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為應對疫情影響,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為宏觀經濟穩定和復甦發揮了積極作用。「總體看,我國宏觀政策的力度是合適的,較好地支持了實體經濟增長,有效填補了疫情衝擊下的全球防疫物資等必需品和其他工業品的供給缺口,為國內外經濟復甦作出了重要貢獻。」央行近日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如是評價宏觀政策的積極作用。
在專家看來,疫情期間採取的一攬子宏觀政策組合不僅效果顯著,而且力度合適。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貨幣政策充分發揮了反應速度快、直達效果強的優勢,確保了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在第一時間穩定了市場信心。與此同時,三批共計1.8萬億元的再貸款再貼現連續推出,精準發力效果明顯,不僅對支持疫情防控起到了關鍵作用,也是二季度以來復工復產順利推進,經濟出現「V」形反轉的重要推動因素。
宏觀政策精準合適
疫情發生以來,金融對實體經濟保持了較強的支持力度。《報告》指出,從國內看,我國應對疫情的宏觀政策力度是合適的,政策精準發力,宣布的政策全部及時落地、充分落實,取得了顯著成效。
政策力度的「合適」是如何體現的?《報告》指出,一是有效控制了疫情,這是經濟復甦的基本前提。二是宏觀政策與疫情防控節奏相適應,根據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恢復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分層次、有梯度地出臺。三是從政策實施方式看,我國宏觀政策精準導向,不搞「大水漫灌」。四是從政策效果看,我國經濟社會已全面恢復發展。
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認為,首先,「合適」體現為總量適度,一方面,貨幣政策在基礎貨幣和流動性投放方面保持平穩;另一方面,信貸增速也有明顯上升。其次,各項政策合力促使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進一步下行。再次,在總量適度的前提下,著力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並使用和創設了結構性貨幣政策。
「我們注意到,本輪貨幣政策在加大逆周期對衝力度的過程中,始終強調直達性、精準性,不搞『大水漫灌』,其中,政策利率調整幅度、貨幣總量增加速度等關鍵指標均保持合理適度,既匹配了疫情防控、『六穩』『六保』要求,又未引發包括房價在內的資產價格大幅波動,未給後期金融穩定留下隱患。」王青評價說。
談及下階段主要政策思路,《報告》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更好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更加注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益。
中國經濟整體呈企穩向好態勢
力度合適的宏觀政策不僅推動國內經濟快速恢復,也對世界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報告》指出,一是阻止了全球經濟陷入更大的萎縮。根據IMF預測,全球經濟已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2020年將萎縮4.4%,中國是唯一保持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今明兩年合計全球經濟能實現正增長離不開中國經濟的正增長。二是中國經濟增長對全球有正的溢出效應,尤其促進了周邊國家和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復甦。三是在疫情衝擊下,中國在某種程度上承擔了全球最後供應商的角色,為全球疫情防控、經濟恢復奠定了基礎。中國生產的快速恢復有效補充了疫情衝擊下全球防疫物資和其他工業品的供給缺口,向全球提供了大量必需物資和恢復生產急需的中間產品,為全球防疫和產業鏈恢復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海外疫情持續蔓延、國際經濟貿易形勢依舊嚴峻複雜的情況下,下階段我國經濟將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表示,10月份主要宏觀指標延續回升趨勢,供需兩端持續恢復。雖然疫情局部反覆存在不確定性,但不會改變中國經濟企穩向好的態勢。
王青表示,在經濟加速修復及低基數等因素作用下,2021年全球和國內宏觀經濟有望出現反彈,其中居民消費和製造業投資將成為重要拉動力量。與此同時,考慮到明年全球物價將處於溫和水平以及今年國內逆周期調節政策並未「大水漫灌」,2021年我國物價走勢將整體平穩。
正確看待債務規模及槓桿率上升
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國內經濟還面臨不少挑戰。《報告》指出,上半年為對衝疫情影響,逆周期調節力度有所加大,宏觀槓桿率出現階段性上升。專家預計,近期管理層對於金融穩定問題高度重視,後續穩定宏觀槓桿率將成為政策關注點之一。
今年宏觀槓桿率為何出現階段性上升?未來走勢又將如何?《報告》指出,在應對疫情和支持經濟復甦的過程中,債務規模和槓桿率都必然出現階段性上升,之後經濟增長逐步恢復將為更好地長期保持合理的宏觀槓桿率水平創造條件。下一階段,要處理好內外部均衡和長短期關係,儘可能長時間實施正常貨幣政策,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
市場機構普遍認為,今年宏觀槓桿率上升是經濟衝擊的被動體現。我國是全球為數不多仍堅持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大型經濟體,隨著明年經濟增長恢復常態,M2和社融增速將同反映潛在產出的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全年宏觀槓桿率預計將保持平穩。
王青也表達了類似觀點,他認為,得益於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效果持續顯現,經濟復甦基礎進一步鞏固,全年經濟實現正增長已沒有懸念,這也為前期部分特殊措施適時退出、宏觀政策向常態回歸提供了條件。2021年宏觀政策將進一步回歸正常狀態,宏觀槓桿率在明年也將繼續保持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