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為何從祥瑞的象徵,變成誘惑世人的狐妖

2020-12-14 上遊新聞

為什麼在我們的文學作品中,總是有那麼多的狐狸呢?

馬克思的哲學告訴我們,不是社會意識決定了社會存在,而是社會存在決定了社會意識。換句話說,我們的生活,決定了我們的文學作品。

因此,要追溯文學作品的意象,往往要溯源我們的生活。

我們的生活與狐狸,究竟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上圖_ 夏家店下層文化彩繪狐面紋

一、 狐狸之源——遠古圖騰

說起來很難以相信,在我們的文明之初,狐狸就已經和先人有了密切的關聯。

譬如東漢的《吳越春秋》裡,就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說是大禹路經塗山,突然心有所感,預料到自己的婚姻就在此地。

「禹三十未娶,行到塗山……辭云:吾娶也,必有應矣——《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

果然,大禹在此歇腳的時候,一隻九尾白狐拜訪了大禹,隨後大禹聽到了塗山的民歌,心中頓悟,於是娶塗山女,名為「女嬌」。

「乃有白狐九尾,造於禹。……塗山之歌曰:成家成室,我造彼昌……禹因娶塗山,為之女嬌——《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

上圖_ 古代九尾狐形象之一

由於古人記事過於精簡,這個故事顯然有很多不解之處,大禹娶的究竟是九尾白狐呢?還是普通的塗山女子呢?塗山人又與九尾白狐有什麼樣的聯繫呢?

根據我們目前的考證,有這麼一個結論,所謂的塗山氏,其實是塗山的一個氏族。他們以白狐作為他們的圖騰,而治理淮水,這不僅是大禹所在部落的心願,對塗山氏來說,也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他們大力配合大禹的治水行動,並互相聯姻。這代表著以龍為信仰的華夏族和以狐信仰的淮夷族的結盟。

另外,這個故事還被記載在《太平御覽》之中。

「禹始納塗山女,曰女媧,合婚於太桑,有白狐九尾之瑞。」

總之,狐狸最早的形象,就是作為東南方淮夷族的圖騰出現。

上圖_ 《山海經》中九尾狐的形象

二、 狐狸的祥瑞化

《山海經》裡說,東南的青丘,有九尾之狐。青丘大致就在東南部,這再次證明了東南狐狸信仰的真實性。

《山海經圖贊》說九尾狐是「青丘奇獸,九尾之狐。有道翔見,出則銜書。作瑞周文,以標靈符。」

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簡單來說,青丘的九尾狐,是一種異獸,只有當天下清平海晏河清時,才能看到銜著玄密的書符的狐狸的身影。

這詩是郭璞所寫,而郭璞是魏晉時人。可見,最晚在魏晉之時,狐狸的形象就已經從單純的圖騰崇拜轉向一種祥瑞靈獸轉變。

在這個時候,人們相信狐狸是一種具有靈性的動物,很多王公貴族都有用狐狸皮毛製作衣服的習慣。它們相信這能夠為它們帶來幸運。

上圖_ 明代的黑狐、清代的元狐

實際上,狐狸被視作祥瑞的這種趨勢早在戰國時就已經有了,《周書》裡記載四夷進貢,青丘國就進貢了九尾之狐,而不令支則進獻了玄貘(黑狐)。

一些學者認為,對九尾狐的崇拜本質上是一種生殖崇拜,《白虎通》中就有對九尾狐的解釋

「狐九尾何?......狐必九尾者也?九妃得其所,子孫繁息也。於尾者何?明後當盛也。」

也就是說,起初對九尾狐的崇拜,在於古人對子孫繁盛的嚮往,在時代的演進中,被賦予了新的嚮往,從子孫繁盛到天下太平。

因此,九尾被視作是王者和盛世的象徵。其地位能與麒麟、玄龜等知名祥瑞相提並論。

不過,這麼一來,新的疑惑就產生了。我們如今對狐狸的印象是什麼?美麗而勾魂奪魄的女子或者白面書生?比起「祥瑞」,其實更接近於「妖精」。

從象徵天下太平的王者祥瑞,到擅長勾魂奪魄的妖精靈怪,這是怎麼回事呢?

上圖_ 麒麟

上圖_ 漢代畫像石中刻畫的麒麟,圖左邊第四個動物

三、 狐狸的巫術化

從帶有神性色彩的祥瑞淪為妖精,這種趨勢其實早在西漢就已經初現端倪,《易林》就有記載「老狐屈尾,東西為鬼。病我長女。」

大致上,漢代之後狐狸即有了「妖獸」的屬性,而六朝之後,狐狸就有了「媚獸」的屬性。妖是狐狸的妖精本性,與曾經的神性相對。媚是狐狸的行為走向,也就是以色惑人。

狐狸形象的演變,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狐狸與龍或麒麟等神獸不同,狐狸畢竟隨處可見,偷個雞摸個羊,其神性隨即破滅,再加上身形優美,眼睛細長,容易使人聯想到美人。因此逐漸演化為妖媚之獸。另一種說法則是,狐與胡同音,魏晉之後,五胡內遷,人以狐喻胡,痛下詛咒。時間一久,狐狸本身就成了妖邪之獸。

不過,有趣的是,此時的狐狸大多仍是獸形,而非我們所熟知的妙齡女子或者白面書生。

上圖_ 明末刻本《集異記》

四、 狐狸的世俗化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體,譬如唐代的詩,宋朝的詞還有元朝的曲。

不過,唐朝可不僅僅只有詩歌,還有傳奇小說。傳奇小說的興起,大大推動了狐狸形象的世俗化。

起初,狐狸僅僅是以色相惑人的妖怪。

譬如《廣異記》中就有狐狸化作美少女或者美少年誘惑未婚的少年少女行雲雨之事的記載。《集異記》甚至有狐狸化作美男勾引已婚之妻,致其與夫君「恩義殊絕」的故事。

等到中唐才出現了中性的狐狸,也就是狐狸因為某種原因化為人形,隨後成為女婿或者妻子,它們並無惡意,僅是由於好感而與人婚配,甚至會施法救人。

這種形象在宋代小說中進一步演化,出現了完全不誘惑世人的狐精,譬如《小蓮記》,小蓮能歌善舞,長相更是令人垂涎,她是李郎中的侍女,李郎中多次對她有不軌之心,小蓮「毅然不可犯」。後來李郎中只好將小蓮灌醉,這才一親芳澤。

狐妖由惡而善,顯然是因為審美口味的改變,比起吸人精氣勾魂奪魄的惡狐妖,人們更喜歡蘊含著美好愛情的美麗而善良的好狐妖。

不過,這並非是狐妖演化的結尾。

上圖_ 明清時期九尾狐的形象

上圖_ 《封神榜》中被九尾狐狸精噬魂而死,並奪屍身附體的妲己 劇照

五、 狐妖的豔情化

狐妖形象在明清之際又有了一次大改動,從善惡皆有走向了豔情的道路,性與欲的色彩明顯加重。

譬如《聊齋志異》的《狐妾》、《蕭七》。

刻板的來說,這與明清之際人性的覺醒和肉慾的橫流不無關係。

總的來說,狐狸這個意象,在我們的文化中的演變,可以用 「圖騰崇拜——符號化——巫術化——世俗化——豔情化」 這個鏈條來簡易的概括。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狐與中國的妖怪文化,從祥瑞到妖怪,狐狸那不為人知的一面
    其實,狐狸在中國文化中並非剛出場就屬於"神鬼陣營",狐狸成精成怪或成仙大概是秦漢以後的事。在先秦之前的典籍裡多次提及狐狸,大都視狐狸為祥瑞的動物,除了在《詩經》中被唱成令人不爽的動物外,實際上並沒有多少"妖"的成分。在《禮記玉藻》說:"君衣狐白裝。"
  • 它是《山海經》中最美的神獸,世人的評價卻是:祥瑞又殘暴
    估計到現在為止,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狐狸都是妖媚惑主、禍國殃民等形象。 但是,在最早的記載中,九尾狐是一種祥瑞之獸。但是《山海經》明明記載九尾狐食人,為何又被稱為吉祥物呢? 02 要說祥瑞之兆,這就要從大禹說起來了。《呂氏春秋》《吳越春秋》都曾記載過大禹娶妻的典故。 據記載,大禹因為一直忙於治水,婚姻大事便被耽擱了,直到三十好幾仍是孤身一人。
  • 它是《山海經》中有名的美女神獸,世人對它的評價:祥瑞又殘暴
    估計到現在為止,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狐狸都是妖媚惑主、禍國殃民等形象。但是,在最早的記載中,九尾狐是一種祥瑞之獸。但是《山海經》明明記載九尾狐食人,為何又被稱為吉祥物呢?02要說祥瑞之兆,這就要從大禹說起來了。《呂氏春秋》《吳越春秋》都曾記載過大禹娶妻的典故。據記載,大禹因為一直忙於治水,婚姻大事便被耽擱了,直到三十好幾仍是孤身一人。
  • 2020年,狐妖終於變成男性了
    ,講述清貧書生王子進(陳立農飾)進京趕考,被下凡取丹的小狐妖白十三(李現飾)盯上。盼望著盼望著,這次他變成了一隻男狐狸精。演過各種男神和學霸的李現這次演狐狸並不像眾網友預料的那樣是傑克蘇附身。他飾演的白十三是一隻草根狐狸,被族中長老路邊撿到,學業不精,百分百學渣。因此當一年一度的盛會來臨,同門都取得元旦晉升成功,他卻連出山門的資格也無。
  • 據說妲己死後,真身飛去日本化為玉藻前,她們是同一條狐狸麼?
    本來九尾狐的名聲挺好,但是從妲己這個人物被人有意替換為狐狸精形象後,一切發生了改變,最初史書上的描述,清一色的都是好狐狸,它是祥瑞的象徵,比如黃帝的白狐,文王的九尾狐,出現後都是一個「瑞」字收尾予以肯定。到底是白狐好還是九尾狐好呢?
  • 我的世界:MC狐狸身上的秘密太多了,有人居然偶遇一隻「狐妖」?
    在狐狸進入遊戲的前期,由於一個錯誤導致狐狸的外觀看起來好像是一個盒狀物體,總感覺怪怪的,經過調整後,就好看多了!狐狸前往村莊的行為,這是基於現實世界中狐狸來到舊城鎮中尋找食物的行為!02叼著物品儘管狐狸看上去是用嘴叼著物品,實際上它們是用主手拿著物品,這也意味著嘴巴相當於狐狸的主手,但視覺效果卻是用嘴咬著。
  • 修行功力都很淺,蜈蚣精為何幾乎要了白素貞的命,卻不敵胡媚娘?
    胡媚娘化成白素貞的容貌模樣,又讓青蛙精變成隨身的丫環——小青,來到金山寺迷惑許仙。白素貞察覺有人冒充她後,與小青,上演了一出「李魁打李鬼」。白素貞請來了四大天神,合力擒千年狐妖,卻還是意外被胡媚娘逃脫。胡媚娘借著土遁逃至鳳凰山一山洞中,遇到了當年差些將白素貞置於死地的——蜈蚣精。
  • 盤點三部關於狐狸的漫畫,你喜歡這些狐仙的故事嗎?
    大家好我是你們可愛的清澄,自古有許多關於狐狸的傳說,他們通常都是美豔過人,而且還會誘惑路過的人,並且會吸食他們的精氣,從而修煉自己的功力,關於狐狸的傳說還有一些悽美的愛戀,狐仙通常對於愛情十分專一,而且會付出許多感情,但人妖之戀總是充滿著遺憾,所以許多傳說中的故事不免讓人心疼,不過小編今天為你們帶來三部關於狐狸的漫畫
  • 鳳凰是祥瑞的象徵,而有一種鳥一出現天下就要大旱
    《山海經》中有很多的神獸和怪獸,為什麼鳳凰被稱為神鳥和祥瑞呢?羽族中有三百六十多種種類,鳳凰為其長,是羽族的典型代表。它的樣子像錦雞,羽毛五彩斑斕;青色的鳥首,象徵五行之中的木;白色的頸脖,象徵金;後背羽毛赤紅,象徵火;胸口墨黑,象徵水;兩足黃色,象徵土。傳說這些羽毛上都有花紋,並且形成了字。頭頂上的花紋形成了一個「德」字,羽翼上的是「義」字,背上的是「禮」字,胸部是「仁」字,腹部是「信」字。仁義禮信四種美德集於其身,這樣的祥瑞神鳥一出現,就象徵著天下太平,至今廣為流傳。
  • 九尾狐從瑞獸變成妖獸被拖下神壇,妲己:根本不是因為我
    九尾狐塗山氏從大禹娶親的神話故事可以看出,九尾狐象徵著建功立業和子孫滿堂。另外,上古時期的九尾狐,還有天下承平和賢君在世的寓意。例如《周書》記載,周成王在位時天下大治,青丘國獻上了九尾狐。又如《宋書》記載,周文王曾得到一隻九尾狐,東夷部落立即主動歸附。
  • 【歷史探秘】十惡不赦的妖物到文人的賢妻:唐代以來狐妖形象演變
    古往今來的人們不斷地增添狐妖的文化內涵,使其形象更加多元,而中國傳統文學中,狐的形象從唐代以後,除了妖性、魅惑外,還展現許多人性。中國文藝美術作品中很早就有狐狸的形象。圖為東漢陶狐,高2.7釐米,長7.8釐米,1951年於河南輝縣出土。(故宮博物院)狐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形象可說是跌落谷底,對當時的人們來說,狐妖會通過採捕人類精氣來修練自己。
  • 聊齋故事:男子田裡遇到狐狸打架,幾日後坐享齊人之福
    兩隻狐狸仿佛聽懂了牛力的話,趴在地上相視一眼,趴在地上不再動彈。牛力將兩隻狐狸抱回家,替她們包紮好傷口,讓他們在家中靜養。正巧同村的李大娘發現了兩隻狐狸,跑到牛力家對牛力說:「自己很喜歡小動物,希望牛力可以送她一隻狐狸。」
  • 狐狸曾是上古神獸,是人們崇拜的對象,後來為何成了貶義的代名詞
    如果不是白淺的族人都太過正派忠誠,估計觀眾們又都會被帶回到「狐狸精」的慣有思想中去了,按照《三生三世》的描述,青丘狐族是上古神獸,億萬年來依然存活下來的「神」,為何在後來變成了貶義的象徵呢?為何白淺一家會姓「白」,而不姓「胡」呢?
  • 民間故事:狐狸拜月,幻化為美麗婦人;道士跟隨,卻差點喪了性命
    只見這隻狐狸從身後拿出一隻骷髏頭,它將骷髏頭戴在自己的頭上,走上墳頭,對著月亮跪拜起來。漸漸地,狐狸身上冒出了陣陣霧氣,從它口中吐出一隻銀白色的仙丹,衝著月亮一吞一吐,這個動作做了大概幾十遍。突然,狐狸從墳頭上翻滾下來,等它站起來的時候已然變成了一位身材高挑、美麗香豔的婦人!小道士見了大吃一驚,這狐狸已經成精了,它變成人的模樣到底想要幹什麼?
  • 遠古傳說中的十大神獸,很多都是祥瑞的象徵
    白虎是戰神的象徵,它守護在西方,本來就是百獸之王的它,在人間懲惡揚善,而且它還是一個喜歡當月老的神獸,每年的秋季它都會到人間來大戰四方,消滅那些出來作亂的小妖。朱雀有像火一樣豔紅的羽毛,它是南方的守護神獸,每年夏天它都會在夏天裡甦醒,讓大地感受它的火熱,它用烈火燒毀一切誅邪,朱雀受重傷以後會在烈焰中復活。
  • 藏傳佛教裡的「吉祥八寶」:傳承至今的祥瑞圖騰
    據相關書籍記載,在佛教傳統中,象徵好運的八吉祥物代表釋迦牟尼得道時偉大吠陀教眾神敬獻他的供物。傳承至今,吉祥八寶依舊是代表祥瑞的圖騰。寶傘撐在頭部上方,自然象徵著榮譽與尊崇。正是出於這一原因,寶傘在早期佛教藝術中變成明顯的、非偶像的象徵符號。寶傘的圓頂代表智慧,敬獻給佛陀的白傘主要象徵著他護佑芸芸眾生免於誘惑、克服恐懼的能力。
  • ——《狐妖小紅娘》
    動畫《狐妖小紅娘》應該是近年來最能代表國產動畫的作品之一了,原作在騰訊動漫上連載,動畫是由騰訊投資,繪夢製作,想起來一個作者連載這部作品只是個短片,那會的名字好像是叫《狐狸精調教手冊》後來因為人氣大火,就想做成了一個長篇作品連載,講述的是一個又一個的人與妖的愛情故事「再續前緣」
  • 狐妖小紅娘:三少道破真相,黑狐或許就是上代塗山之王?
    《狐妖小紅娘》這部動漫,自從8年的歷史了。這八年來男主白月初和蘇蘇的故事也算是步入白熱化,回憶篇基本上已經畫完,剩下的劇情才是主線。不過在這裡有一個特別奇特的boss,從前世的東方月初和塗山紅紅,到今生的白月初和蘇蘇,都拿沒辦法,簡直就是甩不掉的膏藥。
  • 【水晶初心批發行】粉晶狐狸的含義和功效
    )電話:13706422666水晶初心批發行二店地址:青島市、市北區、延吉路75號(延吉路加油站對面)電話:15253255512狐狸形態天生嬌媚,能夠輕而易舉的得到想要的愛情,所以說狐狸形態寓意著美滿的愛情。粉水晶還可以給人增添一種柔和的魅力,增加自身的吸引力,在與人交流的時候能夠更加輕鬆的贏得別人的信賴和認同,不經意間就能夠得到對方的好感。
  • 古代小說裡狐妖是怎樣設定的呢?
    講了很多狐妖的故事,但古人到底如何看待「狐妖」的呢?從《史記》開始,狐狸登上史書,後來《西京雜記》狐狸化人通過《太平廣記》中這麼多狐狸故事,可知唐代侍奉狐神的人居多滄州有位學究,交了個狐狸朋友狐狸穿著不像古人也不像今人,有點像道士,說話溫善有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