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中正題褒匾額驚現品藏天下

2021-02-23 品藏天下

 ◆ ◆

文 |石祿生

中華傳統匾額是濃縮歷史文化精粹的一種特殊載體。按題材劃分,匾額類型多種多樣,譬如科舉匾、堂號匾、慶賀匾、聖旨匾、表彰匾等等,不一而足。在諸多匾額類型中,最能體現受匾人或立匾人的家族榮耀的,無疑要數表彰匾(部分科舉匾、聖旨匾、慶賀匾亦在此範疇)。南宋政治家兼文學家周必大在詩詞作品《上巳訪楊廷秀賞牡丹於御書匾榜之齋其東園僅》中寫道:「楊監全勝賀監家,賜湖豈比賜書華。」詞詩說的就是他在參觀同僚楊萬裡(字廷秀)的書房時,看到滿牆都是皇帝親筆御題的匾額,心中大發驚豔之感:「書房外的花園湖色,哪裡有皇上賜予的御書匾來得驚豔。」

魏晉時期的詩人歐陽建在詩詞《贊榮壽匾額》中寫道:「嶺表昭垂阿母名,壽筵時震管弦聲。」說的是主人家的母親做壽,君王親筆題詞為之點讚祝壽(昭垂),祝壽語被製成牌匾高堂懸掛,壽筵開席後,匾額的氣場蓋過了樂曲。
上述兩則詩詞記載的表彰類匾額,帶給主人家的榮耀感,由此可見一斑。可以說,在古代,由官方(有時是以最高統治者的名義)頒發給特定人士的表彰獎狀,是主人家視若珍寶的精神獎勵,主人家必然要把它製成匾額懸掛於高堂的,這就是表彰匾的由來。歷史上,表彰匾額的製作傳統,一直延續到了民國時期。在品藏天下牌匾館,就有一塊民國的表彰匾十分驚豔,前款上書「大總統題褒」,顯得十分驚豔。經仔細研究,筆者發現此匾比乍眼看去,更要令人驚喜。

  中華民國十七(1928)年【節勵松筠】匾大總統 題

福建品藏文化有限公司收藏

我們先來看此匾的正文題詞:「節勵松筠」。松和筠,就是松樹和竹子,在中國傳統文化語境下,是節操堅貞的象徵物。題匾正文,用比喻的手法讚美了受匾人(婦女)節孝雙全。有關研究發現,相同主題的「節勵松筠」匾,在民國時期,官方曾多次頒發給民間人士(頒發同款紙質獎狀,再由受表彰人自行製作成牌匾)。

可見這主題詞,是由官方有關部門早就擬定好了的,什麼樣的表彰事跡配什麼樣的主題詞,都是標配好的。而且牌匾(原始獎狀)中的前款格式「大總統題褒」也是規定好了的。關鍵是,在頒發紙質獎狀的時候,官方標配好的主題詞和落款,一般是由時任「大總統」的元首,或代理行使大總統職責的政要人士親筆題詞,——這才是亮點。

【節勵松筠】匾  上款

但情況也有例外的時候:因為既然表彰是官方行為(下級部門推選受表彰名單),而不是純粹的「大總統」個人行為,那麼在「大總統」政務繁忙或職位空缺的特殊情境下,由官方部門找人代為題寫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目前留存有實物的「節勵松筠」主題匾(有的是木匾,有的是石匾),在安徽、湖南、湖北、遼寧等地均有發現。加上品藏天下收藏的這一塊,數量確實不在少數。民國歷史上擔任過「大總統」或代理行使大總統職責的人,何其繁多,如走馬燈似的,換了一個又一個。那麼前述這些「節勵松筠」匾都是誰題寫的呢,或者說是以哪一位「大總統」的名義頒發的呢?答案是:不一而足。有的是徐世昌,有的是黎元洪;還有馮國璋、段祺瑞、曹錕等,均有發現。
那麼現藏於品藏天下牌匾館的「節勵松筠」匾,到底是由哪一個民國「大總統」或代理行使大總統職責的人題寫的呢?我們具體試分析之。

  中華民國十七(1928)年【節勵松筠】匾 大總統題

福建品藏文化有限公司收藏

我們先來看匾額的下款「中華民國十七年十月立」。換算成公元曆法,這一年是1928年。那麼能不能據此認定,受匾人獲表彰的年份就是1928年?答案是不一定。
一般而言,為了彰顯家族榮耀,受表彰的主人家會在接獲獎狀的第一時間,安排匾額製作。因此根據立匾時間推定表彰年份,再據此推定時任「大總統」是誰,由此得出題匾人身份,通常是可行的。前述多省市發現的「節勵松筠」匾,題匾人是哪位「大總統」,就是這麼推斷來的。當然了,也不排除有的受表彰人家,沒有在第一時間製作牌匾,而是在若干年後才著手製成牌匾。原因很簡單:「節勵松筠」匾都是頒發給民間婦女的,這是政府行為而不是「大總統」個人行為。到底是哪個「大總統」題寫的,並不那麼重要,反正都沒有署名,總之是來自政府最高層的授予就是了。如此一來,受表彰人也沒有必要非得趕在時任「大總統」還在位的時候製作牌匾。
那麼具體到本文闡述的這塊「節勵松筠」匾,到底是哪個民國「大總統」題詞的呢?

【節勵松筠】匾  下款

從立匾時間來看,1928年10月,剛好是蔣中正接任國民政府主席的時間。按照歷史上大凡最高統治者上任之初,總喜歡大赦天下或大行嘉獎的習慣來推測,蔣中正第一時間頒發一批民間表彰匾(獎狀),是完全有可能的。
而且筆者經過研究蔣中正的書法,發現其書寫繁體的「節」字時,跟匾額中的「節」字具有高度相似性。因此,綜合分析,本牌匾由時任國民政府元首的蔣中正書寫並頒發,可能性極高。當然,有讀者或許會質疑,蔣中正在1948年以前從來沒有做過「大總統」,其官方身份是國民政府主席;在此之後其正式身份也只是「總統」。
關於這一點,需要說明一下:前面說過,「大總統題褒」是民國初期表彰制度規定的落款稱謂格式,因此在表彰制度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只要是國民政府元首(或代理元首),理論上都會沿用這一表彰書寫格式。需要強調的是,根據前述制匾時間與表彰時間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形,理論上這塊匾也有可能是其他前任「大總統」題寫頒發的,當然表彰時間要早於1928年10月。
通過書法比對,筆者認為,若排除蔣中正題匾,最有可能題寫本牌匾的前任「大總統」人選,當數袁世凱或段祺瑞,此二人在書寫「統」字時,筆法幾與牌匾前款中的「統」字相同。當然了,以上均為推測,題匾人蔣中正也好,袁世凱或段祺瑞也好,均不足為定論。
有心的讀者或許已經注意到了,在本文闡述的「節勵松筠」匾上側正中,有一個四方形的紅印,這是民國時期用以表彰的專門性官方印章,上書:「榮典之璽」。這裡「安利」一下:「榮典之璽」是民國政府用以慶典或表彰時的用印。民國中央政府曾專門頒布《褒揚條例》,對民間品行高潔的有德之人進行褒獎;褒獎題詞由「總統」題字,授以當事人的家屬。而「榮典之璽」就是官方憑證。從民國初期到國民黨敗退至臺灣,國民政府先後刻制過兩枚「榮典之璽」。第一枚是在袁世凱篡奪了臨時「大總統」的職位後刻制的。在1931年以前,國民政府統一使用的表彰用印,都是這一枚「榮典之璽」。包括本文闡述的「節勵松筠」匾仿用之印,也是袁世凱版本的「榮典之璽」。

為什麼說此匾的用印是仿用的呢?因為大凡這種表彰,國民政府頒發的都是紙質獎狀為多,題詞寫在獎狀上,「榮典之璽」也是戳蓋在紙質文件中。中國傳統制匾工藝,對於書法刻字,技術成熟,幾乎不會有差錯;但對於印章之類的雕刻,大多採用描摹來替代之。我們仔細比對袁世凱版的「榮典之璽」樣印與「節勵松筠」匾體的同文印,字形筆法略有差異。可見,該匾的「榮典之璽」是制匾人描摹出來的。或許有的人會質疑該匾是不是偽造的歷史牌匾。筆者仔細研究過此匾後確認,其用料、制匾工藝、物理痕跡等,均為民國時期的特徵。因此,此匾為現代贗品的可能性不存在。我們再談一下蔣中正版本的「榮典之璽」。1930年7月,眼見民國政府主席職位將要屆滿,蔣中正動了製作新的「榮典之璽」的念頭。

榮典之璽(蔣中正)

因為蔣中正在任上通過對國民政府改組,實現了「以黨治國」的轉變,牢牢把握了民國大權;屆滿之後,蔣中正無意再出任國民政府主席,而是打算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身份控制民國政府。所以,蔣中正要趕在民國政府主席任期結束之前,改制「榮典之璽」,這才名正言順。蔣中正版的「榮典之璽」,用料為新疆羊脂玉,於1931年元旦交付使用。這枚玉璽,目前保存於臺灣。
以上即為「節勵松筠」匾所涵蓋的歷史信息。粗略概述之,以饗讀者。

品藏天下,懷古惜今

塊塊榮匾豪門事,待追憶

件件華藝巨匠心,綻異彩

古曲今頌,天下品藏

▼ 點「閱讀原文」,一鍵關注品藏天下,還可查閱往期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匾額書法大家談】葛昌永:匾額是一種綜合藝術
    葛昌永題抱月亭  能夠產生共鳴,源於共同的文化認知。這種認知追溯起來,又分別基於對書法藝術、建築藝術和文本內容的認知。認知是一種自覺,也是一種習慣。僅就匾額書法來說,是書法款式中堂、條幅、橫披、鬥方、長卷、扇面等形式中的一種。寫匾額用什麼書體為好,其實也有大致約定俗成的認知:就是以大眾能輕鬆識讀的書體為首選。大眾識讀,不僅僅只是書法家和學者們才能識讀。如果一個府第的匾額寫得老百姓認不得,人們走到門口不知道是到了哪家府第,匾額便失去了實用性。所以,大多數匾額應以楷書和行書為主要書體;隸書為少;篆書和草書更少見,尤其是大草幾乎稀有。
  • 蔣中正與「毋忘在莒」
    中華民國前總統蔣中正在中國大陸軍事失敗退守臺澎金馬後,曾發起「克難運動」和「毋忘在莒運動」。1951年12月29日,蔣中正第二次巡視金門期間,應地方人士之請,於1952年1月題頒「毋忘在莒」四字於太武山巔,旨在提醒前線軍民,毋忘在大陸之恥,效法「齊安平君(田單)」之反攻復國精神,並鼓舞臺灣軍民光復大陸的士氣。
  • ​姜壽田:書法審美與實用的分離,加劇了匾額的窘境!
    謝安欲獻之書太極殿榜,而獻之斥韋仲將事以拒之,此自藏其短也」(阮元《北碑南帖論》)。南北朝時期,大字楷書進化主要體現在北朝魏碑造像題記摩崖的發展嬗變中,南朝大字楷書較為滯後,只有少量大字摩崖碑刻可與北派大字楷書比肩。如《瘞鶴銘》《爨寶子碑》《爨龍顏碑》等,而以《瘞鶴銘》《爨龍顏碑》為代表。但這個時期匾額類書法未見流傳。
  • 雲頂傲觀山 壹品天下藏|碧桂園·雲頂壹品都心精裝洋房
    中國網地產貴陽訊/雲頂傲觀山,壹品天下藏。貴陽碧桂園·雲頂壹品推出建面約117-225㎡都心精裝洋房,恭迎品鑑。據悉,碧桂園·雲頂壹品是碧桂園在貴陽市觀山湖區打造的高端房地產項目,佔地183.97畝,總建築面積28.937萬㎡,項目自身規劃有高檔住宅、5.5M層高LOFT公寓、社區商業等業態。
  • 【匾額書法大家談】「匾額學」應成為專門學科——王亞洲談匾額文化
    王亞洲:歷史上看,唐以後的匾額題寫基本是楷書。匾額畢竟面對的是大眾群體,某種意義上是起昭示作用的,讓人們一眼便知寫的是何內容、作何用處。從這個角度而言,楷書、行書、隸書三種書體題匾較合適,篆書題匾偶爾也能看到,但草書和篆書是非書法人難以辨識的,作為匾額書體不太合適,特別是草書。我題匾基本用楷、行、隸三種書體。
  • 關帝廟匾額賞析
    遍布神州各處的關帝廟,既懸掛有歷代帝王封賜的匾額,也有歷任官員、士農工商、各個階層信眾敬贈、祈福或還願的匾額,這些匾額跨越時空,被很好地傳承和保留下來,成為關帝廟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帝廟匾額歷史悠久,寓意深遠,雖歷盡歲月滄桑,至今仍從題匾中感受到關帝正氣浩然、威靈顯赫的英武神韻,充分體現了關帝信仰習俗影響的深遠。 關帝廟匾額講究的是內容的意境及文採,它集中表達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審美觀,寄寓了各個階層對關帝的精神訴求和內心渴望。
  • 蔣中正先生珍貴老照片
    蔣中正先生珍貴老照片 蔣中正在臺灣的最後歲月
  • 福建省資訊|琉球是中國的附屬國的鐵證驚現福建
    福建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琉球是中國的附屬國的鐵證驚現福建從明朝開始,琉球就已成為我國的附屬國。在福建品藏天下博物館有一塊「眉齊杖國」的匾額,題匾人林鴻年,福建首位清代狀元、出使琉球正使。該匾證明在清朝末年,清王朝依然保持著對琉球國王進行冊封的制度。史料記載:15世紀初,巴志王統一琉球,受明朝賜姓尚,成為中國的一個藩屬國。1838年,琉球國王尚灝去世,道光皇帝指派林鴻年作為琉球國正使,前去主持冊封典禮。抵達琉球後,冊封使團受到琉球國官員的熱情迎接。
  • 關帝廟匾額經典賞析
    匾額是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相當於古建築的眼睛,具有重大的藝術價值和史料研究價值。匾額集古代思想、信仰、書法、文學、雕刻、篆印、美術、建築裝潢等於一身,成為雅俗共賞,施行教化的典範。遍布神州各處的關帝廟,既懸掛有歷代帝王封賜的匾額,也有歷任官員、士農工商、各個階層信眾敬贈、祈福或還願的匾額,這些匾額跨越時空,被很好地傳承和保留下來,成為關帝廟的重要組成部分。關帝廟匾額歷史悠久,寓意深遠,雖歷盡歲月滄桑,至今仍從題匾中感受到關帝正氣浩然、威靈顯赫的英武神韻,充分體現了關帝信仰習俗影響的深遠。
  • 偏城匾額
    匾額「福壽康寧」,存於村內侯姓私宅(以南為正),正院二進院正房(南房)門頭。匾額:「古今臨門」;陽刻;行草書寫;書法飄逸、蒼勁。「古今」意為:古代和現今。出自:<古今賢文> (讀書篇) 欲知天下事,須讀古今書。《禮記·三年問》:「故三年之喪,人道之至文者也……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壹也。」《史記·太史公自序》:「故禮因人質為之節文,略協古今之變。」
  • 白崇禧和蔣中正爭鬥了一生,晚年去臺灣後,日子過得怎麼樣?
    第二天,當他死亡的消息登上報紙後,人們開始有了懷疑,有人表示,他是不是被蔣中正毒殺的?那麼問題來了,真實死因究竟是什麼?1929年,隨著和蔣中正的矛盾激化,因為不敵蔣軍,他們兩人逃到了越南。後來,他們決定再集結勢力是一次。1930年,他們再次失敗。
  • 匾額書法:掛在牆上的文人理想
    匾額,又稱扁額、扁牘、牌額,簡稱為扁、匾或額。在中國的古建築上,多綴有匾額。匾額把中國古老文化流傳中的辭賦詩文、書法篆刻、建築藝術融為一體,集字、印、雕、色的大成,以其凝練的詩文、精湛的書法、深遠的寓意、指點江山,評述人物,成為中華文化園地中的一朵奇葩。
  • 昭靈廣濟 澤周三鋪——道光御筆《白龍潭龍神廟》匾額賞析
    道光帝楷書《白龍潭龍神廟》匾額,著錄於《大清宣宗成皇帝實錄》,是道光帝即位後,匾額作為古建築的「眼睛」,是古建築重要的組成部分。翰海秋拍,道光帝楷書《白龍潭龍神廟》匾額,著錄於《大清宣宗成皇帝實錄》,也是道光七年皇家敬龍祈雨的一次記載,表現出清代皇帝在行政治國中,對風調雨順、安居樂業的一種重視和祈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祈雨,古稱雩祀。
  • 三環主路天價廣告牌,驚現小米有品眾籌的「社交白酒」
    1月7日晚,北京三環主路廣告牌驚現一瓶巨型白酒的身影。廣告牌上信息量極少,只能看出是一款名為稻純的酒與小米有品logo。通過掃描進入小米有品眾籌頁面,這款「稻純酒」銷售額已然突破900萬,眾籌度遠超2000%。是何等魔力,讓此款白酒在短短時間內圈粉了一大批新潮年輕人?
  • 鮮為人知或業已消失的武威匾額
    有人問他為何拐了幾道彎,他言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我這河字才拐了三道彎。此亦為美談。李銘漢故居匾額李銘漢故居位於達府街。舊貌由三部分組成,中為祠堂院,西為住宅,南為花園。據宋振林先生所著《名勝古蹟》載,祠堂院始建於民國五年(1916)。坐南向北,分前後兩院。後院上堂屋面闊五間,硬山頂式,屋脊施磚雕,飛簷出廊,滾檁踩枋。東、西廂房各三間,不出廊。
  • 淺談中國傳統匾額文化(匾額文化起源與發展)
    甲骨刻字,疏密有致,有藏有露,行氣灑宕,布局如列。與之同輝的鐘鼎彝器文字,或刻或鑄,氣勢恢宏,風格古雅。甲骨文、鍾周文的形成,寓示著刻字藝術的成熟。縱觀五千年中國文化歷史,可以說文字始傳於刻,有刻才有文字,刻字推動了文化的發展,文化的發展推進了刻字藝木的不斷創新,使刻字藝術走向成熟與輝煌。
  • 李銘漢故居的匾額與楹聯
    經各方努力,此次修繕中還復原了故居中原有的部分匾額與楹聯。匾額與楹聯是中國古代建築中一種特有的裝飾形式。它集文學、書法藝術於一體,其文化深厚,內涵豐富,與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不可分的聯繫。今天,我們若想讀懂這處近200多年「涼州世家」文化名人的生活之地,除了李氏優良的家風學風外,也可參看這些散落在故居內的匾額楹聯。
  • 頤和園建園270周年系列之十八|頤和園中的建築匾額
    頤和園匾額介紹頤和園中的匾額撰寫製作可分為兩個時期,以乾隆為主的清漪園時期和以慈禧為主的頤和園時期。這兩個時期的匾額在內容形式上既有聯繫又有差別。滿漢雙體文鬥匾四體文鬥匾:在乾隆時期,重要的皇家寺廟,其鬥匾常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以象徵佛法普度眾生、萬法歸一。如:寶雲閣,龍邊鬥匾。
  • 故宮每塊匾額的含義,太漲知識了!
    今天藉此,我們一起順著天安門(紫禁城南門)走進故宮,去了解一下部分宮殿的匾額出處和含義。 01 它的意思是說,由天子來制定建立中正的天下最高準則。有強調皇權之意。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