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外灘晨跑者眼中的江邊清晨。攝影:舜華洵美
很多文章描述跑步一年、兩年、三年,可以在每個階段都遇見更好的自己。
但是,處於跑步初級階段的我們往往自信低落:「我只能跑3公裡,好像再也跑不多了。」「我第一公裡要7分半,第二公裡要8分鐘……感覺自己弱爆了。」——最近聽見好幾個跑步的新手朋友這麼說,仿佛看到了剛開始時的自己。
但是,終究會發現跑步是個奇葩的運動,你好像根本不可能越跑越糟,也很難原地踏步,而是只能——越、跑、越、好。
是的,跑步不能速成,但即便低開,也能高走。
不要低估跑步的累積效應,跑得多了,身體的各部分就都開始發奮圖強:心肺努力提升功能以便輸送更多氧氣,肌肉努力變結實以便提供更多力量,關節努力變強健以便承受更多壓力和摩擦。
剛剛開始,跑得慢是常態,跑不遠是當然。然而不用懷疑,這一切都會在積累中改變。
不信,可以去和剛開始跑步時的村上春樹比一比。
村上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裡說,「開始跑步之後,有那麼一段時間,我跑不了太長的距離。二十分鐘,最多也就三十分鐘左右」。——這是多少距離呢?以配速6分鐘來算,也就是3-5公裡。
何況,他「就跑這麼一點點,便氣喘籲籲地幾乎窒息,心臟狂跳不已,兩腿顫顫巍巍」。
是的,後來的全馬大咖、鐵人三項的玩家,起步也就是一個業餘新手的常態。也許你都可以贏過他了。
好在村上同學心理強大,除了偶爾被鄰居看到有些「難為情」之外,他卻並沒有感嘆自己跑得不好,而是「堅持跑了一段時間」,「速度與距離姑且不問,我先做到堅持每天跑步,儘量不間斷」。結果很光明:「身體積極地接受了跑步這事兒,與之相應,跑步的距離一點點地增長,跑姿一類的東西也得以形成,呼吸節奏變得穩定,脈搏也安定下來了。」
在這裡,如果要劃重點,那麼就劃「堅持跑了一段時間」、「儘量不間斷」。
很多跑友剛開始覺得自己跑得不夠好,其實是因為身體底子比較弱,還不能適應跑步。
比如,一個長期上班對著電腦、體質很弱、經常感冒的女紙,肯定是跑不了多快、多遠的。(這個好像在說貓芋自己)
再比如,一個體重超標、很少動彈、心肺功能不足的胖紙,也肯定是沒法一口氣跑下幾公裡的。
然而,在持續的跑步生涯中,他們都會改變!
體質孱弱的女生,堅持跑步一個月,會發現腿沒有那麼容易酸了;堅持跑步三個月,會發現氣沒那麼容易喘了;堅持跑步一年,會發現,咦,今年好像沒感冒過嘛!(參考貓芋本人體驗)
體重超標的「胖友」,堅持跑步一個月,能跑跑走走完成10公裡;堅持跑步半年,體重下降10公斤;堅持跑步兩年,身材變得健美,還參加了第一個半程馬拉松!(亦非虛構,點擊看跑友大偉的故事)
剛開始,我們的身體不夠強壯,不夠輕盈,無法自在地奔跑,目標似乎遙不可及。可這都是暫時的。不用懷疑,當跑步把勻稱、靈巧和健康帶給我們時,我們必將越跑越好!
▲跑友大偉,甩脂100斤變身跑馬帥小夥
也許你會說,每個人天賦不同,環境不同,同樣努力奔跑,卻不一定能有相同的進步。
是的,我們得承認,普通人可能跑上幾個月,也及不上天才跑者剛起步時的成績;普通人可能跑上好幾年,才能躋身有天分者輕易就能躋身的全馬行列。
但是即便如此,跑步依然帶給你足夠的意義:為一種美好的可能性去努力、堅持,僅僅是這個過程,就會不斷塑造你向上的姿態。
而向上的姿態,會讓你學會和過去的自己而不是他人比較,會讓你在面對迂迴曲折時更加鬥志昂揚,會讓你有信心等待和迎接那個更好的自己。
不用懷疑。因為跑步的每一步,讓我們從身到心,都在改變。
所以最重要的是——不要停下你的腳步!
最近很開心,因為一個春天過去,發現周圍又多了不少跑步的朋友。
同時也重溫了跑步新手那種想要堅持但偶爾徘徊的心路歷程。
開始是不易的,我們已經有了很棒的起點。為什麼不信心滿滿地往前走?
所以,多為自己加油吧!
本帖為原創,歡迎轉發哦!轉載需聯繫後臺,謝謝合作
貓芋做了更加友好的目錄,點進去即可回看:
1,《有沒有發現,那些帶過你的「老司機」都越來越牛了?》
2,《從女白領到客棧主人,在雲貴高原跑過馬的女子就是那麼任性!》
3,《47歲開始跑步的他,跑了一場「私人訂製」的馬拉松盛宴》
4,《跑步的人,你憑什麼得瑟?》
5,《跑步甩脂100斤變身帥小夥,他到底用了怎樣的洪荒之力!》
6,《那些被跑步改變了的想法!數數你佔了幾條?》
7,《跑步時,你有沒有遇到過「朝陽區群眾」?》
8,《加了一群跑友後,生活就變成這個樣子》
9,《這些跑步帖的標題也能這麼汙,給跪了》
10,《自從加入了一個跑步群,世界都變了》
奔跑的貓芋
微信id:arunningcat
不管明天是否美好
今天也要奮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