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朵艾楊——古法技藝與現代化妝品行業的相逢

2020-12-27 艾瑞網

隨著中國化妝品行業的發展,植物護膚逐漸走進了大眾的視野,尤其是進入2020年以來,由於新冠疫情的肆虐,消費者對中藥的關注度與日俱增,與取材天然植物相關的國牌,也憑藉這一先天優勢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雲朵艾楊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事實上,不僅僅是對天然草本原料的使用,在雲朵艾楊身上,還有其創始人楊鄭琪一直以來對「本原護膚」的堅守。



堅持本原,意味著對天然材料和產品的重視,也代表著安全與可信。雲朵艾楊將「本原護膚」這一理念深深植根於品牌基底,並將其內化為品牌的靈魂。

作為「楊氏古法護膚配方」第四代傳承人,楊鄭琪從小就看著家裡人製做各種各樣的護膚品。25歲時繼承了家傳的「楊氏古法護膚配方」和「宮廷養目配方」,開始對護膚品進行深入研究,手工炮製提純草本植物製作純露花水、面膜。對於她而言,原料取自天然草本,不添加任何有害物質是理所應當的。

2013年,楊鄭琪開始和國內知名的研發工作室展開研發合作,將自己掌握的古方與現代先進的生產工藝相結合,研製成當下可以使用的護膚品,一個個新產品慢慢問世。

2015年,雲朵兒化妝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雲朵艾楊開始品牌化運營。

不做任何宣傳,雲朵艾楊的第一波用戶,就是單純以「產品」作為媒介,從身邊的家人、朋友一個一個「口口相傳」而來。2015年年底,伴隨著品牌體量上升,光靠手工製作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雲朵艾楊開始在產業鏈上遊尋找合作對象。

經過不懈的堅持和努力,雲朵艾楊成功獲得了第一家大型生產企業的信任,還改變了對方對新興國牌的印象,徹底敞開了與新興國牌合作的大門。

對楊鄭琪來說,這是意料之外的收穫,因此,她也給雲朵艾楊制定了新的目標——作為一個發源自古方的護膚品牌,雲朵艾楊要做「本原護膚第一品牌」。

有了這份新的願景,雲朵艾楊仿佛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開始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如今,雲朵艾楊已和國內前端專業實驗室長期合作,擁有13個系列60款產品,線上擁有天貓旗艦店,線下在河北、河南、江蘇、浙江等地擁有近百家實體店。

2018年,《楊氏古法護膚配方》、《宮廷養目配方》正式被收錄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創始人楊鄭琪取得了非遺傳承人認證。

回顧整個歷程,雲朵艾楊既是楊鄭琪對家族古法護膚的傳承,也是與現代化妝品行業的相逢。堅持古法配方、使用天然原料、不做有害物質添加是雲朵艾楊一直以來的堅持,也是雲朵艾楊對「本原護膚」的完美詮釋。

楊鄭琪希望,在不遠的未來,雲朵艾楊能代表中國品牌走出國門,讓更多人知道「本原護膚」理念,讓世界看到東方技藝之美。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

相關焦點

  • 雲朵艾楊:跨越時空的本原堅守
    雲朵艾楊只做最純粹的護膚品。 隨著中國化妝品行業的發展,植物成分已經成為行業裡的中堅力量。 中國最大的化妝品製造商諾斯貝爾的副總裁(研發)邱曉鋒曾在品觀APP的研發論壇上分享,「今天的消費者更加關注健康、倫理和品質。
  • 雲朵艾楊——創承非遺文化,綻放東方之美
    中國最大的化妝品製造商諾斯貝爾的副總裁(研發)邱曉鋒曾表示,「今天的消費者更加關注健康、倫理和品質。也就意味著,他們更加關注配方的天然來源、安全性與風險物質。」雲朵艾楊作為專注於天然植物護膚的國貨品牌,就將「本原護膚」的理念發揮到了極致。
  • 雲朵艾楊,用」本原護膚」致敬千年傳統文化
    到了現代,隨著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和工業化的推進,西方化妝品源源不斷地湧入國內市場,逐漸取代了傳統中草藥護膚的統治地位,中草藥護膚工藝因為專業性強,依賴手工技術,難以大規模生產而越來越舉步維艱,到了需要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地步
  • 雲朵艾楊攜手靈芝歡顏面膜代言人胡兵,詮釋自信人生
    2020年12月14日,植物護膚品牌雲朵艾楊重磅宣布實力派演員胡兵成為旗下產品靈芝歡顏面膜推廣大使。
  • 雲朵艾楊首款高端精華乳「靈芝反重力煥活系列」靈芝檀潤精華乳...
    倡導本原護膚、崇尚東方護膚美學的國貨品牌典範——雲朵艾楊攜手多次亮相巴黎時裝周的國風華服品牌——蓋婭傳說,於石家莊揭幕雲朵艾楊首款高端精華乳——「靈芝反重力煥活系列」靈芝檀潤精華乳上市首發儀式。雲朵艾楊品牌創始人楊鄭琪女士、品牌主理人鄭璐女士親臨現場,與諸多品牌夥伴、意見領袖們共同探索靈芝檀潤精華乳「一支詮釋多支,各齡演繹童齡」的年輕力量,分享這款高端精華乳誕生前後的喜悅與感動。
  • 胡兵成為雲朵艾楊·靈芝歡顏面膜代言人
    胡兵成為雲朵艾楊·靈芝歡顏面膜代言人) 完美詮釋「人生不受時間約束、自信對抗時光流逝」2020年12月14日,雲朵艾楊重磅宣布,胡兵成為旗下產品靈芝歡顏面膜代言人。
  • 口子酒業:口子窖代代相傳,遵循古法釀造技藝
    口子酒業:口子窖代代相傳,遵循古法釀造技藝一杯酒的背後,蘊藏著時代的印記!口子窖作為中國兼香型白酒的代表,為了更好地傳承經典,歷經千年沉澱,傳承古法釀造技藝,多曲並用確保兼香的基底,高溫潤料堆積法做足兼香的潤色,三步循環貯存法促進兼香的平穩,最終實現口子窖酒獨特複雜的兼香風味。
  • 傳承古法造紙 復活指尖上的技藝
    李惠萍開設手工博物館,讓居民體驗古法造紙與活字印刷,近距離觸摸傳統文化 傳承古法造紙 復活指尖上的技藝 居民和小朋友來體驗古法造紙。   ▶「因為傳統技藝裡有溫暖質樸的東西存在,你可以從中摸到文字的骨骼與文化的脈絡……」▶「在這快節奏的時代,人們的生活往往被工作所擠佔。
  • 槌道古法技藝--讓古方技法傳承「活起來」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槌療可產生敏感傳導反應,作用於經絡腧穴,起到放鬆肌肉,打開結節、粘連點,防病減痛的效果。東方神槌·防疾調疾槌道古法技藝是對祖國古老中醫學的繼承、創新和發展,是一種舒適、安全的新型物理療法。
  • 國家非遺傳承人重拾古法釀造技藝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王阿牛經過十年潛心研究試驗,參照古法,夏製酒母,秋做酒麴,立冬開釀,開春初榨。無焦糖色、精米步合、「短水」工藝……三十餘道手工工序,讓缸內酒體開始緩慢糖化,逐步醇化,呈現自然本色。
  • 張大偉:石磨承技藝 古味芝麻香
    小磨香油以芝麻為原料,用水代法加工製取,具有濃鬱的獨特香味,是良好的調味油。  在素有「芝麻王國」之稱的河南省駐馬店市,小磨香油榨取技藝起源於明,鼎盛於清,文化底蘊深厚。古味小磨香油採用「水代法」製作,是小磨香油的傑出代表。
  • 劉世禮莊古法手工制陶技藝
    劉世禮莊制陶技藝,何時開始,又傳承何處已無從考證。根據村中老者口述,自記事起,制陶技藝,一直是劉世禮莊得以謀生的重要手段,彼時幾乎家家戶戶制陶。劉世禮莊制陶技藝,為鄂東地區重要的日用陶產區之一。秉承了中華民族幾千年制陶工藝的精華,生動完整地再現了古老的制陶過程。
  • 關注微電商創業者心路歷程 雲朵艾楊為「微」發聲
    2020年6月2至3日,中國本原護膚品牌——雲朵艾楊將目光鎖定微電商創業者這一群體,以「雲朵艾楊·為微發聲」為主題,在微信、抖音、微博等社交平臺同步發起了一場關注微電商創業者真實生活和創業歷程的公關發聲事件,引發了公眾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 走進「宛馮寶劍」傳承人,探究「末代刀客」傳承古法鑄劍的技藝
    他繼承了漢代冶鐵鍛打技藝,特別是西漢中晚期至東漢早期的鋼鐵冶煉技術,以古法冶煉、鍛打、淬火研磨等技法,將「秦漢爐火鑄劍技藝」發揮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由於受中國傳統文化中「劍襯儒雅氣,驅邪鎮宅安」之說的影響,以及宛馮寶劍系純手工製作,蘊含濃厚的文化氣息等因素,「秦漢爐火·宛馮寶劍」一直是國內藏家爭搶的暢銷品,其系列作品遠銷歐美等國
  • 胡姬花花生油乳玉皇妃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珍饈無數
    ​本網6月16日訊 在現代社會,各種美食層出不窮,舌尖在充分享受著各種千奇百怪的美食之餘,心裡卻思念著一份久違的淳樸味道。清香綿軟的米飯,濃香撲鼻的花生油,一油一米的結合,造就了一道道傳世的經典美食,也鑄就了人間散不去的濃濃煙火味。當傳承百年技藝的胡姬花花生油,和稻香貢米乳玉皇妃相逢,一油一米食味匠心,勝卻人間珍饈無數。
  • 百年古法醃製技藝,一條火腿5種口感,口口鮮香!
    鹹豐年間,東陽縣上蔣村作坊主蔣雪舫繼承祖輩技藝,改革工序,精益求精,打造出色香味俱佳的「雪舫蔣火腿」。精的嫣紅,肥的透亮,不鹹不淡,香甜鮮醇。 古法醃製,時間成就美味 每年立冬到立春是雪舫蔣火腿醃製最忙碌的時節,因今年氣候特殊,相較往年,氣溫偏高,所以推後到小雪才開始醃製。
  • 「舊人醬香」秉承古法工藝,以匠心品質傳遞醇真情懷
    在很多對酒有著苛刻需求的人士看來,「舊人醬香」是這種場景下的不二之選,這款酒基於古法釀造工藝上的醬香品質,和其念舊情感恩的美好寓意,成就了其不可複製的飲酒體驗。千年古法釀造工藝成就「舊人」品質醬香型酒在國內的諸多白酒香型中一直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中國白酒的工藝傳承在中國夏朝開始至今,已經傳承了幾千年。
  • 目無全牛 | 制勝之法:專業古法艾灸
    而專業專注古法手工艾灸的田氏艾草堂至今門庭若市,顧客諸多,已經成為中醫艾灸養生的知名品牌,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庖丁解牛的工匠精神。——田彬黨的十九大強調,要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古今相承,不論是技藝精湛的「木匠鼻祖」魯班,或是「目無全牛」的「解牛大師」庖丁,還是試驗萬種藥方提煉青蒿素的「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他們的身上都閃爍著「工匠精神」的光芒。
  • 「古法塑形,楮樹今生」
    Day1:「古法塑形,楮樹今生」北張古法造紙調研隊——第一站 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為響應黨的十九大號召
  • 陝西起良村「熊貓紙」:用大熊貓糞便古法造紙
    今年71歲的劉曉東是該村村民,他退休後便開始從事古法造紙技藝。一次偶然的機會,劉曉東接觸到了大熊貓糞便,發現其中的竹子纖維豐富,如同被蒸漚過一樣,這與古法造紙中處理原材料的程序相似,他便萌生了製作「熊貓紙」的想法。通過兩年多的努力,於2018年研發成功。