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南昌市迎來了入冬後的第一場雪。在新建區大塘坪鄉獻忠村,駐村第一書記熊奕冒著雨雪走訪村裡家庭困難的殘疾村民,了解村民關於殘疾器具的需求,並積極上報溝通聯繫。
自2019年11月成為獻忠村駐村第一書記以來,經過一年的時間,熊奕從南昌市應急管理局的普通幹部成功轉變成為村民心中的好書記。
幫助生活困難的村民
找到新工作
獻忠村有1657人,包括10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原是新建區22個「十三五」貧困村之一。幫扶單位及駐村工作隊在貧困發生率、交通、飲水、住房、用電、通訊、環境建設、公共服務設施、集體經濟收入等9個方面狠下功夫,在2019年脫貧攻堅考核工作中,獻忠村順利退出貧困村序列,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均達到「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全村20戶貧困戶67人全部脫貧。
幫扶就要幫到心坎上。在全村完成脫貧任務後,2020年,針對村民生活困難的問題,熊奕積極走訪幫扶。一系列暖心舉措,讓他成為了村民交口稱讚的好書記。
「感謝駐村『第一書記』熊奕和村幹部幫助我找到了一份新工作,每個月的藥物費用可以報銷90%,現在的日子過得很充實、很幸福。」村民劉先生原是貧困戶,兩個姐姐遠嫁外地,父親離世,母親在監獄服刑。由於患有精神疾病,每天需要服用藥物,他只能通過做一點零工勉強度日。在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劉先生實現了脫貧,住進了新房。今年熊奕通過走訪,了解到劉先生希望找到一份穩定工作後,與村幹部多方聯繫,成功在新建區一家企業為劉先生找到了一份保安的工作,每個月能領到2800元工資。
生活逐步走向了正軌,劉先生滿懷希望地說,他準備找一份兼職增加收入,為實現心中的願望做好準備。「我準備等母親出來後,帶著她去外地看看姐姐,到處走走看看。」
堅守卡點防控疫情
封堵泡泉守護大堤
今年疫情期間,熊奕主動放棄了春節假期與家人團聚的機會,衝鋒在防控疫情第一線。他堅守在村委會路口的卡點,全面加強對過往車輛、人員的管制,保障了村莊安全,全村未出現一例確診和疑似病例。熊奕在村裡連續工作了3個月,沒有休息一天,兩個孩子的生活和教育重擔全都落在了妻子身上。
今年7月,獻忠村遭遇了洪澇災害,獻忠圩長期處於高水位警戒狀態,情況危急。熊奕負責獻忠村1.5公裡的堤壩,為了保障村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他連續45天工作在堤壩上,通宵堵泡泉成了常事。7月8日20時左右,熊奕帶領村民在村第七小組附近巡查時,發現一處泡泉。來不及多想,熊奕把情況匯報上去後,縱身跳入發生泡泉的水坑中,用砂石、砂帶進行圍堵。突然,熊奕發現身旁有一條半米長的紅色大蛇,他顧不上害怕,一把抓住蛇丟到了附近的草叢裡,繼續與村民搬運砂石堵泡泉,經過徹夜的奮戰,成功封堵了泡泉。
「那時候根本顧不上害怕,心裡想著儘快把危險排除,保護大堤,避免村民的財產損失。」熊奕用樸實的話語詮釋了作為駐村第一書記的使命和擔當,用行動為群眾築起了一道堅固的生命防線,讓獻忠村的鄉村振興之路進入了快車道。(南昌晚報·愛南昌客戶端首席記者 鄒鵬飛 文 魏勇劍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