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與記憶 || 陳年往事
契丹王朝在歷史上經歷了九帝210年,其統治範圍共分五京道,即:上京道(治臨潢府)、中京道(治大定府)、東京道(治遼陽府)、南京道(治幽都府)、西京道(治大同府)。其中,上京道轄境包括今西遼河和西拉木倫河流域、老哈河下遊一帶。如今,雖然契丹族消失了,但他們所創造的燦爛文化——契丹遼文化,仍然在祖國遼闊大地上閃閃發光、熠熠生輝。
上面老酒鬼簡單介紹了一下遼代的統治範圍,可見其地域非常遼闊,那可真是遼代的「遼」啊……
在上一講,說到了與「燒鍋」不太搭邊的民歌《諾恩吉雅》,又講到了馬真吾從北平到天津任職後不久,遼瀋戰役打響,一家人無奈之下開始奔赴上海……戰火瀰漫,形勢緊迫,一家人在上海能否久留呢?咱們接著往下講。
到了1948年9月下旬,馬真吾暫時留在天津處理公司業務,張蓮清帶著孩子與小叔子馬漢禎一家在上海會合了,一家人住在一家普通旅館裡等待時機。馬漢禎一天到晚忙著去買到臺灣的船票,多日下來都沒有買到。馬宏祥整天無所事事,就去逛書店看閒書,他忽然發現有座高樓上掛著一個長長的條幅,正在宣傳《蜀山劍俠傳》一書。馬宏祥眼前一亮,那本書他在北平匯文中學讀書時,曾經從同學手裡借讀過兩本,內容相當有趣且十分豐富。這是被譽為「北派五大家」首推「還珠樓主」李壽民的曠世奇作,作品創造了一個玄想超妙、光怪陸離的劍仙世界,被稱為「天下第一奇書」。據說,《蜀山劍俠傳》一書的作者從1932年一直寫到1949 年,寫了17 年還沒寫完,大概是因為時局不穩的原因沒有寫完。在那個烽火硝煙的抗戰時期,竟然傳奇般地誕生了這部中國神話巨著,「開小說界千古未有之奇觀」,直接影響了金庸等新派武俠小說的發展。馬宏祥讀到時,作者已經寫到第45集,不知以後有沒有寫完。
民國時期的上海灘(圖片來源於網絡)
有一次,馬漢禎帶著馬宏祥出去辦事。在回程的三輪車上,他對馬宏祥說:「宏祥,你已經14歲了。古人說十五而志於學。你對於自己的前途要有個打算的。我們這些孩子裡邊,你年紀最大,要起個模範作用。你爸在天津還不知道哪天能出來……」
聽了老叔的話 ,馬宏祥似乎預感到了什麼,但又很惶恐,不知如何作答,只好點點頭。
過了幾天,馬漢禎終於買到了「中興輪」的船票,這也意味著他們一家即將離開大陸,前往臺灣。「中興輪」是一艘萬噸客船,設備精良,乘客不算多,船上也並不擁擠。一家人登上了客船,航行時天氣很好,馬宏祥常常帶著弟弟妹妹到甲板上玩耍,他們看到有位洋人在用餐,只見他用刀子把肉排切成小塊,然後用叉子叉起來,送入口中,看慣了、用慣了筷子的孩子們第一次看到有人用叉子、刀子吃西餐,感到樣子怪怪的。
抵達臺灣基隆時正好是10月10日了。基隆的原名叫「雞籠」,到了光緒元年(1875年)才把雞籠改為基隆。一家人抵達時,剛剛下過雨,街上一片泥濘。馬漢禎帶著大家又搭乘南下的火車,前往桃園縣楊梅鎮。馬漢禎的一位朋友住在那裡,一家人到此後就住在他家中。楊梅是個小鎮,下了火車走上一個斜坡,到了盡頭往右拐就是他們要去的地方。
房東很熱情,先請馬漢禎一家人吃飯,吃的是清水煮肉,蘸著醬油吃,這同張蓮清和馬漢禎妻子的烹調手藝無法相比。但是,房東殷勤待客的情誼卻是十分真摯的。
到了年底,馬真吾來信告知他在天津的情形,並讓馬宏祥到上海取16兩黃金家用。那時,這樣一批黃金對一家人在臺灣生活來說十分需要。
馬漢禎夫婦與張蓮清商量著怎麼去上海。
張蓮清說:「宏祥年紀太小,文弱膽怯,不能同精明幹練的上海人打交道。」
馬漢禎妻子也說:「是啊,這麼遠的路途,家人也不夠放心。」
馬漢禎想了想:「要不還是我去吧!」
馬漢禎決定親自出馬去上海取黃金。張蓮清雖然知道往返於大陸和臺灣之間很辛苦,又要面臨戰火等很多危險,顯然有些不好意思,但是考慮馬宏祥年齡尚小的實際情況只好同意了。
就這樣,馬漢禎又從臺灣趕到上海。1949年1月的一天,張蓮清收到了馬漢禎從上海發來的電報,告知一切順利,他即將搭乘「太平輪」返回臺灣。
沒想到,就在一家人期待馬漢禎帶著黃金從上海返回臺灣的時候,意外發生了。1月27日這天,「太平輪」因超載,於夜間航行時沒有開啟航行燈,從上海開往基隆途中,在舟山群島海域的白節山附近,與一艘載著3700噸煤炭及木材的「建元輪」相撞,兩船均沉沒。當時「太平輪」上有上千人,澳洲軍艦救起34人,加上由舟山群島漁民所救的未記名人員,一共有50多人生還,其餘932人全部遇難。不幸的是,馬漢禎在沉船事故中遇難,從此與家人天人永隔,16兩黃金也隨之沉入大海。
「太平輪」屬於中聯輪船公司。上海法院判決中聯輪船公司賠償損失,但因當時戰亂流離,上海不久即被我軍佔領,賠償金額又屬天文數字。雪上加霜的是,「太平輪」的保險公司「上海華泰保險公司」在出事後立刻宣布倒閉,因此中聯輪船公司必須自負盈虧賠償。中聯輪船公司最後結束營運,旗下另有兩艘輪船被鐵鏈鎖在高雄港,最後全部鏽爛,成了一堆廢鐵。
此後一段日子,馬漢禎的妻子忍著喪夫之痛,風塵僕僕的奔波於楊梅鎮和臺北之間討說法。最後,據說每個遇難家屬得到了2兩黃金的賠償。馬漢禎遇難時,只有三十幾歲,妻子也只有二十幾歲。妻子年輕貌美,聰明靈秀,許多親友為她介紹再婚的對象,她都一一謝絕了。她的一句口頭禪是「除非能有漢禎那樣的人!」最後,她靠著立法院初級職員的薪俸,勤儉持家,節衣縮食,把5個子女撫養成人。
馬漢禎遇難後,張蓮清表示孩子們必須要繼續讀書,儘管家裡十分困難,她可以打零工來支持孩子們讀書。馬宏祥對此並不贊成,認為有難大家承擔,不應當讓母親一個人吃苦。
正當家裡舉步維艱的時候,馬真吾在馬宏基的陪同和護送下,先從天津徒步走到青島(那時青島是華北地區唯一仍然有美國海軍駐守的地方),然後搭船到了臺灣,才解決了家裡的窘境。
馬真吾對弟弟的遇難深感悲痛,如果他們不去臺灣,如果他不讓家人返回上海取黃金,如果沒有戰亂……也許不會發生意外,但後悔也來不及了。
到了寒假期間,臺北師大附中招考插班生,馬宏祥根據父母的旨意報名投考。考試那天,他起床起晚了,沒有趕上從楊梅鎮去臺北的頭班火車,因而失去一次機會。幸虧,不久建國中學又招考插班生。全部報考的學生多半是國民黨高官的子弟,於是順理成章全部錄取,馬宏祥也就幸運地進了全省最好的中學。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1月10日,蔣介石下令,中央銀行將現金移往臺灣;到了7月中旬,國民黨大部撤退至臺灣;9月27日,北平更名為北京;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北京天安門舉行開國大典;12月7日,蔣介石政府宣布,國民政府遷都臺北……(待續)
歡迎海內外人士提供相關資料,並請提出寶貴意見!
本期參考資料
本微信平臺發布的內容不代表本方立場
本講主要參考於《通遼簡史》(2012年 中共通遼市委史志辦公室)等書目及網絡
閱讀連結
巴林左旗 · 燒鍋(1)
巴林左旗 · 燒鍋(2)
巴林左旗 · 燒鍋(3)
巴林左旗 · 燒鍋(4)
巴林左旗 • 燒鍋(5)
巴林左旗 · 燒鍋(6)
巴林左旗 · 燒鍋(7)
巴林左旗 · 燒鍋(8)
巴林左旗 · 燒鍋(9)
巴林左旗 · 燒鍋(10)
巴林左旗 · 燒鍋(11)
巴林左旗 · 燒鍋(12)
巴林左旗 · 燒鍋(13)
巴林左旗 · 燒鍋(14)
巴林左旗 · 燒鍋(15)
巴林左旗 · 燒鍋(16)
巴林左旗 · 燒鍋(17)
溫馨提示
《巴林左旗 ▪ 燒鍋》系列故事在「今日頭條」和「往事與記憶」同時推送,其他媒體轉發需經授權。您若喜歡請在右下角點一下「在看」,也可以在朋友圈、微信群轉發。
識別二維碼 關注公眾號
往事與記憶
內蒙古自媒體聯盟成員編號:0041號
商務合作 | 廣告發布 | 原創投稿
往事與記憶
我的自媒體平臺,也是你的舞臺
回憶往事 留存記憶
往事與記憶
微信聯繫:shen1291
投稿郵箱:tlhssb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