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黑壇,是茅臺公司於2015年推出的為了紀念茅臺酒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100周年而發行的紀念酒,這款酒的真實名稱其實叫「茅臺百年金獎封壇紀念酒」,鑑於其外觀為黑色,形狀為壇形,因此收藏界約定俗成的稱其為「巴拿馬黑壇」。
100周年大慶肯定要隆重一點,因此,茅臺公司一口氣推出了四種規格的「巴拿馬黑壇」,分別是1升、1.5升、5升和30升。這樣做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讓經濟條件各異的茅臺收藏愛好者都能夠買得起其中的一壇,土豪可以整一壇30升的放在店鋪、別墅裡展示自己的經濟實力,普通收藏愛好者則可以入手一壇小的,和茅臺公司同慶100歲華誕。
在酒質方面,這四種規格的巴拿馬黑壇都有標註是珍藏級酒質,也就是說四種規格的巴拿馬黑壇都選用了珍藏級基酒進行調製。
珍藏級基酒是個什麼概念呢?據以往茅臺酒經驗可知,珍藏級紀念酒都是選用窖藏20年左右的茅臺基酒來進行勾兌成酒的。所以可以知道的是,巴拿馬黑壇的酒質也不會低於這個品質。
接下來我們來說這個關鍵字「壇」,其實「巴拿馬黑壇」是按照茅臺酒早期的酒罐形狀來進行設計的,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這套巴拿馬黑壇1升裝的形狀和其它三壇酒略有不同,我專門就這個問題百度相關信息進行考證研究,可能原因如下:1升裝的形狀,是按照1915年送到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茅臺酒酒罐形狀進行設計的,請看下圖,這就是當年送到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茅臺酒外形,是不是和1升裝的特別想像呢?
而後面三壇酒的外形設計,則是按照當時茅臺酒國內普遍使用的酒罐形狀來進行設計的,附圖1為19世紀末期茅臺酒酒罐,附圖2為1915年期間茅臺酒酒罐,看它們的樣子,就知道巴拿馬黑壇後三款酒的確是在還原當年的茅臺酒風採。
網上查到的數據是:5升黑壇發行量為6000壇,30升黑壇的發行量為600壇,不知道這個數據可靠不可靠。
關於30升「巴拿馬黑壇」的價格,在2019年3月的一篇文章中有人是這樣介紹的:巴拿馬黑壇是如今市場上是難得一見的臻品,由於茅臺百年金獎封壇紀念酒60斤裝是限量發行,而市場火熱,此規格的巴拿馬黑壇更是無從尋覓!市場價格也在迅速飛漲,從剛剛發行10多萬元/壇的市場價,到如今不到三年的時間市場價已經飆升至近30萬元/壇,我們在電商平臺可以看到,茅臺百年金獎封壇紀念酒60斤裝的標價在280888元/壇,同比發行當年市場價上漲14萬元/壇左右,漲幅達到100%!
2020年7月28日我專門去阿里拍賣平臺上查了該酒的價格,市場價為:28.8萬元
高至30萬左右價格的茅臺巴拿馬黑壇肯定不是普通消費者能夠買得起的,所以,如果哪個人買了這個「黑壇」,一般都會發發朋友圈展示一下,我在網上搜到了一位大佬開箱30升黑壇的照片,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他的喜悅吧:
作為茅粉,我們在興奮黑壇高高在上的價格的同時,還是來回憶一下百年前的茅臺歲月吧:
同治元年(1862年),茅臺酒生產再度在戰後的廢墟上復甦,在以後的發展中主要有三家釀酒作坊,時稱為「燒房」。按開設時間是「成義燒房」(1862年建),其次是「榮和燒房」(1879年建)、「恆興燒房」(1929年建)。
1915年,美國政府為慶祝巴拿馬運河通航,在美國舊金山舉辦了集世界各國之精品參展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博覽會的主題是:交流人類知識,促進世界文明進步。(這點當時的美國政府似乎比現在的川普政府做得要好得多,同時也說明川普政府在開歷史的倒車)
當時,中華民國政府成立才4年,由臨時大總統袁世凱批示工商部籌劃,並於1913年6月,成立了「籌備巴拿馬賽會事務局」,由工商部、農林部、教育部、交通部、財政部配合組織籌備工作,各省也相繼成立了「赴賽展品協會」,負責徵集產品。
貴州在應徵收集展品時,茅臺「成裕燒房」、「榮和燒房」的茅臺酒樣分別送展。中國農工部未加分別,以「茅臺造酒公司」的名義,統稱「茅臺酒」送出參展。另外的說法是以「貴州公署酒」送展並獲獎。
茅臺酒在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奪得金獎後,名聲與身價陡增。但也引來了「成裕」、「榮和」兩家燒酒作坊為獎牌之爭打起了官司。當初,送酒參展,國內農工部未加區別,一概以「茅臺造酒公司」名義送出,統稱「茅臺酒」。獲獎後金牌歸誰,兩家都傾全力相爭。
1918年,貴州省公署對這場打了3年有餘的官司進行調查,於民國10年(1921年)由貴州省公署下文調處,省長劉顯世籤文:「仁懷縣知事覃光鑾,呈一件巴拿馬賽會茅酒系榮和成裕兩戶選項呈,獲獎一份,難以分給,請核事由。呈悉此案出品該縣,當日徵集呈省時原系一造酒公司名義故,憑獎牌僅有一份,據呈各節雖屬實情,但當日既未分別兩戶,且此項獎亦無從再領,應由該知事發交縣商會事務所領收陳列,勿庸發給造酒之戶,以免爭執而留紀念至榮和成裕,兩戶俱系曾經得獎之人,嗣後該兩戶售貨仿單商標均可模印獎品以增榮譽不必專以收執為貴也,仰既轉飭遵照此令。」才結束了這場獲獎訟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