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梅馨予
2020重慶師範大學日語語言文學成功上岸經驗帖——跨考 + 二戰
作為一個考研總用時接近兩年的人,真的很榮幸能考上重慶師範大學,並受炸雞老師邀請寫下這篇經驗帖。以下是我考研兩次的一些不足為道的小經驗,如果對你有用那將是我的榮幸。(自知比較囉嗦,所以分了板塊,加了高亮,希望不會佔用您太多寶貴時間)
一、時間線簡單整理
2018年5月左右(大三下期)突然決定考研,倉倉促促租房子,了解考研的各種流程和信息,到真正開始著手考研的學習已經快8月了。
8~12月,嘗試了各種複習方式,繞了不少路,最終由於用力不均,以英語三缺一的結果未能通過初試。
2019年,決定二戰以後,上半年在學校旁邊一個日語機構做助教兼職,每天5小時,一周5天。原以為自己可以勻一些精力慢慢學習英語,可完全高估了自己,兼職期間除了炸雞老師的敬語課就沒正經學習過。(植入彩虹屁,這課程真的很棒!!)所以二戰真正的學習還是從7,8月才開始。
7~12月,在家學習。主要精力放在英語的學習上,政治當作放鬆和調節,專業課除了複習了下n1語法,可以說是幾乎一點也沒看了。
2020年,疫情導致複試推遲了一個多月,我也順理成章地很晚才把炸雞老師的複試課完全消化,很晚才寫好自我介紹,預約糾音、模擬面試。重師一直是很晚才複試的學校,往年都是3月底,今年是5月15號開始。
二、備考經驗:專業課
作為一個跨考的菜狗,專業課上讓我分享經驗倒有些班門弄斧的感覺。不過如果能幫上後輩們的話,那也無所謂了。思來想去最有分享價值的,應該就是真題了吧。
(一)專業課考試題型和內容
第一年(2018.12)去考試的路上,我整個人都是懵的,完全不知道自己要面對什麼,再加上已經做好了二戰的心理準備,於是特別留心地記錄下了專業課考試的題型和內容。
第一門:基礎日語
第一題:給漢字注假名,1分*10個。
是從一篇短文中挑選出的,長度大概300字,難度適中。
第二題:看假名寫漢字,1分*10個
是根據給出的短語,寫出相同讀音的不同漢字
原題:「スム」:仕事が—— 耳を——
第三題:詞義選擇題,1分*10個
選出對應詞語的正確意思,有近義詞、形近詞、複合詞等等
原題:よんどころない/うってつけ/とっておき/ふにおちない/しんなり/やんなり/うんざり/ひんやり
第四題:慣用句含義,選擇題,2分*10個
原題:泣きっ面に蜂/身から出たさび/目の上のたんこぶ/枯れ木も山のにぎわい/ちょうちんにつり鐘
第五題:語法選擇題,1分*20個
具體就記不清了,反正n1語法是有的。雖然有沒過n1但考上研的例子,但建議沒過n1的朋友最好還是去過了
第六題:文化常識,選擇題,1分*20個
涉及日本的各個方面,大多是專八原題
原題:
「もののあはれ」是誰提出的?
「小説の神様」是誰?
「三景の宮島」在哪裡?
日本最大湖是哪個?
按時間排列作品:
日本書紀、萬葉集、懷風藻、古事記
按時間排列人物:
森鷗外、二葉亭四迷、福澤諭吉、夏目漱石
第七題:閱讀,40分
(1)完形填空,選擇題,2分*5個空
主要是考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偏簡單
(2)短文理解,選擇題,2分*5篇
也是考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題型跟n1考試的問題8一模一樣
(3)長篇閱讀,20分
這篇有點難(至少對我來說),會從文中選取一些不太常見的字詞考讀音(原題:鬼瓦、皮相、味気ない。非選擇題)和詞語在句中的含義(選擇題),以及考察對上下文邏輯關係的理解,選擇邏輯連接詞。還有對作者觀點的理解,也是選擇題。
第八題:翻譯,20分
(1)日譯中,10分,350字左右
原題:奧運會的發展史
(2)中譯日,10分,150字左右
原題:中日交流發展史
第二門,翻譯與寫作
第一題:中譯日,40分,8分*5題
每題分別是一句話,大約50字
第二題:日譯中,60分,12分*5題
每題分別是一篇短文,長度約180~270字左右,一共約1000字
作文:50分
(1)小作文,20分,要求300字
原題:「私の座右の銘/私から見た日本」——命題作文,二選其一
(2)大作文,30分,要求400字
原題:圍繞日語給自己帶來的「カルチャーショック」寫一篇作文。(題目中有用日語簡單解釋「カルチャーショック」的意思)
以上就是2019年考試的原題,雖然2020年基礎日語題型有些小變化,但總體可以參照2019的題型,而且難易度也差不多。而翻譯與寫作則是全部保持原有題型。
(二)摸索的經驗
最初先是買了學校的參考書目,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高寧老師的《日漢翻譯教程》《漢日翻譯教程》以及它的前身《日漢互譯教程》。
後者比較薄,很多地方講解得不夠細緻,相對來說不太適合自學。前面兩本較厚,講解十分詳細,挺適合自學。(但後來我發現這兩本書講得太過透徹以至於很容易鑽進去,從而忽視了對應試來說更重要的東西,所以暫停了它的學習)
在川外一位學姐的推薦下,我又買了一波書。
計鋼老師的《實用日語文法》,真的特別實用且全面,比較適合用作工具書或者複習基礎的使用,對日語出身的朋友或是跨考的朋友一定都有用處。
對考試來說,買的最值的書就是《日語綜合教程》5、6冊,和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的那本黃色的專八十年真題。運氣特別巧,《日綜》我只看到了第5冊的第4課《庭》,正好二戰這年第一道注音題就是《庭》的原文節選。十年真題那本書一開始我是當成作文範文來看的,其他部分壓根沒上心。後來考試裡居然還出現了日本地理、歷史等多方面的考題,我才意識到這本書其他板塊的重要性。
雖然這也是我自己的弱項,但還是建議後輩的大家儘量把本科階段的各方面知識弄透徹。還有一本書對跨考的朋友也應該很有用,就是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的《日語專業八級考試(翻譯作文篇)》(綠色封面)。跨考的朋友想必都有和我一樣的困惑,就是看得懂聽得懂,卻寫不出來、說不出來。這本書比較全面地講解了如何寫出規範的日語作文,也列舉了多種不同話題的範文,比較適合日語有一定的輸入積累但不知道如何輸出的人群。另外我還買了一些書,但幾乎是只發揮了使我繞路的作用,就不詳細闡述了。
三、備考經驗:專業課(複試)
準備的過程:依然是聽的炸雞老師的課,乾貨超級多,需要慢慢吸收,再融合成自己的東西,強烈強烈推薦!(而且是聲控福利!)老師會幫忙修改自我介紹,一對一模擬面試,很值!
正式複試:老師先讓自我介紹,沒有要求時間,我就說了自己準備的5分鐘的那個版本。然後老師根據自我介紹裡提到的一些東西進行提問,跨考的同學是一定會被問到為什麼跨考的,儘管我在自我介紹裡說了,但老師還是以另一種方式問了我,比如問我是不是不喜歡自己本科的專業。然後問到我以後想研究什麼,幾乎都是一些跟學習、今後的發展方向和自我介紹相關的問題。但也沒有問專業上的問題,總體來說像聊天一樣,沒有刻意為難我。
又是瞎嗶嗶:今年雖然疫情嚴重,但也是走了狗屎運,網絡複試的形式對我來說簡直太nice了。直接免了筆試,只有面試。我本來一說日語就容易特緊張,舌頭都捋不直,但攝像頭一打開,看到老師們圍坐在一張小茶几前的樣子,瞬間感受到很輕鬆的氣氛。由於一開始我雙機位沒弄好,,一位面帶笑容語氣溫和的美女老師還先用中文跟我溝通了幾句,這個意外的環節也使我緊張的心情平復了很多很多。原本以為會像一排閻王盯著給我判刑,結果像鄰裡之間拉家常一樣,意外的輕鬆愉快。
以上就是專業課我所有有價值的經驗分享給大家了,真的真的希望能幫上後來的學妹們。
四、公共科目
作為一個政治78,英語從40提高到62的不菜的狗(飄了飄了),還是希望這兩科的經驗也能幫上後來的朋友們。如果你很厲害當我沒說,哈哈。
1.政治
兩年都是跟的徐濤,妥妥的。第一年忒用功考了78,第二年勻了些精力到英語上,最後只考了69,一點小小的經驗,如果你開始準備考研的時間已經是大三暑假了,政治也不需要慌張,這門學科最需要的就是短期內的記憶,以及刷題特別重要。知識點通過做題來加深印象和理解,這一點在政治這門學科上尤為明顯。
通過大量的刷題和翻看錯題(就兩本習題集:徐濤的優題庫習題版,以及徐濤8套卷),選擇題基本上就沒問題了。大題部分,考前再衝刺背一下徐濤的小黃書就完全夠用。雖然很喜歡徐濤老師,但我也得實話實說,我兩年都沒有做過優題庫真題集。可能高中的時候政治歷史學得好,對我考研政治的學習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如果你也是這樣的情況,那考研政治對你來說也應該也不會是個難題。
●小Tips補充:
1. 上述刷題是指在對知識點的學習基礎之上,如果沒有正經學一遍直接開始做題,那效果肯定會打折扣;
2. 小黃書看似多,但徐濤的押題課裡會劃重點,以及講怎麼把它運用到具體考題上,所以別一個人買來瞎背,一定要搭配課程使用。(請支持正版課程!)
2.英語
(這一段全是故事,可以直接看第三段)2018年暑假時,重師官網的招生信息還是上一年的,英語是自命題。雖然聽說自命題難度不比統考,但到處都找不到真題,當時也不知道初心,沒有老師能給我輔導二外英語,就特別慌。說來重師也比較特殊,因為報考的人太少,前幾屆的學姐都是調劑過來的,所以學姐在這道坎兒上也幫不上我什麼。雖然有老師的聯繫方式,也厚著臉皮去跟教授見了一面,但我始終不愛麻煩別人,所以沒問老師英語考試的事(總覺著問這些跟做壞事似的)。
當時我自己買了兩本語法書,硬著頭皮也沒看多少頁。直到大約9月中旬,新的招生簡章出來了,英語居然變成了統考(英語一),我就徹底放棄看那兩本語法書,買了屠皓民老師的課。當時已經臨近10月,我尋思現在開始買基礎課既花錢又沒那麼多時間看,就直接買了刷題班,順帶還弄了本大綱詞彙瞎背。可後來事實證明枯燥的純背詞我堅持不下去,因為永遠無法真正記住那些詞的意思。直接上刷題班我也根本跟不上,那壓根兒就談不上做題,因為文章在講什麼我一句話也看不懂。以至於到了考試前夕,我也發現也沒有複習的必要了,因為英語這一門鐵定過不了。最後成績出來果然三缺一,40分的英語是連一點翻身(指查分後分數高過國家線)的餘地都沒有。
第二年老老實實買了屠皓民老師的全程班,最初看單詞課的時候很認真地記筆記,甚至把每一課後面的練習題都抄下來,每道題裡出現的生詞意思我都給它記在旁邊。包括後面所有的閱讀練習,想不起意思的詞語我也把意思寫下來。本來打算是後期複習的時候倒回來看的,後來發現根本沒有那個機會,但自己用心記錄的筆記倒是可以起到一個幫助記憶的作用,所以走心的筆記真的很重要。除了筆記,還有個方法對記單詞也很有效。就是把記不住的、易混淆的單詞寫在便利貼上,貼在飲水機的旁邊。我們經常都會去喝水,而喝水的時候並不影響記憶單詞,這樣每次站在飲水機前喝水的時候總能記住一些。我是貼了很多張,記住了就撕掉,再把記不熟又高頻的詞彙貼到顯眼的位置。這個方法幫助我記住了不少詞彙,強烈推薦給大家。
考研不定性比較大,但只要真心想走這條路,也沒什麼特別困難的,畢竟學習就是只要耕耘就一定會有收穫的一件事。好的我囉嗦完了,感謝你看到這裡,也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