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初夏時節,夕陽西下,記者走進銅仁石阡縣國榮鄉登坪村的道路上,映入眼帘的是青瓦白牆的村居,平整乾淨的道路。三五成群的村民聚在一起嘮嗑,聊起村裡的變化,大家都說,他們村裡有福氣,省裡派來了一位好書記。
鄉親們口中的這位好書記是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派駐到石阡縣國榮鄉登坪村第一書記羅孝明。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就是大家的貼心人。」提起羅孝明,村裡人紛紛豎起大拇指。
羅孝明(中)到龍井鄉克麻場村指導村民修剪桃樹。
黨建領航 為群眾謀幸福
「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羅孝明斬釘截鐵地說。
為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落實,羅孝明駐村第一件事就是把登坪村黨支部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作為工作的龍頭,建立和完善學習制度、黨員代表議事制度、重大事項集體決定製度、村民自治制度、村務公開制度、村民評議幹部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班子之間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對重大事件和突發事件,分工不分家,團結協作,配合默契,村黨支部凝聚力和戰鬥力不斷增強。
每月8日為黨員活動日。每月這一天,羅孝明組織村黨員開展義務勞動、扶貧濟困活動和學習交流等,黨內氣氛十分活躍。
完善登坪村黨支部 「三會一課」制是一項重要的任務,為此,羅孝明引導黨員幹部深入學習,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與時俱進。根據24名黨員各自特點,做到人員到崗、責任到崗。
在今年清明時期的防火檢查中,登坪村黨員人人到崗,盡職盡責,改變了以往黨員無權管事、不會理事、無法辦事的現象,讓黨員充分展示各自才能,大家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
「作為第一書記,要心裡有群眾,想辦法把群眾引到致富路上。2019年我村有幸被縣評為『文明村』,村支三委抓住這一機遇,抓好特色農業,完善基礎設施,把登坪村打造成一個生態宜居的新農村。」羅孝明信心滿滿的說道。
羅孝明(中)指導村民周正兵茶園套種辣椒。
真情付出 彰顯黨員本色
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暴發,對於廣大黨員幹部來說,既是一次戰役,也是一次考驗。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羅孝明立即帶領村黨員幹部挺身而出、衝鋒在前,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勇擔使命,把鮮紅的黨旗插在疫情抗擊的第一線。
關鍵時刻看擔當,危難面前顯本色。這句話在羅孝明的戰「疫」路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談起疫情防控期間的工作羅孝明說,「疫情就是命令,我們所有黨員幹部必須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擔責,以最大努力守住登坪一方淨土,確保全村群眾安然無恙。」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羅孝明走遍了全村4個村民組152戶,每到一處,他千叮嚀、萬囑咐,要求大家嚴格落實防控措施,保證全村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為確保全村疫情防控工作科學部署,羅孝明堅持吃住在村裡,一個多月沒回過一趟家。白天,他到防疫一線督導檢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晚上,他召開全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調度會,分析研判疫情防控形勢,找不足、定措施,列出次日工作要點,確保補齊疫情防控的短板。
有時錯過飯點兒,羅孝明就泡一包方便麵充飢。看著滄桑疲憊的他,村幹部勸他回村委會歇歇,他總是說:「現在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期,我怎麼能休息呢!」
喊破嗓子,不如作出樣子。在他的示範帶動下,全村黨員幹部紛紛在請戰書上簽字:「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黨員我帶頭」……6名無職黨員,紛紛加入疫情防控黨員志願者服務隊,進行卡點值守、政策宣傳、代辦購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忠誠與擔當,為全村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構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
精準到戶 開展精準脫貧
「家裡就這幾畝地,勞動力也少,怎樣才能過上好日子?」在走訪貧困戶周剛家時,周剛的這句話引起了羅孝明的深入思考。登坪村人口多、土地少,單純依靠土地不行,並且每戶有每戶的情況,依靠「一概而全」手段也不行,不為每一戶貧困戶「量身訂製」一個脫貧方案,脫貧致富只能是一句空話。
羅孝明與村「兩委」、幫扶人一起積極探索,創新工作思路,為每一戶貧困戶制訂了產業發展計劃,建立了「小而精」的產業發展項目,形成了「家家有項目,戶戶有產業」的發展格局。
貧困戶周剛全家3口人,妻子常年生病,孩子在福建上大學,全家人的生活擔子壓在周剛一個人身上,羅孝明在走訪中了解他家情況後,幫助周剛申請小額貸款5萬元用於飼養5頭牛,同時,羅孝明通過召開村民評議後把周剛家納入2020低保。
貧困戶陳登奎今年64歲,兒子於2008年去世,媳婦改嫁,孫子就靠陳登奎兩老撫養,由於陳登奎年齡大,外出務工比較困難,為了像陳登奎這樣年齡偏大的就近務工,羅孝明積極引進長榮公司在登坪村發展苗圃基地200畝,並和長榮公司協商達成務工人員放寬在65歲以內,2019年,長榮公司向貧困戶和非貧困戶發放勞務費31萬元,陳登奎兩老在長榮公司務工每月勞務費有3000元左右。
如今40戶貧困戶中「家家有項目,戶戶又不同」,有的購買了農用機動三輪車,從事水果蔬菜販賣生意;有的購買了水電安裝工具,從事水電安裝工作;有的就近務工,使建檔立卡貧困戶有了穩定的增收渠道,最終實現穩定脫貧。
在廣泛調研、吃透村情的基礎上,羅孝明為登坪村制定了發展規劃方案,確定了村容建設計劃、文化繁榮計劃、產業振興計劃等。在他的幫助下,登坪村基礎設施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
現在,登坪村3400米的硬化串寨路與2800米的串戶路交互交錯,32盞筆直挺立的太陽能路燈為全村600餘人帶來的光明。
「駐村以來,羅書記時常忙前跑後,協調資金、購置器材、發展產業,事事都離不開他,全村人都對羅書記感激不盡。」登坪村黨支部書記扶仕強感慨地說。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劉駿嬌
編輯 孫蕙
編審 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