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傳統家電企業變賣資產,國內家電行業如何過冬

2020-12-16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科聯社

2020年的家電行業遭遇了史上最寒冷冬天。電視、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產品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奧維雲網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三季度中國彩電市場銷量990萬臺,同比下降6.4%,銷售額261億元,同比下降7.4%,冰箱行業實現銷量1506萬臺,同比下降4.6%,實現銷售額392億元,同比下降9.7%,2020年國內空調市場上半年零售量規模為2886萬臺,同比下降14.3%,零售額規模831億元,同比下降26.9%,上半年國內洗衣機總零售量1476萬臺,同比下滑12.4%;總零售額274億元,同比下降18.2%。

家電產品銷量全線下滑,國內公司逐步開源節流,國外公司開啟了賣賣的節奏。整個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家電行業還能夠迎來春天嗎?

國外家電巨頭出售產業

近日,日本家電品牌日立再次傳出售6成左右海外家電業務。售後將繼續持有剩餘份額,預計還會利用阿奇立克的銷售網在歐洲等地共同銷售日立品牌家電。再次之前,三洋電機在中國的液晶電視業務出售給四川長虹電器,三洋在北美的電視業務也悉數賣出。東芝的傳統白電業務,被國內的美的集團所收購,夏普品牌則被鴻海集團所收購。

索尼近日迎來部門結構調整,將影像產品事業部、家電影音事業部和移動產品事業部合併為消費電子品和解決方案事業部。原本三個部門調整為一個部門。

松下正處於家電市場節節敗退的下滑通道之中。根據市場研究機構中怡康的數據顯示,松下電器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已不容樂觀,其冰箱、空調市場排名被擠出前十,小家電也遲遲未能形成規模。

日本家電行業紛紛出售和調整自己的家電業務,而韓國的三星和LG日子也並不好過出售、退出成為主旋律。

韓國三星在2019年關閉惠州手機工廠之後,在2020年7月宣布,關閉位於中國天津的電視工廠。將在11月底停止運作,並將其出售給電視代工廠

TCL科技8月28日晚公告,子公司TCL華星於28日與三星顯示株式會社(簡稱"三星顯示")籤署《股權轉讓協議》 《增資協議》,公司與TCL華星、三星顯示籤署了《股東間協議》。根據協議,公司將以10.8億美元(約76.22億元)收購蘇州三星電子液晶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簡稱"SSL")60%的股權、蘇州三星顯示有限公司(簡稱"SSM")100%的股權。

LG已經正式宣布退出中國市場家電賣場,有的網友吐槽表示,LG手機在中國沒有競爭力,LG家電在中國競爭力也不強。

日本、韓國多家家電企業的處境不容樂觀,背後有全球家電市場整體下滑的影響,同時在也有中國家電企業崛起給日韓家電企業帶來的壓力。

國產家電如何過冬?

國產家電企業不斷擠壓日韓家電企業,搶佔他們的市場份額,但全球家電市場下滑是不爭的事實。國產家電行業也不好過。

中國家電巨頭海爾咋2020年出現業績下滑情況。據海爾電器發布2020年中期業績顯示,現營收350.75億元,同比減少5.1%;毛利為68.66億元,同比減少9.9%。海爾電器的三大主營業務是洗衣機、熱水器及淨水機、渠道服務。2020年上半年,上述三項業務分別實現收入96.34億元、39.46億元、312.16億元,分別同比下滑2.2%、0.5%、4.7%。

空調行業龍頭企業格力電器發布的上半年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格力實現營業總收入入706.02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8.21%;利潤總額76.9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53.11%比重最大的空調產品營業收入413.33億元,佔比大幅下降47.89%。

巨頭們尚且"自身難保",其它品牌的壓力有多大也就可想而知。

針對家電市場的走勢判斷,目前主要存在兩種聲音,一種認為在疫情控制、復工潮、國家政策層面保障、多省市消費券帶動、家電購買補貼等多方利好影響下,或從二季度開始,家電市場將回春。

另有聲音認為,家電市場短期內或難有起色,僅疫情在全球範圍的"不可控",對於像海信、海爾、TCL、美的等海外業務布局較多的企業而言,影響無法在短期內消除。例如供應鏈方面,3月印度受疫情影響各大品牌的當地工廠都經歷了相當長的停工,且這一情況還會持續。

家電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傳統家電企業銷量不斷下滑,價格戰從未停息,家電智能升級成為拯救家電行業的最後一根稻草。去年,家電行業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許多企業改名。比如,原青島海爾改名為海爾智家。海爾智家方面對此的解釋是:公司主營業務從傳統的家電製造邁向智慧家庭的場景生態運營服務。

各大網際網路企業通過智能音響搶佔智能家居的控制入口早已不足為奇,去年,就連傳統製造業的海爾、格力也加入其中。海爾推出了具備智能人感交互功能的智能冰箱,格力則推出了能通過語音控制全屋智能家電的空調,各大家電企業都把自己的主營產品作為了智能家居的控制入口,但究竟哪個智能控制終端最方便,有待檢驗。

行業專家預測,物聯網時代的到來會顛覆我們對於傳統家庭樣態的認知,家電由獨立走向互聯互通,整個家居生態簡化為由一個智能家居入口控制。這就需要傳統製造業以更開放的心態與網際網路等高新技術企業合作,共同打造智慧家庭所需的軟體、硬體。未來的家電零售,賣的不再是單個的產品,而是一整套的智慧家庭場景。拼的不再是低價,拼的是體驗和服務。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家電行業半年度報告》發布:上半年國內家電市場零售額...
    來源:經濟日報7月30日,由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指導、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主辦的《2020年中國家電行業半年度報告》發布會舉行。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我國家電國內市場零售額累計3365.2億元,同比增長率為-18.4%。
  • 家電行業正遭遇的四大困境,重新構建家電與人的關係
    最大的衝擊之一就是空調等家電行業,不能上門服務,門店全部關閉,上下遊鏈條也不暢通,這種衝擊對我們來講是極為嚴重的。二是,家電行業發展動力不足,傳統家電下滑明顯,新興品類增速放緩。以整個2019年來看,彩電行業的零售額規模下滑嚴重,冰洗市場在產品與結構升級的帶動下小幅上漲,空調市場零售額持續下滑,廚電、熱水器市場規模集體下滑,洗碗機、吸塵器新品類的增速同比放緩。
  • 深度:家電併購黃金時代落幕
    過去併購大爆發的黃金時代又給國內家電企業帶來了哪些變革性的影響?智東西復盤過去十年我國家電巨頭的一樁樁重大併購案,最終將目光重新聚焦在當下,通過對近兩年國內家電行業市場的挖掘和觀察,嘗試找尋當年併購大浪潮後的蛛絲馬跡,並探尋我國家電企業當下的行業思考和未來新出口。
  • 外資紛紛出走,中國家電行業現狀如何?
    此前我國家電市場被國外企業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而現在國內家電企業已經翻身,那麼如今現狀如何呢?近期就有消息傳出,飛利浦計劃4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72億元)出售在華的家電業務。有媒體報導,中國的家電企業格力電器、九陽股份再次參與了飛利浦家電業務的競購,海爾、美的也參與了接洽。
  • 看完年報:美的、格力是真正家電企業海爾智家已轉型物聯網時代新秀
    又到一年財報季,所關注的企業到底是「王者」還是「青銅」也到了篩選分類的時候了。企業去年表現究竟如何?數據從來不會說謊。五一小長假前,美的集團、海爾智家財報相繼發布,加上之前的格力電器,三大家電巨頭2019年財報已盡數出爐,相互間的對比分析自然是一道繞不開的大菜。
  • 當下家電企業轉型進化急需的核能量
    新冠疫情成為目前家電業績下滑主要原因,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表述:「這次的疫情影響涉及面太寬。最大的衝擊之一就是空調等家電行業,不能上門服務,門店全部關閉,上下遊鏈條也不暢通,這種衝擊對我們來講是極為嚴重的。二是,家電行業發展動力不足,傳統家電下滑明顯,新興品類增速放緩。
  • 廣東家電企業的訂單保衛戰
    在市場中踏浪前行的廣東外貿企業,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經濟挑戰,如何未雨綢繆、危中尋機,如何抗衝擊、求發展?南方日報記者深入企業發展的第一線,挖掘全球疫情下的外貿企業故事,從今天起推出系列報導,透視疫情下外貿企業的發展路徑和未來。
  • 海爾、百度、華為盤踞的智能家居作業系統,誰拿下傳統家電企業了?
    目前在智能家居作業系統上發力的一共有三個玩家,以海爾為代表的傳統家電企業、以百度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和以華為為代表的手機企業。 海爾把自家智能家居操作平臺稱為U-home。U即Ubiquitous,「無處不在」之意。
  • 疫情下家電消費迎新商機 廣東家電企業打響訂單保衛戰
    在市場中踏浪前行的廣東外貿企業,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經濟挑戰,如何未雨綢繆、危中尋機,如何抗衝擊、求發展?……南方日報記者深入企業發展第一線,挖掘全球疫情下的外貿企業故事,今起推出「全球疫情下的外貿突圍」系列報導,敬請垂注。
  • 日本家電消亡史
    ,與此同時,隨著日本國內經濟形勢好轉,憑藉日美同盟關係,日本家電企業也開始頻頻從美國引進技術,這為50年代日本家電業的興起起到重要作用。50-60年代日本家電產業崛起階段,歐美家電需求尚處成長期,歐美企業基本聚焦於本土市場,加上兩者產品風格的錯位和政府貿易政策的扶持,日本企業雖然實力不足,但競爭壓力主要來自本土;而70年代之後,美國產業政策向高新技術、高端製造等傾斜,傳統製造業逐步衰退,而日本製造業則進入國際化浪潮,日本家電企業逐步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領頭羊,黑電產業更是在80年代稱霸全球。
  • 多元化發展非良方 家電企業在逆境中要「做減法」
    其背後折射出的,則是擺在家電企業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短期來看可以歸結為大幅下滑的市場銷量、巨大的庫存壓力,而從更長遠的視角來看,則是在當下市場競爭已經白熱化的背景之下,企業如何搶奪市場份額、確保自身生存發展空間的問題。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疊加經濟環境動蕩影響,中國家電行業壓力劇增。尤其是上半年,線下實體門店渠道出現了長達數月的停擺。
  • 當西門子飛利浦三洋紛紛退出,中國家電企業的未來不在B端而是C端
    家電圈認為,不管當前中國家電企業,特別是行業巨頭們的多元化擴張力度有多大、跨界轉型的頻率有多高,家電消費市場仍然是未來5年、甚至10年,支撐中國企業發展轉型的基石和支柱。雖然很多企業都想擺脫家電製造商的傳統標籤,貼上網際網路金融、半導體、機器人、智能製造等新標籤。但是,家電消費市場的空間和魅力,仍然是很多企業不可割捨的命脈。
  • 雲犀斬獲2020年度中國家電行業磐石獎!
    由現代家電傳媒集團主辦的「第十屆中國家電營銷年會」在杭州順利召開。雲犀以專業的直播產品和服務,打動家電從業者,獲得行業認可,一舉斬獲2020年度中國家電行業磐石獎!在中國家電行業中獲得磐石獎堪稱至高榮譽。並成為家電行業裡引以為豪的「靚麗名片」。  雲犀斬獲服務標杆獎  本次雲犀(杭州星犀科技有限公司)榮獲的是磐石獎——「服務標杆獎」,用以表彰為家電行業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服務商。2020年受疫情影響,家電產業發展異常嚴峻,尤其是上半年的線下門店,更是遭遇無法營業的困境。
  • 雲犀斬獲2020年度中國家電行業磐石獎
    由現代家電傳媒集團主辦的【第十屆中國家電營銷年會】在杭州順利召開。雲犀以專業的直播產品和服務,打動家電從業者,獲得行業認可,一舉斬獲2020年度中國家電行業磐石獎!中國家電營銷年會歷時十屆。是中國家電產業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 家電爆單 磁性元器件企業盼來年再續勢頭
    來源:大比特商務網【大比特導讀】今年家電市場的火爆場面,讓曾在這一市場活躍的磁性元器件企業舉棋不定,源於市場穩定性的不確定性,以及成本、利潤等多方面的考量。今年年初以來,家電市場出現「先抑後揚」的現象。第一季度末,由於受國內疫情影響,各類家電外貿訂單堪憂,企業不得已大量裁員。
  • 海信集團混改落地家電行業要大變天?「山東幫」抱團挑戰格力美的!
    國內家電市場競爭格局,從地域上來講,北方是山東青島,聚集著海信、海爾、澳柯瑪。南方則主要是廣東,擁有美的集團、格力電器兩大企業。近些年,家電行業重心往南方傾斜,美的集團、格力電器市值均超過3000億。業內人士分析,家電行業格局的變遷中,企業體制是一重要因素,國企在完全競爭的家電市場中處於不利地位。
  • 廣東將建世界領先智能家電高地,家電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在東莞舉行
    家電企業如何打造有溫度的智能家居產品,從而搶佔全球家電行業制高點?2020年中國電器科技創新發展論壇今(10)日在東莞松山湖功能區內的大朗鎮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行業專家、知名企業代表同聚一堂,共話家電如何實現「智能健康與數位化轉型」,從而為智能家電的高質量發展「把脈」。
  • 【探究】線上渠道崛起之際 家電實體店將該如何生存
    【前言】 實體店日子不好不僅僅是國內,全球實體店都遇到了如此情況。12月1日,擁有230多年歷史的英國零售業巨頭德本漢姆宣布倒閉。網際網路改變了整個原有的商業邏輯,那麼家電零售如何走就成為亟待解決的課題。
  • 閒扯一下家電物流企業
    家電物流是以家電產品為主要對象的物流服務網絡,從原材料採購到產成品發運、售後服務等的一系列供應鏈活動中,衍生了大量的物流企業。,不過這要是一個個算起來也沒譜了,本篇僅僅閒扯一下在家電物流領域比較專業的物流公司。
  • 如何捅破家電市場天花板?線下要開盤,線上要開市
    對於家電廠商來說,更是如此。沒有天花板的阻擋,就沒有企業規模和創新實力的突破,就沒有企業的持續進階和做大做強動力。特別是在行業出貨量下跌中,空冰洗電,以及廚電、小家電的頭部企業市佔率均為逆勢上漲。最為明顯的,就是曾經佔據家電零售市場三分天下的蘇寧、國美等連鎖賣場渠道,如今的市佔率已是腰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