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 |石祿生
中華傳統匾額是濃縮歷史文化精粹的一種特殊載體。按題材劃分,匾額類型多種多樣,譬如科舉匾、堂號匾、慶賀匾、聖旨匾、表彰匾等等,不一而足。在諸多匾額類型中,最能體現受匾人或立匾人的家族榮耀的,無疑要數表彰匾(部分科舉匾、聖旨匾、慶賀匾亦在此範疇)。南宋政治家兼文學家周必大在詩詞作品《上巳訪楊廷秀賞牡丹於御書匾榜之齋其東園僅》中寫道:「楊監全勝賀監家,賜湖豈比賜書華。」詞詩說的就是他在參觀同僚楊萬裡(字廷秀)的書房時,看到滿牆都是皇帝親筆御題的匾額,心中大發驚豔之感:「書房外的花園湖色,哪裡有皇上賜予的御書匾來得驚豔。」
![]()
魏晉時期的詩人歐陽建在詩詞《贊榮壽匾額》中寫道:「嶺表昭垂阿母名,壽筵時震管弦聲。」說的是主人家的母親做壽,君王親筆題詞為之點讚祝壽(昭垂),祝壽語被製成牌匾高堂懸掛,壽筵開席後,匾額的氣場蓋過了樂曲。
上述兩則詩詞記載的表彰類匾額,帶給主人家的榮耀感,由此可見一斑。可以說,在古代,由官方(有時是以最高統治者的名義)頒發給特定人士的表彰獎狀,是主人家視若珍寶的精神獎勵,主人家必然要把它製成匾額懸掛於高堂的,這就是表彰匾的由來。歷史上,表彰匾額的製作傳統,一直延續到了民國時期。在品藏天下牌匾館,就有一塊民國的表彰匾十分驚豔,前款上書
「大總統題褒」,顯得十分驚豔。經仔細研究,筆者發現此匾比乍眼看去,更要令人驚喜。
中華民國十七(1928)年【節勵松筠】匾大總統 題
福建品藏文化有限公司收藏
我們先來看此匾的正文題詞:
「節勵松筠」。松和筠,就是松樹和竹子,在中國傳統文化語境下,是節操堅貞的象徵物。題匾正文,用比喻的手法讚美了受匾人(婦女)節孝雙全。有關研究發現,相同主題的「節勵松筠」匾,在民國時期,官方曾多次頒發給民間人士(頒發同款紙質獎狀,再由受表彰人自行製作成牌匾)。
![]()
可見這主題詞,是由官方有關部門早就擬定好了的,什麼樣的表彰事跡配什麼樣的主題詞,都是標配好的。而且牌匾(原始獎狀)中的前款格式「大總統題褒」也是規定好了的。關鍵是,在頒發紙質獎狀的時候,官方標配好的主題詞和落款,一般是由時任「大總統」的元首,或代理行使大總統職責的政要人士親筆題詞,——這才是亮點。
【節勵松筠】匾 上款
但情況也有例外的時候:因為既然表彰是官方行為(下級部門推選受表彰名單),而不是純粹的「大總統」個人行為,那麼在「大總統」政務繁忙或職位空缺的特殊情境下,由官方部門找人代為題寫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目前留存有實物的「節勵松筠」主題匾(有的是木匾,有的是石匾),在安徽、湖南、湖北、遼寧等地均有發現。加上品藏天下收藏的這一塊,數量確實不在少數。民國歷史上擔任過「大總統」或代理行使大總統職責的人,何其繁多,如走馬燈似的,換了一個又一個。那麼前述這些「節勵松筠」匾都是誰題寫的呢,或者說是以哪一位「大總統」的名義頒發的呢?答案是:不一而足。有的是徐世昌,有的是黎元洪;還有馮國璋、段祺瑞、曹錕等,均有發現。
那麼現藏於品藏天下牌匾館的「節勵松筠」匾,到底是由哪一個民國「大總統」或代理行使大總統職責的人題寫的呢?我們具體試分析之。
中華民國十七(1928)年【節勵松筠】匾 大總統題
福建品藏文化有限公司收藏
我們先來看匾額的下款「中華民國十七年十月立」。換算成公元曆法,這一年是1928年。那麼能不能據此認定,受匾人獲表彰的年份就是1928年?答案是不一定。
一般而言,為了彰顯家族榮耀,受表彰的主人家會在接獲獎狀的第一時間,安排匾額製作。因此根據立匾時間推定表彰年份,再據此推定時任「大總統」是誰,由此得出題匾人身份,通常是可行的。前述多省市發現的「節勵松筠」匾,題匾人是哪位「大總統」,就是這麼推斷來的。當然了,也不排除有的受表彰人家,沒有在第一時間製作牌匾,而是在若干年後才著手製成牌匾。原因很簡單:「節勵松筠」匾都是頒發給民間婦女的,這是政府行為而不是「大總統」個人行為。到底是哪個「大總統」題寫的,並不那麼重要,反正都沒有署名,總之是來自政府最高層的授予就是了。如此一來,受表彰人也沒有必要非得趕在時任「大總統」還在位的時候製作牌匾。
那麼具體到本文闡述的這塊「節勵松筠」匾,到底是哪個民國「大總統」題詞的呢?
【節勵松筠】匾 下款
從立匾時間來看,1928年10月,剛好是蔣中正接任國民政府主席的時間。按照歷史上大凡最高統治者上任之初,總喜歡大赦天下或大行嘉獎的習慣來推測,蔣中正第一時間頒發一批民間表彰匾(獎狀),是完全有可能的。
而且筆者經過研究蔣中正的書法,發現其書寫繁體的「節」字時,跟匾額中的「節」字具有高度相似性。因此,綜合分析,本牌匾由時任國民政府元首的蔣中正書寫並頒發,可能性極高。當然,有讀者或許會質疑,蔣中正在1948年以前從來沒有做過「大總統」,其官方身份是國民政府主席;在此之後其正式身份也只是「總統」。
關於這一點,需要說明一下:前面說過,「大總統題褒」是民國初期表彰制度規定的落款稱謂格式,因此在表彰制度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只要是國民政府元首(或代理元首),理論上都會沿用這一表彰書寫格式。需要強調的是,根據前述制匾時間與表彰時間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形,理論上這塊匾也有可能是其他前任「大總統」題寫頒發的,當然表彰時間要早於1928年10月。
通過書法比對,筆者認為,若排除蔣中正題匾,最有可能題寫本牌匾的前任「大總統」人選,當數袁世凱或段祺瑞,此二人在書寫「統」字時,筆法幾與牌匾前款中的「統」字相同。當然了,以上均為推測,題匾人蔣中正也好,袁世凱或段祺瑞也好,均不足為定論。
有心的讀者或許已經注意到了,在本文闡述的「節勵松筠」匾上側正中,有一個四方形的紅印,這是民國時期用以表彰的專門性官方印章,上書:「榮典之璽」。這裡「安利」一下:「榮典之璽」是民國政府用以慶典或表彰時的用印。民國中央政府曾專門頒布《褒揚條例》,對民間品行高潔的有德之人進行褒獎;褒獎題詞由「總統」題字,授以當事人的家屬。而「榮典之璽」就是官方憑證。從民國初期到國民黨敗退至臺灣,國民政府先後刻制過兩枚「榮典之璽」。第一枚是在袁世凱篡奪了臨時「大總統」的職位後刻制的。在1931年以前,國民政府統一使用的表彰用印,都是這一枚「榮典之璽」。包括本文闡述的「節勵松筠」匾仿用之印,也是袁世凱版本的「榮典之璽」。
為什麼說此匾的用印是仿用的呢?因為大凡這種表彰,國民政府頒發的都是紙質獎狀為多,題詞寫在獎狀上,「榮典之璽」也是戳蓋在紙質文件中。中國傳統制匾工藝,對於書法刻字,技術成熟,幾乎不會有差錯;但對於印章之類的雕刻,大多採用描摹來替代之。我們仔細比對袁世凱版的「榮典之璽」樣印與「節勵松筠」匾體的同文印,字形筆法略有差異。可見,該匾的「榮典之璽」是制匾人描摹出來的。或許有的人會質疑該匾是不是偽造的歷史牌匾。筆者仔細研究過此匾後確認,其用料、制匾工藝、物理痕跡等,均為民國時期的特徵。因此,此匾為現代贗品的可能性不存在。我們再談一下蔣中正版本的「榮典之璽」。1930年7月,眼見民國政府主席職位將要屆滿,蔣中正動了製作新的「榮典之璽」的念頭。
榮典之璽(蔣中正)
因為蔣中正在任上通過對國民政府改組,實現了「以黨治國」的轉變,牢牢把握了民國大權;屆滿之後,蔣中正無意再出任國民政府主席,而是打算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身份控制民國政府。所以,蔣中正要趕在民國政府主席任期結束之前,改制「榮典之璽」,這才名正言順。蔣中正版的「榮典之璽」,用料為新疆羊脂玉,於1931年元旦交付使用。這枚玉璽,目前保存於臺灣。
以上即為
「節勵松筠」匾所涵蓋的歷史信息。粗略概述之,以饗讀者。
品藏天下,懷古惜今
塊塊榮匾豪門事,待追憶
件件華藝巨匠心,綻異彩
古曲今頌,天下品藏
▼ 點「
閱讀原文」,一鍵關注品藏天下,還可查閱往期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