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也許是世界上最完美的食物
筆者在之前的文章《研究表明,雞蛋可能是世界上 最完美的食物,蛋黃是營……》講到,早餐吃雞蛋,能降低午餐以及一整天的熱量攝入,起到控制體重的作用。有研究顯示,與早餐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人相比,早餐吃雞蛋的人體重多減了56%,並且他們的精力也更充沛。
今天有朋友看到這篇文章問我:「我早上吃一個雞蛋或者兩個雞蛋可以嗎?」,我的回答是:當然可以,哪怕你不吃早餐也可以!因為肥胖不是某一餐吃多或者吃錯造成的,減肥也不是靠某一餐吃少點就可以,只要你不餓,早餐不吃又如何?只要全天能達到均衡,並保持讓自己不餓就完全可以,但我真的不贊成這麼做!
早餐可以不吃,但吃就儘量全面一點
現代人,尤其是在外打拼的年輕人,睡不夠,早上起來一般都比較匆忙,加上通勤時間比較長,很多乾脆不吃早餐,如果你不覺得餓,並且對上午的工作沒有影響,不吃也沒關係,也沒有誰規定人一定要吃三餐,對吧(實在不行,吃一兩個雞蛋也比不吃好)。
但為了健康及工作考慮,我建議早餐多少還是吃點東西,雖然達不到一些所謂的營養學家說的「早餐要吃的像皇上」,即使我們想,但大多數人也沒有這個時間和精力來做這麼豐盛的早餐。我的早餐通常是我自己花10-30分鐘不等做出來的,無非也就是「拌麵+雞蛋+時蔬」、「青菜肉絲麵」、「豆漿+雞蛋煎餅」、餃子(一般為純肉餡),換著弄弄,一般能保證五個工作日不重複。這樣既兼顧了早餐的營養,也可以讓上午的工作充滿精力。
不要在意某一餐,要注重全天的飲食均衡
肥胖是長期不良的飲食結構和習慣造成脾胃虛損而形成的,因此不要妄想」早餐吃一個或者二個雞蛋」,而其他兩餐照舊就能減成功。
目前世界沒有任何一種食物是可以完美滿足人體需要的,人類是一個雜食性的動物,在《黃帝內經》裡就強調飲食要「五穀為養、五肉為益、五菜為充、五果為助」,強調飲食的多樣性,同時強調「酸、苦、甘、辛、鹹」五味調和,這些關於飲食結構的基本要求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去建立,才有可能讓我們的機體健康地瘦下來,保持合理的體重和健康狀況。
所以說,早餐即使不能吃得像皇帝,或者不吃,那麼我們在全天的飲食當中,也必須先滿足上述的兩個關於飲食結構的基本要求。
良好的飲食結構和習慣託起你的健康
關於一天吃三餐,還是兩餐,或者什麼「早飯要吃好、中飯要吃飽、晚飯要吃少」、「一天要吃夠不少於12種」、「晚於21點不要吃東西」之類的,看似很科學的理論,我一般並不強求,當然如果能做到那肯定是最好的,不過,人不是機器,每個人的情況也不一樣,就比如說吧,每天吃12種菜以上,我估計8成以上的人難以做到,反正我是做不到的。對於有些工作性質特殊的人,比如上後半夜班的人,9點以後吃晚飯是常事,難道為了這個,餓著肚子去工作?那肯定是不現實的。那我們該注意些什麼呢?
再談要注意什麼的時候,我不得不老話重提,肥胖也好,很多慢性病也罷,最大的影響因素就是生活方式,它包含了飲食、運動、起居、心理多方面的因素,要想獲得長效,必須建立正確的生活方式,並持之以恆地去實施,絕不是今天好了,就又開始開始亂來。這個問題是有關飲食,所以其他三方面這裡就不再講,有興趣的可以關注我,並找我前期的文章了解。
1、三餐的菜品儘量不重複,蔬菜量達到500g/天左右,(通過合理搭配,一天6種左右的蔬菜是能夠保證達到的)。
2、葷菜、蔬菜在菜場能買到的品種當中,輪流著買,比如今天吃了魚、豬肉,那明天就可以吃雞、牛肉之類的,這樣可以保證在2-3天的周期內,菜品的各類儘量地豐富。
3、每天保證一個或以上的雞蛋
4、一周吃2-3次豆類或豆製品
5、水果一天不超過200g
6、用餐時間根據自己的工作作息制度,形成相對規律的時間和頻率
7、每餐吃7-8分飽(以兩餐間不出現明顯的飢餓感為度,這個需要自己花點時間去掌握)。
8,吃飯多咀嚼一會,爭到每頓飯吃30分鐘(不少於15分鐘),否則容易過飽。
健康沒有什麼訣竅,要說有的話,那就是找到正確的飲食結構,形成正確的飲食習慣,堅持執行!
不要迷信那些所謂的熱量平衡、少吃多動,清淡飲食,那些高深的營養學知識,我們是普通人,而當地的、應季的果蔬應當地四時而生,而長期形成的、具有當地特色的烹飪手法和口味,是最適合當地人的,也最養人,只要把握什麼都吃一點,不多吃,健康自然就會有保證!很多的飲食規矩即使是對的,也不要墨守陳規,比如你在一個地方,那裡只有漢堡和可樂,不吃你可能會餓死,那你是吃還是不吃呢?(這不是玩笑,我有一個用戶是直接微信裡來問過我意見的)。
我是健康百齡聊減肥,專注健康、飲食、體重管理及知識分享,對於為了減肥,早上只吃一個雞蛋或者兩個雞蛋可以嗎?要注意什麼?您有什麼看法和見解,歡迎關注、並在留言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