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媽媽靠送外賣走出產後抑鬱 適合全職媽媽的工作有哪些?

2021-01-10 職場小龍蝦

山東98年的全職媽媽,做完月子沒多久老公就外出工作,自己一個人帶小孩,得了抑鬱症。

由於點外賣的緣故結識了了外賣的騎手,通過送外賣重新有了與外人的接觸,心情開朗起來,走出了產後抑鬱。

《2019年度中國家庭孕育方式白皮書》顯示,目前中國年輕一代中父母全職在家的比例高達58.6%,其中95後全職媽媽佔比高達82%,她們更多集中在低線城市。

什麼意思?就是說有小孩的10對家庭中,就有將近6對是有全職父母的存在,這6對中有5對是全職媽媽,一對是全職爸爸的存在。

95後,小編計算了一下,也就是不到25歲。說實話,真的是很年輕,但是很多出於各種原因不得不當起了全職媽媽。

產後抑鬱伴隨著很多年前的全職媽媽,各種亂七八糟、遇到過沒遇到過的事情都開始出來蹦躂。擔心這個、憂慮那個,吃不好、睡不好,各種事情交宗錯雜,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的患上產後憂鬱。

不說周邊的實例,就說說的家屬。

家屬坐完月子,父母就回到外地繼續工作了。由於拆遷緣故,我和家屬租住了一個一室一廳的房子。

前期應該就是娃娃沒會走路的時候,完全是家屬一個人帶著她,沒有任何人幫忙。而我朝九晚五的工作,很多時候要加班,還要出差。

家屬除了買菜,其他時候基本上都是呆在家裡。我能很明顯的感覺到家屬的心態變化,後期已經有了抑鬱的傾向。只要我有時間,不管多晚都會帶著她出去走上一圈。

為了讓家屬打發時間,考慮了很多,最後還是決定開網店,低買高賣。不求收入多少,至少可以打發時間。

後來買了個華碩上網本(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是啥,那會很火。),我出差的時候,家屬帶著娃娃一起跟著旅行(有時候出差長達半年之多)。

逐漸的家屬心態起了變化,走出了抑鬱。

抑鬱是心態問題,也是交流問題,小編認為適合的兼職有利於走出抑鬱。

全職媽媽可以兼職自媒體

這裡的自媒體包含很多,可以是在自媒體平臺寫作,可以是在網絡文學網站上發表作品。

其實這個還是比較適合全職媽媽的,可以將自己平時帶娃的各種開心、煩惱的事情都記錄下來,與人一起分享。

小編的同事家屬就是某點的女頻大神,寫寫文章,帶帶娃,沒事出去旅遊,小編羨慕得不得了。

全職媽媽可以兼職開店

這個店可以是網店,正如我前面家屬的例子,在某寶上面低買高賣,不僅可以打發時間,也能獲取一定的報酬,關鍵是工作時間隨心,完全不影響帶娃。

這個店同樣可以是實體店,實體店前期工作當然是交給家屬處理了,自己只要帶著娃娃看著門面即可,有生意最好,沒生意和周邊店鋪人員聊天打發時間,也不與社會脫節。

當然,微商、代購等等都是可以選擇的一個方式。

全職媽媽可以全職私立學校老師

小編就遇到過一個能力強悍的「全職」媽媽,小寶三歲的時候,自己應聘私企幼兒園,然後娃娃就一直帶著。等小寶上小學,又應聘私企小學,繼續帶娃上小學。小編佩服的不行。

全職媽媽可以兼職其他類

比如說工廠代工,我家屬做過1個月的代工,時間是比較充沛自由的,但是兼職利潤真的是很差。

比如說保險,不要求出單多少,關鍵在於時間自由,也鍛鍊自己的社交能力。

比如說理財,這個還是要注意點的,理財有風險。

其他等等。

全職媽媽容易產生抑鬱,需要的不僅自己的個人心態調整,也需要家庭的溫暖,尤其是丈夫的關懷。

相關焦點

  • 女校長呵斥全職媽媽滾,女性一旦成全職媽媽,就毫無價值可言了嗎
    但是從我們的角度來說,全職媽媽的價值還是存在的。 1、教育好孩子更重要 全職媽媽陪伴孩子的時間會大大增加,現在有一些大都市裡的年輕媽媽願意放棄高薪工作做全職媽媽,目的只有一個,把孩子養好。
  • 全職媽媽,能不能算是一份工作?
    真正在職場工作過,全職媽媽也做過,才會懂得,哪份選擇都不容易。下面,我將根據自己的實際體會分析全職媽媽之難。全職媽媽,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做全職媽媽,重心早已不再是做家務了,教育孩子,是重頭戲。我自己也是,大部分時間,精力花在陪孩子,為孩子選擇教育資源上了。首先,想到的是多陪孩子戶外活動。
  • 成為全職媽媽,我該抱歉嗎?
    近期有一檔綜藝節目在討論「應該給全職媽媽發工資嗎」這一話題。來自美國的嘉賓認為這件事沒有意義,因為夫妻雙方的財產共有,找老公領工資沒有意義。日本的林繪梨華舉雙手贊同,她覺得日本的丈夫會把錢花在居酒屋裡,還不如發給全職媽媽的妻子。
  • 應該給全職媽媽發工資嗎?24h全年無休 ​全職媽媽是一種職業嗎
    你認為全職媽媽是一種職業嗎? 應該給全職媽媽發工資嗎: 全職媽媽是指曾經有工作的女性,她們在懷孕   原標題:應該給全職媽媽發工資嗎?24h全年無休 ​全職媽媽是一種職業嗎   最近一個問題火了就是應該給全職媽媽發工資嗎?發的話發多少合適呢?這個問題的主要目的是什麼?你認為全職媽媽是一種職業嗎?
  • 全職媽媽:兒子感統失調被迫回歸家庭!陳璟珣含淚為全職媽媽正名
    我告訴你,我有兩個兒子,我的職業就是全職媽媽。 我知道你們心裏面在想什麼,肯定和我那些朋友一樣:哎呦,你不上班了,不上班是挺舒服,可是女人啊,沒有事業在家裡是說不上話的,事業才是女人最重要的資本。每次聽完這種話我都會在心裡對他們翻上一千個白眼。 全職媽媽怎麼就很舒服了,全職媽媽怎麼就不重要了?
  • 全職媽媽:生活在被偷走的那幾年
    她交換掉的是一份非常喜歡的創業公司的工作、一個非常良好的職業道路、三年不錯的收入,與正在職場上升期會有的各種夢寐以求的可能。她現在會在早上 5:30 醒來,早飯是昨晚在電飯煲熱好的粗糧。吃完之後,送兩歲的兒子去早教。
  • 奧運冠軍產後抑鬱,這個20%媽媽都經歷過的痛苦,如何治癒?
    但懷疑自己、想逃避生活、無法和別人正常溝通、想把寶寶送人......這些問題可不是矯情那麼簡單。患了產後抑鬱的媽媽們,就像是生了一場幾乎沒有人能理解的病。 產後抑鬱,會有什麼症狀呢?
  • 全職媽媽在孩子上幼兒園後,可以考哪些比較好找工作的證書?
    最近很多寶媽在討論孩子大了要上幼兒園,寶媽想要找份時間自由點又能兼顧家庭的工作。有什麼工作或者證書可以選擇。我本人是一名全職媽媽,同時也是一名十餘年從業的hr,就我的經歷而言,全職媽媽想要考證書找工作,是可以的。
  • 「全職媽媽」帶的娃和「職場媽媽」帶的娃,20年後,差距明顯
    好在丈夫運氣好,現在他們的生活條件好了很多,所以她就繼續做全職媽媽了,夢瑤有一個相處10年的閨蜜小琳,他就完全不同了。 全職媽媽帶出娃有哪些優點?
  • 博士媽媽攜幼女縱身一躍:產後抑鬱不可小覷,丈夫一句話令人心碎
    蘇女士和丈夫都擁有博士學位,她自己是一名海歸博士,丈夫做科研工作。平時生活工作都很安穩簡單,除了5個月大的女兒,還有一個孩子7歲上小學。據蘇女士的家人稱,蘇女士自從生完二胎後就出現了產後抑鬱,不過家人沒有引起重視,沒想到後果如此嚴重。02-產後抑鬱悲劇層出不窮近些年,新聞裡產後抑鬱導致的悲劇層出不窮。
  • 學生捐款被校長斥責滾出去,全職太太的鍋,全職媽媽背不動
    張校長認為當全職太太是靠男人養,而很多這樣的男人會在外面找小三,女人的結局會很悲慘。被罵學生也很支持校長的觀點。但這個捐款學生並不是個全職太太,而是個全職媽媽。她原本在上海當老師,因為懷孕才回老家生孩子,捐款時孩子還不到一歲,所以還沒有出去工作,被校長罵成全職太太,委實有點冤。
  • 劉璇羨慕全職媽媽,感慨:我不出去工作不行
    一個結婚的女人要顧家、帶娃,還要工作賺錢。 同樣上了一天的班,女人回家還要做家務,男人可以大方坐沙發等吃飯。 這就是對女人不公平的地方。 於是衍生了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每個圈子都有鄙視鏈。
  • 全職媽媽應該有工資嗎?看看這三位媽媽怎麼說
    顏如晶認為,媽媽是偉大而神聖的,發工資就會變得功利。也因此引發了該不該給全職媽媽發工資的討論。為此,我特意問了問身邊幾個成都周邊全職媽媽的看法:1.慄子媽媽,全職四年,成都人慄子媽媽是研究生,老公是博士,在某大學任教,一家都是高知家庭,可是慄子媽媽還是選擇了全職。她在全職之前和老公是達成了共識的,全職之後也一直按照共識執行。
  • 撒貝寧願意放棄所有做全職爸爸?醒醒吧!現實中的全職媽媽看哭了
    「我的太太在家做全職媽媽,不會和社會脫節,她們有媽媽群,短時間內學習很多育兒知識,這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令人心動的offer》中,徐律非常不贊同男女任何一方在家全職帶娃,因為這樣一方會和社會溝通的渠道,你不能完全理解自己另一方的想法。 結果撒貝寧立即反駁了徐律,認為她的觀點很老套。撒貝寧認為全職媽媽有媽媽群,可以通過媽媽群來溝通學習,單方面地認為帶娃非常有意義。
  • 我問了28位全職媽媽,整理出8種賺錢還能帶娃的兼職工作!
    媽媽們無奈地走上這條路,但誰也不知道它能通向哪裡,沒人知道等娃上了幼兒園,憑藉生娃前的資歷,我們還能不能在日新月異的職場上找到一席之地。作為全職媽媽,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從帶娃的縫隙裡擠出一點點時間,證明自己會賺錢。哪怕時間很少、哪怕數額不多,這都是我們與社會接軌的最好出路。我問了不下100位全職媽媽,有28位告訴我,她們有收入。
  • 產後抑鬱有多兇險?這絕不是「矯情」,新媽媽趕走產後抑鬱有方法
    2、自我評測 除了上文中說的去醫院進行測評之外,媽媽們還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我測評,我自身在短時間內出現了無精打採,覺得什麼事情都很沒有意思,覺得生活暗淡無光諸如此類的負面情緒,那麼就要注意了,有可能是出現了抑鬱的症狀。 那為什麼會有產後抑鬱症的出現?
  • 大德社區全職媽媽志願服務隊成長記
    為激發全職媽媽這個潛在的社區活躍群體,桂城街道大德社區融愛家庭服務中心服務項目在社區黨委的引領下,開展培育全職媽媽志願服務隊計劃。2019年,桂城街道大德社區融愛家庭服務中心服務項目運用優勢視角理論,從個人、家庭、社區三方面介入,不僅滿足全職媽媽成長需求,搭建全職媽媽社區支持網絡,引導並提升其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
  • 婚姻法即將消亡,離婚新規定要上場,全職媽媽有保障了
    文|秘籍君你是全職媽媽嗎?你願意當全職媽媽嗎?相信如今不少女性當全職媽媽是不得已而為之,畢竟作為24小時待機,全天全年無休的工種,全職媽媽既累又得不到認可。更為重要的是,作為無工作無存款的全職太太,還有遭到老公背叛的風險,若離婚也會鬧得個淨身出戶,下場悽慘。畢竟,目前的法律對全職媽媽並無特殊保護。正是這個原因,讓不少被動當全職媽媽的女性在家庭裡過得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如今不同了。
  • 孩子上幼兒園,媽媽還在做「全職媽媽」?過來人:別無選擇
    朋友小張在懷孕之後因為胎位不穩就選擇了辭職安心養胎,而在生完寶寶之後,小張是想要重返職場的,但是發現婆婆在帶孩子方面和自己存在著一定的分歧,小張就選擇了自己全職帶孩子,這一帶就是3年的時間,轉眼孩子已經上了幼兒園,小張原本興致很高地想要送孩子,去了幼兒園之後就重返職場,但是在一段時間之後還是磨磨蹭蹭的沒有去找工作。
  • 最受抑鬱症「偏愛」的幾個職業,全職媽媽上榜,不妨自查一下
    最受抑鬱症「偏愛」的幾個職業,全職媽媽上榜,不妨自查一下全職媽媽現在的全職媽媽在外人看來是一個非常幸福的「職業」,相信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體會到其中的心酸和不易。全職媽媽每天都要忙碌著孩子的事情,也要給孩子準備飯菜教育孩子,並且要把家裡的家務打理的井井有條,慢慢的可能有些人就會與社會脫節,時間長了就會和自己的丈夫發生爭吵。而這類人群其實更容易受到抑鬱症的偏愛,時間長了自己心中的不舒服,不能夠和別人去傾訴,而且也沒有人理解自己的不容易,慢慢的就會出現抑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