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都由漢字衍生,複雜的天書被破譯,簡單的契丹文卻成死亡文字

2021-03-05 國史通論

漢字衍生字

之前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多次講到封建王朝中,宋朝在文化上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在兩宋期間,周邊國家曾經競相以漢字為藍本,創建屬於本民族的文字。比如党項人使用的西夏文、契丹人使用的契丹文、女真人使用的女真文,而同時期又存在越南境內使用的字喃,壯族同胞使用的方塊狀字等等,它們雖然字形有明顯區別,但根源都來自漢字。所以,如果穿越回宋朝,你可能會認為全世界都在使用方塊字。但是它們現在無一例外地都已經不再被使用,其中極度複雜西夏文曾經存在了五百多年,但是國祚較長的遼國契丹文反而只存在了三百多年,這是為什麼呢?

契丹造字

契丹文

五代時期,中國處於大分裂之中,中原地區戰亂頻繁,王朝更迭不斷,而遊牧民族統治的北方則相對和平。在後梁貞明二年(公元916年),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了契丹八部,隨後建國稱帝。在漢臣韓延徽等人的影響下,耶律阿保機仿照中原王朝建立了契丹的政治制度,推行王位世襲制,並且命大臣耶律突呂不等人在漢字的基礎上創建契丹文。當時契丹大字一共有三千多字,完全滿足本民族交流、記錄等使用需求。

党項造字

西夏文與漢字對照

党項族也是長期居住在北方的遊牧民族,早在唐朝安史之亂時,党項首領就被賜姓李氏,封夏國公。在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擺脫宋朝的藩屬,建國稱帝。西夏已經有了身後的文化及政治積澱,而建國前三年,大臣野利任榮等人也已經參照漢字發明了極為複雜的西夏文,據現代專家考證,當時西夏文總共有5857個單字。

文化消亡

北宋時期形勢圖

北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享國210年的遼國滅亡於宋、金兩國的夾擊之下,後來耶律大石西遷建立西遼,在1218年被蒙古所滅,此後幾十年內,契丹文徹底消失,逐漸成為至今都無法破譯的「死亡文字」。西夏在公元1227年亡於蒙古,總共立國189年,但是西夏文卻一直沿用到明朝中期,總共使用了長達五百年。

不同政策

金滅遼、北宋線路

從字形上來看,西夏文遠遠比契丹文複雜,但為什麼使用時間長於契丹文呢?國史君(國史通論)認為這主要與兩國施行的不同文化政策有關。也許是為了防止漢族文明的全面滲透,遼國在文化上長期自我封閉,契丹文僅僅限制在契丹貴族中使用,並且不允許只言片字流出遼國境內。而遼國亡國前後,遼國政府又將契丹官文集中銷毀,而金宣宗也曾經頒布詔令,禁止金國範圍內使用契丹文,所以契丹文幾乎是伴隨著遼國的滅亡一起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複雜的西夏文

但是西夏則使用了不同的政策,西夏雖然長期與宋朝敵對,但是國內儒家文化卻非常興盛,雖然使用的文字不同,但是他們也有科舉考試,也讀四書五經,與宋朝的文化交流非常頻繁。所以雖然西夏文的字形與讀音完全與漢字不同,但兩種文化卻有很強的對應關係。西夏亡國後,党項族雖然逐漸消失,但他們的文字卻一直存活到了明朝中期,現在也已經可以完全破譯。

看來,不管是經濟還是文化,只有開放才能發展,封閉只能自取滅亡。

相關焦點

  • 日文平假名、契丹文、西夏文與中國道教書法有什麼關係?
    日文平假名的形成就是草書的減省,是把草書的結構拆解後將之符號化;它的片假名則是楷體減省後的符號化,然後用他們重組成一種文字。這就提到了假名書法的問題,日本人有很多直接用假名寫書法)。我們知道日本的書法有漢字書法和假名書法兩個系統,假名書法也是源遠流長的。
  • 文字的意義思考——徐冰的《天書》與《地書》
    著名當代藝術家徐冰,便耗時四年之久製作了這樣一件作品——《析世鑑——天書》,它採用雕版印刷的方式製作,然後線裝成書,當我們面對這樣一件作品,它顯得莊重而嚴肅;然而,正是這樣一個製作嚴謹的作品,其中的文字卻是不可辨認和解讀的。
  • 專家:希望破譯禹碑「天書」解開大禹治水謎團
    中新網武漢9月16日電 題:專家:破譯禹碑「天書」解開大禹治水歷史謎團  記者曹旭峰  在武漢蛇山與蛇山相望的漢陽江邊,突出江中的近千平方米褐色巖石上刻有「禹功磯」三個大字。相傳,這裡就是大禹最後治水成功的地方。
  • 神秘的西夏文字
    作為西夏王朝的「國字」,西夏文字曾在西夏王朝所統轄的地域內(今天的寧夏、甘肅、陝西北部、內蒙古南部等)盛行了約兩個世紀,元明兩代,西夏文字仍在一些地區存在了大約三個世紀。在隨後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歲月中,西夏文字沉寂而去,幾乎無人知曉。直到清朝乾隆嘉慶期間,學者追尋和著述西夏歷史時,西夏文字才被重新提及。由於西夏王朝遭受了毀滅性打擊,西夏文字後世失傳,曾被稱作「天書」。
  • 中國現行民族文字有近40種,還有哪些古代少數民族古文字消失了?
    它們有的可追溯到早期的漢字,有的可追溯到印度的佉盧字母和婆羅米字母,有的可追溯到古代的阿拉美字母和阿拉伯字母,有的還保留著圖畫一象形文字的特點。用這些古文字保留下來的豐富的歷史文獻,其數量之大,種類之多,內容之豐富,分布地域之廣,跨越時代之長,都可令世人矚目。
  • 棒槌山、雙塔山上驚現天書!上面寫著一個千古之謎!!!
    遼代石幢資料圖下面再由石幢引出今天的話題「天書」對照拓片,他發現天書上四個字的順序與《熱河志》上所描寫的有所不同,《熱河志》把第2字、第3字顛倒了順序,前3個字都好像變了樣。同時他認為第4個應該並非字而只是一個符號。
  • 流傳了500年的「西夏文字」是天書還是漢字,為什麼如此神秘?
    」是天書還是漢字,為什麼如此神秘?因為《宋史·夏國傳》史籍中說道:元昊自製蕃書,命野利仁榮演繹之,成書十二卷,字形體方整類八分,而畫頗頻頻。這與《宋史·夏國傳》記載概略相仿,所以是西夏景宗時期由李元昊親自所創作的文獻。
  • 為什麼說漢字和其他文字走上了不同的路
    古埃及文字、中東兩河流域的早期楔形文字、古印度印章文字、最早的漢字以及我國納西族的東巴文、水族的水書都屬於象形文字的範疇。古印度則在用象牙、石頭打磨成的印章上刻字,所以古印度最早的原始文字被稱為印章文字。大約在公元前2500~公元前17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就已出現了灌溉農業和城市建築。在這裡的考古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石器、青銅器和印章,印章上刻有至今沒能破譯的符號。
  • 女真字的疑雲:被金朝極力提倡,卻難逃淪為「死文字」的命運
    由於遼朝的文化制度和國家制度都比較完善,所以金人在文字方面也明顯受到了契丹人的影響。1119年,完顏希尹奉金太祖阿骨打之命創造了一種女真文字,其具體做法是「依仿漢人楷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國語,制女真字」。也就是跟契丹大字一樣,以漢字為原型,通過增減筆畫、改變形體而形成新字。它既像漢字,又不是漢字,即使有少量與漢字相同的字,音義也不一樣。史書記載,到了1138年,金廷又創造出一種女真文字。
  • 越南歷史曾創造文字替代漢字,最後太複雜被棄用,現在已成死文字
    根據許多研究學者的研究,越南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漢字。一些學者稱在雄王時期古越南人就開始使用漢字,但是這些觀點並沒有古代文獻或者其它證據來證明。秦朝統一嶺南,中原人將自己的文字傳播到現在越南北部,一直到五代十國越南脫幅而去,越南完全是使用漢字。
  • 漢字究竟落後於時代,還是最具先進性的文字呢?文字演化歷史
    李師弟和您聊歷史,由我大膽猜想,由您小心求證。在商朝的晚期形成了中華民族最早的古老文字甲骨文,因為有了甲骨文的存在,我們才可以通過對當時文字的破譯來了解更多那個時期的華夏歷史。從甲骨文開始,中國的漢字經歷了多次演變才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用的文字。在這個過程中漢字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呢?而漢字又是不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先進的文字呢?讓我們先來看看一座城市,位於河南省的安陽。
  • 世界上的文字只有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嗎
    歷史上中華文明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漢字書寫系統,當時周邊的其他民族在與華夏民族的交流中不斷接觸到各種先進的文化和制度,隨著這些民族的文明程度日漸開化之後就需要用文字對日常的生產生活進行記錄。歷史上越南、朝鮮、琉球等國都曾直接使用漢字記錄自己的語言,此外古壯文、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朝鮮諺文、日本假名、越南喃字等文字都曾受到漢文化影響。
  • 字母文字的演變脈絡:世界所有國家的字母文字都是同出一源
    目前,世界上只有兩種文字,一種是方塊文字,如漢字、日文和韓文,還有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西夏文、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種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實際上,人類最早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後來象形文字不斷出現一些表音的結構,於是開始向字母文字過渡。
  • 破譯漢字驚世密碼倉頡造字藏生命真相漢字「食物」倆字暗藏什麼樣的秘密,「生」和「死」字的真正含義
    編者按:漢字「食物」倆字暗藏什麼樣的秘密,「生」和「死」字的真正含義又分別是什麼呢,「素」和「肉」兩個字蘊含著怎樣截然相反的生命歸宿……。本文別開生面理據新穎,為我們展示了五千年前中華民族的文字先聖倉頡創造的漢字所包含的超凡哲理,為今天的我們揭示了漢字中早已蘊含著亙古價值的生命真相。
  • 足足有172畫,中國最複雜漢字,每次動筆都是大工程
    文丨華夏史譜(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一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字,漢字則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字書寫形式。漢字的產生有一個古老的傳說。這一傳說涉及到一位名叫倉頡的人。倉頡是中國漢字的創造者,在這一傳說中主要講的是一件事情「倉頡造字」。倉頡創造字體之後,漢字就在我國開始演化和傳播,並由此衍生出許多較難的文字。
  • 神奇的漢字(上篇):華夏大地上的那些方塊字
    在世界各國的語言文化中,漢字和漢語一樣,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不論是歐洲,美洲,非洲,抑或是大洋洲,甚至是亞洲除中國外的國家,都在用著類似的文字——拼音文字,即用若干字母組成的一種表音文字。漢字屬於表意文字,是從象形文字發展而來,古代世界的象形文字也並非只有漢字一家,只是他們都消失了,或是逐漸轉向了拼音文字,到現在只剩下了中國還在沿用著古老傳承的表意文字。
  • 漢字為什麼沒有被拼音文字取代,是因為它有這兩大特性
    其中最著名而且為人所通曉的,是埃及的聖書體、美索不達米亞的鍥形字,以及漢字。基本上,它們都是源於以圖畫式的表意符號為主體的文字體系。今天,許多古老文字體系或已湮沒,或為拼音文字所取代,但漢字仍然保留圖畫表意的特徵,沒有演變成拼音的系統,這是有它不得不然的原因。 為何圖畫表意的漢字能傳承至今?從漢字特性揭開秘密! 凡事有利必有弊,沒有十全十美的。
  • 與漢文同宗同源的西夏文,國人看它如天書,俄羅斯人卻如數家珍
    且西夏文和漢文屬於同宗同源,為何這種文字辨識度極低,以及中國人看西夏文時如天書,但是不少俄羅斯專家卻對其如數家珍?從正史資料來看,西夏文又名唐古詩文,是記錄西夏党項族語言的特殊文字。筆者查閱過不少資料,還有相關的紀錄片。西夏文於公元1060年左右正式運用,直到明朝時期,還有少部分地區,將西夏文當作正統語言文字使用,清朝時期西夏文才逐漸斷檔。
  • 破譯哈拉帕印章文字的密碼就深藏於《山海經》之中
    有說它屬達羅毗荼語,有說它屬印歐語,還有說它屬於一種已經消亡的文字。也有專家學者說它與中國的甲骨文很類似。破譯者翻閱了大量的古代文獻,一直卻沒有發現與哈拉帕文明有關的歷史信息。難道納哈拉帕印章文字真的成了死文字?當然不會。因為我已經在《山海經》裡看到了他們的身影,看到了哈拉帕先民在《山海經》裡豐富多彩的活動。 考古需要實證,我無法迴避這個問題。
  • 原來,漢字,是太陽的文字
    「漢字、中文」而這套成字原理就是「漢字太陽光影幹支圭表成字原理」該原理第一次以遠古人,探索認知世界的視角還原了,遠古人們如何觀察、認知和記錄太陽和太陽光影行轉變化的漸進過程第一次全方位破解了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如何將太陽行轉運行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狀態和變化轉化並產生對應的「漢字」最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