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慶陽,鎮原平泉,寺府南李過年祭拜祖先的習俗

2021-02-13 消費者健康創業平臺

祭祀先祖,是春節期間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除夕到來之前,家家戶戶都要把家譜、祖先像、牌位等供於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人們在春節期間祭祀祖先、叩拜神靈,其實就是給祖先、諸神拜年。小編帶你來了解甘肅慶陽,鎮原平泉過年祭拜祖先的習俗!

除夕的習俗:祭祀祖先

中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年總不會忘記祭拜死去的先人,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是中國普遍採用的儀式,祭祖的形式或許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家庭祭祀活動最主要的內容之一。按照民間的觀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樣是應該認真頂禮膜拜的。因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時時刻刻的在關心和注視著後代的子孫們,塵世的人要通過祭祀來祈求和報答他們的庇護和保佑。 過年時必須祭祖,緬懷自己的祖先,激勵後人。但因各地習俗不一,所以有的地方在年夜飯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時前後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開家門前祭拜;而臺灣地區是在除夕午後,進行一年中最後一次祭拜祖先。還有的地方初一在家裡祭拜之後,還要去祠堂祭祖。也有上墳祭祖的,俗稱墓祭,主要是在墳地燒香、上供、叩拜。近代一般是到親人的墓地祭拜。鎮原平泉在家裡集體祭拜祖先!

歷史沿革

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漢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設火鍋,按靈位設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將火鍋扇開,隨時換菜。旗族人祭祖,滿蒙不蒙古旗人供以黃油炒黃米麵,撤供時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風味。滿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蘋果、素蠟檀香,靜肅異常。除夕和元旦供素煮餑餑,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頭,獻供新茶。祭祖形式雖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懸影,上元夜撤供,親朋之至近的,拜年時也必須叩謁祖先堂。不獨慎終追遠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鎮原平泉大年30是把老祖先的神靈立起,擺好酒席貢品,上香燒紙,初一全民拜祖先,正月十五把祖先神靈收起,也藉此保存了。

祭祖禮儀

祭獻禮儀包括上香、先生讀祝文、奉獻飯羹、奉茶、獻帛、獻酒、獻饌盒、獻胙肉、獻嘏辭(福辭)、焚祝文、辭神叩拜等。在焚帛燒錢紙時,主祭要在神前獻上一杯酒,然後由禮生送至焚帛處,將酒酹在上面,酹時將酒滴成一「心」字,以示祭者獻上錢帛之虔誠。在祭祀過程的重要環節,還幾次鳴鑼擊鼓或弦樂伴奏,為祭禮增添熱烈。氣氛。



祭祖來源

祭祀分成祭拜祖先和祭拜各種鬼神二類。祭祀乃起源於商朝,商人認為鬼神有很大的權威,能夠決定人們的命運,所以他們十分崇敬鬼神。他們把鬼神分為天神、地祇、人鬼三類,且以人鬼-祖先為祭拜的主要對象。他們認為祖先雖然死了,靈魂仍然存在,可以降禍、賜福與子孫,因此他們每天都排定日程,虔誠祭祀。這種崇拜祖先的觀念一直延續到現今,形成我國文化的特色。再者,東漢時的丁蘭(二十四孝之一)以砍柴為生,常因母親未能按時送飯,而怨怒再三。一日因見烏鴉反哺恩情受感,見母前來便迎向前去,母不解其舉,於驚慌之餘,竟投河自盡。丁蘭救援不及,只得一木,於是以之為母日夜祭拜,此一孝舉流傳民間,亦形成日後人們祭祖之習俗的由來。

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節日。據史書記載,秦漢時期,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漢書.嚴延年傳》記載,嚴氏即使離京千裡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隨著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越來越強固,遠古時代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了「五禮」中,之後朝廷的推崇也使墓祭活動更為盛行。


相關焦點

  • 慶陽新簡介「出爐」|環縣|鎮原|寧縣|隴東|慶陽市_網易訂閱
    慶陽府轄彭原、合水2縣;寧州轄定安(大定七年改安定)、定平、襄樂、真寧4縣;環州轄通遠1縣;原州轄臨涇、彭陽2縣。境外鎮戎州之三川、東山2縣轄境內部分區域。境內另有鎮、寨、城、堡20多個。  元代境內有慶陽府及寧、環、鎮原3州,均隸陝西行省鞏昌等處總帥府。慶陽府為散府,轄合水1縣;寧州轄真寧1縣;環州與鎮原州不領縣。境內另有8鎮7寨5城建置。
  • 2020年慶陽市直教育系統先進個人、骨幹教師評選結果公示
    西峰區肖金中學張虹英 慶陽三中虎志忠 鎮原縣三岔中學許宏霞 鎮原縣城關初中安文勇 鎮原縣平泉中學張志堅 鎮原二中李蔚瑩 鎮原中學鄭小娟 鎮原縣興華初中張來喜 鎮原縣武溝九年制學校姜小雲 鎮原縣東街小學張 權 鎮原縣廟渠初中李 瑛 鎮原縣南區小學
  • 「紅色南梁 魅力慶陽」文藝採風活動7月16日啟動
    為了全方位、多角度宣傳推廣南梁紅色旅遊文化,隴東報社《一點慶陽》《美圖慶陽》《書畫慶陽》欄目組邀請慶陽作家、畫家、攝影家將於7月16日走進南梁,開展「紅色南梁 魅力慶陽」文藝採風活動,創作文藝作品,以文藝的形式關注南梁、宣傳南梁和推廣南梁。
  • 關於慶陽的介紹都在這裡~
    慶陽府轄彭原、合水2縣;寧州轄定安(大定七年改安定)、定平、襄樂、真寧4縣;環州轄通遠1縣;原州轄臨涇、彭陽2縣。境外鎮戎州之三川、東山2縣轄境內部分區域。境內另有鎮、寨、城、堡20多個。元代境內有慶陽府及寧、環、鎮原3州,均隸陝西行省鞏昌等處總帥府。慶陽府為散府,轄合水1縣;寧州轄真寧1縣;環州與鎮原州不領縣。境內另有8鎮7寨5城建置。
  • 「慶陽人說慶陽」鎮原嗩吶匠
    【慶陽人說慶陽】鎮原嗩吶匠鎮原嗩吶是隴東人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民俗文化藝術形式。最早出現在慶陽民俗中婚喪嫁娶、開張慶典、喬遷新居、鄉村廟會等場合。鎮原嗩吶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經歷幾代藝人們不斷傳承加工,相衍成俗,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銅質嗩吶音樂。鎮原的嗩吶不同於其他地方的鐵桿、木桿、竹竿、大杆嗩吶,它是以純黃銅為質地做成的銅杆嗩吶,特點為音色高昂洪亮、清晰悠揚,遠聽嘹亮、近聽不噪,深受人們的喜愛。2020年7月的一天,筆者一行來到了屯字鎮雙合村尋訪了鎮原縣有名的銅嗩吶製作匠——85歲的張大昌。
  • 曾經隸屬於陝西的慶陽
    而將陝西路以西置為秦鳳路,治所為秦州,轄境為原州(鎮原、固原),涇州(涇川),鳳翔以西,會州、蘭州以南,湟州、西寧州(西寧)以東,階州(武都)、岷州以北地區。秦鳳路相當於今甘肅之中東部地區,包括現在的鳳翔、岐山、扶鳳、平涼、鎮原。而當時甘肅及寧夏其它地區包括甘州、肅州為西夏管理。有意思的是當時在秦鳳路裡有一個西安州,但不是今天的西安,而是在南牟會新城建的西安州,約在今海原、西吉一帶。
  • 閩南人過年的祭拜習俗你還知道幾個?
    過去,閩南一帶鄉村過年習俗與城市完全不同,不僅習俗多,食物多,而且年味也足。傳統習俗裡,「年」是從臘月十六開始,到新年的正月十五才屆尾聲,長達一個月之久。這期間迎來送往,繁忙、喜慶、回顧、憧憬交織一起,構成了閩南農村濃鬱的「年味」。雖然,如今的農村已經逐漸城市化,老的習俗保留下來的越來越少,但是其濃厚的年味依舊是城市裡找尋不到的。
  • 印尼華人「過年」拜祖先吃團圓飯:滿滿中華「古早味」
    過年」除夕日。《印尼商報》供圖 攝「家庭祭拜祖先、除夕夜吃團圓飯,晚上到寺廟張羅安排華人跨夜燒香禮佛事宜」。黃印華說,在中華傳統文化保存較好的棉蘭地區,「過年」是華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圖為萬丹省一家年糕廠生產年糕。 《印尼商報》供圖 攝相同的「過年」習俗在首都雅加達二代華人郭居仁家堅持了數十年。
  • 大年初一祭拜祖先
    【春節為什麼祭祖】   中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死去的先人,春節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是中國普遍採用的儀式,祭祖的形式或許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按照民間的觀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樣是應該認真頂禮膜拜的。因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時時刻刻的在關心和注視著後代的子孫們,塵世的人要通過祭祀來祈求和報答他們的庇護和保佑。春節時必須祭祖,緬懷自己的祖先,激勵後人。但因各地習俗不一,所以有的地方在年夜飯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時前後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開家門前祭拜;而臺灣地區是在除夕午後,進行一年中最後一次祭拜祖先。
  • 鎮原:過年是家的味道,媽媽的味道!
    這裡是掌上鎮原,感謝你的閱讀,愛你鎮原
  • 印尼華人「過年」拜祖先吃團圓飯:滿滿的中華「古早味」
    過年」除夕日。《印尼商報》供圖 攝「家庭祭拜祖先、除夕夜吃團圓飯,晚上到寺廟張羅安排華人跨夜燒香禮佛事宜」。黃印華說,在中華傳統文化保存較好的棉蘭地區,「過年」是華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圖為萬丹省一家年糕廠生產年糕。 《印尼商報》供圖 攝相同的「過年」習俗在首都雅加達二代華人郭居仁家堅持了數十年。
  • 過年如何祭祀祖先
    既然得到了上天的眷顧和祖先的庇護,就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職責,奮發努力作出成績。只有牢記自己的責任與擔當,交出滿意的答卷,才無愧於天地的恩賜和祖先的護佑。春節時必須祭祖,緬懷自己的祖先,激勵後人。但因各地習俗不一,所以有的地方在年夜飯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時前後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開家門前祭拜;而臺灣地區是在除夕午後,進行一年中最後一次祭拜祖先。
  • 柞水民民俗:過年祭祖拜四方
    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年節習俗,在和當地土著人融合中,傳承了過年祭祖拜四方這一古老的民間習俗。每逢過年,柞水人有祭拜祖先的習俗,這主要源於「百善孝為先」和「慎終追遠」的傳統觀念,其意表示對祖宗先輩孝敬懷念之情,又意在祈求祖宗保佑子孫後輩興旺發達,平安吉祥。
  • 慶陽:古為陝西名邑、今為隴上名花
    而將陝西路以西置為秦鳳路,治所為秦州,轄境為原州(鎮原、固原),涇州(涇川),鳳翔以西,會州、蘭州以南,湟州、西寧州(西寧)以東,階州(武都)、岷州以北地區。秦鳳路相當於今甘肅之中東部地區,包括現在的鳳翔、岐山、扶鳳、平涼、鎮原。而當時甘肅及寧夏其它地區包括甘州、肅州為西夏管理。有意思的是當時在秦鳳路裡有一個西安州,但不是今天的西安,而是在南牟會新城建的西安州,約在今海原、西吉一帶。
  • 中共慶陽市委組織部關於幹部任前公示的公告
    付良偉,男,漢族,1968年11月生,中共黨員,甘肅慶陽人,西北師範大學大學學歷,高級教師,現任慶陽市自學考試辦公室副主任(正科級),擬任隴東學院附屬中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  付武東,男,漢族,1978年9月生,中共黨員,甘肅鎮原人,甘肅政法學院在職大學學歷,現任慶陽市信訪接待中心主任(正科級),擬任慶陽市信訪局信訪督查專員(副縣級,試用期一年)。
  • 甘肅平涼至慶陽鐵路本月上報審批 時速200公裡並開行動車組
    近日,甘肅平涼、慶陽抓住新一輪鐵路建設機遇,建設一條快速鐵路——平慶鐵路。 平慶鐵路示意圖 平慶鐵路,位於甘肅平涼、慶陽境內,是一條雙線快速鐵路線,線路整體呈東西走向,始於寶中鐵路平涼站,向東經崆峒區、慶陽鎮原縣、
  • 鎮原「過事」的「禮簙子」這樣書寫,這些習俗你懂嗎?
    按照當地的習俗,禮簙子一概用整齊的白紙或粉紅紙訂成,長一尺,寬五寸,因紅白事情而異,分別貼上紅色或黃色的封面。兒子滿月則題「丁興禮簙」,為父作壽則題「南竹禮簙」,老人逝世則題「白祭禮簙」,周祭超度則題「花祭禮簙」,中間通欄寫上公元年月日,左下角則寫上事主家的姓記二字,然後翻開扉頁即可開始上禮(即記禮)。禮簙子的記寫格式一般為橫裝豎寫如古書式。
  • 甘肅慶陽:防返貧監測幫扶機制確保貧困群眾「脫得了、穩得住」
    (高翔 攝)人民網慶陽12月20日電(高翔)12月18日,甘肅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慶陽專場),慶陽市委副書記、市長盧小亨對慶陽市脫貧攻堅工作的創新做法和突出成效進行了介紹。
  • 南方有家裡供奉祖先牌位習俗,北方地區卻沒有?原來有這種原因!
    其實不能說北方沒有在家裡面祭拜祖先牌位的習俗,只能能說北方城市很少會有人在家供奉祖先牌位,只有在農村的一些宗族長輩家中都是供奉的有祖先牌位,每逢清明、鬼節或過年之時都會進行祭祖。與之相對比的南方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供奉祖先牌位的習俗,便是在城市裡面也有一些老人會在家裡供奉上祖先的排位。只不過北方的沒有南方普及罷了,而之所以會造成這種原因,是因為兩地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影響。古時候南方地區被稱為南蠻,因為在中原人看來,南方人有時候做事不合禮節,有時候做事方式也非常野蠻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