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湖北的經濟實力不如江浙,但高中和大學讓江浙「刮目相看」

2020-12-23 楊論的旅遊世界

站在高樓往下望城市的建築是鱗次櫛比一條條縱橫交錯的街道道路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正是這些縱橫交錯的交通措施,推動著我們的社會進步,以及經濟發展。

江蘇和浙江是中國經濟非常發達的兩個省份,近年來,這兩個省的人均GDP在全國各省市中普遍排名第四、第五,僅次於北京、上海、天津,作為中部省份,湖南和湖北的經濟要弱得多,近年來,湖南人均GDP在全國各省市中普遍排名第15位,湖北排名第10位,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對這個地區的教育水平有很大的影響,一般來說,經濟發達地區的高中和大學比較好,而經濟較弱地區的相對較弱,然而,2019年,湖南和湖北的高中和大學的表現令人驚嘆。

在高中教育階段,五大學科競賽是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競賽活動,據統計,2019年,在江蘇省高中中,南京外國語學校獲得五大學科一等獎,達到5所,在浙江省高中中,杭州薛軍中學獲得五大學科一等獎,達到11個,湖南省長沙市亞利中學和湖北省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的成績均優於南京外國語學校和杭州薛軍中學,據統計,2019年獲得五大學科競賽一等獎的學生人數達到15人,位列全國前五的高中,僅次於成都七中、衡水中學和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此外,湖南、湖北高校也表現不錯,在2019年國家科技獎中,東南大學是江蘇高校中獲獎最多的大學,達到5項,浙江省高校中,浙江大學獲獎最多,達到4項,湖南中南大學和湖北華中科技大學分別獲得7項和6項,超過東南大學和浙江大學,近年來,東部沿海省份的高校在資金和人才上有很大優勢,所以湖南中南大學和湖北華中科技大學要取得這樣的成績並不容易,當然這只是個別情況,那麼整個湖南湖北呢?

2019年,湖南和浙江在五大學科競賽中獲得一等獎的中學生人數達到46人,位居全國第一,而湖北和江蘇分別排名第5和第11位,因此湖南高中在五大學科競賽中的表現並不比浙江和江蘇高中差,湖北高中的整體表現也比浙江高中好,在高校方面,由於江蘇名校眾多,湘鄂高校整體實力仍難以與江蘇高校抗衡,但強於浙江高校,浙江高校長期以來只有一所211高校,當然,浙江近年來也在大力引進國外名校,杭州西湖大學發展潛力很大,因此,未來浙江高等教育實力將迅速提升。

關於湖南湖北的經濟實力不如江浙,但高中和大學讓江浙「刮目相看」你有什麼想說的嗎?旅行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不僅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同樣可以洗滌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的心靈和身體全部得到放鬆。

相關焦點

  • 營商環境百強縣,廣東僅一個,江浙佔半壁江山,湖南湖北12個
    山西經濟發展不好,縣域經濟更差。賽迪營商環境百強縣中,山西竟然一個都沒有。由此可見,山西營商環境有多麼不好。太原,GDP還比不上河南老二洛陽。至於副中心城市,大同也好,臨汾也好,GDP總量都沒有破2000億,放在湖南湖北,都屬於落後地區。
  • 錢鍾書說中國有「三個半人」:兩廣、湖南、江浙與山東
    湖南算「一個人」湖南對中國近代化的發展也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有人曾說,「中國的一部近現代史,半部都由湖南人書寫」,湖南為中國近代化的發展輸送了大量經天緯地之才。除了他以外,湖南還有左宗棠、胡林翼兩位中興之臣,在他們的主導下朝廷大興教育,招攬了大量人才,推行洋務運動,奠定了中國近代化發展的基礎。在之後的維新變法和辛亥革命中,湖南人甘願流血犧牲,為後世樹立了榜樣。可以說在近代的中國,湖南所走出來的人才堪稱全國之最。
  • 錢鍾書口中的三個半人:山東只佔據半個,哪裡不如兩廣江浙和湖南
    錢老所指「三個半人」,分別對應到我國近代社會的兩廣地區、江浙地區、湖南地區和山東地區,而錢鍾書先生極其形象地將這些地區以人為喻:01兩廣地區算是一個人;02江浙地區算是一個人;03湖南地區算是一個人;這其中的山東地區,為何比起兩廣、江浙和湖南相差「半個人」?
  • LPL選手家鄉分布圖,湖北選手流量最高,江浙滬成電競窪地
    可以說湖北的LPL職業選手承擔了賽區一半以上的流量,不僅如此,湖北地區的LPL職業選手也都是各自隊伍的大腿級別選手,真的應了一句話,那就是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湖北這個地方果然恐怖如斯,而對於湖北出現超巨職業選手概率非常大,許多網友也都是眾所紛紜,有網友說是王八多,有網友說是環境自由,你覺得是因為什麼呢?
  • 為什麼江浙一直大量出人才?
    01優勢的地理環境「江浙」的概念最早起源於元朝的江浙行省,到明朝時又劃分成了浙江和南直隸,清朝的時候,南直隸又一分為二,分為江蘇和安徽。今天在我們的概念中,江浙是指江蘇和浙江兩省。和其他省份相比,江浙一帶地理位置優越,特別是長江中下遊和靠近海域的地區。土地肥沃、四季分明、氣候宜人,適合居住和大多數農作物生長。而長江和大海又靠得近,運輸和漁業的優勢那是可想而知的。在今天這個海洋經濟時代,海港帶來的優勢讓江浙的經濟領先於內陸省份。比起西北地區的乾旱、東北地區的嚴寒,江浙獨特的地理環境,物產自然豐富,物產豐富了,經濟生活水平自然會提高。
  • 為什麼自古狀元、院長出江浙
    傳神地勾勒出中國各地的人才稟賦和分布特點。為何江浙一帶人才輩出?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唐代以來經濟中心從北向南的遷移。  從狀元之鄉到院士之鄉  唐代以來,中國歷史上一共產生了416位狀元,江浙佔了114位,素有「狀元之鄉」的美譽。明清時期的202名狀元中,僅蘇州地區就有35名,佔全國的17%。
  • 新概念作文大賽入圍獎各地排名,江浙兩省中學生作文水平突出
    現在新概念作文獲獎雖然不能直接在高考加分,但是也成為自主招生中極具分量的砝碼,尤其是一些招收中文專業的大學很看重這個。在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14所高校和萌芽雜誌社聯合主辦的「中版國教「杯第二十二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之中,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浙江和江蘇兩省了,一二等獎中江浙兩省也是斬獲頗豐,在今天剛剛公布的入圍獎名單之中,江浙兩地再一次展現了強大的實力,兩省入圍獎獲獎人數佔到了總數的36%,而在以中學生為參賽對象的A組和B組,江浙兩省幾乎佔到了獲獎人數的一半
  • 清朝時期為什麼科舉狀元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帶
    比如清朝時期,中國的科舉狀元一半以上出自江浙,內蒙、吉林、黑龍江等不少省份一個都沒出。那麼為何清代的科舉狀元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帶?第一,江浙地區是清朝時期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素有「蘇湖熟、天下足」、「衣被天下」的說法,清朝的半數賦稅都指著江浙地區。古代生產力落後、經濟條件差,一般人根本讀不起書。大部分人連養家餬口都是問題,更不要說十年不事生產的寒窗苦讀。
  • 為何電商離不開江浙?
    文/韓文靜江浙滬包郵,曾是電商一個揮之不去的烙印。現在最大的電商平臺,阿里,京東和拼多多的創始人,馬雲、劉強東和黃崢,恰好又是包郵區的老鄉。江浙地區屬於江南吳越文化圈,燕趙尚武,吳越尚文,從古至今,江浙一帶人文鼎盛、民風細膩,學者、文豪、商人輩出不窮,濃重的文化色彩也造就了江浙人心胸博大、視野開闊的性格。唐代以後,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江浙一帶成為中國商品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之一。重商輕農的傳統、商業歷史支撐,讓江浙商幫活力四射。
  • 江浙地區最為低調的城市,經濟實力排名靠前,被譽為「太湖明珠」
    在飛速發展的今天,街道日益變化,祖國的發展也蒸蒸日上,同樣步步高升的還有我們的經濟,不斷變化的數字代表我們祖國的逐漸強大,你是否會關注呢?從知名度和經濟實力來看,蘇州和南京應該是江蘇省兩個最發達的城市,但是江蘇省仍然有很多潛力巨大但規模很小的城市,無錫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無錫位於江蘇省南部,毗鄰蘇州和常州,著名的京杭大運河貫穿整個城市,這是一座有著迷人南方風情的城市,素有「太湖明珠」之稱。
  • 農耕重心為何江南轉移到湖南、湖北?這句諺語的變化道出原因
    蘇湖主要指的是蘇州與湖州兩地,湖廣則指的是「湖廣行省」,湖南與湖北兩地。為何僅僅一百年時間,就發生了這樣的變化?還要從經濟轉型說起。 在宋之前,每個朝代的都城基本都設立在北方,比如唐朝的長安、洛陽等。但因為當時受到北方胡人的侵擾,比如「五胡十六國」時期,越來越多的北方人南遷。使得政權與經濟也發生了從北向南的遷移,而這個遷移,在宋朝完成。
  • 粵蘇浙魯前四省1-11月財政收入和稅收,江浙優秀、廣東實力強悍!
    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四個經濟大省是我國經濟穩定的壓艙石,各項經濟總量佔比全國比重非常大,所以前四省的穩定上行對於我國經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年前11月四大省地方財政收入和其中稅收率先出爐,我們來看看各省數據表現如何!
  • 為什麼自古江浙一帶出美女較多?
    在江蘇和浙江一帶,每天走在街上看到漂亮的女孩子,晚上都睡不著。這裡的女孩子不知道什麼原因,皮膚特別好,有的四十多的看起來還像二十多的,真受不了。關鍵還都瘦,身材也好。因為浙江和江蘇屬於江南地帶。江南是一個人傑地靈、山清水秀的地方。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不停變化的美麗的富饒水鄉。
  • 中部四個省份競爭,安徽、湖南、湖北和江西,誰的發展會更出彩
    隨著我國的發展越來越好,各個省份的發展都有了顯著的提升,一個省份的發展好,得益於很多因素,除了省份過硬的實力,還有地理位置,省內城市發展等,都會決定一個省份的發展,在我國眾多省份中,中部地區的省份在發展上其實是有些劣勢的,這裡沒有水運,缺少一些對外溝通的優勢,如果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
  • 中國唯一內海灣城市,首批經濟特區城市,GDP卻不及江浙的縣級市
    隨著我們國家的經濟不斷的發展,我們國內湧現出了很大一批黑馬城市,這些城市不僅僅是在城市建設上做得非常的好,在經濟發展上也是在我們國內做到了數一數二的位置了,特別是我們國內的北上廣深這四座老牌的一線城市了,在經濟上可謂是做到了極致,但是現在依舊是還在不斷的發展著自己的經濟,上海和深圳更是擠進了亞洲前五的水平
  • 江浙「兩頭婚」怎麼看?零彩禮的重慶妹子有話說
    江浙網友為「兩頭婚」正名所謂「兩頭婚」並不僅僅在江浙一帶,全國各地其實都有存在,只不過這次官方給定了個名字。江浙本地網友給了一個更詳細的闡述:@林_見初:這新聞與江浙事實不符,帶歪評論。江浙一帶沒有各住各家,只不過男方家女方家兩邊都可以住,當然也可以住自己小家。淡化傳統觀念,婚後女兒還是女兒,戶口在娘家。
  • 「江浙」兩省差距拉大,江蘇比浙江多出千億,到底誰更勝一籌?
    文:稚野眾所周知,江浙地區是一個富饒之地,在華夏大地中也有著很高的地位,之所以會被稱為江浙一帶,也是因為人們常常把江蘇和浙江拿來作比較。而江浙一帶也象徵著多金、富庶、文化昌盛之地。然而,這也說明了,在受到了疫情環境的影響,我國的經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就在此背景下,各個地區為了能夠加快經濟的復甦,也都進行了很多的刺激性手段,特別是江蘇省,經濟的復甦情況是非常好的。同時,浙江省的經濟發展也是令人關注的和看好的。尤其是電商行業的發展,很多的電商商家也都向杭州進軍,最終為杭州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成為了新一線城市後,深受年輕人的青睞。
  • 全國各省「兩院院士」人數排名,江浙包攬前二,網友:江南才子多
    高曉松曾口述過:「明清兩代的狀元,半壁江山都是江浙的,其他省份剩下的。」此話不假,確實,江浙在明清兩代就出了202位狀元,明清以來,江南大戶人家讀書之風盛行。而「兩院院士」是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通稱。是代表中國科學技術的最高水平,能被評為這些的人一定是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為社會科技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是國家的棟梁之才,在自己的領域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而江浙兩省之所以取得如此多優秀的人才,必定有其過人之處。尤其是江蘇省,兩院院士數目是唯一一個達到400人以上的個省份,與其他省份拉開了很大的距離。
  • 上海人為什麼喜歡捨近求遠,江浙農家樂比上海好?
    上海本地農家樂很多,為什麼每逢節假日,很多上海市民會選擇捨近求遠,大老遠的驅車前往江浙地區,甚至是更遠的地方,難道說上海本土農家樂真的不如江浙農家樂?1、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不得不說,江浙地區的很多農家樂有著很好的地理優勢,依山傍水,這是上海地區很多農家樂不具備的條件,而且周邊一些景點的存在也當然是吸引很多上海市民捨近求遠選擇的原因。2、虛假宣傳,傷了遊客的心一些鄉村旅遊景點宣傳的很好,而實際情況卻大打折扣。
  • 1924年江浙戰爭:孫傳芳稱霸東南的奠基之戰
    如果說湖北是孫傳芳發跡的舞臺,那麼浙江就是孫傳芳制霸的舞臺。孫傳芳是如何拿下浙江的呢?這得從江浙戰爭說起。由此,江浙矛盾升級成了直系和反直系的矛盾。放眼全國態勢,可以發現,雖然盧永祥被直系三面包圍,但直系也處於反直三角同盟的包圍之中——張作霖在東北、盧永祥在華東、孫中山在華南。直系無論對哪一方動手,另外兩方都不會作壁上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