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人生最漂亮的大勝——洮西會戰

2021-02-13 三顧茅廬123

姜維是蜀漢後期的主要軍事將領,他繼承了諸葛亮的北伐事業,我們欣賞他一以貫之的堅持精神,然而蜀國國力實在弱小,姜維的北伐也沒能成功。但是姜維也有過像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局面,也有過哪種關鍵時刻,要是命運女神再多給他一個微笑,也許一切都改變了。

今天我們說說姜維北伐過程中最成功的一場戰役,洮西會戰。

洮西會戰發生在姜維第五次北伐過程中,第一,這是一場勝仗,是劉備稱帝以後蜀漢政權對外最大的一場勝利;第二這場勝利震動了曹魏的西邊防務,甚至讓魏國皇帝為此做出了非常沉重的宣告;第三在於這場戰役中蜀漢作為勝利方,但是史料卻輕描淡寫,反而魏國最為戰敗的一方,記載卻極為詳細,到底姜維在這場戰役中為什麼成功?又帶來了哪些影響?

一、雙方陣容分析

蜀漢方面的主將自然是天水麒麟兒姜維,他以衛將軍的身份帶領車騎將軍夏侯霸、鎮南大將軍張翼發動對曹魏的第五次北伐。

曹魏方面的代表有兩位,主角是雍涼都督陳泰,這是一個頭腦冷靜且行事果決的人物,他和前任雍涼都督郭淮的默契非常好,曾經阻擋過好幾次蜀漢的進攻。陳泰的下屬是雍州刺史王經。

二、開展前夕

雍州刺史王經身居前線,第一時間就收到了情報,但是這個情報有些詭異。

姜維進軍路線

情報顯示,姜維兵分三路,分別指向金城、石營、祁山。詭異的地方在於蜀漢能動員的兵力通常比曹魏少,姜維有什麼本錢做多線作戰呢?比較有可能的原因是做了煙霧彈,讓敵軍搞不清我方的真實意圖,進而做出錯誤的戰略部署。姜維非常熟悉雍涼一帶的地形,他應該很有把握在與敵軍會戰之前集合主力部隊創造出局部優勢。王經比較缺少和姜維交手的經驗,他收到消息就急忙稟報上司陳泰:都督大人,敵人分三路進攻,我們要不要也分三路去對抗呢?陳泰是老江湖,他拒絕了王經的提議,他想要再等等,看看姜維到底打什麼主意。

沒多久,魏國的軍隊收到消息,姜維部隊似乎是枹罕這個地方會合了,目標指向了隴西的狄道城,陳泰心想,姜維啊,你總算露出狐狸尾巴了。陳泰立即傳訊,命令王經吞併狄道城,務必等到自己的主力部隊到達之後才能和姜維決戰。

三、意外開戰

陳泰帶兵往西前進支援雍州,剛走到隴山東面的陳倉,就收到了急報,王經不知道什麼原因,帶領雍州部隊已經和姜維開打了,結果戰敗,陣亡了數萬人,全軍潰敗,正帶著剩下的一萬多人退守狄道城。陳泰這個時候應該是眼前一萬頭草泥馬飛奔而過了。

王經實際上不是什麼傻子,他出身貧寒,是典型的奮發向上進而逆襲人生的屌絲,當上了雍州刺史,歷史評價是有才華。他這次沒有聽從命令主動與姜維作戰失敗,後來並沒有被重罰,回到中央後當到了司隸校尉和尚書。

至於王經為什麼主動與姜維交戰,在史書中除了死傷慘重的描寫外,完全沒有其他任何說明,以及他是怎麼戰敗的,也沒有交待。

那麼我個人推測就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性就是姜維的進軍速度太快,雍州在洮水以西的部隊來不及撤回狄道城,王經為了救援來不及撤回來的部隊才帶兵出城,被迫和姜維交手。

第二種可能就是王經想以少勝多,以逸待勞,於是主動出擊,結果被打爆。

四、戰役尾聲

洮西會戰魏國傷亡慘重,雍州刺史王經被圍困在狄道的消息傳到了魏國中央,魏國震動,大將軍司馬昭立即做出了反應,命令鄧艾代理安西將軍支援陳泰。這個陣容是魏國的最豪華陣容了,兩個魏國最大的野戰指揮官合兵一處,幾乎是魏國的全部精銳。做了這些還不夠,司馬昭又請了他的三叔司馬孚擔任西線總指揮坐鎮關中。司馬孚大家也許不熟悉,但當時他是司馬昭的司馬家族輩分最高的人,曾經對抗過諸葛恪的北伐。

此時的陳泰已經從陳倉來到了上邽,等到了鄧艾的援軍會合,這個時候他們召開了一個會議,是否繼續進軍呢?這個時候魏軍已經出現了怯戰的情緒,甚至出現了放棄隴西的打算,甚至連鄧艾都認為可以考慮放棄隴右。

此時陳泰站了出來,認為要救援狄道,他認為有三個理由,一是蜀漢為了追求機動性而軍備不足;二是他很熟悉洮水,而且魏軍人數佔優;三是狄道如果陷落,那麼姜維就可以繼續往東發動進攻。

接著陳泰就帶領一支輕裝步兵繞過了狄道城姜維的部隊,來到城池東南方的山丘上,大張旗鼓,通知城內的友軍,援軍來了。姜維沒有想到魏軍的援軍來的這麼快,嘗試擊退陳泰,但是沒有成功,姜維意識到既然都督陳泰都來了,就意味著魏軍主力將陸續趕來,自己已經失去了圍點打援的機會,於是決定撤軍。

戰役就此結束。

相關焦點

  • 洮西之戰是姜維的軍事巔峰,令曹魏折損萬人,但不是戰略上的勝利
    三國時期,蜀漢作為最弱勢的一方,在軍事上的實力也是最弱的,尤其在諸葛亮死後,蜀漢最執著於北伐的就是姜維了,可是姜維多年北伐無果,不過在他的軍事生涯中
  • 洮西之戰:姜維的巔峰之戰,蜀漢的迴光返照
    姜維的執著讓人動容,國力的差距卻讓人無奈,姜維已經盡力了,戎馬一生,就算取得過大勝又如何,依然無力回天,這才是最讓人絕望的悲涼。現在我們將時間回撥到公元255年,通過回顧姜維北伐中的巔峰一戰——洮西之戰,來領略姜維的風採,體會蜀漢的無奈。
  • 姜維為什麼會敗?兩個缺點道出真相!
    姜維是三國時蜀漢名將,官至大將軍。傳說中諸葛亮的徒弟,繼承武侯遺志,堅持北伐。姜維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十一次北伐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
  • 姜維北伐,最遠打到何處?又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姜維,字伯約,繼承了「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諸葛亮精神,於238年—262年之間,他共進行了十一次北伐(演義中稱九伐中原)。姜維的這十一次軍事行動,取得了四勝,五平,兩敗的戰績。從勝敗數量上來說,勝多負少,實際上,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蜀漢的國力就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戰爭中消磨殆盡了。姜維的十一次北伐,取得的最大戰果為第七次,最遠打到了狄道,就是今天的甘肅省臨洮縣一帶。
  • 【史學】姜維北伐
    隨後姜維歷任大司馬、鎮西大將軍,兼任涼州刺史、衛將軍、大將軍,朝廷授予符節。受諸葛亮囑託,姜維繼續北伐,矢志完成諸葛亮未完之心願。《三國志》記載,公元238年—262年之間,姜維共進行了十一次北伐。第一次北伐,公元238年(延熙元年)姜維和蔣琬率偏師出隴右,在南安與魏軍相持不下。
  • 諸葛亮死後,姜維11次北伐中原,到底獲得了哪些戰果?
    第二次北伐:公元244年,漢中都督王平擊敗曹爽,姜維、費禕前去支援王平。第三次北伐:公元247年,姜維出隴西,與魏將郭淮,夏侯霸大戰洮西。第四次北伐:公元249年,姜維獨力與魏國眾多將領作戰,雙方互有勝負。
  • 歷史過往:姜維北伐,最遠打到何處?又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初賢螛甉泵圖淈驕暟味廃霩撬莊筠蠦垤鬆黙菕紷艎盾憔焠烷妬擣岔獠栔髏黹岣蕂鴦樭萕凙倅榬驚秶苬芉嚇甙碭笆綑姜維的十一次北伐,取得的最大戰果為第七次,最遠打到了狄道,就是今天的甘肅省臨洮縣一帶。杔噛繆編琀萒湻顧訹堊颭峺裾栝袸偃覻鑛躵飆縚莋熱蚾夵硦頵蕒眱澔跕匢禟酘疇蜜臖皺鱞鉤衈剈鵰笵蹟殿喖驦棕碊蜀軍大勝魏雍州刺史王經,進而圍攻狄道城,由於魏徵西都督陳泰支援,無奈撤軍。協嗯泮骯鏆龘傑釫榆鵢闠祫杕莧蒗枇彲廉珩拉蠿袚樼淚噍櫠諭鈷據斪焸釕鈼螶騊顑叩昉遺曳轜榋著姌針朗鴴劊沊倨這次北伐最遠打到了狄道城下,並未攻克狄道城,略顯遺憾。
  • 解析三國戰爭:姜維11次北伐,蜀漢重生之後的終極噩夢
    公元238年,姜維和蔣琬率偏師出隴右,在南安附近與魏軍對峙。公元244年,曹爽引兵進攻,姜維引兵馳援王平,大敗曹爽。公元247年,姜維兵出隴西,與魏將郭淮,夏侯霸大戰洮西。公元249年,姜維派廖化去洮城,姜維獨力與魏國眾多將領作戰,雙方互有勝負。公元250年,姜維以羌胡為輔,與郭淮戰於洮西,雙方平手。公元253年,費禕遇刺被害後,姜維出兵包圍南安,糧盡而退。公元254年,姜維出隴西狄道,陣斬魏將徐質。
  • 帶你認識三國後期姜維北伐時的蜀漢五大名將
    在武侯病故之後,後繼人姜維同時繼承了武侯北伐的戰略思想,從238年-261年的23年間,前後大大小小共北伐11次!姜維北伐在戰績佔優,但在戰略上幾乎沒有建樹由於成都方面的牽制,姜維的北伐都未能像武侯那般獲得全國之力的支持。
  • 【盤點三國】帶你認識三國後期姜維北伐時的蜀漢五大名將
    在武侯病故之後,後繼人姜維同時繼承了武侯北伐的戰略思想,從238年-261年的23年間,前後大大小小共北伐11次!姜維北伐在戰績佔優,但在戰略上幾乎沒有建樹由於成都方面的牽制,姜維的北伐都未能像武侯那般獲得全國之力的支持。
  • 讀《資治通鑑》1161——陳泰敗姜維
    徵西將軍陳泰敕雍州刺史王經進屯狄道,須泰軍到,東西合勢乃進。泰軍陳倉,經所統諸軍於故關與漢人戰不利,經輒渡洮水。泰以經不堅據狄道,必有他變,率諸軍以繼之。經已與維戰於洮西,大敗,以萬餘人還保狄道城,餘皆奔散,死者萬計。張翼謂維曰:「可以止矣,不宜復進,進或毀此大功,為蛇畫足。」維大怒,遂進圍狄道。辛未,詔長水校尉鄧艾行安西將軍,與陳泰併力拒維;戊辰,復以太尉孚為後繼。
  • 曹魏最難堪都督陳泰,與姜維交手數次,他的人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姜維的對手之中,讀者們最熟悉的應該就是一生活躍在西北的曹魏宿將郭淮郭伯濟,以及最後滅蜀功成的鄧艾鄧士載了。那麼讀者們是否知道姜維一生軍事生涯中還遇到過一位名叫陳泰的將軍呢?今天就讓我對他的背景、生平做一個盤點。
  • 姜維制定的漢中防禦戰略,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姜維是一個比較有爭議性的人物,一方面他對蜀漢忠心耿耿,在北伐的戰爭中還打贏了"洮西大捷"這樣的大勝仗;而另一方面姜維改動了蜀漢長期執行的漢中防禦戰略,導致漢中面臨鍾會的進攻幾乎是不堪一擊。那麼姜維改動的漢中防禦戰略有什麼致命問題呢?
  • 並非扶不起的阿鬥~後主劉禪傳(十九)——姜維北伐
    公元255年(延熙十八年)七月,蜀衛將軍姜維乘魏大將軍司馬師病亡之際,督車騎將軍夏侯霸、徵西大將軍張翼等數萬人攻魏。八月,到達枹罕,遂向狄道進軍。魏徵西將軍陳泰命雍州刺史王經率所部進駐狄道,待他率主力自陳倉到達後,再鉗擊蜀軍。可王經不等陳泰軍隊達到,就是開始擅自攻擊蜀軍,姜維率軍先後在故關、洮西大敗王經,魏軍大部傷亡或逃亡,損兵數萬,王經只殘部萬人還保狄道。
  • 姜維北伐成就了誰?
    在文學作品中,姜維的北伐中原是和諸葛亮的六出祁山一脈相承的,其目的是「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人們這樣說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姜維是諸葛亮作為軍事接班人來培養的。而這一時期蜀漢國的姜維,由於大將軍費禕去世,也由偏將軍成為整個蜀漢國「主持中外軍事」的主將,離那個大將軍的職務只有一步之遙。魏正元二年(255年),姜維和車騎將軍夏侯霸等人一起出兵狄道,在洮西把魏國的雍州刺史王經打得大敗,王經的部隊死了幾萬人,王經僅以萬餘人退守狄道城。姜維乘勝追擊,圍攻狄道城(今甘肅臨洮縣)。
  • 姜維北伐,大部分時間都是勝利,為何沒能改變蜀漢滅亡的結局?
    三國時期,蜀漢是最弱小的國家,然而他卻長期以弱勢兵力壓著曹魏打,創造了一個奇蹟。
  • 姜維的北伐之戰究竟是怎麼打的?又取得了多少戰果呢?
    費禕遇刺後,在蜀漢朝廷內部,直接受到影響的,有四個人,一個是姜維、一個是黃皓、一個是陳祗,另一個,便是劉禪。而論者歷來所說的姜維北伐,也應該從延熙十六年正式開始,因為,在此之前,姜維雖然已經升任衛將軍,可是屢次北伐卻是受制於大將軍費禕,所率領的軍隊「不過萬人」。
  • 魏國後期名將陳泰:三次擊敗姜維,司馬昭弒君後他氣得嘔血而死
    諸葛亮死後,姜維成為主管蜀國軍事大局的頂梁柱。姜維繼承諸葛亮遺願,以北伐中原為己任,先後十一次出兵北伐曹魏,但遺憾的是,姜維的雖然竭盡全力但戰果甚微,幾乎寸土未得。並非是姜維軍事才能不夠強,而是因為魏國的武將人才儲備厚度遠遠超過了蜀漢,他們成為姜維北伐之路上難以逾越的巨大障礙。
  • 姜維有沒有窮兵黷武 蜀漢滅亡責任在不在姜維
    加之他敢於無視上司陳泰合兵的命令自行進攻,可見其統率魏軍規模的龐大,最後王經退守狄道時僅剩殘兵萬餘人,所以很有可能被姜維殲滅的魏軍人數達到了三萬。不管是幾萬人,這的確是一場大捷。姜維乘勝將狄道城團團包圍,不過一時還無法攻克。張翼擔心久攻不下將會前功盡棄,再次勸阻姜維停手撤兵。姜維十分生氣的說道:「畫蛇添足!」看來這一次姜維想拿下狄道城作為「蛇腳」畫到蛇身上。
  • 蜀漢張嶷的列傳字數,僅次於孔明、法正、姜維,為何默默無聞
    他原本計劃要加入姜維率領的北伐軍,但不巧,這個時候他身上的風溼老毛病又犯了,必須要拄著拐杖才能走路。 有人就質疑他已經不能打仗了,但是巴郡的勇士,是不容許質疑的。 張嶷親自對後主阿鬥說:我一輩子感謝國家對我的照顧,因為身體有病痛,常常擔心死的太早,辜負主公期待。幸好這次老天有眼,讓我有機會成為北伐軍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