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設計不美觀?說明漢字架構不合理

2020-12-18 騰訊網

字體整體結構直接影響字體最終的視覺呈現效果。字體結構包括筆畫、結構、重心和字形這4大方面。

不同的筆畫表達,可以詮釋出不同的字體性格。同時不同的筆畫處理方式也會賦予字體不同的性格特點及視覺效果。不同的筆畫粗細和筆畫形狀,都會對字形的呈現產生不同的影響。因在進行字體字形設計的時候,需要根據不同的需求,靈活應用不同的筆畫處理與設計方式。

一般來說,筆畫的變化主要體現在點、橫、豎、撇、捺、折、提和鉤等副筆上。在漢字的字體設計中講求主粗副細的設計規律,其中最突出、最引人注目的筆畫稱為主筆,其餘筆畫稱為副筆。在一個漢字中,主筆在整個字形中起支撐的作用;在一組字中,主筆變化一般較少,副筆則可以靈活多變。

在實際的字體設計過程中,通常主筆的形態變化不宜過多,整體風格變化要統一,同時多從副筆的變化與處理之中去體現字體的性格特點。根據字體筆畫的不同,可以將目前的字體分為兩大類,即襯線字體和非襯線字體。

襯線字體,是指筆畫起始和結束的地方有額外的裝飾,筆畫的粗細也會有所不同。在傳統的傳媒印刷行業中,人們普遍認為襯線字體相比非襯線字體可以帶來更佳的可讀性。尤其是大段落的文章,襯線字體的識別度要高於非襯線字體。在閱讀過程中,相比於非襯線字體而言,襯線字體也會大大降低讀者的閱讀疲勞度。

非襯線字體,是指在筆畫的起始和結束的地方沒有額外的裝飾,而且每個筆畫的粗細程度都差不多。非襯線字體具有簡潔時尚、輕鬆休閒的特點。相較於襯線字體而言,非襯線字體可以給人帶來更輕鬆的感覺,常常被應用於標題、提示語或較短的文字中。

根據結構的不同,漢字的字形可以分為獨體字和合體字兩大類。

獨體字是指由一個部件單獨構成的字,因而獨體字的結構又稱為單一結構,如凹、不、匕、丁、人等。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件組成的字叫作合體字。合體字由多個部件組成,根據部件與部件之間位置的不同,可以將合體字分為以下12種結構。

漢字又被稱為方塊字。因為漢字的輪廓形似方塊,設計時用的格子也被稱為田字格,其中細分的米字格、回宮格和九宮格等也是以田字格的方塊形狀為基礎的。

但由於漢字筆畫的不同,字形的輪廓會呈現出不同的形狀,這種不同字形的產生在視覺均衡上會產生少許偏差,所以在字體設計中需要根據不同形狀對字形做相應的調整和處理,使文字的排布組合看起來更加均衡舒適。

在字體設計中,重心就是指整個漢字的結構中心點。在字體設計時,常常會提到中宮一詞,該詞來源於書法,指九宮格中最中間的那一格。在字形設計中我們往往會聽到中宮收緊或中宮放鬆的說法,中宮收緊,即筆畫向中心點凝聚;加強調中宮放鬆,即筆畫向周圍擴散。

人們的視覺重心通常比理論重心稍高,如果漢字「十」的橫筆畫放在漢字的理論重心上,那麼從視覺感官上會覺得上大下小,所以需要在設計時將其重心提高,這樣給人的視覺感受才會更加穩定、和諧,也更加符合人的審美需求。

當然,字體重心的位置也不是絕對的。從理論上來講,重心偏低的文字會給人穩重安定的感覺,性格上會顯得具有親和力;重心偏高的文字反之,性格上會顯得高冷挺拔,並且帶有一定的緊張感。根據不同的字形結構,可以將字體的重心位置歸為:

獨體字的重心。字形呈左右對稱的獨體字,重心位置在左右對稱軸偏上的位置。字形中含有筆畫「豎」且筆畫「豎」居中的獨體字,重心在筆畫「豎」上字形中含有筆畫「豎」但筆畫「豎」不居中的獨體字,筆畫「豎」靠左,重心居右;筆畫「豎」靠右,重心居左。

上下結構字體的重心。字形呈上下結構或上中下結構時,重心居中,上下部分均需要保持在同一豎線上同時要保證上下兩部分垂直對正。

左右結構字體的重心。字形呈左右結構或左中右結構時,字體重心應使左右兩個部分居於同一水平線上,使漢字本身協調平衡。

字形即字的形體。不同字形的漢字具備不同辨識度的圖形符號,而這種不同的圖形符號往往會展現出字體的不同性格。當一系列的字形具備某種統一的圖形符號風格時,就形成了體,例如:黑體、宋體、圓體等。

黑體字。橫豎粗細一致,方頭方尾,沒有多餘的筆畫裝飾,字形緊聚且沒有弧線,屬於非襯線字體的一種。黑體字給人以簡潔明快、嚴肅莊重的性格體現。在現有的很多字形設計中,都遵循了黑體字的基本風格。

宋體字。在筆畫起始和結束的地方都有襯線裝飾,而且筆畫呈現出橫細豎粗的變化特點,屬於襯線字體的一種。宋體字不像黑體那樣嚴肅莊重,給人以古樸清秀之感,適合表現傳統氣息的字體設計題材。

圓體字。筆畫襯線,筆畫粗細一致且筆畫邊角呈圓角形態。圓體具有柔美溫和的性格,多用於女性等主題設計當中。

相關焦點

  • 現代字體設計——探尋漢字的設計美
    而中國的設計師在平面設計中對漢字運用的歷史由來已久,把漢字的形、音、義,結合幾千年來漢字書法的演變,用平面設計的形式美學加以提煉,設計出的作品既符合現代造型特徵,又融入了圖形創意的元素,是民族性、藝術性和商業性的有效融合。
  • 漢字設計創意思路!打造個性字體風格
    文/劉宣琳 藉助漢字的形和體以及設計元素點、線、面、體,在字體形態上演化出圖形創意空間,通過漢字部分形態或整體轉換形象,給漢字注入圖形化因素。漢字字體的設計是漢字創造過程的一部分,用符號形式表現思維中已經形成的文字方案。
  • 漢字圖形化設計手法!化形融意!
    文/王哲媛 漢字圖形化的設計表現手法主要是通過將抽象或具象的獨立圖形、符號等元素,附加到獨立或成段落的文字上,或是用漢字作為輔助依託於某一圖形、漢字編排進某一圖形之中,漢字與圖形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設計作品。作為信息傳達的最有效的載體 -- 文字,是設計中帶有直觀說明性的視覺要素之一。
  • 接觸漢字、寓教於樂!在京都「漢字博物館」學習體驗漢字文化
    位於京都祉園的「漢檢 漢字博物館圖書館(以下簡稱 漢字博物館)」,是一處藉由透過接觸影像、圖像設計及資料等各項體驗設備來從各種角度學習「漢字」的設施。由於漢字博物館廣受到大人及小朋友們的好評,所以金時這次前往了此處,體驗學習了漢字文化!就讓我趕快來介紹此設施吧!共有5萬個字!
  • 品牌設計公司分享漢字logo設計小方法
    很多都會認為logo設計很難,沒有創意想法,不知道怎麼做。每個設計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思路和方法,在設計過程中有理性的方法也有感性的發揮。品牌設計公司分享漢字logo設計的小方法。品牌設計公司分享,漢字logo設計方法一、漢字的字形:從漢字的字形入手進行logo設計,是漢字logo設計中較常採用的手法。
  • 中華漢字文化名城LOGO徵集大賽
    ▼08號創意說明:標誌以「中華漢字文化名城」的英文翻譯首字母,四個「C」為創意元素,融入古樸印章、傳統紋樣設計而成。▼12號創意說明:標識以漢字"漯"為基礎進行設計,其中巧妙融入字聖許慎雕像、印章等元素。▼11號創意說明:無。
  • 漢字,LOGO設計也是一種藝術!
    在標誌設計中,巧妙的運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傳統元素,常常能能創造出具有獨特東方藝術魅力的視覺元素。但是對中國元素的繼承與發展,並不只是對傳統圖形的照搬,而是在對民族傳統文化內涵深刻理解的基礎上,與現代的設計理念巧妙地結合,才能設計出符合世界潮流的經典作品。
  • 漢字形態的設計與運用!千形萬態
    文/李燕 漢字是傳遞信息的視覺符號,也是設計中的重要元素,有時候為了追求漢字的藝術表現和主題效果,需要我們為漢字量身定製形態,打造獨具韻味的視覺形象。
  • 後資訊時代:關於漢字設計的探討
    12月28日召開的2019廣州國際漢字創意大會是2019年最後一個重要的大型平面設計活動。作為壓軸活動,廣州國際漢字創意大會特別設置了重要單元,分別是「『後信息』漢字設計探索展」和「『梅』漢字主題設計邀請展」,這兩個重要展覽也是本屆廣州國際漢字創意大會最值得關注和期待的內容。
  • 同心有「心」、煮下有「火」 漢字創意設計成為流行
    同心有「心」,煮下有「火」,蟹上有「鉗」  ——漢字創意設計成為流行  ■本報記者 汪荔誠  漢字設計最近因為東京奧運會圖標的設計師成為熱議的話題。廣村正彰和井口皓太兩位日本設計師的漢字設計作品,通過加入卡通元素和網際網路動畫,創造出了漢字的「新體驗」。
  • 留學生眼中的漢字長啥樣?長安大學首屆國際學生漢字創意設計大賽落幕
    12月8日,長安大學第一屆國際學生漢字創意設計大賽落下帷幕。比賽歷時一個月,共收到40餘份漢字設計作品。經過評委老師的精心選評,最終評選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8名以及鼓勵獎10名。據長安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有關人員介紹,漢字創意設計大賽秉持授人以漁及教學相長的目的,積極挖掘留學生在漢字學習上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將他們原以為無意義的漢字符號變成有意義的整體系統,利於提升留學生漢字學習的興趣和能力。本次漢字創意設計大賽,選手們採用了繪畫、文字解釋等多種手法,淋漓盡致地展示了自己對漢字的特色認知。
  • 煮下有「火」 蟹上有「鉗」 漢字創意設計成為流行
    原標題:同心有「心」,煮下有「火」,蟹上有「鉗」 ——漢字創意設計成為流行漢字設計最近因為東京奧運會圖標的設計師成為熱議的話題。廣村正彰和井口皓太兩位日本設計師的漢字設計作品,通過加入卡通元素和網際網路動畫,創造出了漢字的「新體驗」。
  • 漢字創意設計技巧
    文/李鴻明 由於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是經過簡化、合成、假借、附聲的發展後形成的圖形,是抽象的,依照一定的構成法則組成富有審美與感染力的文字形象。在進行漢字創意設計時,可以運用如下技巧去增強漢字的感染力。
  • 讓日本人放棄漢字到底有多難?| 漢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兒01
    但是,只要遇上莊重、正式的場合,比如年度字的評選、年號的頒布、護照甚至貨幣的設計等等,漢字永遠是他們的不二之選。日本人對漢字為什麼執著?日文為何總也離不開漢字?這事兒說來話長。福岡平原出土的西漢鏡、博多灣沿岸發現的銅劍、絲島郡小富士村遺留的「貨泉」(漢代銅錢),說明兩國交流很早就上升到了經濟文化層面,已經抵達權力中心。自然而然,漢字在兩國間流傳。從東漢光武帝賞賜的印綬、漢魏時期出口的銘文刀劍判斷,最遲公元1世紀,漢字已經進入日本島。只不過,當時的日本人仍把漢字當做某種圖案,僅有純粹的裝飾功能。
  • 漢字字體基本類型!與設計樣式!
    文/姚儉儉 漢字作為文明傳承的載體,代表不同時期人們的審美觀念和思想理念,蘊含著豐富動人的情感。所有的不同類型的字體都有著其獨特的情感特色,都能在實際運用中有思想、有目的的激發觀者內在的某些情感因子。①宋體。
  • 漢字文化:理想形碼輸入法,漢字亮了
    以王永民先生設計的「五筆字型」為代表的形碼,率先打破漢字輸入的瓶頸,為漢字在資訊時代贏得了榮耀,成為漢字歷史上的一個裡程碑。形碼的成功激發了人們的自豪感和榮譽感,並認為形碼還可以做得更好,從而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上至教授下至小學生參加的「編碼潮」。然而,到了世紀之交,十幾年過去了,上千種編碼方案,形碼的性能始終徘徊不前,其榮耀仿佛是驚鴻一瞥,無法延續。人們轉而向軟體要效益,要未來。
  • 漢字圖形化構成法
    文/王磊 漢字圖形化設計是一種具有裝飾美感和象徵寓意的藝術形式,藉助漢字本身所具有的字形和筆畫結構,通過添生圖形、以圖結字、移花接木、分解重構等構形方法而完成的。在漢字圖形的所有構成方法中,添生圖形是最常見的 種構成方法。所謂添生圖形,就是在不改變漢字原有結構筆畫以及形體特徵的基礎上,在保證漢字能夠得到正確識別的情況下,對漢字進行局部或是整體的裝飾。一般而言,設計師常常將帶有濃鬱生活氣息的人物、花鳥、魚蟲等事物形象巧妙地添加到漢字中,從而設計出一個圖文並茂、相得益彰的美妙的漢字圖形。
  • 【漢字講座】(1)漢字是通往知識與智慧大門的階梯
    ●遺憾的是,漢語特別是漢字的難教、難學、難精,卻成為海內外一個共同的似乎無解的難題,自殷商以降,橫亙三千餘年,困擾、苦惱著所有教與學的人。殷商以前,漢字的義理與使用,主要掌握在史官手中。隨著殷商的覆亡,他們或「不食周粟」,或因周黜殷吏而散逸民間,泯然眾人矣。
  • 漢字的故事|漢字結構與演變草述(下)
    特點:1.形體不固定,筆畫有多有少,寫法有反有正。2.行文的程式不統一。從左到右寫,或從右到左寫都有。讀起來困難。3.筆畫細而硬,而且多用方筆,圓筆少。因為是由鋼刀、石刀刻於龜甲獸骨上的影響,構成這一特性。二、 金文金文,指鑄刻在銅器上的文字。主要指周朝青銅銘文。
  • 古今漢字的演變
    漢字起源至今,已有五千年左右的歷史。幾千年來,漢字一直處於發展變化之中。經常性的、不間斷的演化,造成了商代甲骨文與今日楷書漢字之間的巨大形體差異。其間可以以秦國篆隸為分水嶺劃分為古文字和今文字兩個大的階段。  古文字階段從時間上來講包括商代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六國文字和秦系文字。我們目前見到大規模成系統的甲骨文屬於商代晚期,它是刻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一種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