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英語思考習慣呢

2020-12-18 小頓頓810

學習少兒英語,不能脫離了學習的根本。英語是溝通的工具,那就在溝通上使用它。溝通是關於事情的溝通,所以在事情上練習。單詞是句子的單詞,結合句子去使用單詞。記住工具,並不能使用它;能夠使用它,還怕記不住嗎。很多時候,記不住單詞;並不是真記不住,而是不懂得如何使用它。使用的時候,是面對情景,思維在實踐。事物,之所以成為事物,是因為有事,才會記住了物體。如果不建立在事情上,怎麼憑空記住它呢。記住它,就是為了能夠應用在事上。在事上練,就像孩子品嘗了美味的飯菜,就忘記了菜的味道了嗎。當孩子想吃的時候,也會結合條件和環境,才會想吃。記住了美味飯菜的名稱,並不是名稱美味,而是自身的體驗感受。英語單詞,記住了發音和拼寫,是因為經歷單詞的事物,從而觸發情感或需求,讓孩子印象深刻,有收穫和體驗。在複習的時候,能夠有回味的依據。

家長和孩子討論英語,也是在討論話題。因為英語只有在事情上,才能是英語。離開了事物,英語就不存在了。所以,學習英語,也是在認知事物。鍛鍊口語,其實就是在學習如何溝通。鍛鍊孩子的英語口語,是在思考之後的表達。孩子能夠表達出來,就是在鍛鍊了英語思考力。日常生活中,家長和孩子溝通話題,也是結合情景,有事物的。能夠完成溝通,就理解了溝通的話題,也就了解了事情,認知了事物。

課堂上,教孩子學英語,看起來是在學單詞,其實在教孩子如何參與和溝通。應對英語聽力的時候,是聽事情,思維要抓住主旨;而不是記住單詞,然後翻譯,再去思考段落大意。啟蒙孩子學習英語,就是提高單詞識別率。因為在看單詞的時候,是用心去看的;思考單詞的時候,思維是用實踐經驗去考慮的。當孩子叫媽媽的時候,媽媽思維中必然是孩子的印象,而不僅是發音。發音呢,音是文,文是外在表現形式,在思維中就是情景。識別發音,就是在思維中尋求情景,在情景中有心得體驗。

在少兒英語閱讀中,總會遇到英文句子和圖畫的結合,發音和音視頻的結合。外在的表現,都是為了內在的思維訓練。思考的結果,必然是實踐的結果。如果沒有實踐,怎麼能思考到位呢。閱讀中的圖畫,是為了句子或段落,提供想像的情景,讓閱讀文字更有情景化。讓閱讀過程,更有實踐體會,便於理解。閱讀的過程,是沿著作者的思路,在闡述事情,討論話題。結合了故事,孩子才會體會到作者的情感,其實也是孩子自己的情感。比如故事是快樂的,如果孩子不能感到快樂,怎麼會知道故事是快樂的呢。課堂上,老師教孩子學英語,記住不是目的,能使用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有孩子的實踐參與,思維有了著落,才不會飄散。有時候,使用單詞去填空,孩子必然是把填空句子意思弄懂了,才知道使用哪個單詞。有了單詞的意境,然後才會思考單詞發音和拼寫。

在英語填空中,外在看得見的,都是在為空白區域提供環境和條件,也就是語境。能夠感受到語境,也就明白了單詞的含義了。這也是在考核孩子對語境的掌握,更是在鍛鍊孩子如何在條件和環境下,去使用詞彙。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也是面對情景,結合自身的情況,使用所學的語言,表達所需求的。比如孩子哭了,家長馬上給予安慰,滿足需求;所以哭的效果就是滿足需求。學習單詞呢,鍛鍊了發音,也有收穫,滿足孩子的需求。在閱讀英語,其實就是在討論話題,溝通事情。和平時孩子問家長問題一樣,都是為了滿足需求。

陪伴孩子完成閱讀,家長把陪伴當成一件自己的事情來做,就會認真對待。陪伴孩子學習,家長也是在學習啊;因為家長和孩子討論的是孩子的學習內容,孩子的提問,就是孩子的思考;家長的回答,就是結合孩子思考,給予引導,讓孩子的思維,能夠在實踐中找到結果。這樣,思考就形成了通路,也就是面對這樣的話題和問題,就有了思路。如果在實踐中找不到結果,就是歧路,或沒有路,只能放棄或返回,就形不成思路了。啟蒙英語學習,培養的是學習英語興趣和思維習慣。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學習少兒英語的習慣呢
    教孩子學習英語呢,應該引導和啟發。啟發呢,就像樹木發芽一樣,露出一點的提示,使得孩子能夠沿著思路,去獲得結果。而不要直接給予結果,如果希望孩子鍛鍊過程,就要啟發過程,從而收穫孩子想要的結果。很多時候,家長雖然在輔導,其實,能力就是出不來。是因為直接給了結果,讓孩子重複記憶結果。
  • 如何培養孩子的英語興趣呢
    給孩子以示範,形成榜樣的力量。很多時候,主動力是有方向和目標的。而被動力呢,就只能看到家長的催促,而看不到更多的知識點。學習英語也是這樣,要有目標。目標並不是學會多少單詞,而是要去掌握技能,從而促進自我成長和進步。少兒英語呢,並不是只動嘴的。如果只在嘴巴上練,是在背書了。語言呢,要結合實踐。語言才有活力和風採。很多時候,語言呢,就是靠一件件事組成的。課堂上,老師溝通或互動的是什麼呢?
  • 怎麼培養孩子的英語思考能力
    培養良好的品德,才是根本。如果根本牢固,學什麼都會真誠,在事上也會認真應對。培養良好的習慣,不是在形式上,就是在事上練。在事上有愛心,對物體更願意投入精力和時間。因為,有事才能有物。藉助於物,才能成事啊。所以,要想學會英語,掌握知識,就要在學習上下功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習能力,並不是在英語的時候才有的,在家庭環境中,和家長互動中就已經有了。在跟著家長的時候,家長已經在教孩子怎麼學習了。
  • 如何培養良好的英語思維習慣呢
    在少兒英語學習中,孩子在學習什麼呢?看起來是在學英語,在掌握聽說讀寫技能。但要明白,如果沒有內在的動力,如何去使用呢?就像人只有在餓了,才會去吃飯。所以,希望孩子在英語上,取得進步和成長。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理解和實踐能力強。很多時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 如何培養孩子英語溝通能力呢
    對於少兒英語學習來說,老師表現的幽默而風趣,活潑多樣,是將簡單的詞彙更形象,便於孩子掌握到位。聽不到位,可以聽清,但未必能聽懂。口語發音不到位,可以發音,但是未必準確。所以教的過程,就是參與中糾正,並不是給孩子增加什麼,反而是為孩子減少不合理的機會。教孩子學英語,就是鍛鍊和孩子用英語溝通,拼寫和理解。因為和孩子溝通交流,是有趣味的。有共同的話題,家長培養了愛心,孩子培養了學習和思考能力。
  • 怎麼培養孩子參與少兒英語學習呢
    少兒英語學習是為了學,那就在學上下功夫。如果學英語是為了英語,那沒英語的時候就不知道怎麼學了。教孩子學英語,學的是表達。表達是在互動中產生,互動是為了溝通,所以表達要在溝通中練習。學習思維是用於學習的思維,也是在學習中產生的思維。
  • 如何訓練孩子的少兒英語思維呢
    學習少兒英語呢,如何選擇培訓呢?其實,並不是認知單詞越多越好,而是在鍛鍊英語學習能力。當有了純熟的方法,靈敏的思維,還怕不能掌握英語嗎。單詞是很多的,要的並不是包括它的能力,而是消化單詞的水平。當輸出能力越強,學習就有興趣,更容易取得進步和成長。在事上練,孩子不僅能學會了做事。
  • 如何在孩子身上尋找英語學習方法呢
    在使用的時候學英語,那在英語環境和條件下,就懂得如何去使用。使用是孩子在實踐,在實踐中就明白該怎麼去表現。如果,課堂上,孩子沒辦法表現。就是在語境中,只是記憶,而不知道該怎麼使用語境,表現自己。所以說,課堂上表現活躍的孩子,比較聰明,能夠應對考核,或情景中的問題。在英語環境中,教孩子認知事物;在學習的過程中,環境是英語的,條件是事物。
  • 如何培養孩子的英語學習思維呢
    在教孩子學習英語的時候,態度很重要。老師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印象。印象的好壞,決定了喜好與否。喜好的深淺,就決定了投入精力的多少。孩子喜歡看動畫片,是因為看到了自己喜歡的,思維充實了,感到了快樂和輕鬆。英語是溝通的工具,所以是語言的學習。語言是什麼呢,溝通和表達。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英語篇)
    TOEFL Primary考試考什麼呢?它主要是運用國際通行標準,來測試學生英語語言能力,考察學生的聽力、閱讀和口語水平。尤其可貴的是,教材根據中國學生的特殊性,在教材中設計了大量的書寫練習,避免出現原版教材「重口語,輕書寫」的弊端,力求培養孩子聽、說、讀、寫能力全面發展。教材每個級別學習內容銜接緊密,知識點螺旋遞增,詞彙、句型難易程度循序漸進,讓孩子的英語學習穩固的由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
  • 培養英語學習興趣有哪些方法呢
    很多時候,小的習慣,能夠決定大的結果。從小培養孩子英語學習興趣,保持良好的習慣,對後期的學科,會有足夠的實踐經驗,去理解和掌握。可見,英語呢,大家都可以學,什麼時候也可以學。但學的時候,怎麼去理解呢?課堂上,老師為了讓孩子記住並理解單詞,會採用情景模擬,道具或實物。這樣的情景,都是濃縮在單詞上。
  • 如何教孩子認知和理解英語詞彙呢
    優秀和不足都是孩子本身學習的結果,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培養和陪伴。怎麼能夠獨佔孩子的優點,而厭棄孩子學習中的錯誤呢。只有正面面對孩子學習中的問題,才能解決和消除問題。教孩子學少兒英語,是學科上的需求,但不能為了學科而學科。要了解學習英語的目標,並不僅是為了應對,而是為了能夠使用英語。用英語去表達,為了溝通和互動,進一步擴展學習範圍,打開思路。
  • 如何鍛鍊孩子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呢
    教孩子學英語,就是在使用英語完成溝通。學習,很多時候,為什麼思考不深刻,理解不到位呢。孩子和家長溝通,總是能理解透徹的,在面對閱讀理解的時候,就理解不了呢。溝通中,會有思考,才能表達。所以聽到對方的話,要思考了,才會理解。在思考了之後,才會做出對應的表達。
  • 如何提升孩子的英語學習能力呢
    在英語學習中,要看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如果有了問題或困難,就躲避或排斥。這個態度是來源於生活,而不是老師教出來的。所以,要從家庭環境中,去培養孩子如何正確對待學習。態度呢,能決定了質量。很多時候,家長在技能上去培養孩子。沒有正確的態度,也沒什麼興趣了。因為思維中,除了技能,更要有情感。
  • 如何培養早期英語環境
    如何培養早期英語環境從小給孩子語言刺激和閱讀環境是正確的,前提是由玩樂、口說培養興趣,自然而然地發展。不強迫、不考試觀察孩子的興趣,不要規定或強迫孩子讀書,也不要一下就「考」孩子怎麼念,鷹架理論說明,我們要成為寶貝的神隊友,先陪孩子練習口語和發音,幫助孩子逐步達成目標!
  • 如何夯實孩子的英語基礎呢
    在教孩子英語學習的時候,家長的引導很重要。當在輔導的時候,時常會被各種事情打擾。比如正在指導一個英語題目,思路馬上轉到另外的事情。這樣,孩子在思考的時候,就容易中斷,要繼續從頭開始思考,效率就會降低。所以,家長在輔導孩子的時候,是在培養完整的思維。
  • 如何提高孩子英語學習效率呢
    教孩子學習英語呢,要了解事物的根本。語言的根本是實踐,如果沒有了實踐,如何去使用語言呢。在課堂上,跟著老師互動。老師去創造環境,是為了讓孩子能夠認知事物。很多時候,並不是單純的英語學習,而是在認知的基礎上,才能溝通和交流。如果只在溝通和交流上下功夫,遇到了問題,孩子去拿什麼溝通呢。
  • 如何讓孩子對英語學習感興趣呢
    老師教孩子學英語,教的過程是外在的表現;孩子學習是內在的鍛鍊。語言環境的薰陶,會讓表達和溝通生活化,貼近自然。在英語閱讀中,對內容的理解,是基於日常實踐中的認知。一段英文,除了對單詞的熟悉,更要理解整個語境。怎麼去了解語境呢?
  • 如何培養和鍛鍊少兒英語思維呢
    在學習少兒英語的時候,不要為了學科或老師的要求。因為完成了,也就結束了。學習英語是一件事,事還沒結束,思維就結束了,是在課堂上,沒有參與互動啊,注意力分散,所以有頭無尾。事已經結束了,思維還沒結束,是實踐不到位,思考處於疑惑之中,落實不到語境中。為什麼有的孩子學習英語,比較慢呢。
  • 少兒英語複習中如何保持興趣呢
    但培養質的同時,也離不開量的積累;而量的積累,更需要有質的學習。如何學好英語呢,無非是要對英語有一個好印象,保持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當感覺學習吃力的時候,就要學會減慢速度,獲取更多的動力,如果無質的量,積累的越多,當面對新的問題,還是學不好,無法處理。就是背會了詞典,表達的時候用不上,怎麼能不感到吃力呢。啟蒙孩子學英語,會面對一些判斷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