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長江網12月19日訊(記者胡雪璇)19日,中共武漢市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相關精神。市委政研室主任杜成會介紹,這次全會對武漢有著極為特殊的意義。
一是特殊的時代背景。「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兩個大局」風雲際會,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即將開啟新徵程,這樣一個時代背景註定與以往不同,這個時候召開的全會註定意義非凡。
二是特殊的時間節點。經受住百年不遇新冠肺炎疫情考驗的武漢,正在加速疫後重振、浴火重生。抗擊疫情,武漢是決戰決勝之地;疫後重振,在一季度遭受重創的情況下,武漢經濟快速反彈、逆勢崛起,二季度單季打平,三季度強勢轉正,單季增長6.9%,GDP重回全國城市前十,成為經濟發展的「風向標」。「武漢怎麼看」「武漢怎麼幹」,一舉一動,全國關注、全球關注。
三是特殊的使命擔當。面對疫情的衝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湖北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多年積累的綜合優勢沒有改變,在國家和區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沒有改變,寄望武漢「一定能夠徹底戰勝疫情,一定能夠浴火重生,一定能夠創造新時代更加輝煌的業績」,要求我們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等國家戰略聚焦武漢,百餘項國家級改革發展試點任務落地武漢。湖北省委提出「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發展布局,旗幟鮮明支持武漢做大做強,要求充分發揮「一主引領」的輻射帶動作用。武漢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圖為中共武漢市委新聞發布會現場。 記者任勇 攝)
杜成會說,全會最重要成果是審議通過了《中共武漢市委關於制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規劃《建議》錨定二〇三五、聚焦「十四五」,提出緊緊圍繞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的總體定位,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設現代化大武漢,簡稱「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這一目標,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武漢的重要指示,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精神要求,扛起湖北省委賦予武漢「一主引領」的使命責任,順應廣大市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嚮往,充分體現了市委勇擔使命、再創輝煌的雄心壯志。
【編輯:符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