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貴族共和國的衰亡

2020-12-14 愛歷史的鄭師傅

黃金時代

雅蓋隆王朝時期,憑藉波蘭立陶宛組成的共主聯邦,擊敗了長期侵擾的條頓騎士團後,波蘭進入了鼎盛時期,這一段時間波蘭政治清明,國泰民安,盛世王朝被稱為「黃金時代」。

1506年,齊格蒙特一世即位,這位國王在位42年,佔據了波蘭的盛世大部分時間,早在他即位之前一年,波蘭貴族已經通過「拉多姆議會」擴大了議會的權限,限制國王的權力,進入了貴族共和時期。

極盛時期的波蘭

統一的王國與擴張

1569年,波蘭與立陶宛在盧布林籤訂了「盧布林聯盟條約」,兩國正式從共主聯邦合併成一個國家,史稱「波蘭貴族共和國」或「波蘭第一共和國」。1572年齊格蒙特一世的兒子齊格蒙特二世去世,由於他沒有無子,雅蓋隆王朝的統治中斷,波蘭貴族們開始了登場表演,他們為了爭權奪利,開始選舉外國人來當國王,以更好的把控波蘭王國,也為了更好的削弱國王的權力。

然而他們選中的國王本身也都是外國的國王和大貴族,何況波蘭的具體事務都被貴族議會所限制,幾任國王都心繫國內事務,不久後都跑會本國。

於此同時,位於東方的莫斯科公國開始強大起來,莫斯科的韃靼騎兵開始了向西擴張,並且與波蘭貴族共和國在立沃尼亞產生衝突,最終演變爆發成了俄羅斯、波蘭、瑞典等國的戰爭,史稱「第一次北方戰爭」,波蘭軍隊最終大獲全勝。利沃尼亞領土分別被波蘭、瑞典、丹麥和挪威佔領,領土面積達到81.5萬平方公裡。直到1618年,波蘭不斷的東徵西戰,的領土面積擴張達到99萬平方公裡,人口超1000萬。

走向衰落

1620年,波蘭與奧斯曼帝國爆發戰爭,這場戰爭一直持續到1699年才告結束,史稱「波奧戰爭」,儘管1683年波蘭騎兵擊退了進攻奧地利維也納的奧斯曼帝國軍隊,保衛了歐洲,但是在對外戰爭的同時,由於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迫使貴族加重了對國內人民的剝削,各地起義也不斷的爆發,1648年5月,烏克蘭貴族博格丹·赫梅爾尼茨基聯合克裡木汗國和當地農民,發動了波蘭歷史上規模少有的「哥薩克暴動」。而貴族卻還在為了自己的權力,維護政治「自由」,波蘭議會與國王對抗使國家逐漸喪失了防禦能力。1654年,烏克蘭貴族赫梅爾尼茨基又與俄國合作,引發了「俄波戰爭」,波蘭戰敗損失大量土地。1655年,瑞典趁虛而入,大舉入侵,使波蘭失去了立沃尼亞的大部分地區和對普魯士的宗主權。這段歷史被後人稱為「大洪水時代」。

經過這一時期的政治大混亂後,波蘭也急速走向衰落。

瓜分波蘭與亡國

三次瓜分示意圖

1699年,波蘭、丹麥和俄國聯合建立北方同盟,目的是為了對抗當時強大的瑞典王國。經過「第三次北方戰爭」,瑞典被俄羅斯擊敗,東歐的格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列強瑞典被新興的俄羅斯取代,而取得勝利的波蘭還需要靠俄羅斯的幫助才能夠使國王即位,內政也逐漸被俄羅斯控制。1768年,波蘭國內反對勢力成立巴爾聯盟,聯盟軍獲得了法國和奧斯曼帝國的支持。斯坦尼斯瓦夫二世以和平手段平息叛亂失敗後,選擇了俄國的力量。1772年,儘管戰爭以國王的勝利告終。但是此時的波蘭根本是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俄國、普魯士和哈布斯堡君主國趁機以幫助恢復波蘭國內秩序為名,佔領了波蘭的部分領土,史稱「第一次瓜分波蘭」。

斯坦尼斯瓦夫二世積極展開活動自救,通過了波蘭第一部也是歐洲第一部成文憲法-「五三憲法」,卻惹來俄羅斯和普魯士等保守勢力的恐懼,波蘭在面對強大的俄羅斯時,還被普魯士插刀,斯坦尼斯瓦夫二世聽信俄國的承諾,以為俄羅斯會保證波蘭的領土完整而選擇投降,結果是最終在1793年,俄國與普魯士奪走了波蘭30.7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史稱「第二次瓜分波蘭。

末代國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

1794年,波蘭爆發起義,軍隊挽救國家的最後一搏被已經無比強大的俄羅斯擊敗。1795年,俄國、普魯士和哈布斯堡君主國佔領波蘭全境,斯坦尼斯瓦夫二世被迫退位,波蘭從歐洲版圖上徹底消失,史稱「第三次瓜分波蘭」。波蘭至此亡國。

相關焦點

  • 波蘭歷史一覽
    1385年,波蘭和立陶宛進行了聯合,立陶宛大公瓦迪斯瓦夫二世成為波蘭國王。隨後波蘭於1466年憑藉聯軍收復東波莫瑞。1505年,波蘭議會通過憲法削弱了王權,規定國王無權頒布法律。之後隨著莫斯科公國的擴張,波蘭從克拉科夫遷都至華沙,成為一個農奴制國家,史稱波蘭第一共和國。1648年,赫梅利尼茨基在烏克蘭打響了民族起義的第一槍。
  • 背景資料:波蘭共和國
    新華社北京6月19日電  背景資料:波蘭共和國  波蘭共和國地處歐洲中部,國土面積約31.3萬平方公裡。全國人口3849萬,其中波蘭族佔98%,約90%的居民信奉羅馬天主教,官方語言為波蘭語。首都為華沙。  上世紀90年代初,波蘭是中東歐地區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加入歐盟後,波蘭經濟快速增長。
  • 共和國的"叛徒":百年前貴族推著德國"向右轉"?
    而在武裝反革命的浪潮中,德國貴族扮演了重要角色。有不少貴族像阿爾科伯爵一樣,赤膊上陣,訴諸於暴力、暗殺和恐怖主義。德國貴族對君主制突然崩潰的反應各不相同,有的絕望,有的驚愕,有的保持低調、觀望形勢。但也有很多貴族即刻開始鞏固自己的權力地位,用軍事手段對抗革命,鎮壓極左派,並籌建各種準軍事組織,企圖奪回貴族階層的特權地位。
  • 銀幕回眸|茜茜公主身後的奧地利貴族如何走向衰亡?
    首先,奧地利貴族生活在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的多民族、多文化大帝國,所以奧地利貴族往往更顯得國際化和多元化,比如他們或許在維也納有冬季宅邸,在波西米亞、摩拉維亞有城堡,在巴爾幹有地產等。哈布斯堡家族曾經統治的地區非常廣袤,奧地利貴族包括大量非德意志裔的群體,比如波西米亞、摩拉維亞、匈牙利、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蘭、義大利、尼德蘭與法國貴族。這些非德意志貴族的頭銜在奧地利都得到承認。
  • 波蘭是如何多次被瓜分,又多次重建,連國歌卻叫《波蘭沒滅亡》
    一、簡單的歷史,再沒有一個國家像波蘭那樣,國王由貴族選舉產生,貴族們當然知道自已選不上,竟合起夥來選外國人來當自己的國王;也再沒有一個國家像波蘭那樣,有個議會,大事議會商討,但不是少數服從多數,而是只要有一個人反對就不能通過。這就是16一18世紀聞名遐邇的「貴族民主制",平民百姓是沒有資格民主的。
  • 駐波蘭大使劉光源接受《共和國報》採訪
    日前,駐波蘭大使劉光源接受了波蘭《共和國報》(Rzeczpospolita)記者別萊茨基(Jdrzej Bielecki)和羅欽斯基(Pawe Royński)的專訪,就中波關係、「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中波務實合作、華為在波蘭的發展及中國道路、中國經濟、中美關係、中歐關係等回答了提問。採訪於5月30日在《共和國報》紙質版和網絡版同步刊登。
  • 從華勒沙接受波蘭《共和國報》的採訪,看波蘭的政教關係
    日前華勒沙接受了波蘭《共和國報》記者的採訪,我們編譯如下,看看華勒沙的一家之言。 波蘭《共和國報》引自格但斯克奧利瓦大教堂大主教Sławoj Leszek Głódź在聖誕午夜彌撒中的話說,「波蘭的問題不該由街頭或國外解決,也不該由布魯塞爾針對波蘭的法規而舉手表決,也沒有人會對否定我們立法主權的決定而鼓掌。」
  • 從波蘭政治體制入手解讀波蘭遭受瓜分的原因
    凡習歐洲史,便無法繞過波蘭。波蘭作為歐洲大國存在了數百年,直到1795年被普魯士、俄國和奧地利瓜分而滅亡。許多人都知道這一歷史,但具體波蘭是如何淪落到被瓜分的境地卻鮮有人知,即古波蘭衰亡的內在邏輯。波蘭的特異之處在於滅亡前5年,仍然領有巨大的疆域面積。
  • 波蘭歷史發展階段簡介
    此時,位於東方的莫斯科公國開始強大起來,其治下的韃靼騎兵嚴重威脅到波蘭-立陶宛王國聯合的生存,面對莫斯科咄咄逼人的擴張勢頭,為了加強王權,1569年,波蘭和立陶宛大公國議會在盧布林通過了成立統一的波蘭共和國的決議,即盧布林聯盟,史稱波蘭-立陶宛王國(波蘭立陶宛聯邦),首都從克拉科夫遷到華沙,該共和國史稱波蘭第一共和國。
  • 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波蘭立陶宛聯邦226年簡史
    雅德維加雖然已有未婚夫,奧地利公爵威廉,但是波蘭的貴族卻對這門婚事極力反對,深怕奧地利會施加太大影響力。再加上,波蘭和立陶宛之間長期的戰事,對波蘭的領主一直造成很大壓力。於是,讓約蓋拉與雅德維加成婚,成為了雙方樂見的結果。
  • 波蘭歷史:千年民主自由傳統,移民天堂,發達國家
    在波蘭立陶宛聯邦成立後,僱傭哥薩克人組成軍隊對抗奧斯曼帝國,高峰時的哥薩克正規軍達到4萬人。德國的誕生源自波蘭國王老西格斯蒙德一世:他創建了普魯士大公國,未來的德意志。他的兒子,西格斯蒙德二世·奧古斯特,創建了波蘭立陶宛聯邦,歐洲大陸的第一個貴族共和國。
  • 古羅馬的淳厚民風造就帝國繁榮,但人性的弱點最終導致帝國衰亡
    不過,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角鬥場外的紳士——羅馬貴族養成手冊》(以下簡稱《角鬥場外的紳士》)有一個非常別致的切入點:它是通過解讀古羅馬一位貴族,馬爾庫斯·西多尼奧斯·法爾克斯的理念,展示古羅馬人的信念與思想。法爾克斯生活在公元1-2世紀。他曾在羅馬軍團服役,後光榮退伍,退休後回鄉管理巨大的莊園。
  • 哥薩克的衰亡:被俄羅斯榨乾的「戰鬥民族」
    16世紀時,烏克蘭是波蘭立陶宛王國的領地。波蘭統治者強迫烏克蘭人拋棄東正教,皈依天主教。很多烏克蘭人就遷徙到了第聶伯河沿岸的一座島嶼定居,這裡就被命名為「扎波羅熱」,意思是「瀑布上的土地」。▲波蘭披甲哥薩克 圖源於網絡註冊哥薩克對自己的身份非常自豪,但從17世紀開始,波蘭連年徵戰,國庫空虛,再加上王權衰落,國王收不上來稅,沒法給在冊哥薩克發工資,只能發點衣服武器,再後來連這些都發不出來。
  • 多次淪陷,卻號稱永不滅亡,位於東歐的波蘭到底是怎樣的國家?
    公元966年,波蘭大公梅什科一世創製了文字,建立了波蘭第一個王朝皮亞斯特王朝。他的兒子博萊斯瓦夫一世又進位為波蘭第一個國王。波蘭在西歐成為一個全方面的強國。在這之前不久,波蘭剛剛輕鬆擊敗了俄國,佔領了莫斯科。但是並沒有把莫斯科據為己有,而是佔領了一小部分土地就回到了自己的國家。波蘭的政權比較特殊,他的政體是半聯邦半貴族式共和,又稱"貴族民主制"。這就是波蘭第一共和國,首都定在華沙。這時的波蘭,到了它最輝煌的時候。可是這個世上沒有什麼國家是長盛不衰的。到了18世紀,貴族勢力與內亂使第一共和國矛盾叢生。
  •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波蘭共和國政府間合作委員會首次全體會議聯合...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波蘭共和國政府間合作委員會首次全體會議聯合新聞稿2015年6月17日,北京一、波蘭共和國外交部長格熱戈日謝蒂納於2015年6月17日至19日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正式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王毅和波蘭共和國外交部長格熱戈日謝蒂納於6月17日舉行了雙邊會談,就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並共同主持了中國和波蘭政府間合作委員會首次全體會議。中國外交部、發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環保部、農業部、商務部、文化部、海關總署,波蘭外交部、經濟部、基礎設施和發展部、文化和民族遺產部、國家教育部、體育和旅遊部、勞動與社會政策部等機構與會。
  • 秦暉:有國王的共和國
    其實說「嫁給」是按中國的習慣,與歐洲中世紀很多政治婚姻一樣,更確切的說法是雅蓋洛入贅波蘭,他不僅定居波蘭成為波蘭國王,而且放棄立陶宛傳統多神教,皈依了波蘭傳統的天主教。換句話說,無論在血緣上還是政治-宗教上雅蓋洛王朝都是皮亞斯特王朝的延續,只是王徽從母系換到了父系而已。
  • 波蘭入侵捷克?軍方無意入侵完全是誤解?兩國最高軍事勳章都是啥
    近期,有外媒報導波蘭軍方承認有波蘭軍人在5月底無意入侵了捷克共和國,還在捷克境內短暫停留,但堅稱這一行為是由於「誤解」。波蘭軍人的這起入侵事件發生在波蘭南部邊境的小村莊Pielgrzymow附近,與對面的捷克隔著一條公路,波音表示越界是為了阻止捷克公民越過邊界線前往波蘭一側的教堂,但是波蘭軍人是在捷克境內設立了臨時哨所。儘管胡主編的《環球時報》也發文表示《波蘭軍人「入侵」捷克?
  • 波蘭歷史發展階段的簡介
    3、第一共和國(15世紀中葉-1795年)1505年,議會通過憲法,規定未經議會同意,國王無權頒布法律,從而削弱了王權,招致外來勢力幹預。面對莫斯科咄咄逼人的擴張勢頭,波蘭王國和立陶宛大公國議會在盧布林通過了成立統一的波蘭第一共和國的決議,首都從克拉科夫遷到華沙。
  • 波蘭、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恩怨糾葛
    1918年波蘭復國,烏克蘭也第一次建國(即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現在烏克蘭人所說的「第一共和國」),加上「十月革命」後出現的蘇俄,三個新生的「共和國」立即延續了當年國王和酋長們的事業:蘇、波為爭奪烏克蘭,烏克蘭人則為獨立,展開了血腥而殘酷的搏鬥和眼花繚亂的合縱連橫。
  • 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更為戲劇性的是:君士坦丁明確拒絕回京繼位,原來他愛上了一名波蘭的平民女子,他願意為她放棄皇位和自己的貴族頭銜留在波蘭生活,於是他回復三弟尼古拉:自己將放棄皇位並請尼古拉繼位。尼古拉在得到二哥的回覆後並沒順勢繼位,而是率領京城官吏向二哥君士坦丁宣誓效忠;然而與此同時身在波蘭的君士坦丁也率領自己的部屬向尼古拉宣誓效忠。被視為歐洲專制堡壘的沙皇俄國竟然出現了推讓皇位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