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區獻忠村駐村第一書記熊奕用行動贏得村民的交口稱讚

2020-12-22 南昌新聞網

 

 

  昨日,南昌市迎來了入冬後的第一場雪。在新建區大塘坪鄉獻忠村,駐村第一書記熊奕冒著雨雪走訪村裡家庭困難的殘疾村民,了解村民關於殘疾器具的需求,並積極上報溝通聯繫。

  自2019年11月成為獻忠村駐村第一書記以來,經過一年的時間,熊奕從南昌市應急管理局的普通幹部成功轉變成為村民心中的好書記。

   幫助生活困難的村民

  找到新工作

  獻忠村有1657人,包括10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原是新建區22個「十三五」貧困村之一。幫扶單位及駐村工作隊在貧困發生率、交通、飲水、住房、用電、通訊、環境建設、公共服務設施、集體經濟收入等9個方面狠下功夫,在2019年脫貧攻堅考核工作中,獻忠村順利退出貧困村序列,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均達到「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全村20戶貧困戶67人全部脫貧。

  幫扶就要幫到心坎上。在全村完成脫貧任務後,2020年,針對村民生活困難的問題,熊奕積極走訪幫扶。一系列暖心舉措,讓他成為了村民交口稱讚的好書記。

  「感謝駐村『第一書記』熊奕和村幹部幫助我找到了一份新工作,每個月的藥物費用可以報銷90%,現在的日子過得很充實、很幸福。」村民劉先生原是貧困戶,兩個姐姐遠嫁外地,父親離世,母親在監獄服刑。由於患有精神疾病,每天需要服用藥物,他只能通過做一點零工勉強度日。在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劉先生實現了脫貧,住進了新房。今年熊奕通過走訪,了解到劉先生希望找到一份穩定工作後,與村幹部多方聯繫,成功在新建區一家企業為劉先生找到了一份保安的工作,每個月能領到2800元工資。

  生活逐步走向了正軌,劉先生滿懷希望地說,他準備找一份兼職增加收入,為實現心中的願望做好準備。「我準備等母親出來後,帶著她去外地看看姐姐,到處走走看看。」

   堅守卡點防控疫情

  封堵泡泉守護大堤

  今年疫情期間,熊奕主動放棄了春節假期與家人團聚的機會,衝鋒在防控疫情第一線。他堅守在村委會路口的卡點,全面加強對過往車輛、人員的管制,保障了村莊安全,全村未出現一例確診和疑似病例。熊奕在村裡連續工作了3個月,沒有休息一天,兩個孩子的生活和教育重擔全都落在了妻子身上。

  今年7月,獻忠村遭遇了洪澇災害,獻忠圩長期處於高水位警戒狀態,情況危急。熊奕負責獻忠村1.5公裡的堤壩,為了保障村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他連續45天工作在堤壩上,通宵堵泡泉成了常事。7月8日20時左右,熊奕帶領村民在村第七小組附近巡查時,發現一處泡泉。來不及多想,熊奕把情況匯報上去後,縱身跳入發生泡泉的水坑中,用砂石、砂帶進行圍堵。突然,熊奕發現身旁有一條半米長的紅色大蛇,他顧不上害怕,一把抓住蛇丟到了附近的草叢裡,繼續與村民搬運砂石堵泡泉,經過徹夜的奮戰,成功封堵了泡泉。

  「那時候根本顧不上害怕,心裡想著儘快把危險排除,保護大堤,避免村民的財產損失。」熊奕用樸實的話語詮釋了作為駐村第一書記的使命和擔當,用行動為群眾築起了一道堅固的生命防線,讓獻忠村的鄉村振興之路進入了快車道。(南昌晚報·愛南昌客戶端首席記者 鄒鵬飛 文 魏勇劍 圖)

相關焦點

  • 惠州3位駐村第一書記用實際行動詮釋責任擔當
    駐村第一書記不簡單,一旦駐村,猶如淬火歷練,既要帶得好班子、寫得了材料、跑得到項目,又要經得起考驗、受得了委屈、扛得住事兒……從2016年4月起,我市先後選派近400名優秀幹部到省、市定貧困村和軟弱渙散村、集體經濟試點村等擔任第一書記,他們竭盡全力為群眾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不辜負組織的信任和期望。
  • 駐村第一書記張躍傑:與貧苦戶心貼心
    2018年2月,偃師市郵儲銀行華夏支行長張躍傑到寺溝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他的心中時刻裝著寺溝村貧困戶,真正撲下身子,以村為家,全力以赴為貧困戶辦實事,解難事,彰顯了一名駐村第一書記的「真、善、美」。  2018年2月,偃師市郵儲銀行華夏支行長張躍傑到寺溝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他的心中時刻裝著寺溝村貧困戶,真正撲下身子,以村為家,全力以赴為貧困戶辦實事,解難事,彰顯了一名駐村第一書記的「真、善、美」。
  • 赤水鎮沙洲村駐村第一書記陳錦鉅為村民解難題、送溫暖
    赤水鎮沙洲村駐村第一書記陳錦鉅為村民解難題、送溫暖成為村民的貼心人好在不久後,他們的困難在沙洲村第一書記陳錦鉅的幫助下迎刃而解。原來,赤水鎮沙洲村是江門市中心醫院的對口幫扶村,該院辦公室副主任陳錦鉅自2019年4月起掛任開平市赤水鎮黨委副書記、駐沙洲村第一書記。在得知瓜農面臨滯銷難題後,他立馬站了出來,積極為瓜農尋找銷路,目前已經賣掉27000斤滯銷灰皮冬瓜。
  • 駐村第一書記羅孝明:駐村不走過場 實幹贏得民心
    三五成群的村民聚在一起嘮嗑,聊起村裡的變化,大家都說,他們村裡有福氣,省裡派來了一位好書記。鄉親們口中的這位好書記是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派駐到石阡縣國榮鄉登坪村第一書記羅孝明。「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就是大家的貼心人。」提起羅孝明,村裡人紛紛豎起大拇指。羅孝明(中)到龍井鄉克麻場村指導村民修剪桃樹。
  • 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
    新華社鄭州12月9日電題: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新華社記者韓朝陽、馬驍駐村第一書記張書濤開進村的老福特是自家的私車,卻也成了曾莊村鄉親們的「公車」。村支書薛龍生乘車到鎮裡開會,村民李體恩搭車為妻子買藥。周五,張書濤下山回城探親,山裡的父母託他為城裡的子女捎瓜菜。周日,張書濤離家上山駐村,城裡的子女請他為山上的父母帶衣服。他的老福特成了連接山村與城區的媒介。
  • 村民眼裡的「領路人」——記土左旗善岱鎮善岱村駐村第一書記鄧旭光
    2018年9月,被派到土左旗善岱鎮善岱村擔任第一書記以來,鄧旭光緊緊圍繞精準扶貧中心工作,牢記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的責任和使命,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礎上,從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指導全村經濟發展,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入手,積極投身到駐村幫扶工作中,為整村脫貧工作兢兢業業,積極幫助村民脫貧致富而努力奔走
  • 我是第一書記丨德州駐村書記陳志的「文藝攻略」:為村民建第一個...
    編者按:2019年5月,德州市派新一輪124名第一書記進駐全市農村一線。他們按照全市第一書記工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堅守為民初心,務實擔當盡責,真心融入,真情付出,把群眾當親人,贏得了群眾的支持和擁護。2020年8月開始,德州市委組織部聯合大眾網德州頻道,特推出「我是第一書記」專題,深入全市農村一線,在田間地頭採訪這些第一書記,聽他們講下村後如何「乘風破浪」,如何紮根基層、做好富民強村「戰鬥員」。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宋春曉 高志玟 德州報導深秋的後何寺村,樸實靜謐。
  • 潤物無聲 扶貧有色——黔南中院駐村第一書記孫兵
    作為一名法院人,他時刻牢記司法為民的宗旨;作為一名司法警察,他展現了人民警察的責任與擔當;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在關鍵時刻的先鋒模範作用;他就是黔南州中級人民法院派駐羅甸縣木引鎮宜龍村的第一書記孫兵。
  • 抗疫一線的駐村第一書記
    面對突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江西省吉安市萬安縣135名駐村第一書記主動放棄休假,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爭當守門員、宣傳員、勸導員。第一時間返村開展疫情防控萬安縣夏造鎮橫江村駐村第一書記肖力光,今年56歲。正月初二,肖力光不顧家人勸阻,主動放棄休假,返回所駐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橫江村地處偏遠,是萬安縣與遂川縣交界處。
  • 駐村第一書記拿出電腦幫忙開微店
    對於駐村第一書記來說,如何在日常工作的開展中,推動精準扶貧? 「生活更有奔頭了。」16日,豐都三建鄉蔡森壩村,31歲的村民倪天鳳發完貨,看著貨品遠去,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去年,她成立起微店,自己有了工作和營收不說,還帶動了周邊貧困戶。這一切,得益於駐村第一書記羅軍和村兩委的幫扶和支持。
  • 銅川駐村第一書記: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踐行初心使命
    第一書記沒有出徵動員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他們在春節假期主動離開了家,在親人的牽掛中義無反顧的踏上徵程,積極帶領村「兩委」認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耀州區瑤曲鎮教場坪村第一書記李浩(左)、宜君縣五裡鎮星星坡村第一書記甫鵬(右)離家奔赴所駐村。
  • 如何做好駐村「第一書記」?這位吸引了北京汽車的援疆幹部作出了表率
    真心實意為老百姓做實事的駐村「第一書記」邵祥理被北京汽車授予「品牌種子」稱號近日,「北京汽車·紅動中國」團隊來到新疆阿圖什市克青孜村,見到了駐村「第一書記」邵祥理,授予他「品牌種子」的稱號,並與該村籤訂了修建黨建工作室和其他扶貧項目的協議
  • 中國電信江西贛州分公司90後駐村第一書記溫棋萍
    2019年4月,26歲的溫棋萍受分公司黨支部選派,赴寧都縣固厚鄉橋背村擔任扶貧駐村第一書記。接到組織交給的任務時,她沒有絲毫猶豫,不講任何條件,義無反顧,從此一頭扎進鄉村,紮根服務在橋背村的田間地頭、農家舍院……從農村營業部主任到扶貧駐村第一書記,雖然環境變了,但溫棋萍的工作熱情沒有變。
  • 【海南日報】疫情面前,儋州合羅村駐村第一書記楊東柏極力勸阻村民...
    2月14日,合羅村黨支部書記符玉基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村民一開始有些意見,但是駐村幹部較真,做通了村民思想工作,活動最後還是不搞了。」符玉基口中的駐村幹部名叫楊東柏,是省財政廳國庫支付局一級主任科員,2019年2月,被委派到合羅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和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楊東柏的較真,不光是村「兩委」幹部感受到,村民也領教到了。
  • 決戰脫貧攻堅|大山深處 駐村第一書記的扶貧接力賽
    花溪區紀委監委對口幫扶擺龍村以來,先後選派三名幹部駐村任「第一書記」。為幫助擺龍村脫貧致富,三名駐村第一書記一棒接一棒,把一腔熱血揮灑在了大山深處。區紀委監委第二紀檢監察室主任楊磊拿到了「第一棒」。駐村後,楊磊了解到村民用電用水難的情況後,帶領駐村工作組同村支兩委一起行動,摸清基礎設施存在的問題,多方奔走協調資金解決了村民用水用電難的問題。
  • 【駐村工作】記清水河縣韭菜莊鄉榆樹莊村駐村第一書記馬鵬飛
    【駐村工作】記清水河縣韭菜莊鄉榆樹莊村駐村第一書記馬鵬飛 2020-09-25 2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南好楓警|商丘·龔廣濤:20年警察變駐村第一書記 帶村民播下致富...
    村村見警,格格有警,中原處處是「楓」景,為了更好地展現河南「一村(格)一警」工作成效,河南廣播電視臺、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聯合河南省公安廳宣傳處策劃推出《河南好「楓」警》專題報導,聚焦全省17個省轄市及濟源示範區的基層民警代表,看他們如何演繹平凡中的溫情,又如何用堅守築起守護群眾安全的牢固屏障。
  • 延期「駐村書記」王元明:掛職不論期限 脫貧才會離村
    新華社銀川7月1日電題:延期「駐村書記」王元明:掛職不論期限 脫貧才會離村新華社記者楊穩璽一年掛職期滿後,他被組織派往更加艱苦的村子;期滿後,他再次同意延期。近4年的掛職時間裡,他經歷了家庭變故,也受過「委屈」,但從未後悔。他就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硝河鄉新莊村第一書記王元明。他說:「掛職不論期限,脫貧才會離村。
  • 駐村第一書記丘凱:初心點亮扶貧路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後勤辦公室幹部丘凱,自2018年3月20日到青龍村擔任第一書記以來,至今已有2年9個月。駐村的一千個日日夜夜裡,他用雙腳丈量著青龍村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贏得了群眾的肯定,用辛勤換來了群眾生活的改善,他也成為青龍村村民心中最親的「親人」。
  • 左手抓防疫 右手抓脫貧——吉林駐村第一書記返崗記
    新華社長春3月23日電題:左手抓防疫 右手抓脫貧——吉林駐村第一書記返崗記新華社記者郎秋紅從正月初三開始返崗,初七全部到位,在過去的50多天裡,吉林省1400多名駐村第一書記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復產、脫貧攻堅,在兩個戰場衝鋒陷陣,成為群眾的「主心骨」「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