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2019年消費投訴情況分析報告

2020-12-23 中國質量新聞網

【摘要】

——投訴數量

2019年全年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共收到220496宗投訴,與2018年同比增長69.77%,接近2017年和2018年兩年投訴量的總和。

——重點行業情況

l 網際網路及通信行業服務投訴量增幅超2倍,騰訊加強「網絡黑產」打擊力度

l 預付式消費投訴佔比超過一成,千家商戶停止營業不退費

——全年投訴熱點

l 網路遊戲投訴同比增長94.55%,消費者權益保護待加強

l 網絡充值消費形式多樣化,第三方充值消費風險需防範

l 知名英語培訓機構忽然停業,消費者學費不退繼續還貸

l 「雙十一」網購套路深,消費者維權障礙多

——消委會建議

l 用戶自覺遵守網絡社交管理規定

l 加強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消費保護力度

l 強化預付式消費風險意識

l 推廣分時分段繳費的做法

l 合理規劃商品選購

一、投訴數量

2019年全年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以下簡稱「深圳市消委會」)共收到220496宗投訴,同比增長69.77%,增速約為2018年同比增長率的4.7倍,接近2017年與2018年投訴量總和。(見圖1)

圖1 2017年、2018年、2019年全年投訴量情況

2019年深圳市各季度投訴量均超過40000宗,其中第三季度的投訴量最高,達到70055宗,佔2019年全年的31.77%。與去年同期相比,2019年深圳市各季度投訴量呈上升趨勢,其中第二、三季度同比增長率超過120%,投訴增長主要來源於網際網路及通信行業。(見圖2)

圖2 2018年、2019年各個季度投訴量對比情況

二、各行業總體情況

2019年,網際網路及通信行業服務、通訊電腦數碼、教育培訓行業投訴量排名位居前三,分別為123950宗、12924宗、11137宗,分別佔全年投訴總量的56.21%、5.86%、5.05%,如表1和圖3所示。

從投訴量變化情況來看,網際網路及通信行業服務、文體旅遊服務、教育培訓及化妝品/美容美髮/整形四個行業投訴量同比增長超過50%;公共設施服務、日用商品、服裝鞋帽以及醫藥衛生保健四個行業投訴量同比下降超過10%。其中公共設施服務類的減幅最大,為38.29%,主要原因為共享出行行業洗牌,部分企業退出市場,投訴量隨之下降。

表1 2018年和2019年深圳市各行業投訴量對比

 

2019

2018

同比

投訴量佔比

網際網路及通信行業服務

123950

40236

208.06%

56.21%

通訊電腦數碼

12924

12874

0.39%

5.86%

教育培訓

11137

4761

133.92%

5.05%

交通工具及維修

8629

8174

5.57%

3.91%

文體旅遊服務

7731

4075

89.72%

3.51%

公共設施服務

6958

11275

-38.29%

3.16%

化妝品/美容美髮/整形

5444

3597

51.35%

2.47%

家用電子電器

4861

4632

4.94%

2.20%

郵政快遞服務

4549

4809

-5.41%

2.06%

服裝鞋帽

3368

3865

-12.86%

1.53%

中介/維修服務

3278

2362

38.78%

1.49%

餐飲/住宿服務

3154

2747

14.82%

1.43%

食品

2444

2240

9.11%

1.11%

房屋/物管

2195

1915

14.62%

1.00%

家具/廚房用品

1981

1757

12.75%

0.90%

日用商品

1885

2365

-20.30%

0.85%

金融保險服務

1835

1417

29.50%

0.83%

裝修建材及服務

1634

1410

15.89%

0.74%

攝影/家政服務

1470

1193

23.22%

0.67%

首飾及文體用品

1039

864

20.25%

0.47%

醫藥衛生保健

940

1050

-10.48%

0.43%

洗浴/洗染服務

589

434

35.71%

0.27%

煙、酒飲料類

497

401

23.94%

0.23%

兒童用品

467

361

29.36%

0.21%

其他商品和服務

7537

11064

-31.88%

3.42%

 

註:標紅為投訴量同比上漲超過50%;

標綠為投訴量同比下降超過10%。

 

圖3 2018年和2019年各行業投訴量對比

三、重點行業情況

(一)網際網路及通信行業服務投訴增幅超2倍,騰訊加強對「網絡黑產」問題打擊力度

2019年,深圳市消委會共收到網際網路及通信行業服務相關投訴123950宗,佔全年投訴總量的56.21%,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08.06%,投訴增量主要來源於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訊公司」)。

騰訊公司總部位於深圳,截止至2019年12月31日該公司旗下的社交平臺QQ/微信用戶的總數接近19億。2019年深圳市區消委會共收到騰訊公司的相關投訴103334宗,佔網際網路及通信行業服務投訴的83.37%,與2018年相比增加73354宗。

圖4 網際網路及通信服務投訴情況

2019年騰訊公司加大了對詐騙、黃賭毒等「網絡黑產」問題的打擊力度,導致該類問題的投訴量驟增,「網絡黑產」問題是騰訊公司投訴增量的主要來源,佔比超過騰訊公司全年的70%。(見圖4)

典型案例1:消費者訴稱其管理的某QQ群因群裡有人發布涉黃視頻被舉報導致封群,消費者作為群主其QQ帳號也被封。經騰訊公司核實,該帳號確實存在涉嫌傳播色情、暴力、敏感信息或組織相關活動的問題,同時該用戶承認群聊涉黃,群主也要承擔責任與義務,故該投訴涉及的帳號不予解封。

典型案例2:消費者訴稱其QQ號碼被凍結,經騰訊公司核實,發現該帳號涉嫌發布/傳播違法違規交易信息或組織相關活動,用戶傳播兼職刷單等不良信息,故該投訴涉及的帳號不予解封。

(二)預付式消費投訴佔比超過一成,千家商戶停止營業不退費

2019年深圳市消委會共收到23829宗有關預付式消費(不含共享出行企業)的投訴,佔全年投訴量的10.81%。涉及多個行業,其中教育培訓行業預付式消費投訴最多,佔比46.74%;其次是美容美髮行業,佔比21.31%;第三是文體旅遊服務中的健身行業,佔比20.36%。上述三個行業在2019年投訴量大幅上升,同比增幅超過50%。(見圖5)

圖5 2019年預付式消費各行業投訴量佔比

從深圳市2019年預付式消費的投訴內容來看,因商家關門/停止營業而造成消費者預付金額無法追回問題最為突出,相關投訴(不含共享出行企業)有6256宗,佔預付式消費(不含共享出行企業)投訴總量的26.25%,共涉及超過1000家企業。其中,教育培訓行業最多,佔比37.98%;其次是健身行業,佔比31.52%;第三是網絡充值預付式消費,佔比14.43%。(見圖6)

圖6 2019年預付式消費商家「關門且不退費」統計

2019年深圳消委會針對預付式消費開展了重點監督工作,約談督促企業為消費者退款,對失聯企業進行信息公示,對嚴重失信企業進行信用推送。

四、2019年全年投訴熱點問題

(一)網路遊戲投訴同比增長94.55%,消費者權益保護待加強

2019年深圳市消委會共收到14996宗有關網路遊戲的投訴,同比增長94.55%。其中「網路遊戲未成年人消費」投訴2205宗,佔比14.70%,主要集中在家長投訴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消費誤充值問題。

2019年深圳市消委會有關網路遊戲的投訴中有13091宗來自騰訊公司,佔比87.30%;騰訊公司「網路遊戲未成年人消費」的投訴有1637宗,有197宗為二次消費投訴,佔比12.03%。

典型案例:消費者訴稱自己的女兒偷偷地用自己手機充值網路遊戲,並且投訴申請過一次退款,消費者按照商家的要求更改微信支付密碼,成功申請遊戲禁充。但是沒過多久,消費者的女兒又以學習英語為由再次偷玩消費者的手機,給遊戲充值7000多元。

經深圳市消委會調查發現,目前家長疏忽是導致「網路遊戲未成年人二次消費」的主要原因,在一次退費後,家長對該問題雖有一段時間的重視,但在較長周期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力度開始下降。

為進一步保護網路遊戲消費者特別是未成年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推動網路遊戲行業的消費信用建設工作,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於2019年牽頭起草制定《網路遊戲消費者權益保護規範》。該規範將成為我國首個針對網路遊戲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團體標準,通過規範網路遊戲經營單位的經營、產品和服務標準,構建良好的網絡文化氛圍,推動網路遊戲產業健康發展。

(二)網絡充值消費形式多樣化,第三方充值消費風險需防範

2019年,深圳市消委會共收到近800宗有關網絡充值消費「商家停業」的投訴,消費者訴稱充值後因商家停業導致充值的金額無法使用也無法退回。網絡充值消費類型較廣,除了傳統的運營商充值、網路遊戲充值服務以外,還有油卡充值等第三方充值服務。提供該類服務的商家往往通過低價團購方式吸引消費者大額充值,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商家忽然停業,消費者充值的金額無法繼續使用。

2019年消費者反映網絡充值消費「商家停業」企業有8家,其中7家企業提供的是油卡充值服務,目前有關第三方平臺的油卡預付式充值消費存在較大的風險,消費者需要注意防範。

(三)知名英語培訓機構忽然停業,消費者學費不退繼續還貸

2019年10月某知名英語培訓機構資金鍊斷裂,多校區關停,深圳的總部門店大門緊閉。因消費者在該機構報名的培訓費用大多在萬元以上,部分消費者無法一次性支付商家學費,因此在付款時選擇了貸款的方式,消費者需按月還款。消費者的學費通過貸款的方式已經全部付給商家,而在該培訓機構關門後,消費者不僅無法繼續學業,每月還要繼續還貸,經濟損失無法追回。截至2019年12月31日,深圳市消委會共收到同類問題投訴69宗。

典型案例:消費者胡小姐訴稱在某知名英語培訓機構合作的信用卡中心貸款月供培訓費用,目前該機構在深圳的分店因經營問題已倒閉,但是胡小姐的合同/課程在有效期內,屬於商家單方面違約。胡小姐聯繫銀行後,銀行表示不會停止月結還款,由胡小姐自己承擔損失。

近年來不少校外培訓機構由於盲目擴張、經營不當等原因造成資金鍊斷裂,使得教育培訓行業「爆雷」「跑路」問題頻現,消費者也因此陷入了維權困境。

(四)「雙十一」網購套路深,消費者維權障礙多

2019年深圳市消委會收到有關「雙十一」網絡購物的投訴超過250宗,不少消費者反映「雙十一」網購商家的套路深,隱藏的消費陷阱讓消費者防不勝防,比如商品買完就降價;「雙十一」後使用優惠券商品的價格比「雙十一」更低但卻不算降價,不適用保價政策;「雙十一」購買的商品不能換貨只能退貨,退貨後不能再享有「雙十一」的價格優惠;免單活動商家發布虛假中獎名單等。

典型案例1:「雙十一」後使用優惠券商品的價格比「雙十一」時購買價格低,但不適用保價政策。

投訴內容:消費者訴稱商家承諾購買商品15天保價,其購買後第二天發現同一商品使用優惠券後價格便宜300元。消費者聯繫商家客服要求退差價,客服稱使用優惠券不能算作降價,不屬於保價服務中的內容。

典型案例2:商家以「免單活動」吸引消費者購買商品,公布的中獎名單遭到消費者質疑。

投訴內容:多名消費者訴稱「雙十一」參加了商家的「付款前100名送手機的活動」,商家11月20日公布中獎的人員名單中的付款時間存疑,沒有具體的訂單編號,消費者認為商家涉嫌虛假宣傳。

典型案例3:「雙十一」購買的商品不能換貨只能退款,重新購買卻無法享受「雙十一」的價格優惠。

投訴內容:消費者訴稱自己因在「雙十一」當天買錯產品,由於「雙十一」無法退款消費者只能聯繫商家換貨,但是商家稱不能換貨,讓消費者退貨退款重拍。重拍商品價格將高於「雙十一」活動價,消費者多次與商家協商,商家不同意退差價。

如今的「雙十一」活動規則複雜,消費者很難認清商家的優惠套路,需要耗費智力、時間和耐力去理解。複雜的優惠規則不僅困擾了消費者的購物選擇,也給消費維權帶來了挑戰。

五、消委會建議

(一)用戶自覺遵守網絡社交管理規定

微信/QQ用戶群體龐大,不少用戶會使用微信/QQ進行涉嫌違法的活動,社交軟體用戶應當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嚴禁傳播詐騙/黑產/黃賭毒等不良信息,積極主動舉報涉嫌違法犯罪的帳號,為營造綠色網絡環境獻一份力。

(二)加強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消費保護力度

鼓勵各大網路遊戲企業積極參與到《網路遊戲消費者權益保護規範》貫標工作中,進一步規範對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消費,完善網路遊戲運行機制。家長應該花更多的時間陪伴、看護孩子,避免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成癮。

(三)強化預付式消費風險意識

加大對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讓消費者多了解國家有關不同行業的政策動態。同時消費者在選擇預付式消費服務特別是教育培訓服務和健身服務時應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課程需求等實際情況選擇課程,切勿一次性支付時間跨度過長的費用,理性消費。

(四)推廣分時分段繳費的做法

2019年深圳市消委會收到有關教育培訓行業的投訴漲幅明顯,有關「停止營業且不退費」問題的投訴佔比較大。為了控制教育培訓的消費風險,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建議推廣分段繳費的做法,例如將「一次性收費時間跨度不超過三個月」的政策適用範圍擴大至更多的校外培訓機構。

(五)合理規劃商品選購

消費者應理性看待網絡促銷,合理規劃商品選購,切忌衝動搶購。購物時要選擇有資質的購物網站,不要輕信商家及主播的各種誇大促銷宣傳,注意保存好相關購物憑證,在自身利益受損時及時維權。第三方購物平臺及平臺入駐企業也要暢通消費者維權通道,切實履行消費維權主體責任。

相關焦點

  •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2020年兒童鞋比較試驗報告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2020年兒童鞋比較試驗報告 國產兒童鞋質量表現上乘□ 許創業 本報記者 傅江平日前,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以下簡稱深圳市消委會)發布了2020年兒童鞋比較試驗報告。目前,我國16歲以下兒童約佔人口總數的1/4,童鞋年消費需求量在17億雙左右。近年來,各地兒童鞋產品在質量抽查中不合格現象時有發生。2019年第二季度,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兒童鞋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在檢查的37批次產品中,有10.8%為不合格。2019年12月,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對30批次童鞋進行抽檢,不合格批次為6批,不合格率為20%。
  • 2019年第三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
    據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2019年第三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236,144件,解決181,832件,投訴解決率77%,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3,157萬元。其中,因經營者有欺詐行為得到加倍賠償的投訴584件,加倍賠償金額128萬元。
  • 市消委會發布上半年消費投訴分析報告:快遞櫃投訴增 八成涉及豐巢
    原標題:市消委會發布上半年消費投訴分析報告快遞櫃投訴增 八成涉及豐巢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10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董思)昨日,深圳市消委會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消費投訴情況分析報告
  •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2020年塑料拖鞋比較試驗報告
    ,不代表同品牌不同批次,不同規格產品的質量狀況,不構成對任何相關產品的推薦與宣傳;7.未經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福田區消費者委員會書面允許,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使用本次比較試驗結果作為商業宣傳。塑料拖鞋產品近三年質量檢測情況均有不合格現象,主要問題集中在鄰苯二甲酸酯類等化學安全性方面,說明塑料拖鞋產品安全性依舊需要消費者重點關注。2020年3月,深圳市消委會開展了塑料拖鞋消費情況調查,收集了300份的有效問卷。
  • 2019年長春市消協受理消費者投訴12823件
    10日,長春市消協發布2019年受理投訴情況統計分析報告,2019年長春市各級消協共接待消費者來訪和諮詢16100餘人次,受理消費者投訴12823件,辦結12284件,投訴解決率95.80%,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574萬元。加倍賠償13件,加倍賠償金額28841元,支持消費者起訴12件,收到錦旗23面,表揚信6封。
  • 黑貓2019消費者權益保護白皮書:黑貓平臺投訴數據
    >黑貓投訴平臺介紹黑貓投訴是新浪旗下的消費者服務平臺,通過黑貓投訴,消費者能夠隨時反饋消費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平臺擁有海量的企業庫及極具影響力的各領域專家,同時打造投訴數據生態閉環,做到高效數據分發和高解決率,使消費者訴求可以得到快速反饋,從而提升消費體驗。
  • 【報告】《2019年度中國電商平臺消費投訴數據報告》發布
    3月12日,依據運行近十年的第三方「電訴寶」(電子商務消費糾紛調解平臺,315.100ec.cn)2019年度受理的全國980家被投訴電商海量案例和沉澱大數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電商平臺消費評級數據報告》,據悉該報告系今年首度發布。
  • 「雙11」後,消費投訴有哪些?深圳發布2020年「雙十一」消費投訴分析
    使用優惠券導致的價格變化不屬於保價服務範圍……12月1日,深圳市消委會聯合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寶安監管局(以下簡稱「寶安市場監管局」)發布「雙十一」消費投訴分析,「雙十一」消費投訴主要集中在貨不對板虛假宣傳等問題。
  • 2018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
    例如,2018年第三季度深圳市寶安區消費者委員會接到關於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訴183件,多名消費者反映購買該企業三年的隨身WIFI服務,商家稱已為消費者投保中國平安保險,如兌現不了將給予消費者賠償。但消費者使用該服務幾個月後發現硬體設備無法正常運轉,無法享受網絡服務,聯繫商家得到的回覆是消費者需加錢購買該公司的另一個產品,之後音信全無,無法聯繫。
  • 《2020消費維權輿情狀況分析報告》發布 機票退票、線上消費、文娛...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 12月12日,由中國消費者報社、中國消費網聯合主辦的 「2020中國消費·維權高峰論壇」在京舉辦。會上,結合全國12315平臺和消協組織的投訴數據及網絡輿情,中國消費者報社發布《2020消費維權輿情狀況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今年的消費投訴有哪些新特點?網絡輿情主要關注哪些問題?消費維權方面又有哪些創新舉措?
  • 油卡充值變貸款富民銀行頻遭投訴 民營銀行為何熱衷消費貸業務?
    與這類運營商開展消費分期貸款合作的金融機構也被推至風口浪尖。  近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有關"享車App"投訴超過1300宗,消費者主要反映在"享車App"購買油卡充值服務"被"貸款,商家涉嫌未經消費者允許使用消費者的徵信與重慶富民銀行合作一次性貸款,如今享車平臺失聯,貸款償還問題引發矛盾。
  • 【年度曝光】「1688批發網」2019消費投訴數據出爐:獲「不建議下單...
    近日,網經社通過對「1688批發網」2019年全年真實用戶投訴案例大數據分析,公布了「2019年1688批發網消費評級數據」、年度投訴數據及典型案例。
  • 數據顯示:2019-2020湖南家居消費投訴呈下降態勢
    值315之際,以湖南裝飾行業消費者投訴站、紅網《百姓呼聲》等平臺數據為基礎,紅網家居頻道對2019年1月-2020年3月期間的家居投訴情況進行分析。根據數據初步統計,湖南家居消費投訴中,以合同履行、產品的質量問題成為主要原因,此外,還包括售後服務、預算價格、單位計量、假冒偽劣等問題也成為消費者投訴的熱點。
  • 北京消協發布2019年投訴分析:ofo押金問題難解決
    IT之家3月14日消息 據北京消協消息,2019年1至12月,北京市各級消協組織受理消費者投訴90558件(包含96315登記投訴23731件),接待來訪諮詢86765人次,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459.29萬元。IT之家了解到,北京消協提到,ofo小黃車、TOGO途歌等企業退押金問題難解決。
  •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關於深圳市2019年擬認定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
    根據《深圳市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認定實施辦法》(深科技創新規[2016]1號)有關規定,現將深圳市2019年擬認定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名單向社會公示。單位提出異議的,應當在異議材料上加蓋本單位公章;個人提出異議的,應當在異議材料上簽署本人真實姓名(姓名不能列印),我委對異議人身份和反映情況予以保密。其他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異議的,按照有關規定辦理。為保證異議處理客觀、公正、公平,保護候選單位的合法權益,凡匿名提出異議的,我委將不予受理。
  • 深圳人「雙十一」消費投訴都集中在這些問題
    深圳人「雙十一」消費投訴都集中在這些問題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莊瑞玉 通訊員 張媛)買「琥珀手串」卻收到「玻璃手串」,承諾報價服務卻有使用限定……12月1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以下簡稱「深圳市消委會」)聯合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寶安監管局(以下簡稱「寶安市場監管局」)發布「雙十一」消費投訴分析,
  • 如何向湖南省及各市州消費者委員會投訴
    湘西自治州消費者委員會,湘西自治州吉首市人民南路39號,0743—8231315(二)投訴流程一、到哪級消費者委員會投訴全省各地消費者委員會受理投訴,實行以地域管轄為主、級別管轄為輔、就近受理的原則,需要相關聯的消費者委員會協助的
  • 深圳市消委會「支持起訴」服務屢創佳績
    至此,一起消費者與教育培訓機構之間的「退費難」糾紛終於落下帷幕。充分發揮「特區立法權」優勢,是深圳經濟特區1992年被正式授予「特區立法權」以來的時代所需、政府所想和人民所願。深圳市人大常委會監察和司法工委關於加大全面普法增強社會法治觀念的專題調研報告顯示,深圳市民尊崇法律的意識普遍較高,自主學法的能動性強,普遍喜歡微博、微信類的社交平臺及法律主題公園等新型學習方式。
  • 報告稱「疑似減配」成汽車消費投訴熱點 智能車聯App搭載率、投訴...
    國內汽車投訴疑似設計缺陷、疑似減配、召回方案不合理等成為消費者新的關注點。該報告是在16日由車質網、凱睿賽馳諮詢(CarResearch)聯合主辦2020中國汽車客戶之聲(VOC+)研討會暨頒獎典禮上發布的《中國汽車智能網聯產品體驗及用戶需求研究——智能車聯App》(下稱《研究》)。
  • 中消協發布2019年100個城市消費者滿意度測評報告
    本報告將「消費者滿意度」定義為:消費者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過程中,對消費供給、消費環境和消費維權的情緒反饋,是以百分制的形式測度出來的消費者主觀評價。本次消費者滿意度涉及的消費是指線下日常消費,不含網上消費,也不含購買住房等一次性大額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