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祭祖的深遠意義
祭拜祖先,通俗來說,對於有的家庭就是上墳掃墓。這是一項神聖而有意義的民俗活動。很多家庭現在依舊如此。除了在清明節、冬至等要特地祭祖的節日以外,春節祭祖也是非常常見的。大年初一是春節期間最熱鬧的日子,也是新一年到來後的第一天,所以人們在這一天祭祀祖先是再好不過的了。古代的時候,禮俗更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有所差異。 中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因此過節時總不會忘記祭拜祖先。
古代人同祭天地
因為春節祭祖的習俗是從中國古代就有的,遠古時期的人們,除了會祭拜祖先之外也會同時祭拜天地和神靈。供品選擇非常多樣,主要有三牲飯菜、三茶五酒等。整個儀式由家長主祭,人們燒三炷香叩拜後,向神明與祖先祈求豐收,隨後燒紙,俗稱"送錢糧"。祭祖民俗已經延續了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習俗。
供奉細節有講究
如果是祭祀供奉,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細節。真正的誠信祭拜,同時需要先將供品放上才能供香。若果在繁忙日子香爐的香太多可選擇另一個方法供香。便是將供品放在地上〔若果拜桌有空位便要放上拜桌〕因地方擠迫才迫不得已這樣做神靈是不會見怪的;然後在前面方放一個生果在生果上方插香然後鞠躬向神靈祈求家人平安、財運亨通、子女讀書聰明伶俐、得姻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