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場DJ和你的健身教練,今天都在送外賣|深氪lite
每個人都關在家裡,每個人都要購買食材、生活物資和外賣——於是疫情爆發後不到一個月,美團新增了7.5萬名騎手,到3月18日新增騎手量則達到了33.6萬。阿偉原來是一名健身教練,他的公司1月時興致勃勃地決定上線「春節健身不打烊」活動,鼓勵教練們不回家過年、留在北京拿3倍工資。結果,「不但春節打烊了,這到了春分都還在打烊」。
-
送外賣、賣保險、做微商,你的健身教練都轉型了
有一天,我送了 26 單,那天我的微信步數是 1 萬 6000 步,騎行加跑步有 90 公裡。你看到很多外賣小哥都是跑著的,因為他很害怕超時,而每一單都存在超時的可能性,我有一次因為一單超時,後面大部分單子都受了影響。
-
一個健身教練決定去送外賣
我和女朋友都覺得,開工好像有點遙遙無期,不如先找點賺錢的兼職吧。上崗第一天,送的第一單,接的是披薩店的外賣。我騎著車,背上以前軍隊發的迷彩雙肩包就去了。披薩店老闆看我這一身裝備,直接傻眼了,說披薩不能豎著放,然後手忙腳亂給我整了一個外賣箱。這一天,我載著這個披薩店老闆手做的外賣箱送了5單。送完最後一單,下雨了,我是淋著雨回去披薩店還了外賣箱,然後再蹬車回了宿舍。
-
DJ和健身教練轉做外賣小哥背後:行業新一輪大戰或開始
復工後,一家大型新零售公司發來需求,鬥米動用了數千萬人才庫,通過簡訊、App push和電話機器人聯繫C端用戶,匹配附近的用工需求。與此同時,鬥米還積極聯繫零售餐飲類的客戶,問詢是否有就近共享員工的意願。在我們看到大多數人都幹起來外賣小哥的時候,而另一方面則是萬物皆可外賣的登場。
-
美女健身教練回憶2020:騎單車送外賣,5000元收入猶如雪中送炭
一個偶然的情況下,周靜從親戚處獲悉,美團騎手需要兼職,能即刻上崗——小區封閉的情況下,外賣需求暴增,騎手成了日常生活的「擺渡人」,在這個「速凍」的社會中,成為串起小餐館、小超市、小菜場與千家萬戶的無形紐帶。 春歸:單車送外賣,靠雙手掙錢,每份職業都足以被尊重 職業的轉變,有時候就在倏然之間。
-
影視寒冬期香港藝人被迫轉行:發傳單送外賣,還兼職做健身教練
「影視寒冬期」可能大家都不算是很熟悉,它主要的意思就是由於某些原因,影視行業變得不景氣,很多影視演員都沒有戲可拍,那些影視公司也是面臨著破產的風險。今年的「影視寒冬期」的主要原因就是特殊時期,使得很多影視人紛紛轉行。有的影視人轉行綜藝節目,有的影視人轉行做直播賣貨。有的影視人還創辦自己的其他事業。但是他們轉行的職位門檻一般都不會太低。
-
上海灘美女健身教練,送了13天外賣還被保安刁難,只賺到980塊錢
三月初,上海的健身房主管戴戴決定去送外賣。她很早就動了念頭,卻遲遲無法踐行。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她的健身房帶去了不小的衝擊,也讓她有機會,名正言順地送起了外賣。和許多為生計所迫而轉行的健身教練不同,她並不缺錢,不在乎七塊錢一單的外賣。運動員出身,做過七年雜技演員,健身行業又幹了足足十年,戴戴是上海精緻女人的代表。
-
學DJ必備 - 心理素養
做DJ是需要很強大的心理素質的,自尊心特別強的人,在任何面前都會永遠的抬著頭去面對任何人和事,學DJ是非常簡單的,但如果做個合格的DJ,需要的元素就特別的多,想要在這個圈子上立足,並非是你會打碟就可以了,現在是個DJ都會,剩下的就是在其他方面佔據優勢,也就是今天的主題
-
從DJ到健身教練全是外賣小哥,萬物皆可外賣的市場到底該怎麼看?
復工後,一家大型新零售公司發來需求,鬥米動用了數千萬人才庫,通過簡訊、App push和電話機器人聯繫C端用戶,匹配附近的用工需求。與此同時,鬥米還積極聯繫零售餐飲類的客戶,問詢是否有就近共享員工的意願。在我們看到大多數人都幹起來外賣小哥的時候,而另一方面則是萬物皆可外賣的登場。
-
在夜場上班的女人,最後都嫁給什麼人?這些過來人告訴你答案
導語:在夜場上班的女人,最後都嫁給什麼人?這些過來人告訴你答案情感的傾訴者,吐述世間人情冷暖。(原創文章,弘揚社會正能量,抄襲必究。圖片源於網絡)昕昕/文每一種職業都應該得到尊重,每一個人也應該得到尊重。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人人都能夠如意,也不是人人都能夠得到一份安穩體面的工作,在有需求的地方,就會有市場,有市場就會有相應的工作產生,不論是為人治病的醫生,還是送外賣的小哥,亦或者是在夜場上班的女人,他們都應該得到尊重。
-
健身教練轉行送外賣:我是一個父親,困難時要站出來
圖中是一位皮膚黝黑,剃著寸頭的男人,穿著外賣小哥的工服,雄壯的肌肉把T恤撐得滿滿當當。他是行業裡無人不知的大咖。他們曾經是高收入群體,是都市精緻生活的象徵。為了維持身體和生活的精緻,負債成為他們中一部分人的特徵。但現在,健身教練們不得不謹小慎微,尋找新的生存方式。送外賣,開直播。經歷過寒冬和看得見的頹喪之後,新的肌肉逐漸生長出來。
-
教練差點轉行送外賣,囤一身肥肉的我曾擔心老闆跑路
真的有健身教練要轉行送外賣嗎?很多人私信CBD君問是不是假的。一位湖南籍的健身教練Peter告訴CBD君,他真的是有想過轉行去送外賣。 請排隊,請消毒,請測量體溫,請掃碼登記,請保持距離……做這麼一套複雜流程,都是為了進入健身房「擼鐵」!
-
江瀚:從DJ到健身教練全是外賣小哥,萬物皆可外賣的市場到底該怎麼看?
復工後,一家大型新零售公司發來需求,鬥米動用了數千萬人才庫,通過簡訊、App push和電話機器人聯繫C端用戶,匹配附近的用工需求。與此同時,鬥米還積極聯繫零售餐飲類的客戶,問詢是否有就近共享員工的意願。 在我們看到大多數人都幹起來外賣小哥的時候,而另一方面則是萬物皆可外賣的登場。
-
周末去蹦迪~169元嗨玩三亞·亞特蘭蒂斯水世界夜場嘉年華, DJ表演+...
只需268元/人(成人) 198元/人(兒童) 但是今天給大家送上 開幕日特價票 原價268夜場票 7.11特價票只需 169元> 就能來開啟夜場新玩法 (僅限2020年7月11日當天使用) ▼
-
「送外賣的」和「踢足球的」打起來了!是「送外賣的」先動的手
輿論一出的第一時間,趕緊去翻了一下下新聞,看看「送外賣的」在忙什麼?是不是要投資中超球隊了?還是要贊助國家隊了?不然幹嘛沒事兒說中國男足呢?看了一圈,哦,原來是收購了「理想汽車」,跟足球沒關係。那你沒事兒聊什麼中國男足呢?還用遠古時期的事情?
-
教師送外賣惹爭議!為了養家餬口送外賣,怎麼就不務正業了?
但是,在這些聲音中,有一種聲音最為強烈:老師是教書育人的,不是讓你送外賣的,教師送外賣就是不務正業。對此,社評君並不這麼認為,社評君想說的是人家為了養家餬口送外賣,怎麼就不務正業了?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網友所說的「不務正業」是否成立。「不務正業」這個成語大有來歷,出自《金瓶梅詞話》:「這人不甚讀書,終日閒遊浪蕩,一自父母亡後,分外不務正業」。
-
未成年人可以學DJ嗎?
現在DJ這個行業以已經風靡全球了,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都比較熱衷於這個職業,喜歡這個行業的人的年齡在兩歲到幾十歲不等,這就是這個職業的魅力,大家看到這些的時候可能會認為,哇噻,這個職業真好,但是實際的情況卻是現在大部分的未成年人都不能學DJ
-
尤溪唯一外賣火鍋,吃完連鍋都送你!
這個時候外賣火鍋的出現簡直就是拯救了地球一樣!沸洋洋外賣火鍋四五十種菜品直送到家吃完連鍋都不要了!所有的菜不僅不用你自己去買,而且全部是洗乾淨之後才裝箱送到家!連鍋都幫你準備好!沒有電磁爐的話可以選擇下面這種燃料小火鍋喔~
-
健身教練也來送外賣了!新人騎手起步有多難?
之前就有段子說,在疫情期間,沒有復工的理髮店小哥和失業的健身房教練,都當起外賣配送員。如今「你的健身教練可能去送外賣了。」不再是一個段子。根據央視財經報導,疫情防控期間,健身行業遭遇了2個多月的停擺。小周原本是一家健身房的團操教練,最近這段時間,她的工資降低了不少,為了維持租房等開支,就選擇去做一名外賣騎手。小周表示,最遠一天配送下來大概三十多公裡,每天配送午餐和晚餐時段依可以賺一百多元,基本可以貼平之前的收入。
-
「外賣拳王」張方勇:今天送的每單外賣,都是為了明天更有力地揮拳
和2017年第一次因為「外賣拳王」走紅一樣,大量的記者跑來採訪他,甚至還有編劇想要以他的勵志故事為原型編寫劇本。對於這樣的陣仗,一年多前已經經歷過一次的張方勇處理起來遊刃有餘了許多,他明白這樣的曝光對自己的拳擊生涯和生活也不會有什麼影響。儘管贏下這場比賽過後,脫下拳套的他還是要騎上電瓶車繼續送外賣的工作,但相比之前對未來和夢想的迷茫,他的心境已經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