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從戰爭中衍生,代表年輕貴族,是如何成為政治期望團體的?

2021-01-08 筆尖文史

雅典是一個民主政治的國家,國家內部的發展,周邊國家蠢蠢欲動的軍事活動,都在影響著雅典的民主政治,以及國家的命運。從雅典的軍事記載來看,騎兵隊伍的力量,在走過了公元前五世紀之後,規模變得壯大,作戰經驗也比較豐富。騎兵自身有具備了年輕貴族的形象,騎兵也不只是一個軍事分支,也是一個政治期望的團體。

古典時代,雅典建立了正式的騎兵制度,新的兵種經歷了戰爭之後,變得的完善

雅典的騎兵,也並不是古典時代突然出現的。在雅典城邦建立的早期,雅典出現了極少量的貴族騎兵。到了古典時代,雅典騎兵,變成了公民騎兵。

即使到了古風時代,雅典的騎兵也並沒有大規模的出現。戰場的主要力量,還是陸軍的重裝步兵,直到波斯戰爭時期,雅典人才認識到了騎兵的重要性。

雅典共同體在荷馬時代就有了,這時候雅典人也開始將馬,投入在軍事活動中。當戰士們在作戰的時候,會有一個很意思的現象。如果遭遇的敵人,比自己略勝一籌,就會有馬車趕到,將他們帶離戰場。

有時候也會選擇作戰車趕赴戰場,然後在進行戰爭。或者還有一種做法,他們會駕駛戰車,全速前進。然後,將自己的手中的長矛,直接投擲攻擊對方的士兵。

關於戰車投入戰鬥,以及戰車兵的出現,最早在荷馬時代就有了記載。這樣一來,後來雅典發展出了正規的騎兵,也並很讓人匪夷所思。

現存的資料中,關於公元前五世紀中期,雅典人騎兵的記載,只是一些隻言片語,並無準確可靠的記載。

當時的規定來看,每個船區要有兩名士兵,一艘船。雅典的船區有四十八個,騎兵的總數就是九十六人。這一小隊的騎兵用處,可能更多的是作為巡邏隊使用。

騎兵長官的選拔、卸任這些過程,和正常的步兵十分相似。這說明,騎兵在當時,也是比較重要的軍事力量了。

雅典人也有過騎兵在軍事上,佔據主導地位的時候。推翻了王權之後,戰士是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一開始這些戰士都是騎兵,在當時的戰爭中,騎兵代表了城邦的軍事實力。

公元前八世紀,雅典人結束了君主制,轉變成了貴族共和制度的國家。這時候,步兵的戰術體系,並未成行的情況下,騎兵還是最主要的軍事力量。

騎兵更是貴族們最依賴的主力,因為這個事實,普通民眾從政治參與到經濟水平,都完全比不上貴族。民眾沒有能力去飼養馬。

這時候步兵作戰散漫,沒有紀律可言。騎兵遇到這樣的步兵,幾乎就像菜刀切豆腐一樣。騎兵的一次衝鋒,這種戰鬥力步兵,也就再無還手之力了。

很多事情的發展都需要一個契機。雅典人,在希波戰爭中,認識到了騎兵的重要性。古典時代,將騎兵,發揮的最好的不是雅典,是波斯。

普拉提亞戰爭中,波斯解決了此前自己在陸戰之後的不足。這一次,波斯人選擇在馬拉松和雅典開戰。閉著眼睛也能猜到,波斯人看上了馬拉鬆開闊的平原。

波斯人這一次將自己的騎兵,投入了戰場。預計要用自己騎兵在開拓平原的優勢,徹底的擊潰雅典人。但是波斯人沒想到是,戰場環境,左右是海岸和丘陵。

如此一來波斯人之前的戰術無法再繼續,這一次波斯人的失敗還和運輸有一定的關係。運送一匹馬的代價,比一名戰士要困難的多。

這一場戰役的勝利者,雖然是雅典人。但是波斯人的騎兵優勢,展現出來的戰鬥力,雅典人同樣看在眼裡。他們已經感受到了威脅的存在。

後面的戰爭,波斯人捲土重來。波斯人的騎兵,在戰場上的一次次衝鋒。在兩軍對峙,並沒有好的解決方法的時候,波斯人的騎兵又直接截斷了希臘人的補給線路。

古希臘、雅典人都認識到了騎兵的重要性。在民主制度和雅典帝國的同時推行下,雅典的騎兵力量也出現了新的轉變。

希波戰爭就像一個催化劑,雅典海上勢力,吸進了大量的財富。雅典人有了充足的資金去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騎兵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之前的貴族騎兵,在戰爭中還沒有一塊石頭好用。雅典人意識到了自己的騎兵隊伍,必須要進行改革。公元前431年,騎兵部隊從三百人擴張了一千兩百人。這一股力量,是在告訴周邊的國家,雅典是你們無法戰勝的。

騎兵的規模從來自雅典社會的各個階層,軍事領域來說,古希臘的重裝步兵和騎兵一樣重要

古風時代的雅典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社會階級間的不平衡、經濟差距、因為債務變成奴隸等等,一團亂麻。總得來說,就是上層貴族和普通民眾之間的矛盾。

直到梭倫的執政,這些才有了改變。根據財產,將人們分為了四個等級:五百麥鬥、騎士級、雙牛級、日擁級。

四個階級的劃分,為古典時期的雅典軍事,奠定了基礎。值得注意是騎士級並不是騎兵,主要的意思是資產足夠飼養一匹馬,被稱為騎士級。

雖然等級劃分奠定了古典軍事系統的基礎,雅典人的軍事服役,根據財產、社會地位、軍事技能這些方面,是在實際中和社會等級有了關係。

騎士級還被設為了貴族身份的下限,到了公元前四世紀,這樣的規定非常寬鬆、隨意。實際的運作過程和軍事服役更加密切。

古典時代,是雅典人對於重裝步兵運用的成熟期。但是這個時間內,並沒有放棄對騎兵的運用。色薩利,擁有了當時古希臘規模最大、作戰力量最強騎兵地區。

古典時代,雅典耳朵騎兵在戰場上的優勢:持久性、機動性。騎乘戰馬的戰術,運動速度一定是比重裝步兵速度更快。

即使之前的路途遙遠,但是戰馬仍舊有體力,進入戰場,繼續戰鬥。例如一次支援行動,雅典的騎兵一路長途跋涉,剛剛抵達曼提尼亞。

曼提尼亞人,懇求雅典的騎兵可以幫助他們,對抗波奧提亞騎兵。因為敵軍已經對自己的城市,燒殺搶掠。雅典的騎兵,並沒有讓戰馬充足的休息和補給,就投入了戰爭。

騎兵的機動性也是步兵不能比的。從運動效率來說,無論是輕裝步兵還是重裝步兵,騎兵永遠都可以跟上他們的節奏,並且超過他們。

騎兵和重裝步兵的共同點就是,兩種兵種之間,都需要開拓了平原來進行作戰。如此一來,一旦開戰,騎兵的優勢就已經戰勝了重裝步兵。

騎兵的速度非常快,反應更加及時,又可以進行長時間的迂迴作戰。這些雅典人自己都有過親身經歷。

德裡昂戰爭中,雅典熱被繞後的波奧提亞人,進行了殖民的打擊。在自己撤退的途中,又被敵方的聯軍,再一次衝擊,直到夜幕降臨,雅典人才終於可以喘口氣。

騎兵在古典時期的雅典社會,有著刻板的形象。蓄長發、年輕的男子、貴族,這些都是用來描述騎兵形象的詞彙。

富裕也是雅典騎兵的一個特徵。擁有一匹屬於自己的、健康的馬,在雅典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尤其是貴族騎兵時代,也就是古風時代,只有真正資產富裕的人才能擁有馬匹。

飼養一匹馬所需要供需的糧食,可以是人的好幾倍。外出準備的糧食,足夠人可以吃,但是馬可能需要三份、五份,一般人是完全承擔不起的。

雅典一千兩百人的的騎兵隊,建立在伯利克裡時代。時期內,騎兵並沒有和民主派產生矛盾。更加沒有去破壞民主制度,而是積極的發揮自己的作用,保家衛國。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內部的變動。騎兵在人們的眼裡,已經出現了負面影響。後期,騎兵的形象、生活方式、戰鬥方式開始不被大眾所待見,甚至厭惡。

雅典的騎兵並非突然出現,早期就有,不過隨著國家軍事、政治的發展,騎兵逐漸被重視,但是時間最終也淘汰了騎士

早在荷馬時代,雅典人已經開始在戰爭中使用「馬」來進行作戰,不過這時期內並沒有騎兵部隊。馬的運用,也主要是以戰車為主。

中間有經歷幾次改革、梭倫提出的變革,劃分出了騎士等級,奠定了之後發展的基礎。加上戰場失利等等,在古典時代之前,都在告訴雅典人,騎兵必須要發展。

古典時期,在戰場發揮最大優勢。持久性、機動性,本身的騎兵規模也越來越大。騎兵的增強,讓雅典在戰場上的力量,更加強大。

騎兵除了軍事功能,在社會生活中還有重要的功能。騎兵是貴族的象徵,雅典的公共藝術、公共活動中對他們推崇有加。然而一個制度並不能永遠存在,在經歷了一定的軍事和政治的發展之後,騎兵難逃最終被淘汰的命運。

參考文獻:

《雅典政治》

《古代希臘與政治與社會初探》

《希臘史》

相關焦點

  • 蒙古騎兵是如何成為世界最強軍隊的?
    這支由成吉思汗建立起來的騎兵是中世紀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戰術靈活、令人生畏的旋風部隊,擺脫了傳統軍事思想的束縛,或者說這支騎兵是不拘泥於一種軍事思路,廣採眾家之長,即便是被他們徵服的民族,如果有值得借鑑的東西,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去學習,所以他們在長期的戰鬥中汲取了豐富的戰鬥經驗和軍事智慧,形成了世界史上一支所向披靡的軍事力量。
  • 羅馬2全面戰爭騎兵怎麼使用?騎兵使用心得
    羅馬2全面戰爭騎兵怎麼使用 羅馬2全面戰爭騎兵使用心得:   非遠程騎兵   個人感覺衝擊騎兵不如近戰騎兵,我曾經試過升滿了盾甲肉搏技能士氣,還有軍團和將軍技能加成的希臘鐵甲聖騎兵,衝一隊被投石車砸死一半,快速移動導致陣型散了的普通槍兵,結果還是拉出來死了一大片。
  • 漢末烏桓騎兵:軍隊力量強化的代表,諸侯利益角逐的得力助手
    戰火的頻繁使得百姓過上了民不聊生的日子,而各個統治者也為了自身的利益,加速了戰爭的發生,仁政愛民成為空談。為了提高軍隊的戰鬥力,也為了提高軍隊的戰勝率,許多軍隊開始尋找有力的軍事盟友。而這個時候,擁有著強大軍事實力的烏桓騎兵,自然就在漢末的戰爭中逐漸展露了頭角,成為讓人嘆為觀止的軍事力量,在漢末的戰爭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產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騎兵的「前世今生」:歐洲曾經無比輝煌的騎士集團是如何沒落的?
    創立了馬其頓方陣,建立步兵及騎兵的混合縱隊。方陣以重裝步兵縱隊為核心,輕步兵及騎兵捍衛陣兩翼。但重裝騎兵,則由馬其頓王的親信和貴族充當,他們把騎術的訓練作為貴族青年的必修科目。腓力二世之子亞歷山大(公元前356-328年)繼承父業,他的騎兵曾所向披靡。
  • 法蘭克人如何變成驍勇騎兵?這個人起了關鍵作用!
    法蘭克人最初在蠻族中以步兵稱雄,在羅馬帝國崩潰前後,日耳曼人中最強大的騎兵隊伍出自哥特人;在查理曼大帝時代法蘭克人又變成了重騎兵包打天下,以至於拜佔庭帝國把所有西歐來的重裝騎兵都叫做法蘭克人。這種變化是法蘭克人社會結構日趨複雜的結果,教會和貴族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 貴族的野心,時代的曙光,細究希臘公元前8世紀
    跟以前一樣,他們差不多就是整個城邦了,雖然上層階級因各種原因依然保持著部分優越性,但貴族的範圍畢竟不大,而財產所有者的範圍更為廣泛。總之,新問題出現了,即什麼徹底改變了希臘典型的政治組織形式。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在徵服鄰邦的過程中,希臘人經受了太多的挫折,還是他們選擇了阻力最小的徵服方式,或者新的機遇激發了許多貴族的開創精神?
  • 等級森嚴的貴族政治,看日本二戰前首相當中的「公侯伯子男」
    這些扭曲的發展使得日本的政治運作本身就出現了先天不足,而貴族在社會中的影響力並沒有隨著政黨政治的興起而有所降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貴族依舊是國家政治領域的重要角色。就最高的爵位公爵而言,在數十年中只有桂太郎是憑藉著個人的努力而登上了公爵的地位,貴族在當時的政治影響力是不言而喻的。
  • 英法百年戰爭中的契約軍,重騎兵每天6便士、弓箭手只有3便士
    百年戰爭期間的英格蘭軍隊中,每個士兵的契約金額根據其兵種、出身、服役類型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別。一般來說,重騎兵的薪酬要高於弓箭手,而騎士出身的重騎兵,要比紳士重騎兵昂貴,後者的地位又會高於約曼重騎兵。弓箭手中,騎馬弓箭手的薪資水平和社會地位都會高於步兵弓箭手。愛德華三世時,「公爵13先令4便士,伯爵6先令8便士,方旗騎士4先令,騎士(低級爵士)2先令,紳士:1先令。」
  • 政治博弈產生平民權益,「撤離運動」成為羅馬平民鬥爭貴族的利劍
    最終的結果有兩種,要麼是王朝被推翻,曾經的統治者成為階下囚;要麼是起義遭到統治者的暴力鎮壓,平民百姓繼續受到壓迫和剝削。然而,在古代羅馬,當平民對貴族的獨裁政治不滿時,卻採取了一種非暴力的方法——撤離運動,來爭取自己應得的權利。「撤離運動」成為羅馬平民與貴族鬥爭時的一把利劍。
  • 關隴貴族的崛起意外切合道家哲學: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結合
    北魏六鎮動亂2、"動勢"中的"地勢""關隴貴族集團"中的"隴"字代表著甘隴之地。史書記載,漢武帝在漢匈戰爭中始終都很重視甘隴之地的養馬事務,並鼓勵引進外邦優秀戰馬,作為種馬,來改良甘隴之地所出的戰馬。發展到南北朝時期,北魏的太武帝為了馳騁天下,對於甘隴馬政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一段時間後,僅一處馬場就有馬匹兩百多萬匹。
  • 遊戲與歷史:波蘭翼騎兵
    行進中的翼騎兵編隊2.波蘭翼騎兵的編制盛裝的波蘭翼騎兵在出身階級上,波蘭翼騎兵一般都是貴族。在16-18世紀的波蘭,波蘭-立陶宛聯邦的人口有6%-9%屬於貴族階層。雖然在名義上,貴族們都是平等的,但實際上這些人因為財力之分分為三六九等。對於年輕貴族、沒有財力的沒落貴族,加入翼騎兵小隊和連隊往往是獲得升級的綠色通道。
  • 準噶爾憑啥成為清朝前期強敵?騎兵效仿蒙古,戰鬥力爆表
    此時,南、北蒙古人都很聽話,但惟厄魯特蒙古恃其強盛,卻憑藉自己的力量,外出掠奪,成為清朝的敵人。在康、雍、乾三個朝代,西方蒙古人被徵服。厄魯特蒙古中尤以準噶爾部最為強盛,它對內入侵凌衛拉特其餘各部,對外界的周邊民族更加敵視。它不惜發動戰爭獲取利益。1717年,準噶爾部首領阿拉布坦率領600多人南下。最後,經過拉薩。這場戰爭殺死了西藏拉薩汗,建立了自己對西藏的統治。
  • 英國騎兵被哥薩克騎兵擊敗,戰後卻被步兵們嘲笑道:你們真是活該
    而英軍的遠徵軍指揮官是一位名叫拉格倫的爵士,當時的拉格倫爵士已經六十七歲,他曾追隨威靈頓參加滑鐵盧戰役,並且在那場戰爭中失去了一條手臂。雖然拉格倫爵士是一位久經沙場的老將,但是他的指揮能力並不是特別突出,在克裡米亞戰爭期間,由於拉格倫爵士的指揮失誤,導致參加克裡米亞戰爭的英國輕騎兵損失慘重。當時在英軍輕騎兵服役的將士們,很多都是貴族子弟,他們穿著華麗的禮服,手持精美的騎兵刀,幻想著自己是一位中世紀的貴族騎士。
  • 騎兵在現代戰爭中,還有用武之地嗎?答案令人陷入深思
    當今時代,騎兵已經基本退出了戰爭舞臺,背後原因也不複雜,即不再適合現代戰爭的需要。軍事裝備的特點,簡單來說就是能夠提升軍事戰備需要的,就裝備進來,一旦不再需要,甚至是成為一個累贅,則就會放棄。當前騎兵就是面臨這樣尷尬的處境。
  • 波蘭貴族共和國的衰亡
    1506年,齊格蒙特一世即位,這位國王在位42年,佔據了波蘭的盛世大部分時間,早在他即位之前一年,波蘭貴族已經通過「拉多姆議會」擴大了議會的權限,限制國王的權力,進入了貴族共和時期。於此同時,位於東方的莫斯科公國開始強大起來,莫斯科的韃靼騎兵開始了向西擴張,並且與波蘭貴族共和國在立沃尼亞產生衝突,最終演變爆發成了俄羅斯、波蘭、瑞典等國的戰爭,史稱「第一次北方戰爭」,波蘭軍隊最終大獲全勝。利沃尼亞領土分別被波蘭、瑞典、丹麥和挪威佔領,領土面積達到81.5萬平方公裡。
  • 「民主」衰落,「帝國」崛起,希波戰爭成為雅典政治變革的助燃劑
    專制對於民主在戰爭中的衝擊,打破了雅典原有的民主政治平衡雅典超前而又輝煌的城邦民主政治,是經歷了梭倫改革、克裡斯提尼改革以及伯利克裡改革,三次具有深遠意義轉折性質的變革實現的,到了伯利克裡執政時代,也就是希波戰爭爆發的前期,雅典的城邦民主政治已經發展到了頂峰。
  • 14世紀西歐的步兵革命:農民步兵打垮了貴族騎士
    在騎士時代,由於政治經濟方面的特權,騎士階層對西歐各國的軍事事務處於近乎完全壟斷的地位,這也使得中世紀西歐戰場上,重裝騎兵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地位,步兵只被當作不重要的輔助部隊。 武器和戰術進步使步兵成為主力 步兵革命促使西歐戰爭向平民化和民主化發展,戰爭不再是貴族階級的特權,大量平民加入軍隊,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力量
  • 古代戰馬騎兵起源於西方?為何戎狄是中原騎兵發展的關鍵!
    在人類歷史上,不論中西,馬作為最早被人類馴化的動物之一,在數千年前就作為我們的基礎陸上交通工具,甚至是戰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戰略資源。在馬被用於戰爭以來,其歷史的脈絡一直是從西亞地區向四周擴散的。但是每一個地區又並非全然沒有戰馬的身影,只是在我們討論戰馬文化的發展不傳播中,採用現代科技的DNA證明方式。
  • 據說波蘭騎兵是帶翅膀的?
    僅從裝扮上來看波蘭翼騎兵是比較另類的存在,他們的背後背著一種由木質材料與羽翎製成的垂直並頂部彎曲的巨大翅翼,從遠處看猶如天使披上鎧甲親自作戰。與同時期其它國家的騎兵相比,這種造型可謂別致,甚至有些非主流。而這對抽象的翅膀,更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波蘭裝甲部隊的徽章,作為歷史傳承的象徵。
  • 作為封建時代的早期騎士,法蘭克重騎兵是怎樣崛起的?
    大遷徙民族中的「先行者」阿勒曼尼人、汪達爾人與哥特人,與羅馬軍隊、東羅馬軍隊進行了無數次慘烈的戰鬥。至6世紀的查士丁尼一世時代,阿勒曼尼人已經元氣大傷,而汪達爾人、東哥特人則在戰爭中被拜佔庭帝國消滅。 此時,法蘭克人逐漸開始崛起。 在3世紀左右,法蘭克人部落聯盟只是較小的日耳曼部落聯盟,居住在萊茵河的東部與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