:駐村不走過場 實幹贏得民心

2021-01-09 天眼新聞

5月中旬,初夏時節,夕陽西下,記者走進銅仁石阡縣國榮鄉登坪村的道路上,映入眼帘的是青瓦白牆的村居,平整乾淨的道路。三五成群的村民聚在一起嘮嗑,聊起村裡的變化,大家都說,他們村裡有福氣,省裡派來了一位好書記。

鄉親們口中的這位好書記是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派駐到石阡縣國榮鄉登坪村第一書記羅孝明。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就是大家的貼心人。」提起羅孝明,村裡人紛紛豎起大拇指。

羅孝明(中)到龍井鄉克麻場村指導村民修剪桃樹。

黨建領航 為群眾謀幸福

「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羅孝明斬釘截鐵地說。

為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落實,羅孝明駐村第一件事就是把登坪村黨支部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作為工作的龍頭,建立和完善學習制度、黨員代表議事制度、重大事項集體決定製度、村民自治制度、村務公開制度、村民評議幹部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班子之間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對重大事件和突發事件,分工不分家,團結協作,配合默契,村黨支部凝聚力和戰鬥力不斷增強。

每月8日為黨員活動日。每月這一天,羅孝明組織村黨員開展義務勞動、扶貧濟困活動和學習交流等,黨內氣氛十分活躍。

完善登坪村黨支部 「三會一課」制是一項重要的任務,為此,羅孝明引導黨員幹部深入學習,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與時俱進。根據24名黨員各自特點,做到人員到崗、責任到崗。

在今年清明時期的防火檢查中,登坪村黨員人人到崗,盡職盡責,改變了以往黨員無權管事、不會理事、無法辦事的現象,讓黨員充分展示各自才能,大家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

「作為第一書記,要心裡有群眾,想辦法把群眾引到致富路上。2019年我村有幸被縣評為『文明村』,村支三委抓住這一機遇,抓好特色農業,完善基礎設施,把登坪村打造成一個生態宜居的新農村。」羅孝明信心滿滿的說道。

羅孝明(中)指導村民周正兵茶園套種辣椒。

真情付出 彰顯黨員本色

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暴發,對於廣大黨員幹部來說,既是一次戰役,也是一次考驗。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羅孝明立即帶領村黨員幹部挺身而出、衝鋒在前,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勇擔使命,把鮮紅的黨旗插在疫情抗擊的第一線。

關鍵時刻看擔當,危難面前顯本色。這句話在羅孝明的戰「疫」路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談起疫情防控期間的工作羅孝明說,「疫情就是命令,我們所有黨員幹部必須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擔責,以最大努力守住登坪一方淨土,確保全村群眾安然無恙。」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羅孝明走遍了全村4個村民組152戶,每到一處,他千叮嚀、萬囑咐,要求大家嚴格落實防控措施,保證全村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為確保全村疫情防控工作科學部署,羅孝明堅持吃住在村裡,一個多月沒回過一趟家。白天,他到防疫一線督導檢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晚上,他召開全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調度會,分析研判疫情防控形勢,找不足、定措施,列出次日工作要點,確保補齊疫情防控的短板。

有時錯過飯點兒,羅孝明就泡一包方便麵充飢。看著滄桑疲憊的他,村幹部勸他回村委會歇歇,他總是說:「現在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期,我怎麼能休息呢!」

喊破嗓子,不如作出樣子。在他的示範帶動下,全村黨員幹部紛紛在請戰書上簽字:「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黨員我帶頭」……6名無職黨員,紛紛加入疫情防控黨員志願者服務隊,進行卡點值守、政策宣傳、代辦購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忠誠與擔當,為全村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構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

精準到戶  開展精準脫貧

「家裡就這幾畝地,勞動力也少,怎樣才能過上好日子?」在走訪貧困戶周剛家時,周剛的這句話引起了羅孝明的深入思考。登坪村人口多、土地少,單純依靠土地不行,並且每戶有每戶的情況,依靠「一概而全」手段也不行,不為每一戶貧困戶「量身訂製」一個脫貧方案,脫貧致富只能是一句空話。

羅孝明與村「兩委」、幫扶人一起積極探索,創新工作思路,為每一戶貧困戶制訂了產業發展計劃,建立了「小而精」的產業發展項目,形成了「家家有項目,戶戶有產業」的發展格局。

貧困戶周剛全家3口人,妻子常年生病,孩子在福建上大學,全家人的生活擔子壓在周剛一個人身上,羅孝明在走訪中了解他家情況後,幫助周剛申請小額貸款5萬元用於飼養5頭牛,同時,羅孝明通過召開村民評議後把周剛家納入2020低保。

貧困戶陳登奎今年64歲,兒子於2008年去世,媳婦改嫁,孫子就靠陳登奎兩老撫養,由於陳登奎年齡大,外出務工比較困難,為了像陳登奎這樣年齡偏大的就近務工,羅孝明積極引進長榮公司在登坪村發展苗圃基地200畝,並和長榮公司協商達成務工人員放寬在65歲以內,2019年,長榮公司向貧困戶和非貧困戶發放勞務費31萬元,陳登奎兩老在長榮公司務工每月勞務費有3000元左右。

如今40戶貧困戶中「家家有項目,戶戶又不同」,有的購買了農用機動三輪車,從事水果蔬菜販賣生意;有的購買了水電安裝工具,從事水電安裝工作;有的就近務工,使建檔立卡貧困戶有了穩定的增收渠道,最終實現穩定脫貧。

在廣泛調研、吃透村情的基礎上,羅孝明為登坪村制定了發展規劃方案,確定了村容建設計劃、文化繁榮計劃、產業振興計劃等。在他的幫助下,登坪村基礎設施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

現在,登坪村3400米的硬化串寨路與2800米的串戶路交互交錯,32盞筆直挺立的太陽能路燈為全村600餘人帶來的光明。

「駐村以來,羅書記時常忙前跑後,協調資金、購置器材、發展產業,事事都離不開他,全村人都對羅書記感激不盡。」登坪村黨支部書記扶仕強感慨地說。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劉駿嬌

編輯 孫蕙

編審 付松

相關焦點

  • 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
    新華社鄭州12月9日電題: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新華社記者韓朝陽、馬驍駐村第一書記張書濤開進村的老福特是自家的私車,卻也成了曾莊村鄉親們的「公車」。周日,張書濤離家上山駐村,城裡的子女請他為山上的父母帶衣服。他的老福特成了連接山村與城區的媒介。張書濤是濟源示範區黨工委宣傳部派駐曾莊村的第二任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6月,他被選派駐村時,第一任駐村書記成富營就對他說,私車就是村裡的公車,捎人帶物是常事。張書濤倒不怕捎人帶物,他擔心的是通往曾莊村的山路不好走。
  • 【瀋陽市駐村第一書記訪談:新民市馬戶屯村第一書記 李偉】
    我們瀋陽市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駐村第一書記,他們紮根農村基層,舍小家,顧大家,在脫貧攻堅一線辛勤耕耘、默默奉獻。協助貧困村屯發展經濟產業,利用先進的網際網路+思維增加群眾收入,讓農村舊貌換新顏。為展示我市扶貧攻堅、發展特色農村經濟的建設成果,弘揚「駐村第一書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扶貧攻堅的一線,腳踏實地苦幹實幹的精神,瀋陽電視臺特別策劃「誰不說俺家鄉好 瀋陽市駐村第一書記訪談」節目。今天走進我們全媒體會客廳的第一書記是——新民市馬戶屯村第一書記 李偉
  • 楊凌農高會上的駐村第一書記們
    本屆農高會D館——陝西省駐村第一書記工作成果展展位是本次農高會的亮點之一。來自全省各個地市的駐村第一書記們紛紛攜帶本村的特色農副產品亮相農高會,藉助農高會的舞臺推薦展銷當地特色農產品,助力脫貧攻堅。 10月22日上午,陝西省委副書記、省長趙一德等領導視察了駐村第一書記工作成果展布展情況,對全省駐村第一書記履職成效和幫扶成果表示讚許和肯定。
  • 徽縣:群眾不讓走的駐村書記吳康平
    「村上的旅遊產業才上路,吳書記可千萬不能走!」「吳書記走了我們就沒有主心骨了!」……  今年6月下旬,在徽縣嘉陵鎮稻坪村黨支部召開的旅遊產業座談會上,與會的村社幹部、群眾代表聽說第一書記吳康平的任期快滿了,紛紛著急地出言挽留。  吳康平是市委組織部派駐徽縣嘉陵鎮稻坪村的第一書記兼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自2019年5月初到崗後,就一頭扎進了駐村幫扶工作中。他堅守崗位,顧大家舍小家,真幹事幹實事,千方百計帶領群眾致富增收。
  • 抗疫一線的駐村第一書記
    面對突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江西省吉安市萬安縣135名駐村第一書記主動放棄休假,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爭當守門員、宣傳員、勸導員。第一時間返村開展疫情防控萬安縣夏造鎮橫江村駐村第一書記肖力光,今年56歲。正月初二,肖力光不顧家人勸阻,主動放棄休假,返回所駐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橫江村地處偏遠,是萬安縣與遂川縣交界處。
  • 【駐村工作】記清水河縣韭菜莊鄉榆樹莊村駐村第一書記馬鵬飛
    【駐村工作】記清水河縣韭菜莊鄉榆樹莊村駐村第一書記馬鵬飛 2020-09-25 2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閒不住的「大個子」——記霑益區菱角鄉稻堆村駐村第一書記、工作...
    霑益區菱角鄉稻堆村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劉保林,憑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對扶貧事業的熱愛和對貧困群眾的深厚感情,主動紮根貧困山村,紮實履職,駐村期間走遍全村的每一個角落,為貧困戶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實際困難,他以突出的業績贏得了當地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好口碑。
  • 駐村第一書記張躍傑:與貧苦戶心貼心
    2018年2月,偃師市郵儲銀行華夏支行長張躍傑到寺溝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他的心中時刻裝著寺溝村貧困戶,真正撲下身子,以村為家,全力以赴為貧困戶辦實事,解難事,彰顯了一名駐村第一書記的「真、善、美」。  2018年2月,偃師市郵儲銀行華夏支行長張躍傑到寺溝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他的心中時刻裝著寺溝村貧困戶,真正撲下身子,以村為家,全力以赴為貧困戶辦實事,解難事,彰顯了一名駐村第一書記的「真、善、美」。
  • 內鄉縣板場鄉駐村第一書記郭盈溫:堅守駐村初心 勇擔脫貧使命
    內鄉縣板場鄉駐村第一書記郭盈溫:堅守駐村初心 勇擔脫貧使命河南經濟報記者張彤 通訊員張德勝2020年12月2日,雪後萬物蕭瑟。內鄉縣板場鄉文龍村的果園裡,洋溢著歡聲笑語。駐村第一書記郭盈溫邀請林果專家正在手把手地傳授貧困群眾冬季林果管理技術。「2016年5月,我從縣農科所到文龍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從一名專業人才轉變為一名扶貧幹部,始終把產業扶貧作為最直接、最有效的脫貧之策和增強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居家就業的長遠之計。」郭盈溫說。
  • 潤物無聲 扶貧有色——黔南中院駐村第一書記孫兵
    作為一名法院人,他時刻牢記司法為民的宗旨;作為一名司法警察,他展現了人民警察的責任與擔當;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在關鍵時刻的先鋒模範作用;他就是黔南州中級人民法院派駐羅甸縣木引鎮宜龍村的第一書記孫兵。
  • 雲南曲靖:第一書記的駐村手札
    2018年,國家稅務總局宣威市稅務局幹部李興雲主動請纓,和三個年輕小夥子組成駐村工作隊,去到了水坪村接下了駐村接力棒,著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儘管駐村工作隊隊員和村幹部多次介紹政府幫扶措施,可以安排到扶貧車間工作和有就業招聘會自由選擇工作崗位,但是徐昭宴還是不放心。於是,李興雲帶領工作隊隊員給徐昭宴分析種養收入與務工收入的差別以及車間保底工資收入情況,並對搬遷點基礎設施和學校醫院布局等多次講解後,徐昭宴終於主動配合搬遷。與此同時,駐村工作隊還關注就業信息並將就業信息及時轉告給有意願外出的務工群眾,拓寬貧困戶勞動力就業渠道。
  • 連兒灣鄉三源村第一書記賈世雄的駐村故事
    「自賈書記來到了三源村,村部從舊平房變成了新樓房,雨天難行的爛溝溝架起了涵洞橋,夜不見光的通村路亮起了太陽能路燈,鄉親們種上了大棚蔬菜、養上了致富牛羊兔,困難家庭的學生娃上學有了資助,每逢新年春節更是把春聯、米油、棉被、衣物等溫暖送到困難群眾的手心裡……」這裡的老百姓早已習慣了賈書記這個親切的稱呼,談及村上的發展變化,老百姓開口就能細數出三源村這幾年發生的一樁樁樂事喜事。
  • ...新建區獻忠村駐村第一書記熊奕用行動贏得村民的交口稱讚
    在新建區大塘坪鄉獻忠村,駐村第一書記熊奕冒著雨雪走訪村裡家庭困難的殘疾村民,了解村民關於殘疾器具的需求,並積極上報溝通聯繫。  自2019年11月成為獻忠村駐村第一書記以來,經過一年的時間,熊奕從南昌市應急管理局的普通幹部成功轉變成為村民心中的好書記。
  • ...初心的駐村幹部|黃果樹旅遊區黃果樹鎮石頭寨村駐村第一書記陳俊
    我叫陳俊,是黃果樹旅遊區工委政治部創建辦副主任,按照組織安排,自2018年擔任石頭寨村駐村第一書記至今已有近3年了。陳俊在壩區澆水從上任駐村第一書記第一天起,我就特別關注村級組織的發展,注重村級組織建設。2018年初,石頭寨村有黨員67名,但高齡黨員及外出黨員居多,黨組織後備幹部不足,示範帶動發揮作用不明顯。為抓好石頭寨村組織建設,物色發展後備幹部。
  • 三任駐村第一書記的金銀花情結
    原先村委會旁的一片荒地上,建築面積2900平方米的金銀花農產展銷研發服務中心拔地而起,金銀花小鎮已初具規模……5年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先後選派張武軍、鞠波、王敬濤接續擔任陝西國家級貧困縣蒲城縣堯山鎮閆家村駐村第一書記。
  • 駐村第一書記拿出電腦幫忙開微店
    走山路,白鞋子沾滿了泥巴。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對於駐村第一書記來說,如何在日常工作的開展中,推動精準扶貧?這一切,得益於駐村第一書記羅軍和村兩委的幫扶和支持。 從大學裡一名普通幹部到駐村第一書記,羅軍的身份有了改變,皮膚也不再白淨,變得黝黑,但他心裡覺得駐村工作充實,自己也成長許多。「與村兩委形成合力,幫助村裡解決一個個實際問題,村裡的發展就會越來越好。」
  • 興化供電駐村「第一書記」為財政部定點扶貧幹部培訓授課
    中國江蘇網9月17日泰州訊 9月15日至17日,財政部舉辦2020年定點扶貧縣扶貧幹部能力培訓班,經江蘇省扶貧辦、財政廳推薦,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興化市供電分公司大營供電所原所長,現任興化市大營鎮聯鎮村「第一書記」李廷勝應邀授課,介紹駐村扶貧工作經驗做法。
  • 活躍在貧困山鄉的駐村書記
    弄工村駐村第一書記劉東亮說。2016年以來,弄工村在當地村委和駐村工作隊員的共同努力下,改廚改廁工作取得新成效,當地苗族屯民居面貌煥然一新。據了解,弄工村現已完成通屯水泥硬化路2條、屯內道路硬化共4.5公裡,完成安全飲水提升工程3個、變電臺區改造3個、綠化項目1個、亮化工程3個,同時完成了村部改建搬遷。村容村貌,公共設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 陝西鹹陽市駐村第一書記群像
    原標題:決戰路上寫春秋——脫貧攻堅駐村第一書記工作紀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駐村第一書記,新時代的音符,新時代的奮鬥。捧著時代給出的命題,他們主動請纓、義無反顧,把腳踩進泥土,把汗拋向田野,和千千萬萬個貧困群眾融為一體,爭做時代答卷人。
  • ...紮根苗鄉傾情幫扶——記雷山縣大塘鎮咱刀村駐村第一書記黃智泯
    黃智泯深入群眾當中向農戶宣傳黨的政策在雷山縣大塘鎮咱刀苗寨,時常會聽見這樣響亮而熱情的招呼聲,這是鄉親們口中的「黃書記」又在走村入戶了。他是咱刀村老百姓的貼心人、「兩委一隊」的指揮官、同步小康的領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