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祭拜祖先 意義非凡歷史悠久

2022-01-11 2022年生男生女清宮圖

  年初一祭祖的深遠意義

  祭拜祖先,通俗來說,對於有的家庭就是上墳掃墓。這是一項神聖而有意義的民俗活動。很多家庭現在依舊如此。除了在清明節、冬至等要特地祭祖的節日以外,春節祭祖也是非常常見的。大年初一是春節期間最熱鬧的日子,也是新一年到來後的第一天,所以人們在這一天祭祀祖先是再好不過的了。古代的時候,禮俗更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有所差異。 中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因此過節時總不會忘記祭拜祖先。

  古代人同祭天地

  因為春節祭祖的習俗是從中國古代就有的,遠古時期的人們,除了會祭拜祖先之外也會同時祭拜天地和神靈。供品選擇非常多樣,主要有三牲飯菜、三茶五酒等。整個儀式由家長主祭,人們燒三炷香叩拜後,向神明與祖先祈求豐收,隨後燒紙,俗稱"送錢糧"。祭祖民俗已經延續了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習俗。

  供奉細節有講究

  如果是祭祀供奉,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細節。真正的誠信祭拜,同時需要先將供品放上才能供香。若果在繁忙日子香爐的香太多可選擇另一個方法供香。便是將供品放在地上〔若果拜桌有空位便要放上拜桌〕因地方擠迫才迫不得已這樣做神靈是不會見怪的;然後在前面方放一個生果在生果上方插香然後鞠躬向神靈祈求家人平安、財運亨通、子女讀書聰明伶俐、得姻緣等等。

相關焦點

  • 大年初一祭拜祖先
    點擊上面「功蓋天下 再造唐室」的 郭子儀故裡 關注唐 汾陽王郭子儀故裡—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蓮花寺鎮忠義村(原西馬村)          2018年大年初一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是中國普遍採用的儀式,祭祖的形式或許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家庭祭祀活動最主要的內容之一。按照民間的觀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樣是應該認真頂禮膜拜的。因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時時刻刻的在關心和注視著後代的子孫們,塵世的人要通過祭祀來祈求和報答他們的庇護和保佑。春節時必須祭祖,緬懷自己的祖先,激勵後人。
  • 潮汕過年習俗:年從祭拜開始,在祭拜中結束.
    對於潮汕人來說,每一年的日子,都從祭拜開始,也在祭拜中結束。  從除夕下午開始,一直持續到大年初一、初二上午,祭拜祖先對於每家人來說都是一項神聖的儀式。  除夕下午3點,喝完一泡功夫茶的媽媽起身走向廚房,開始準備各式祭拜祖先的祭品。按照傳統,除夕祭祖需有三牲、水果、糖果、熟食等東西。老媽說,家禽、魚、豬肉等三牲以前基本都是各家自己宰殺蒸煮,現在魚和豬肉都是直接從市場買回來後蒸熟,而雞鴨鵝則直接買已經滷製好的。需要現場準備的,就是年夜飯的熟菜。  粵東近海,海鮮自然是祭祖中必不可少的。
  • 甘肅慶陽,鎮原平泉,寺府南李過年祭拜祖先的習俗
    除夕到來之前,家家戶戶都要把家譜、祖先像、牌位等供於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人們在春節期間祭祀祖先、叩拜神靈,其實就是給祖先、諸神拜年。小編帶你來了解甘肅慶陽,鎮原平泉過年祭拜祖先的習俗!除夕的習俗:祭祀祖先中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年總不會忘記祭拜死去的先人,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是中國普遍採用的儀式,祭祖的形式或許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
  • 潮汕人在重要的傳統節日均需要祭祀祖先,而且祭拜時段有不同
    潮汕人家裡大多數有一個祖先香火爐,平時放在家中的桌子上,在祖先生辰忌日或傳統節日時,就會拿出來祭拜 。潮汕人的祖先香火爐上面沒有標識具體祖先的名字,也沒有標識具體是哪一代的祖先,他們供奉的是一種泛化了的祖先概念,既可以是自己直系親屬的祖先,也可以是與自己有旁系關係的長輩祖先 。只要是上述任何一個祖先的生辰忌日,都可以使用家中的祖先香火爐 。
  • 清明節來了,我們在家如何祭拜祖先和逝去的親人?
    祭拜祖先是中國傳統清明文化不可缺少的活動。隨著清明節的臨近,我們開始思念已故的親人。今年的清明節無法翻山越嶺祭拜祖先,也無法到公墓陵園祭拜先烈,網上祭拜又顯得孤單和冷清。很多人選擇在家裡祭拜先人,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 清明祭祖,為什麼中國人覺得祭拜祖先比拜神重要
    一年7個公共假期 —— 元旦、春節、清明、五一、端午、國慶、中秋,其中3個是固定的公曆日期假日,3個是固定的農曆日期假日,剩下一個很特殊,它在公曆和農曆上的日期都不固定,那就是「清明」。之前我們聊端午的時候(點擊閱讀:端午不能說快樂?這才是不懂端午在中國傳統裡的重要意義),曾經有讀者留言問,端午節、春節、中秋節屬於慶祝的節日,而「清明」是掃墓祭祀的日子,不是慶祝,為什麼也叫「節」呢?
  • 中國人每年祭拜祖先,真的會得到祖先的庇佑嗎?
    有外國人在網上問:「中國人每年孜孜不倦地祭拜祖先,真的會得到祖先的庇佑嗎?」 而對於更多的中國人來說:他們沒有死去,只是換了個地方,仍活在人心裡。傳說在春秋時期,有個晉國公子重耳流亡於國外,因為飢餓而昏迷過去。
  • 原創散文:祭拜祖先,是對生命的敬畏,對未來的期許
    祭拜文| 外太空的讀書人一年之中的祭拜是很頻繁。這樣的祭拜,在村莊裡早已成為常態,並不需要聲勢浩大到人盡皆知,人們靜悄悄地祭拜,然後離去。等到村裡人再去祭拜時,看見新掛上的紅燈籠、看見還未被風吹散的菸灰,總能會心一笑:「呀,他(她)已經來過了啊。」對於祭拜,少年時候不大懂,彼時我已接受了一些淺顯的教育,既然靈魂是不存在的,那為什麼還要去做無所謂的祭拜呢?
  • 祭拜祖先不能拿的水果!
    祭祖和祭拜的時候都會有很多講究,在掃墓時我們除了要帶鮮花燒紙錢之外,還需要帶上一些供品和水果。說到水果,我記得奶奶和我提過,當季的時令水果最好,但是也有一些水果不能當作供品的。3、空心的水果祭祀祖先,是對先祖的一種懷念和敬意,講究的是誠心誠意,像蜜瓜、香瓜之類的水果,裡面都是空心的,如果帶著空心的水果去祭祖,寓意「無心」祭拜,有對先人不敬之意,違背咱們祭祀先祖的初衷。
  • 清明為什麼用鮮花水果祭拜祖先吃齋也是對祖先最好的尊敬
    祭祖意義清明節又稱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是中華民族隆重盛大的春祭節日,是人們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的一種傳統文化節日
  • 陝西河南再起紛爭:公祭黃帝,誰才是祭拜正統?
    祭祀祖先對於中華民族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祭祀的典禮,提醒著後世子孫不可忘祖、不可忘本。 一般,祭祀往往會選擇在祖先的墳墓旁進行,因為在人們看來,那是離祖先的靈魂最近的地方,子孫的虔誠才能更好地被祖先知道,不過,這只是一種選擇,對更多的歷史名人
  • 【祭拜祖先】這樣超度祖先,功德最大(宣化上人)
    給我們過去的父母、祖先哪,解開這個倒懸。我們哪一個人也不知道我們過去的父母祖先是有功啊,或者是有過;有功的固然是或者生到極樂世界或者生到天上去,或者又生在人間做總統、做皇帝,這都沒有一定的。那麼要是有過呢?
  • 農曆十月初一【寒衣節】祭拜祖先注意事項
    那麼在這個祭拜祖先的日子裡,我們要注意些什麼呢?>  三、祭拜送寒衣,除了我們常見的香蠟紙燭、供果供品、酒水之外,還需要準備一些紙衣,講究的朋友可以做一些紙質的房子等,一併送給異界親人,讓他們也度過一個安穩的冬天。>  四、這是一個傳承中華民族孝道孝行的好時機,可以藉此機會對孩子們進行教育,宣講家族傳承、先人的故事,讓自己行孝的行為給子孫後代做一個好的表率,一個推崇孝道的家庭才能成為一個和諧的家庭。
  • 4.5是祭奠祖先的日子,你們去祭拜的時候通常需要帶什麼東西呢。
    每當到清明節的時候大家的心情都是灰暗灰暗的,因為清明節是大家去祭拜祖先的日子!在清明節當天,連老天爺都被感動了~~一直哭個不停,本來掃墓的時候就非常困難了,在加上下著雨簡直就是難上加難了~~~~大家一定會問,清明節為什麼會下雨呢?
  • 他們祭拜誰?
    傳說,第六代雄王到了晚年,想在兒子們中間挑選一個繼承人,為了考驗兒子們的人品才能,六世雄王就把兒子們都召來,給他們布置了一個特別任務:「春節快要到了,誰能夠找到有意義的美食祭拜祖先,我就把王位傳給誰。」雄王的第十八位兒子叫節遼,性格和善,很有道德,非常孝順。由於母親早逝,沒人指導,節遼一直很擔心,不知該向雄王遞送什麼食物。
  • 中元節:祭拜祖先會得到祖先的庇佑嗎?(附祭祖流程)
    回到家裡,我就讓一位天師府的道長給我寫了一個祖先牌位。現在我們去祭祖,是不是真能想起祖先的好處?思祖先之恩,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馮友蘭說:「人理智上知道親愛的人死了就是死人。可是人的情感上,我們希望死人能夠復活,希望有個靈魂會繼續存在於另外一個世界。」
  • 家裡不順或者外出經商,都應祭拜祖先,請求祖先保佑!
    以前的人遇到事情,比如家裡有什麼不順或者外出經商的都會先去祭拜祖先,請求祖先保佑他們度過難關,或者保佑他們平安外出。
  • 大年初一習俗,大年初一為什麼吃餃子?
    大年初一,在爆竹聲聲中辭別舊歲,也將迎來新年的第一天。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的禁忌和祭拜祖先的方法
    所以,這一天變成這個月最有意義的一天。久而久之,好似大家就認為只有農曆十五這一天才有鬼會來人間。今年的農曆七月,是從陽曆的8月8日---9月6日,這個月我們稱之為《鬼月》。這個月份對鬼眾來說是歡樂的,好似放大假。但是對人間來說,一下子多了很多陰氣,整個磁場會變得很「糟糕」,你周身清的越乾淨的人,感受越明顯。
  • 所謂歷代祖先,全都是指男性嗎?有沒有女性祖先?
    人類的先祖也有公婆之分,男性祖先是公,女性祖先是婆,即先考與先妣,民間有的地方俗稱為祖公和祖婆。中國民間的歷代祖先中,由於長期處於男權社會,男性祖先自然是主體,但任何人均無法否認女性先祖的存在。祖先我國民間後代能識別自己祖先的途徑有四個,一是民間族譜,二是宗祠牌位,三是祖墳,四是祖先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