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大學一項研究發現,以下5種良好習慣與大幅延長壽命密切相關,長期堅持,可使人平均延壽10年以上(據資料顯示,可讓男性壽命延長12.2年,女性壽命延長14年)。
1.不吸菸
有關調查統計表明,全世界每年因吸菸死亡達250萬人之多,煙是人類第一殺手。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指出:「吸菸會導致癌症、心臟病、中風、肺病、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後者包括肺氣腫和慢性支氣管炎。」
同時,吸菸還會影響胃腸道黏膜組織而誘發相關病症。
多項大型研究分析也表明,雖然與飲食和運動有關的其他習慣也顯示出與長壽和健康的密切關係,但不吸菸仍然是避免早亡和延年益壽的最有效方法。因此,要想長壽,首先應該跟香菸說再見。
2.保持理想體質指數
肥胖是人體內脂肪積聚過多所致,肥胖容易引起多種併發症,加速衰老和死亡的過程。
據統計,肥胖者與正常體重者相比,並發腦栓塞與心臟衰竭的機率高1倍,患冠心病的機率高2倍,合併糖尿病的機率約高4倍,合併膽石症的機率高4~6倍,且壽命明顯縮短。
據報導,超重10%的45歲男性,其壽命比正常體重者縮短4年。體質指數(BMI)是世界公認的一種評定肥胖程度的分級方法,計算方法為:BMI=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亞洲成人BMI在20~23之間為理想體重。
要保持理想體質指數,必須堅持合理的運動和科學均衡的飲食等。
3.不過度飲酒
長期過度飲酒(每天每公斤體重超過2.5克,以酒精計)容易加速衰老,誘發疾病和死亡。在聯合國公布的危害人類健康的十大因素中,酒位列第五。
飲酒對肝臟傷害最直接,也最大,久而久之容易導致酒精性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甚至誘發肝癌。
經常飲酒,可危害大腦神經,出現反應遲鈍、記憶和智力下降,嚴重的導致酒精中毒性精神病。
飲酒過量還會增加患胃炎、潰瘍病、大腸癌及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並導致各種微量元素(如鈣、鎂等)吸收困難,引發骨質疏鬆、骨頭脆弱等病症。
4.堅持適當鍛鍊
運動醫學專家泰斯·艾斯福格爾斯指出,每周堅持累計至少105分鐘的中等強度鍛鍊有益健康。可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
對中老年人來說,推薦健步走、慢跑、騎自行車、遊泳等有氧運動,心率控制在100~140次/分鐘為宜。
這些運動鍛鍊方法可以幫助解決腰酸背痛、關節退化等問題,同時有益於睡眠及胃腸道健康,並能強化血管和心、肺及大腦的生理功能,從而全面提高身體素質,增強抵抗(免疫)能力。
需要強調的是,任何運動都貴在堅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達不到應有效果的。
5.飲食合理胃腸通暢
一日三餐要按時定量,在保證營養均衡的基礎上,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五穀雜糧,飲用足夠量的水,以保持腸胃通暢和身體健康。
在哈佛大學研究發現的這5個好習慣中,其實每一個都關係到腸道。腸道是否通暢,直接影響到健康。
若是經常便秘,大便長時間滯留體內,體內毒素無法及時排出,腸內壞細菌肆虐,腸道正常菌群失調,輕者會出現腹脹、口臭、黃褐斑等,日積月累還可導致包括腸癌在內的多種疾病。
有專家提出「腸壽才能長壽」,故膳食合理,足量飲水,確保腸道通暢,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精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