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簡介:王波,上海長徵醫院骨科醫院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在上海長徵醫院關節外科長期從事關節外科專業,主要研究方向為股骨頭壞死保頭治療、髖膝微創關節置換及人工關節置換感染與鬆動。在人工關節外科,關節矯形及股骨頭壞死保頭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建立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長徵分型」。同時擅長於高度脫位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嚴重膝關節畸形等複雜初次人工關節置換及髖關節翻修等複雜手術。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說的就是膝關節的問題。
日常生活中,一些中老年人在上下樓梯時經常會覺得腿發軟,如果不趕緊用手扶著支撐物,好像不由自主地要跪下去,並且感到膝關節疼痛,尤其在半蹲位時疼痛難以忍受。
有的長時間下蹲後不能站立,有的走平路時也出現疼痛,去醫院一拍片,膝關節長骨刺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一、什麼是骨刺?為什麼長骨刺?
骨刺的稱呼有很多,例如「骨贅」、「骨質增生」等。
骨刺的形成是膝關節衰老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也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特徵性表現。
此外,骨性關節炎還會引起關節軟骨破壞,關節囊增厚等變化。「骨刺」這個名字聽起來似乎很可怕,但是,實際上呢,這是錯的,因為:
隨著年齡的增加,關節表面的軟骨漸漸承受不住體重帶來的壓力,我們的膝蓋通過骨質增生的辦法來加大關節接觸面積。
這是人體的一種自我適應和自我保護機制,這會導致關節軟骨承擔的壓力變小,減緩了軟骨的磨損和衰退。同時關節接觸面積變得更大更穩定。
關節韌帶的勞損和鬆弛,造成了關節在活動的過程中變得不穩定,這種不穩定會刺激血液鈣質在關節周圍沉積,加強加固關節的穩定性。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X片上可以看到的骨刺。
總之,骨質增生是長期慢性形成的,是我們身體在抵抗關節衰老和退變時所作出的適應性變化。
骨質增生發生在關節周圍,增生一點來分擔壓力以及穩定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件好事。
另外,增生就提示著我們的關節出現問題了,我們要好好愛護關節了,愛護自己的身體了。
但是,不是所有的增生都是有利的,當增生的骨贅過多,影響到您關節的活動,壓迫到周圍的神經、血管產生疼痛、麻木等症狀時候,增生就不是好事情了。這時候你可能就要找醫生診治了。
二、膝蓋有了骨刺怎麼辦?
一般而言,疼痛是膝關節病變最早發出的信息。如果疼痛較輕,可採取保守治療。
此時,患者應適當休息,儘量減少關節負重,避免關節大幅度活動,上下樓梯應扶樓梯扶手,行走時可用拐杖或手杖。
肥胖者應減輕體重以減少對關節的負荷。
在急性發作期患者可口服消炎鎮痛藥,慢性期可進行局部理療和關節、肌肉訓練,還可行關節腔內注射透明質酸鈉等方法治療。
若保守治療無效,膝關節已有輕、中度破壞者宜考慮關節鏡手術治療。
對於嚴重的膝骨關節炎,尤其是晚期患者,選擇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改善膝關節功能,緩解疼痛,矯正畸形,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