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的周末時間全用在了一件事上:維權。連續兩天,他都和一群有著同樣遭遇的夥伴待在一起,希望合力追回在健身房預存的健身會費。但他們甚至根本沒有見到老闆其人。
健身房大門目前已經封閉
7月19日,張先生在位於成都科華北路65號世外桃源廣場的一家名為全日健身的健身房內辦理了會員卡,並進行了充值,共計1500元。然而僅僅過去3天左右,健身房便人去樓空,大門也被一堵厚厚的木板封上,老闆也難以聯繫上。「我只是其中一員,在這裡的會員還有好幾百個,涉及的金額至少幾十萬。」
而據張先生本人的統計,目前已有140餘名會員聯繫在一起維權,根據統計,140名會員中,會員卡所餘金額總和達14.4萬,而私教費用餘額達15萬元。「我們聯繫老闆退錢,但要麼找不到人要麼就說沒錢。」張先生說。
多名會員來到健身房前維權
跑路?
健身房大門被封
有會員交完錢一次沒健身
這個周末,張先生和他的維權夥伴們連續兩天來到了健身房,希望要回自己還未使用的健身會費,但均無結果,期間連老闆人影都沒有見到。他們甚至製作好了追錢的橫幅,希望給老闆施壓,但在健身房所在大廈物業人員的幹預下,並未拉起來。
「太氣憤了,交了錢才3天,鍛鍊了三次,來了就不見人了,大門也被封了起來。」張先生介紹,本月19日,見該健身房正在做促銷活動,便辦理了一張會員卡,加上部分私教課程,總共1500元。但23日,當趕到健身房再次健身時,卻發現,大門已經被厚厚的木板封了起來。
與張先生同樣遭遇的還有小劉。「我是今年5月份辦的卡,因為已到學期末尾,就想等過完暑假9月份再正式開卡鍛鍊,結果一次都沒有鍛鍊,7月份人就不見了。」小劉是川大的學生,因距離方便,價錢相對實惠,在健身房辦了卡。他稱,身邊還有不少學生也在這裡辦了卡。
見大門被封,老闆及工作人員也不知去向,張先生等邊建立起了一個維權群,並將號碼寫在健身房前的木板上。「現在已經有170多個人了,現在統計出來的實實在在要維權退錢的有140人,涉及會員卡餘額和私教餘額,差不多一共有近30萬。」張先生說。
「另外一個問題是,明明就知道健身房要關門了,臨頭健身房還在搞活動促銷,只要999元,還吸引了很多人,這就是故意為之來圈錢的。」張先生質疑。
多名會員來到健身房前維權
物業
房租欠了八九十萬
「我們也是受害者」
29日下午,記者找到了這家位於世外桃源廣場的全日健身房。在現場,記者看到,健身房的大門上被一層木板封上,原本在門口一側的吧檯也被挪動了位置,堵在大門前,另有多名會員和廣場物業人員正聚集在現場。
「健身房是我們封的,也提前告知過他們的,因為有欠款已經催了很多次了,欠了至少8個月左右的房租都沒有交,有八九十萬,我們現在也要找他。」現場物業人員說,該健身房於2016年開業,但到2017年開始到目前有多個月的房租和物業費用沒有繳納。
該健身房所在廣場物業工作人員表示,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經通知了全日健身房老闆馬先生,他的房租未結清,但仍陸續拖欠,一直到今年,公司已無力承擔,只能封房。
「這幾個月,健身房也不是完全不交費用,因為一停水停電,他就會交一兩千應付著。」該物業工作人員表示,一開始出於支持園區的創業,我們也想給他們機會,如果生意做起來了呢,所以一直寬限著,但是現在已經欠了90多萬,公司已無法再繼續提供支持。「現在這種情況,我們也是受害者。」
物業工作人員表示,早已經提前通知,健身房老闆也已籤字,如果不給欠款,就只能封門,關閉健身房,健身房裡的器械等則作為填補一部分房租費。
多發
健身房越開越多糾紛不斷
有人跑路失聯有人難退款
當下,人們對於健身的需求變大,健身房也不斷多了起來。與此同時,糾紛也從未斷過。今年以來,成都商報記者就已接到過多起「健身房跑路」投訴,以及多起退款難的糾紛。
不久前,成都商報就曾報導位於成都麓山國際社區的「樂健匯」健身房跑路一事,眾多會員幾千上萬的會費遭打水漂。而健身房老闆則始終處於「失聯」狀態。而記者調查發現,健身房不僅欠下巨額的房租物業費用,還陷入多起訴訟,就連當初的裝修款也一直沒有結算完畢。
就在張先生遭遇「交完錢難健身」的尷尬外,在天府新谷潤博健身房辦理了會員的劉女士也一度遭到退款難的處境。據劉女士介紹,2017年年底,其在該家健身房辦理了健身會員卡,買了24節私教課,240元/節,今年6月開始正式上課,按照合同約定,在9月15日前上完課程即可。
「不過,我只上了8節課,還餘16節課。」劉女士介紹,「但這個健身房突然說要停業了,要搬走,沒有給個說法,不退錢給我,只是說要凍結課程,等到他們選到新地址了可以過去,但是新地址選哪裡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繼續營業也不知道。」為此,劉女士還曾找到工商部門進行投訴。按照課程計算,目前,劉女士還剩下3840元的健身費用。
29日,成都商報記者來到潤博健身房。吧檯前已經張貼出了公告,稱由於天府新谷2、3號樓將進行拆除,將於7月29日暫停營業。再次期間,會員剩餘有效期講作凍結處理,待新地址選定裝修完畢後進行時間返還。
對於劉女士的情況,一名工作人員介紹,29日上午已經為劉女士辦理了部分的退款,「其實還是可以理解,現在對劉女士這樣情況的會員,我們都會按餘款60%進行退款,但按合同其實是不能退的。」隨後,記者從物業了解到,近期確實將對2、3號樓進行拆除。
行業
業內有人「空手套白狼」
投資預期太高資金難跟上
「每年關的店的數目不亞於每年開的店。」具有多年健身房經營經歷的成都休閒健身服務行業協會會長秦大川介紹,近年來,健身房的數量的確在增加,但在增加的同時,由於部分健身房再抗風險能力上的弱小最終導致其關門倒閉。
秦大川介紹,總的來看,健身房倒閉跑路頻發主要有幾個原因:一是,有一些健身俱樂部存在盲目投資的情況,投資時對於回報期望值太高,但最初本身資金準備又不足,抗風險能力弱,最終在大開支和小回報之間出現資金斷裂,難以維持;二是,在同行的競爭上,一個老店旁突然開一個新店,可能對方設備好,環境好,會產生一些換亂,出現惡性循環。「這兩種情況是最為普遍的。」
「不少健身房的經營還是相對傳統的長期卡預付消費,半年、一年兩年,因為健身房的投資較大,那麼要進行運轉,就都會採用會員卡的形式,進行預存費用,以此來維持經營,但如果經營環境不好,生意不好,本身資金準備不足,抗風險能力就會變差,在維持開支上就很容易出現資金斷裂的情況,一旦出現問題,會員也就自然會受到影響。」秦大川說。
此前,成都商報記者曾了解到,健身行業正是由於採用預付消費的方式進行經營,一些店還未開張,就開始拉會員辦卡的情況也就開始出現,而部分店卻可能在收完會員費後不久就跑路。有業內人士稱,在受到會員費用後會留下部分作為第一家店的運營,剩下部分再投資到別的店,如此往復,而一旦資金斷裂即無法繼續。對此,秦大川介紹,確實有這樣「空手套白狼」的操作,「但不是多數店都能這樣操作,畢竟抗風險不行。」
投資200萬健身房如何一步步「負債」?
健身房老闆:
經營不善 高房租壓倒健身房
「健身房倒閉是因為經營不善,每個月房租過高,不是捲款逃跑。」「全日健身」老闆、成都全日健身服務有限公司法人馬先生對成都商報記者說,「一個月房租12萬,而公司一個月總經營額最高才20萬左右,碰到淡季才10多萬,有時候連房租都不夠。」
據了解,成都全日健身服務有限公司是2016年9月份創辦,創辦之初,公司資金投入200萬,每個月需向物業交納房租費為12萬。
「前期開業時,我們健身房運營還好。但到後面為了公司發展,需要進行市場宣傳、積累會員等活動,在運作管理等方面漸漸就出了一些問題。尤其到了12月份後,進入淡季,公司運營狀況就漸漸不佳。」馬先生繼而表示,「而每個月12萬元的房租則成了壓倒健身房的最後一根稻草。」
馬先生向記者算了一筆帳,上個月開給員工工資8萬多,而這個月共賣了60多張卡,一張卡999元,加上一些私教課程的費用,總共收入14萬多。「除去員工工資,連剩下的房租都給不起。」
房租在公司營業前幾月一直也正常在交,經營到後面實在交不全。累積下來,欠物業的房租費總共高達80多萬元。到了過年期間,公司狀況就更差了。「不可能一點也不交,就只能有時候交三、四萬,有時候再交多一點。」馬先生表示,在這期間,他把名下的兩套房和車子都已售出,來盡一個公司法人的義務,填補公司經營不善。「我的工資也一直沒有拿。」
關於被質疑明知健身房可能被封,仍大力促銷會員卡,實則是想捲款潛逃。馬先生稱,這是一種正常的經營行為,不存在促銷。7月只賣了60多張卡,而實際是想通過這個方式去儘量挽回損失,希望能夠迅速用資金去彌補房租,讓物業能夠給重新經營的機會。
雖然的確提前得知物業可能會封門,但抱著「盡力一試、起死回生」的想法,仍一直正常進行公司運營。「最後確實是跟物業協商不下來,被強制封門。」他表示,促銷也是常年都有,這是健身房正常運作方式,而這種預付費的模式,結果即一旦持續,就必須這樣做下去。不管什麼時候,臨時關門,都會有一部分會員利益受損。
他稱,後面只能走司法程序,法院怎樣判就怎樣判,該資產變現就資產變現。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杜玉全 實習生 廖曉琴
編輯 餘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